-
题名理论最低潮面计算方法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顾顺隆
辛志伟
高士森
张祥文
石景元
-
机构
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海事测绘中心
-
出处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6-19,共4页
-
文摘
采用理论与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直接预报法的推算结果作为参照标准,对弗拉基米尔法理论最低潮面计算中浅水分潮及长周期分潮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应当同时顾及分潮S2的迟角gS2的不同表达式,才可避免长周期分潮处理出现错误;对浅水分潮的处理,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改进的弗拉基米尔法,给出了L值计算公式。本研究结果解决了理论最低潮面计算所出现的不合理问题,对于保证理论最低潮面计算的质量具有实际意义。
-
关键词
理论最低潮面
弗拉基米尔法
直接预报法
调和常数
长周期分潮
浅水分潮
-
Keywords
theoretical lowest tide level
Vladimir method
direct prediction method
harmonic constants
long period partial tide
shallow water partial tide
-
分类号
P229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
-
题名山东邻海长周期分潮对深度基准面的影响分析
- 2
-
-
作者
孙彦菲
周兴华
付延光
孙维康
-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出处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4-311,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GNSS长期验潮站与卫星测高联合观测的中国沿海绝对海平面变化研究(41706115)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联合验潮站、卫星测高与潮汐数值模拟的山东海域陆海垂直基准构建研究(ZR201911050125)。
-
文摘
利用潮汐模型NAO.99Jb和FES2014确定了山东邻海的深度基准面模型并对其精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NAO.99Jb模型确定的深度基准值L10的中误差为23.28 cm,FES2014模型确定的深度基准值L13的中误差为34.37 cm,长周期分潮的相对误差过大导致加入长周期分潮改正项后深度基准值中误差分别增大了11.04 cm和12.38 cm,较其他分潮对深度基准值精度的影响更明显,所以基于潮汐模型构建深度基准面模型时,长周期分潮部分必须加入实测数据改正。进一步采用山东邻海13个长期验潮站实测数据,定量地分析了长周期分潮对深度基准面确定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周期分潮改正项的量值介于13.89~22.39 cm,平均改正值为18.03 cm,在深度基准值中占比达到15.15%。因此,长周期分潮改正对深度基准面的精确确定研究贡献较大,准确的长周期分潮模型是构建高精度深度基准面模型的基础。
-
关键词
山东邻海
深度基准面
长周期分潮改正
潮汐模型
验潮站
-
Keywords
Shandong coastal areas
depth datum
long period partial tide correction
tidal model
tide gauge station
-
分类号
P229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