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焰煤制鲁奇气化炉气化型煤生产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26
1
作者 田亚鹏 伏盛世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2-133,共2页
以义马长焰煤为原料,通过添加改进后的复合粘结剂,并改造型煤生产线的成型和干燥工艺,生产出适用于鲁奇气化炉的气化型煤。结果表明:在采用适合的粘结剂和成型及干燥工艺条件下,生产出型煤的各项指标与无烟煤型煤基本相当,型煤冷强度达... 以义马长焰煤为原料,通过添加改进后的复合粘结剂,并改造型煤生产线的成型和干燥工艺,生产出适用于鲁奇气化炉的气化型煤。结果表明:在采用适合的粘结剂和成型及干燥工艺条件下,生产出型煤的各项指标与无烟煤型煤基本相当,型煤冷强度达到600N/球以上;热强度达到350N/球以上。试烧结果表明:义马长焰煤型煤以20%比例与长焰煤块煤掺烧时,对气化炉工况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煤 长焰煤 气化炉 生产技术
下载PDF
长焰煤吸附焦化废水污染物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兆春 王海军 +1 位作者 李风起 管清佩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205-209,共5页
利用长焰煤作为吸附剂深度净化焦化废水的研究结果表明:长焰煤对化学需氧污染物的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吸附动力学可由鲛岛吸附速率方程描述。除此以外,本文还进行了二段逆流吸附装置的初步工艺设计。实验结果可... 利用长焰煤作为吸附剂深度净化焦化废水的研究结果表明:长焰煤对化学需氧污染物的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吸附动力学可由鲛岛吸附速率方程描述。除此以外,本文还进行了二段逆流吸附装置的初步工艺设计。实验结果可为利用化学吸附法深度处理焦化废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焰煤 吸附 焦化废水 污染物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不同煤阶煤的官能团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梁昌鸿 梁伟强 李伍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82-186,共5页
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分峰拟合技术,对长焰煤和无烟煤2种不同煤阶煤的官能团进行定性和半定量研究,结合子峰面积拟合,对比分析了2种煤的化学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FTIR和分峰拟合技术可以有效表征煤中官能团特征。长焰煤的生烃... 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分峰拟合技术,对长焰煤和无烟煤2种不同煤阶煤的官能团进行定性和半定量研究,结合子峰面积拟合,对比分析了2种煤的化学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FTIR和分峰拟合技术可以有效表征煤中官能团特征。长焰煤的生烃潜力比无烟煤更强,表现为长焰煤的A因子比无烟煤的大。低变质程度煤中有机质含量较高变质程度煤的少,高变质程度煤的有机质成熟度高于低变质程度煤。无烟煤的脂肪链长CH3/CH2比值低于长焰煤,反映低变质煤向高变质煤演化过程中,煤中脂肪链支链数量发生一定程度的减少,脂肪族主链长度不断缩短,煤的骨架变得愈疏松。无烟煤的缩合度DOC和芳香度AR均大于长焰煤的,随煤的变质程度提高,煤的芳香化程度越来越高,煤的芳香环缩合程度越来越强,易发生缩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能团 煤化学结构 分峰拟合 长焰煤 无烟煤
下载PDF
水浸长焰煤自燃预测预报指标气体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朱建国 戴广龙 +2 位作者 唐明云 叶庆树 李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94,共6页
为解决补连塔矿22煤采空区长期浸水的遗煤自燃预测预报问题,针对含水煤样自燃预测预报研究较少的问题,通过对5种不同含水率的长焰煤进行程序升温试验研究,分析温度升高过程中的遗煤自热氧化气体产物及其浓度变化规律,对煤自燃预测预报... 为解决补连塔矿22煤采空区长期浸水的遗煤自燃预测预报问题,针对含水煤样自燃预测预报研究较少的问题,通过对5种不同含水率的长焰煤进行程序升温试验研究,分析温度升高过程中的遗煤自热氧化气体产物及其浓度变化规律,对煤自燃预测预报指标气体进行优选。研究结果表明:浸水的遗煤低温氧化具有分阶段特性,在煤样浸水程度不同的复杂情况下,提出以φ(CO)/φ(CO2)、φ(O2)/Δφ(CO2-CO)、φ(C2H4)/φ(C2H6)以及C2H6、C2H4和C3H8作为煤自燃预测预报指标,并且当φ(CO)/φ(CO2)≤0.1或φ(O2)/Δφ(CO2-CO)≥0.02时,则煤处于吸氧蓄热阶段(30~100℃),当0.8≤φ(C2H4)/φ(C2H6)≤1.10时,则煤处于自热氧化阶段(100~140℃),当φ(CO)/φ(CO2)≥0.5或φ(O2)/Δφ(CO2-CO)≤0.005时,则煤处于加速氧化阶段(140~230℃)。研究结果对采空区遗煤的自燃防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时对参数指标进行修正,完善煤自燃预测预报指标,可有效预防煤自燃灾害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含水率 指标气体 长焰煤
下载PDF
长焰煤低温氧化主要官能团迁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嬿妮 刘春辉 +1 位作者 宋佳佳 王安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8-196,共9页
煤自燃是引起煤矿火灾的主要原因,宏观上表现为煤自燃释放热量不断积聚,最终导致煤体升温引发火灾;微观上表现为煤中的活性官能团不断与氧进行各种氧化反应产生热量,不同煤种微观结构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导致煤自燃倾向性不同。为研究典型... 煤自燃是引起煤矿火灾的主要原因,宏观上表现为煤自燃释放热量不断积聚,最终导致煤体升温引发火灾;微观上表现为煤中的活性官能团不断与氧进行各种氧化反应产生热量,不同煤种微观结构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导致煤自燃倾向性不同。为研究典型杨伙盘长焰煤的原始波谱图、特征温度点的红外结构参数变化规律和主要官能团的迁移规律,采用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系统,测量煤氧化过程中官能团的变化,得到了长焰煤原始煤样的波谱图;采用Origin软件对原始波谱进行分峰拟合,得出了各官能团的含量;计算分析了不同特征温度点下的红外结构参数,并与阳泉无烟煤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原始煤样中长焰煤的内表面积比较大,内部结构疏松,脂肪氢含量较多,脂肪链长度较短,芳香缩合度较低,更易发生自燃;随温度升高,各个温度点结构参数I_1长焰煤小于无烟煤,结构参数I_2长焰煤大于无烟煤,结构参数I_3长焰煤为先递减后递增的趋势;长焰煤中羟基、脂肪烃和含氧官能团是较活跃的基团,主要受自身羟基含量、烷基侧链和脂肪烃长链的影响,在煤氧化过程中变化较大,对煤的氧化反应影响较大;芳香烃在长焰煤中的变化较小,相对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长焰煤 无烟煤 活性基团 官能团 微观结构
下载PDF
潮水盆地红沙岗地区低煤阶煤层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13
6
作者 孙斌 孙粉锦 +3 位作者 陈刚 谭修中 陈永康 周元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21,共5页
潮水盆地位于河西走廊东段北侧,地跨甘肃、内蒙古两省区,蕴藏一定的煤炭和油气资源,红沙岗地区是其中重要的煤炭富集区,煤炭资源量约12×108t。为弄清楚该区的煤层气勘探前景,详细研究了其煤层气地质条件。结果认为:该区煤层以低煤... 潮水盆地位于河西走廊东段北侧,地跨甘肃、内蒙古两省区,蕴藏一定的煤炭和油气资源,红沙岗地区是其中重要的煤炭富集区,煤炭资源量约12×108t。为弄清楚该区的煤层气勘探前景,详细研究了其煤层气地质条件。结果认为:该区煤层以低煤阶长焰煤为主,厚3~35m,分布稳定,顶部煤层直接盖层为油页岩,煤层气保存条件较好,具有一定的煤层气勘探潜力;但部分地区煤层含气量低,关键原因在于煤层缺少后期生物气的补充。进而指出了该区煤层气勘探的方向:古地温异常、煤阶较高、保存条件较好的地区是该区的煤层气富集区;其中红沙岗北部具有缺氧、低矿化度和低温环境,大量微生物细菌可能存活,并代谢甲烷、正烷烃和其他有机物,煤层的含气量能得到补充,具有较大的勘探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潮水盆地 红沙岗地区 煤层气 低煤阶 长焰煤 含气量 生物气 富集区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长焰煤浮选工艺模型及因子作用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郝成亮 郭金玉 +4 位作者 初茉 杨彦博 王灵双 龚永强 赵杏平 《矿业科学学报》 2019年第6期547-557,共11页
本研究采用絮团浮选方法对神东长焰煤进行物理化学脱灰制备超净煤。基于Box Behnken Design(BBD)响应面法设计试验方案,主要考察煤油用量(A)、仲辛醇用量(B)和机械搅拌速度(C)对精煤灰分和精煤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及其交互作用... 本研究采用絮团浮选方法对神东长焰煤进行物理化学脱灰制备超净煤。基于Box Behnken Design(BBD)响应面法设计试验方案,主要考察煤油用量(A)、仲辛醇用量(B)和机械搅拌速度(C)对精煤灰分和精煤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精煤灰分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C>B>A,AB>AC>BC;对精煤产率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B>A>C,AC>BC>AB。最佳浮选工艺条件为煤油用量1. 55 m L、仲辛醇用量335μL和机械搅拌速度3 690 r/min,此时精煤灰分1. 72%、产率45. 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焰煤 絮团浮选 响应面法 数学模拟 因子分析
下载PDF
长焰煤表面性质及其对可浮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郑云婷 程宏志 石焕 《选煤技术》 CAS 2016年第2期11-15,共5页
以长焰煤为研究对象,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XPS分析、电位仪检测、比表面积自动测定仪检测煤样的表面性质,发现长焰煤中氧元素的相对含量高达28.04%,存在于C—O、CO和COO—亲水基团中的C占长焰煤C元素总量的43.26%,且孔隙发达,比... 以长焰煤为研究对象,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XPS分析、电位仪检测、比表面积自动测定仪检测煤样的表面性质,发现长焰煤中氧元素的相对含量高达28.04%,存在于C—O、CO和COO—亲水基团中的C占长焰煤C元素总量的43.26%,且孔隙发达,比表面积达2.650 9 m2/g,说明长焰煤疏水性较差,不易浮选;通过分析五种不同捕收剂的红外光谱图,发现含有一定数量—OH、CO不饱和键基团的捕收剂能够与低阶煤表面的含氧基团发生弱氢键结合,携带捕收剂中非极性烃类C—C、C—H长链基团吸附在低阶煤表面,从而增强低阶煤表面疏水性;由浮选药剂与低阶煤作用前后煤颗粒XPS能谱的变化情况推断,浮选药剂在低阶煤表面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最后提出了应当根据低阶煤的表面性质有针对性地研发浮选药剂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长焰煤 表面性质 捕收剂 物理吸附
下载PDF
热力耦合作用下长焰煤的热变形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霞 冯子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5-139,共5页
热力耦合作用下煤的热变形对煤炭地下气化、直接液化和低变质煤原位注热开采等地下高温工程中岩层移动和变形的评估至关重要。采用自主研制的伺服控制多功能高温三轴岩石力学试验机,研究了山西河保偏煤田长焰煤在两种不同地应力条件下... 热力耦合作用下煤的热变形对煤炭地下气化、直接液化和低变质煤原位注热开采等地下高温工程中岩层移动和变形的评估至关重要。采用自主研制的伺服控制多功能高温三轴岩石力学试验机,研究了山西河保偏煤田长焰煤在两种不同地应力条件下的热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在5MPa(相当于200m埋深)、7.5MPa(相当于300m埋深)地应力条件下,长焰煤在500℃内表现为热膨胀变形,热膨胀系数随温度升高可分为三个阶段:开始增加阶段、急剧增大阶段、缓慢增加阶段,且与温度之间关系可采用分段线性函数表示;三轴压力对长焰煤的热变形有显著影响,压力越高,开始产生热膨胀变形的温度点越高,热膨胀系数越小;三轴压力越高,峰值热膨胀系数对应的温度越高,如地应力5MPa时,峰值热膨胀系数对应的温度为400℃,7.5MPa地应力下,450℃内未出现峰值热膨胀系数,其所需温度可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耦合作用 长焰煤 热变形 热膨胀系数
下载PDF
非等温热重分析长焰煤热解过程与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爱蓉 吴道洪 +1 位作者 王其成 张锴 《燃料与化工》 2013年第6期7-11,共5页
为提高煤热解过程中焦油的产率,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粒径、热解终温和升温速率条件下长焰煤的热解过程和机理,分析了20和100℃/min升温速率下长焰煤热解过程特征,并求解了热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煤颗粒在2.8mm以下时,粒... 为提高煤热解过程中焦油的产率,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粒径、热解终温和升温速率条件下长焰煤的热解过程和机理,分析了20和100℃/min升温速率下长焰煤热解过程特征,并求解了热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煤颗粒在2.8mm以下时,粒径对热解过程影响较小;热解终温越高,热解最终固体产物中挥发分产率越低;升温速率越快,挥发分的析出速率越快。在同一升温速率下,不同热解温度段得到的活化能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特征,且指前因子随活化能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焰煤 非等温法 热重分析 动力学
下载PDF
不同配比弱黏结性煤参与配煤炼焦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曹志 徐靖 +1 位作者 马文娜 张小勇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172-179,共8页
选取低煤阶的长焰煤和高煤阶的瘦煤两种弱黏结性煤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配入焦化厂常用的焦煤和肥煤中,对配入不同比例(长焰煤质量分数为3%,4%,5%;瘦煤质量分数为3%,5%,7%)煤样的工艺性质进行分析,并研究所配煤样炼制坩埚焦的热性质、显... 选取低煤阶的长焰煤和高煤阶的瘦煤两种弱黏结性煤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配入焦化厂常用的焦煤和肥煤中,对配入不同比例(长焰煤质量分数为3%,4%,5%;瘦煤质量分数为3%,5%,7%)煤样的工艺性质进行分析,并研究所配煤样炼制坩埚焦的热性质、显微强度与光学组织。结果表明:长焰煤挥发分较高,配入质量分数在4%以内时,配合煤样黏结指数G、奥阿膨胀度b、总膨胀度(a+b)及胶质层最大厚度Y等指标劣化程度小,黏结性能小幅下降;配入质量分数增至5%时坩埚焦热性质严重劣化,粒焦反应性PRI值最高、粒焦反应后强度PSR及显微强度MSI值最低。瘦煤挥发分较低,配入质量分数在7%以内时,配合煤样工艺性质、所配煤样坩埚焦热性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长焰煤对所配煤样坩埚焦光学组织指数(OTI)劣化主要表现在焦炭丝质、破片与各向同性的增加,瘦煤对所配煤样坩埚焦OTI劣化主要表现在焦炭细粒镶嵌组织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焰煤 瘦煤 煤质分析 坩埚焦 配煤炼焦
下载PDF
炼焦配煤中配入长焰煤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任学延 《煤化工》 CAS 2012年第1期31-33,共3页
通过4 kg实验焦炉,分析了长焰煤配入粒度、配入比例及配煤结构对焦炭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焰煤配入粒度以小于3.0 mm为宜,配入比例可达3%,在常规生产配煤结构中,可适当增加肥煤比例,从而减少长焰煤配入时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配煤 长焰煤 焦炭性质
下载PDF
颗粒形状对长焰煤颗粒气泡脱附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郭芳余 张友飞 +2 位作者 罗佳倩 邢耀文 桂夏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7-222,共6页
为了研究煤泥浮选过程中颗粒-气泡分离及稳定性机制,采用自主设计的浮选颗粒气泡粘附/脱附行为测试系统,考察了3种不同形状(长条形、三角锥形、球形)的长焰煤颗粒在气泡表面的脱附行为,通过临界脱附振幅评价颗粒-气泡的稳定性,并从力平... 为了研究煤泥浮选过程中颗粒-气泡分离及稳定性机制,采用自主设计的浮选颗粒气泡粘附/脱附行为测试系统,考察了3种不同形状(长条形、三角锥形、球形)的长焰煤颗粒在气泡表面的脱附行为,通过临界脱附振幅评价颗粒-气泡的稳定性,并从力平衡的角度对试验现象进行解释。结果表明:球形颗粒比形状不规则的长条形和三角锥形颗粒更易从气泡上脱附,脱附行为与粘附模式密切相关。当颗粒长边与气泡接触时,三相润湿周边长,所受的毛细力大,颗粒-气泡稳定,因此需要更大的临界脱附振幅。当颗粒短边与气泡接触时,三相润湿周边短,所受的毛细力小,颗粒-气泡不稳定,临界脱附振幅小。该结论为煤泥浮选过程中减少颗粒-气泡脱附概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形状 长焰煤 颗粒-气泡稳定性 煤泥浮选
下载PDF
热解条件对气化水焦浆用半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钱卫 解强 +2 位作者 杨晓光 王劲草 孙凯蒂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2-76,共5页
选用双鸭山东荣长焰煤为样品,利用马弗炉进行了中低温热解试验,考察了热解温度、升温速度和保温时间等对半焦的产率、组成和发热量的影响,并以水焦浆气化对原料的要求为导向,研究热解温度对半焦气化反应活性和可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选用双鸭山东荣长焰煤为样品,利用马弗炉进行了中低温热解试验,考察了热解温度、升温速度和保温时间等对半焦的产率、组成和发热量的影响,并以水焦浆气化对原料的要求为导向,研究热解温度对半焦气化反应活性和可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热解工艺条件中,热解温度对半焦的产率、组成和发热量的影响最大,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热解半焦产率和气化反应活性均降低,半焦灰分升高。热解温度在400~700℃下所制半焦的内在水分、发热量和可磨性均满足水焦浆气化的基本要求,且当热解温度在400~450℃时,所得半焦的哈氏可磨度更高,预测的成浆性也更好,综合分析可确定,热解温度控制在400~450℃之间制备的长焰煤半焦适用于水焦浆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焦浆 气化 长焰煤 中低温干馏 气化反应活性
下载PDF
长焰煤型煤复合粘结剂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继伟 王浩 +2 位作者 刘定桦 王泽朝 陈良庭 《江西煤炭科技》 2015年第1期81-83,共3页
以90%神华优质长焰煤和10%高硫1/3焦煤为原料,冷压强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在木质素磺酸钠、CMC(羧甲基纤维素)、CMS(羧甲基淀粉)中筛选出最佳有机粘结剂为CMS;再采用正交试验研究CMS、膨润土、四硼酸钠的最佳掺比,结果表明原料掺入1.... 以90%神华优质长焰煤和10%高硫1/3焦煤为原料,冷压强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在木质素磺酸钠、CMC(羧甲基纤维素)、CMS(羧甲基淀粉)中筛选出最佳有机粘结剂为CMS;再采用正交试验研究CMS、膨润土、四硼酸钠的最佳掺比,结果表明原料掺入1.0%CMS、6%膨润土、0.16%四硼酸钠,制得的型煤冷压强度最高,其中膨润土的影响最大;单因素试验研究表明在该复配粘结剂下,干燥终温在140℃时,制得的型煤裂纹少,冷压强度最高;最后常压固定床上掺烧试验表明,掺烧25%型煤可取得最佳经济技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焰煤 型煤 粘结剂 冷压强度
下载PDF
白腐真菌预处理对煤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怀文 黄松 +3 位作者 闫夏彤 赵树峰 张洺潞 夏大平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0-125,共6页
为研究白腐真菌预处理对煤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影响,以预处理长焰煤为实验组,未经预处理煤样为对照组,在适宜环境下进行厌氧发酵产气实验。利用重铬酸钾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扫描电镜等手段对产气过程中的COD(化学需氧量)质量浓度、辅酶F42... 为研究白腐真菌预处理对煤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影响,以预处理长焰煤为实验组,未经预处理煤样为对照组,在适宜环境下进行厌氧发酵产气实验。利用重铬酸钾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扫描电镜等手段对产气过程中的COD(化学需氧量)质量浓度、辅酶F420活性及煤形貌变化等进行阶段性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总产气量和碳转化率分别是2322.0 mL与5.10%、1330.2 mL与4.70%,且实验组初始产气时间明显提前;实验组降解更为彻底,两者COD值分别是32~176 mg/L与576~609 mg/L;实验组与对照组辅酶F420活性最高值分别为0.01172μmol/L和0.00797μmol/L,且其活性受TOC(总有机碳)含量和产酸细菌的影响;预处理和产气结束后,实验组煤样表面更加粗糙,微生物吸附位点和吸附量也更多,且有菌簇的形成。实验证实,白腐真菌生物预处理在提高煤厌氧发酵产气量与碳转化率方面具有很强的优越性和可适用性,有利于煤层生物气资源的产业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焰煤 生物预处理 白腐真菌 厌氧发酵 甲烷 河南义马千秋矿
下载PDF
瘦煤和长焰煤在捣固焦炉配煤中的优化配合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有芝 《山西冶金》 CAS 2006年第3期41-42,63,共3页
通过利用弱黏结性瘦煤、长焰煤的互补性在捣固焦炉上生产一级冶金焦的实践,节约了焦煤及低硫肥煤,从而为合理利用煤源提供了一个优化配煤方案。
关键词 瘦煤 长焰煤 捣固焦炉 配煤
下载PDF
温度和水分对长焰煤吸氧量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玉怀 屈艳阳 +4 位作者 夏欢阁 徐广荣 李更川 高嵩 董佳瑶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21-26,共6页
利用ZRJ-1型煤自燃性测定仪和HCT-1型微机差热天平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不同内在水分以及不同全水分条件下长焰煤吸氧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内在水分长焰煤的物理吸氧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随着长焰煤内在水分增大,物理吸氧量... 利用ZRJ-1型煤自燃性测定仪和HCT-1型微机差热天平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不同内在水分以及不同全水分条件下长焰煤吸氧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内在水分长焰煤的物理吸氧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随着长焰煤内在水分增大,物理吸氧量及其减缓程度均逐渐减小,其自燃倾向性逐渐减弱。在内在水分含量较低阶段长焰煤吸氧量有一峰值,其对应的内在水分为3.455%。在全水分含量较低阶段和较高阶段长焰煤吸氧量各有一峰值,其对应全水分分别为5%和15%,这表明全水分低和较高的长焰煤都易自燃,但全水分低的长焰煤自燃倾向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水分 长焰煤 吸氧量 自燃倾向性
下载PDF
长焰煤气水相渗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功辉 唐明云 +1 位作者 甯江琪 张海路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5-162,共8页
长焰煤内部蕴藏大量煤层气,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需要对煤储层中煤层气与地下水之间的复杂渗流特性进行探索,以降低煤层气开采难度、提高煤层气开采效率。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魏家峁矿区长焰煤为实验对象,采用TCXS-Ⅱ型煤岩气... 长焰煤内部蕴藏大量煤层气,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需要对煤储层中煤层气与地下水之间的复杂渗流特性进行探索,以降低煤层气开采难度、提高煤层气开采效率。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魏家峁矿区长焰煤为实验对象,采用TCXS-Ⅱ型煤岩气水相对渗透率测定仪进行长焰煤气水相渗实验,利用非稳态法得到不同有效应力、孔隙压力和温度作用下长焰煤在气驱水过程中的气水相渗特征,结果表明:(1)当有效应力由3.7 MPa增大至7.7 MPa时,气相相对渗透率上升幅度减小,而水相相对渗透率下降幅度略有增加;有效应力的增大会对流体的渗透能力产生抑制作用,且对水相渗流的抑制作用大于气相渗流;残余水饱和度随着有效应力的增大而增大。(2)当孔隙压力由2 MPa增大至6 MPa时,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下降幅度变缓,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上升幅度更加明显,气水共渗范围变宽,等渗点饱和度增大,残余水饱和度减小。(3)当温度由20℃升高至80℃时,气相相对渗透率增长幅度及水相相对渗透率下降幅度均逐渐变大,气水共渗范围变宽,残余水饱和度呈下降趋势,气相渗流量呈增长趋势。该研究结果可为长焰煤储层水力压裂和注热开采等煤层气开采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焰煤 气水相渗 相对渗透率 有效应力 孔隙压力 温度 残余水饱和度
下载PDF
长焰煤孔隙结构及其分布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邓洋波 马晓旺 葛少成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124,共4页
为分析新疆哈密长焰煤微孔隙结构及其分布特点,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观测煤样颗粒孔隙结构及孔隙孔径、孔容和比表面积分布特性,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煤颗粒表面存在圆形和椭圆形气孔,也存在清晰的植物... 为分析新疆哈密长焰煤微孔隙结构及其分布特点,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观测煤样颗粒孔隙结构及孔隙孔径、孔容和比表面积分布特性,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煤颗粒表面存在圆形和椭圆形气孔,也存在清晰的植物组织孔.煤样颗粒被加热,大孔结构形式产生很大变化,粒条带状纤维沿相同走向构成的孔隙增多,气孔边缘或两个气孔相邻孔壁有"S"型弯曲.煤样中孔的孔径由小至大连续完整,孔径尺寸无上限.较小孔径范围内孔大都为一端封闭孔,只有少量开放性孔.煤样颗粒中孔径为2~100 nm占较大比例,而且在孔径2~5 nm内分布强度和分布集中度较强.低温热解对小于500 nm微孔隙结构并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焰煤 孔隙结构 比表面积 孔隙孔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