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肝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钟文洲 陈正义 王齐全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和肝癌病发的相关性,为其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5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358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HBV感染、饮酒、饮茶、食用剩饭菜...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和肝癌病发的相关性,为其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5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358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HBV感染、饮酒、饮茶、食用剩饭菜、食用腌制食品、吸烟、家族肝癌史、慢性肝病史、文化程度、生活质量等情况,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HBV感染、饮酒、饮茶、食用剩饭菜、食用腌制食品、吸烟、家族肝癌史、慢性肝病史、文化程度、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BV感染、饮酒、饮茶、食用剩饭菜、家族肝癌史、慢性肝病史、生活质量其OR值分别为13.524、4.856、0.080、3.806、24.691、19.815和0.095,95%CI分别为6.952~18.625、3.784~7.367、0.059~0.605、3.018~8.224、10.890~35.265、8.754~29.543和0.275~0.569。结论 HBV感染、饮酒、家族肝癌史、慢性肝病史、食用剩饭菜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和吃食用腌制食品可能是其次要危险因素;饮茶和生活质量则可能是其重要保护因素;文化程度可能是其次要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HBV感染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患病风险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龚军 杜超 +2 位作者 钟小钢 向天雨 王惠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35-741,共7页
目的筛选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个体风险分类模型,为疾病诊断提供计算机辅助方法。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医疗大数据平台中2014年1月1日-2019年5月31日确诊的2791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及2135例单纯原发性... 目的筛选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个体风险分类模型,为疾病诊断提供计算机辅助方法。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医疗大数据平台中2014年1月1日-2019年5月31日确诊的2791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及2135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70项临床信息资料,筛选出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采用R3.6.1分别构建logistic回归分类模型及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极限梯度上升(XGBoost)3种机器学习模型,比较各种模型的相关参数,选择最优的分类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44项,将其纳入logistic回归分类模型及机器学习模型。Logistic回归分类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随机森林模型、XGBoost模型的测试集中分类精度分别为0.852、0.968、0.966、0.97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3、0.970、0.967、0.977。将性能最优的XGBoost模型应用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心内科临床实践,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0.912,诊断精度为0.926,AUC为0.956。结论建立的XGBoost模型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有很好的辅助诊断功能,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GBoost 随机森林 BP神经网络 logistic回归分析 高血压 冠心病
下载PDF
基于经验辨证的感冒后咳嗽常见中医证候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阎玥 王辛秋 +4 位作者 史琦 孔艳华 李春雷 李文成 李友林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4-817,共4页
目的:采用逻辑回归分析方法探讨感冒后咳嗽症状与常见中医证候以及其病程与证候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指导临床辨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式、有监督与无监督相结合的观察性研究方法,于北京市7所医院共采集419例感冒后咳嗽患... 目的:采用逻辑回归分析方法探讨感冒后咳嗽症状与常见中医证候以及其病程与证候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指导临床辨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式、有监督与无监督相结合的观察性研究方法,于北京市7所医院共采集419例感冒后咳嗽患者,应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了感冒后咳嗽4个常见证候中与证候诊断相关的症状表现。风邪恋肺证:咳声阵发,痰量少,痰质稀薄和咳嗽加重时间为白天;肺气虚证:咳嗽声低无力和怕风;肺热炽盛证:咯黄痰,口渴多饮,咽痛,嗓音嘶哑;痰浊阻肺证:咯白痰、咳嗽诱发因素为空气污染以及腹胀。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感冒后咳嗽病程与证候的相关关系:咳嗽时间<3周时,常见的证候为肺热炽盛证和风热犯肺证;咳嗽时间持续3-8周时,常见的证候为风邪恋肺证与痰浊阻肺证;咳嗽时间>8周时,常见的证候为肺脾气虚证与肺气阴两虚证。结论:本研究借助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归纳出感冒后咳嗽主要证候与症状、证候与病程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临床辨证提供了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冒后咳嗽 logistic回归分析 证候 症状 病程 临床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基于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冠心病证候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明雪 曲淼 张天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651-3656,共6页
目的:探讨现代统计学方法在冠心病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为制定冠心病证候的量化诊断标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以因子分析结合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于1 218份冠心病证候特征及证候量化研究。结果:冠心病证候特征为发病早期... 目的:探讨现代统计学方法在冠心病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为制定冠心病证候的量化诊断标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以因子分析结合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于1 218份冠心病证候特征及证候量化研究。结果:冠心病证候特征为发病早期气滞心胸证和气阴两虚证,发作期气滞痰阻证、心阳不振证、寒凝心脉证和瘀血阳微证,缓解期肝脾不调证、心肾阳虚证和心肺气虚证,恢复期心气虚证、阳虚气滞证和气阴两虚证。结论:采用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合的方法,可用于冠心病中医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 冠心病 证候特征
原文传递
北京城区某社区医院门诊患者频繁就诊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鲁京慧 张楠 杜鹃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18-121,共4页
目的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频繁就诊患者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北京市朝阳区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就诊522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就诊次数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频繁就诊组(511例)为就诊次数&... 目的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频繁就诊患者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北京市朝阳区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就诊522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就诊次数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频繁就诊组(511例)为就诊次数>24次/年,非频繁就诊组(4710例)为≤24次/年。比较两组可能影响因素,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频繁就诊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频繁就诊组年龄、冠心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骨关节病、骨质疏松、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慢病总数的比例高于非频繁就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β=0.12,OR=1.22,95%CI=1.07~1.38)、冠心病(β=0.51,OR=1.66,95%CI=1.45~1.91)、骨关节病(β=0.55,OR=1.74,95%CI=1.20~2.5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β=0.71,OR=2.04,95%CI=1.76~2.37)及慢病总数(β=0.78,OR=2.19,95%CI=1.89~2.54)是频繁就诊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冠心病、骨关节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慢病总数是频繁就诊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繁就诊 社区医院 logistic回归分析 慢性病
下载PDF
病例对照研究和Logistic回归分析在食源性疾病爆发事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旗 李芳 +2 位作者 韩璐 姚占国 王宝强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年第7期14-16,共3页
目的:查明2014年10月10日甘肃省定西市一起食源性疾病爆发事件的发生原因、范围和途径,为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和分析性流行病学查找可疑食物。结果:共计发病2... 目的:查明2014年10月10日甘肃省定西市一起食源性疾病爆发事件的发生原因、范围和途径,为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和分析性流行病学查找可疑食物。结果:共计发病26人,罹患率28.9%;临床症状主要以腹泻、腹痛、头痛为主;根据罹患率卡方检验(χ2=52.373,P=0.000)、病例对照研究和Logistic回归分析(OR=14.000,95%CI:2.324~84.321),显示农夫折骨鸡为最可疑食物。结论:食用被细菌污染的农夫折骨鸡是导致本次食源性疾病爆发事件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对餐饮机构厨师的监督管理,提高卫生安全意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对照 logistic回归 食源性疾病 爆发事件
下载PDF
肝癌危险因素分析及其神经网络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薛金发 张晓阳 胡志坚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福建省肝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建立肝癌危险因素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用问卷进行调查。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主要危险因素,建立肝癌危险因素神经网络模型。结果感染乙型肝炎、经常食用腌制食品、霉变... 目的探讨福建省肝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建立肝癌危险因素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用问卷进行调查。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主要危险因素,建立肝癌危险因素神经网络模型。结果感染乙型肝炎、经常食用腌制食品、霉变食品处理后食用等6项,是肝癌的危险因素;吃饭时间≥10min为保护因素;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显示:对照组符合率为90.4%,病例组符合率为92.1%,总符合率为91.3%。结论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型对肝癌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logistic回归分析法 BP神经网络 疾病控制
原文传递
福建省部分地区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国忠 林熙 +1 位作者 薛常镐 钟文玲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21-22,共2页
[目的] 了解福建省部分地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 运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新罗区、罗源县和德化县,入户调查获取15岁及以上年龄居民的家庭及个人相关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调查3 063人,高血压... [目的] 了解福建省部分地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 运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新罗区、罗源县和德化县,入户调查获取15岁及以上年龄居民的家庭及个人相关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调查3 063人,高血压患病率17 5%。年龄、家族史、体质指数和腰围是我省部分地区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我省高血压防治的主要措施是控制肥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疾病控制
下载PDF
MTHF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唱 贺欣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16期2421-2425,共5页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患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167例作为冠心病组,以健康体检者17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收集2组人群血糖、总胆固醇、Hcy等生化指标...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患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167例作为冠心病组,以健康体检者17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收集2组人群血糖、总胆固醇、Hcy等生化指标,同时提取受试者基因组DNA检测MTHFR基因rs3737966、rs4846048、rs34733339、rs1537515、rs2274976、rs4846049、rs3834044和rs3737964、r rs1801131、rs1801133等10个SNP位点多态性。结果10个SNP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其中rs1801133位点和rs4846049位点冠心病组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409,P=0.011;χ2=4.212,P=0.040),基因型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8.054,P=0.018,χ2=7.019,P=0.030),其余位点冠心病组与对照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10个SNP位点组成2个区块,共构成7种单倍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区块2中的TGAT单倍型患冠心病风险是GGAC单倍型的2.512倍(OR=2.512,95%CI=1.091~5.781,P=0.030)。结论MTHFR基因中rs1801133位点和rs4846049位点是冠心病相关,由rs4846049、rs2274976、rs1801131、rs1801133组成的TGAT单倍型是患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HFR logistic回归分析 冠心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Establishment and verification of a surgical prognostic model for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radiological abnormality 被引量:5
10
作者 Jie Wang Shuai Guo +2 位作者 Xuan Cai Jia-Wei Xu Hao-Peng Li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713-720,共8页
Some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early surgical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radiological abnormality, but no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prog... Some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early surgical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radiological abnormality, but no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prognostic model of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radiological abnormality. Thi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included 43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radiological abnormality. Seven potential factors were assessed: age, sex, external force strength causing damage, duration of disease, degree of cervical spinal stenosis,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 and physiological cervical curvature. A model was established using multiple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odel was evaluated by concordant profiling and 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Bootstrapping was used for internal validation. The prognostic model was as follows: logit(P) =-25.4545 + 21.2576 VALUE + 1.2160SCORE-3.4224 TIME, where VALUE refers to the Pavlov ratio indicating the extent of cervical spinal stenosis, SCORE refers to the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0–17) after the operation, and TIME refers to the disease duration(from injury to operation). 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for all patients was 0.8941(95% confidence interval, 0.7930–0.9952). Three factors assessed in the predictive model were associated with patient outcomes: a great extent of cervical stenosis, a poor preoperative neurological status, and a long disease duration. These three factors could worsen patient outcomes. Moreover, the disease prognosis was considered good when logit(P) ≥-2.5105. Overall, the model displayed a certain clinical value. This study was approved by the Biomedical Ethics Committee of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China(approval number: 2018063) on May 8, 20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SURGICAL prognostic model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retrospective study MULTIPLE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bootstrapping internal validation MULTIPLE imputations CERVICAL SPINAL stenosis duration of disease Pavlov ratio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原春辉 修典荣 +6 位作者 李智飞 蒋斌 李磊 郭欣 贾易木 宋世兵 张同琳 《器官移植》 CAS 2012年第1期24-27,44,共5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的危险因素。方法以临床资料完整的362例肝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术后早期(术后1个月内)有否发生ARF分为ARF组(71例)和非ARF组(291例)。对两组的36项围手术期可能危险因素进行...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的危险因素。方法以临床资料完整的362例肝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术后早期(术后1个月内)有否发生ARF分为ARF组(71例)和非ARF组(291例)。对两组的36项围手术期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术前肝性脑病、术前血清肌酐(Scr)水平、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前凝血酶原活动度、术前总胆红素水平、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forend-stageliverdisease,MELD)评分、总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术中尿量、术中低血压及术后合并感染等因素,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对上述12项指标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Scr水平增高[比数比(oddsra-tio,OR)=0.92]、术前凝血酶原活动度低(OR=1.015)、MELD评分高(OR=1.588)、术中出血量多(OR=1.012)、术后合并感染(OR=12.260)与肝移植术后发生ARF密切相关(均为P<0.05)。结论术前Scr水平增高、凝血酶原活动度低、MELD评分高,术中失血量多和术后合并感染是肝移植术后早期ARF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急性肾衰竭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危险因素 血清肌酐 凝血酶原活动度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感染
下载PDF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病证与健康问卷调查表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季康寿 袁东超 +3 位作者 张哲 吴瑾 杨茗茜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97-2099,共3页
目的:基于健康问卷调查表(SF-12),研究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中医病证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一次性采集12个分中心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使用SF-12作为评价生活质量的工具,运用Logistic回归、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SF... 目的:基于健康问卷调查表(SF-12),研究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中医病证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一次性采集12个分中心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使用SF-12作为评价生活质量的工具,运用Logistic回归、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SF-12两个不同维度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病证的关系。结果: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冠心病中医病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SF-12的心理维度(MCS)上,病组、痰组、气组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SF-12的生理维度(PCS)上,P=0.01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病证与生活质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12 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证候 冠心病稳定心绞痛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从量效关系探讨《伤寒杂病论》厚朴用药规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丽 张伟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8期2655-2658,共4页
目的:分析《伤寒杂病论》中厚朴的量效关系及配伍用药规律,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总结归纳《伤寒杂病论》中含有厚朴的条文,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厚朴剂量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符合筛选条件含厚朴方剂共11首,占全书总方... 目的:分析《伤寒杂病论》中厚朴的量效关系及配伍用药规律,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总结归纳《伤寒杂病论》中含有厚朴的条文,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厚朴剂量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符合筛选条件含厚朴方剂共11首,占全书总方剂数的9.73%。二元相关性分析显示,厚朴单次用量与药味数、用水量、与剩余水量、单次服用水量和服用次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厚朴是否为主药与厚朴单次用量、用水量有相关性(P<0.05)结论:厚朴以配伍用药为主,未单独使用,多应用在阳明经证,从量效关系发现,厚朴是否为主药与厚朴单次用量、用水量有相关性。厚朴对于虚实类疾病通过配伍均可达到治疗效果,从药物作用气机的升降浮沉角度,厚朴在体内作用以降为主。厚朴小剂量使用,配伍麻黄、杏仁、生姜、桂枝等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大剂量配伍半夏、人参、生姜、枳实等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厚朴 量效关系 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 统计 配伍 剂量 疾病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的高血压影响因素研究
14
作者 孙慧敏 王嘉伟 +3 位作者 孙品一 樊登博 王雅宁 刘淑贤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24期4167-4172,共6页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高血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方法抽取CHARLS(2020)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通过SPSS26.0统计学软件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据此来分析高血压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高血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方法抽取CHARLS(2020)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通过SPSS26.0统计学软件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据此来分析高血压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婚姻状态、教育水平、是否锻炼、现在是否吸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糖尿病、血脂异常、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对高血压的影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预防高血压的有效方法。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和情绪管理等措施极为重要。特别是对于有糖尿病、血脂异常或肾脏疾病的患者,更应重视血压监测和定期体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影响因素 健康生活习惯 疾病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