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定位 被引量:25
1
作者 刘道兵 顾雪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80,共4页
对传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选线原理和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基于配电自动化系统平台进行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的新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信息资源,构建逻辑空间分析模型和信息融合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了配电网... 对传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选线原理和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基于配电自动化系统平台进行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的新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信息资源,构建逻辑空间分析模型和信息融合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了配电网络中各个节点呈现的电气特征及其在电网拓扑中的分布规律,体现了逻辑空间分析模型中的逻辑"0","1"对结果的等同贡献。文中还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理论推导并导出算法容错能力的评价指标,经理论分析、指标评价和算例证明,该方法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容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定位 单相接地故障 配电自动化 逻辑空间 小电流接地系统 信息融合
下载PDF
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政策的历史透视、逻辑探寻与改进空间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雯钰 罗筑华 《残疾人研究》 CSSCI 2022年第2期63-71,共9页
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政策历经70多年的发展与演变,现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为探明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政策的历史脉络、演进逻辑、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路径,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政策进行系统的分... 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政策历经70多年的发展与演变,现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为探明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政策的历史脉络、演进逻辑、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路径,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政策进行系统的分析。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萌芽、起步、发展与完善四个阶段,残疾人职业教育主要遵循着政策导向由权利向能力、结构由零散化向系统化、内容由孤立向融合和覆盖对象由少数群体向全体的演进逻辑。现阶段还存在着政策创新不力、系统衔接不顺、融合交流不足、地区关注不均等改进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未来的政策改进方向:加强问题诊断,鼓励制度创新;注重“两个衔接”,完善政策体系;强化交流合作,建立融合机制;关注落后地区,促进地域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职业教育政策 历史透视 逻辑探寻 改进空间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机理与路径
3
作者 高春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7,共11页
数字化是破解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发展困境的重要抓手,对于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作用。数字化有助于打破“空间即建筑,形态即实体”的观念,推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从线下向线上、实体向虚拟、传统业态向新兴业态转变,促进文化... 数字化是破解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发展困境的重要抓手,对于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作用。数字化有助于打破“空间即建筑,形态即实体”的观念,推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从线下向线上、实体向虚拟、传统业态向新兴业态转变,促进文化基础设施升级、服务机构互联和文化资源整合。鉴于实践中存在的数字化设施不足、文化资源互联共享不足、网络文化治理滞后等问题,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和发展要以数字化赋能为主线,按照理论赋能推动思想理念转变、技术赋能提升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品质、服务赋能增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发展活力、治理赋能提高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管理效度的逻辑机理,依据“新空间、新基建、新机制、新场景”路径,以“数字化+”“互联网+”“人工智能+”为驱动,打造多元场景融合、线下线上协同、供给需求匹配、数量质量并重、标准特色兼容的新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赋能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 逻辑机理 空间重塑
康德的空间概念与维特根斯坦的理解 被引量:3
4
作者 江怡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0-95,共6页
康德的空间概念是以两种方式加以阐释的,即形而上学的方式和先验的方式,我把它们分别理解为"分析性的"和"整体论的"。康德强调直观在理解空间以及时间概念中的重要作用。康德的空间概念就是,空间不表象任何一些物... 康德的空间概念是以两种方式加以阐释的,即形而上学的方式和先验的方式,我把它们分别理解为"分析性的"和"整体论的"。康德强调直观在理解空间以及时间概念中的重要作用。康德的空间概念就是,空间不表象任何一些物自身的属性,它不过是外感官的一切显象的先天直观形式。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依据康德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关于左右手无法完全重合的论述,认为空间是我们借以显现事物存在的方式。在维特根斯坦那里,空间概念应当属于不能描述而只能显示的东西,但在康德那样,空间概念则被用于说明知性活动的方式。通过对康德和维特根斯坦的空间概念的比较分析,我发现,维特根斯坦实际上给出了一种全新的空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的空间概念 直观 左右手问题 维特根斯坦的空间概念 逻辑空间
下载PDF
高水平金融开放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5
作者 陈灏 钟锦宸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92,共11页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高水平金融开放应当成为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的关键一环。文章通过对金融资本空间化介入经济循环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认为金融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逻辑紧密相连,并遵循“生成—延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高水平金融开放应当成为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的关键一环。文章通过对金融资本空间化介入经济循环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认为金融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逻辑紧密相连,并遵循“生成—延展—巩固”的递进式逻辑链路,分别从要素配置空间、融资合作空间以及安全韧性空间三大维度阐释了高水平金融开放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的作用机制。基于此,提出应以更广泛的金融开放范围,吸引国际金融资源,促进国内要素优化配置与价值提升;以更多维的金融开放领域,聚焦更为前沿、交叉复合的国际金融合作,把握新兴金融业态增长点;以更深入的金融开放层次,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与新秩序构建,防范化解重点风险,确保金融市场统筹好开放发展和经济安全,继而持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金融开放 中国式现代化 逻辑链路 发展空间
下载PDF
阐释问题之哲学拓扑学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江怡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8-76,158,共10页
哲学拓扑学是研究概念间逻辑关系和概念流形性质的哲学方法论,其以“空间分析法”和“概念分析法”为主要方法,旨在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揭示阐释问题的性质。依哲学拓扑学分析,阐释问题实质为概念间的相互联结,即不同概念间如何通过阐释... 哲学拓扑学是研究概念间逻辑关系和概念流形性质的哲学方法论,其以“空间分析法”和“概念分析法”为主要方法,旨在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揭示阐释问题的性质。依哲学拓扑学分析,阐释问题实质为概念间的相互联结,即不同概念间如何通过阐释活动而建立一种网络,每一概念都在此种网络中得到理解。阐释活动是确立每一概念边界的过程,而阐释的边界构成阐释的逻辑空间。每一阐释活动皆显示其自身逻辑空间,并以其自身边界规定阐释活动的性质。确定阐释活动之边界,显示阐释活动之逻辑空间,即为阐释问题之形而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拓扑学 空间分析法 概念分析法 概念空间 逻辑空间
原文传递
基于剩余格的一类度量空间及性质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建仁 谢晶晶 吴洪博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97-901,共5页
给出剩余格上存在度量的一个充分条件及由该条件决定的该类剩余格上的度量结构,讨论了该度量结构下该类剩余格中的聚点问题,并证明了剩余格的基本运算在度量空间中的连续性.
关键词 模糊逻辑 逻辑代数 蕴涵算子 剩余格 度量空间 连续性
下载PDF
哲学拓扑学:性质、任务与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江怡 《学术前沿》 2012年第10期74-85,共12页
哲学拓扑学是研究哲学观念连续性的分支,属于元哲学的研究范围。从哲学自我反思角度看,它反映了哲学思维中的主奴意识;从哲学自身定位看,它反映了哲学思维中的神人关系;从哲学研究对象看,它反映了哲学研究的连续性与断裂性的统一。哲学... 哲学拓扑学是研究哲学观念连续性的分支,属于元哲学的研究范围。从哲学自我反思角度看,它反映了哲学思维中的主奴意识;从哲学自身定位看,它反映了哲学思维中的神人关系;从哲学研究对象看,它反映了哲学研究的连续性与断裂性的统一。哲学拓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追问结构的分析,强调空间在时间中的转换,并以结构的自我展现为主要目的;强调思想在概念中的连续性,根据连续映射原则建立概念与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由此确立思想的流形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拓扑学 概念研究 哲学性质 逻辑关系 概念空间
下载PDF
传统乡村社区组织中公共权威的合理性刍议——以明清时期山西地区农村水利基层管理组织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喜军 王焕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7-9,24,共4页
公共权威体系的运作不仅要解决其现实性问题,还要解决其合理性问题。以历史时期山西地区基层水利治理中的公共权威运作为例,全面检视了传统乡村社区组织中公共权威的合理性问题,并从传统乡村社区中公共权威产生的现实逻辑,乡村社区公共... 公共权威体系的运作不仅要解决其现实性问题,还要解决其合理性问题。以历史时期山西地区基层水利治理中的公共权威运作为例,全面检视了传统乡村社区组织中公共权威的合理性问题,并从传统乡村社区中公共权威产生的现实逻辑,乡村社区公共权威与作为基层水利治理基本制度设置的水权制度的关系,其为村落公共空间提供的价值认同与契合三个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权威 逻辑起源 用水权利 公共空间
下载PDF
浅论五度空间的特征
10
作者 张鑫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33-39,共7页
本文提出了人与空间的有机关系——五度空间的新概念,简要地论述了五度空间具有逻辑性、方向性、可变性、连续性、稳定性、界限性和艺术性等特征,概述了五度空间理论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视觉领域的广泛用途。
关键词 五度空间 几何空间 逻辑空间 视觉空间 稳定空间 界限性
下载PDF
塞拉斯的逻辑空间——对意义整体论的一个辩护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孟雯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19,共6页
与意义原子论、分子论相对,意义整体论强调语词或语句意义的相互勾连,没有一个语词独立于整体之外而单独地具有意义。然而,福多(J. Fodor)和勒炮(E. Lepore)等人试图表明,意义整体论面临着稳定性、组合性、客观性困难,因而不应予以采纳... 与意义原子论、分子论相对,意义整体论强调语词或语句意义的相互勾连,没有一个语词独立于整体之外而单独地具有意义。然而,福多(J. Fodor)和勒炮(E. Lepore)等人试图表明,意义整体论面临着稳定性、组合性、客观性困难,因而不应予以采纳。事实上,作为塞拉斯反驳基础主义知识论所予神话的关键,塞拉斯的意义整体论就能够很好地回应这些困难。根据塞拉斯的主张,语词的意义在于其构成的表达式所具有的推理作用,而任何语词或语句只有进入逻辑空间才具有推理作用。逻辑空间的稳定性和可修正性保证了意义的稳定性和可修正性;不仅如此,逻辑空间中语词的勾连方式也固定了意义的组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整体论 所予知识 逻辑空间 质料推理
原文传递
论康德对以太存在的证明
12
作者 张宇飞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47,共6页
康德在其《遗著》的以太演绎部分先天地证明了以太的存在,但其论证结构并不清晰,学者们对此的重构也存在诸多缺陷。实际上,他在此采用了两种证明方式:借助实在性与否定性所构成的逻辑对立,以太的存在能够分析地从“经验整体”的存在中... 康德在其《遗著》的以太演绎部分先天地证明了以太的存在,但其论证结构并不清晰,学者们对此的重构也存在诸多缺陷。实际上,他在此采用了两种证明方式:借助实在性与否定性所构成的逻辑对立,以太的存在能够分析地从“经验整体”的存在中推论出来,并作为经验整体的表象的基础主观地有效。借助物质的诸运动力所构成的实际对立,以太的存在能够先天综合地从对热物质和光物质的知觉中推论出来,它等同于作为“形式的直观”的空间。通过表象的统一性,以太就能够作为诸运动力的统一的原则客观地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以太 逻辑对立 实际对立 空间
原文传递
存在无意识的心灵状态吗?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忠伟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3-41,共9页
心灵状态指在各种时态上进行的心灵性的状态、事件或过程,包括感知、信念、欲望等。而意识指现象性意识,包含着现象性对象朝主体的显现。对"是否存在无意识的心灵状态"这个问题,实际上出现的回答几乎占据了可能回答的逻辑空间... 心灵状态指在各种时态上进行的心灵性的状态、事件或过程,包括感知、信念、欲望等。而意识指现象性意识,包含着现象性对象朝主体的显现。对"是否存在无意识的心灵状态"这个问题,实际上出现的回答几乎占据了可能回答的逻辑空间,由此产生了论题的现实占位与逻辑占位的奇异统一。各种回答及其模态扩充,可以进行系统列举和精确化,而各种支持性论证与理论后承也得到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状态 无意识 现象性意识 逻辑空间
原文传递
State space optimization of finite state machines from the viewpoint of control theory
14
作者 Jumei YUE Yongyi YAN +1 位作者 Zengqiang CHEN He DENG 《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1年第12期1598-1609,共12页
Motivated by the inconvenience or even inability to explain the mathematics of the state space optimization of finite state machines(FSMs)in most existing results,we consider the problem by viewing FSMs as logical dyn... Motivated by the inconvenience or even inability to explain the mathematics of the state space optimization of finite state machines(FSMs)in most existing results,we consider the problem by viewing FSMs as logical dynamic systems.Borrowing ideas from the concept of equilibrium points of dynamic systems in control theory,the concepts of t-equivalent states and t-source equivalent states are introduced.Based on the state transition dynamic equations of FSMs proposed in recent years,several mathematical formulations of t-equivalent states and t-source equivalent states are proposed.These can be analogized to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of equilibrium points of dynamic systems in control theory and thus give a mathematical explanation of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Using these mathematical formulations,two methods are designed to find all the t-equivalent states and t-source equivalent states of FSMs.Further,two ways of reducing the state space of FSMs are found.These can be implemented without computers but with only pen and paper in a mathematical manner.In addition,an open question is raised which can further improve these methods into unattended ones.Finally,the correc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s are verified by a practical language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te state machines Finite-valued systems logical systems logical networks Semi-tensor product of matrices space optimization
原文传递
英汉语句法逻辑连接范式对比
15
作者 陈瑾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83-85,共3页
语言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根植于特定文化土壤的思维方式与语言之间存在着多层面、多形式的区别。将英语原文和该文本的汉语译文纳入比较范围,比照话题之间的时空、因果、转折、递延等四种主要的逻辑关系,探索英汉语之间表达逻辑连... 语言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根植于特定文化土壤的思维方式与语言之间存在着多层面、多形式的区别。将英语原文和该文本的汉语译文纳入比较范围,比照话题之间的时空、因果、转折、递延等四种主要的逻辑关系,探索英汉语之间表达逻辑连接关系的共同性与特殊性,以期有效地解读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关系 时空 因果 转折 递延
下载PDF
黑格尔论逻辑大爆炸与逻辑空间的进化
16
作者 安东·弗利德里希·科赫 谢裕伟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15年第1期351-367,共17页
自亚里士多德起,揭示逻辑空间的普遍结构,并创制出不同的逻辑空间拓扑结构就是形而上学的任务。黑格尔的形而上学将逻辑空间刻画为受进化所支配,这是高度非标准的形而上学。本文论证了为什么我们应该在黑格尔进展到定在理念的第一个逻... 自亚里士多德起,揭示逻辑空间的普遍结构,并创制出不同的逻辑空间拓扑结构就是形而上学的任务。黑格尔的形而上学将逻辑空间刻画为受进化所支配,这是高度非标准的形而上学。本文论证了为什么我们应该在黑格尔进展到定在理念的第一个逻辑步骤的过程中遵从他,进而分析了逻辑进化如何需要借助循环否定的方式从定在那里继续开展。最后,本文将黑格尔的非标准形而上学与标准形而上学和后形而上学的解释学哲学关联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形而上学 逻辑空间 循环否定
原文传递
逻辑度量空间 被引量:138
17
作者 王国俊 王伟 《数学学报(中文版)》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9-168,共10页
取赋值格为[0,1],用积分工具引入了公式的真度和相似度的概念,并从而在公式集F上建立了伪距离,为近似推理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框架.
关键词 真度 a-重言式 相似度 逻辑度量空间 准近似推理
原文传递
布尔网络的分析与控制—矩阵半张量积方法 被引量:113
18
作者 程代展 齐洪胜 赵寅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9-540,共12页
布尔网络是描述基因调控网络的一个有力工具.由于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布尔网络的分析与控制成为生物学与系统控制学科的交叉热点.本文综述作者用其原创的矩阵半张量积方法在布尔网络的分析与控制中得到的一系列结果.内容包括:布尔网络的... 布尔网络是描述基因调控网络的一个有力工具.由于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布尔网络的分析与控制成为生物学与系统控制学科的交叉热点.本文综述作者用其原创的矩阵半张量积方法在布尔网络的分析与控制中得到的一系列结果.内容包括:布尔网络的拓扑结构,布尔控制网络的能控、能观性与实现,布尔网络的稳定性和布尔控制网络的镇定,布尔控制网络的干扰解耦,布尔(控制)网络的辨识,以及布尔网络的最优控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半张量积 逻辑系统 布尔(控制)网络 状态空间与正规子空间
下载PDF
中国政治学理论建构的若干议题——田野基础、历史脉络与创新维度 被引量:22
19
作者 景跃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40,共8页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中国政治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基于中国实践的知识生产、基于比较政治学的理论建构成为中国政治学研究者必须承当的学术使命。处在如此重要的变化节点,关于知识生产和理论建构的方法论思考是一项必需的也是重要...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中国政治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基于中国实践的知识生产、基于比较政治学的理论建构成为中国政治学研究者必须承当的学术使命。处在如此重要的变化节点,关于知识生产和理论建构的方法论思考是一项必需的也是重要的前置性工作。在既有讨论的基础上,论文辨析了中国政治学理论创新的基本维度、逻辑空间及可能的演化路径,并指出,中国政治学理论创新是一项跨学科、超国界、跨代际的系统工程,如何处置古今中西的关系依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阶段 中国道路 新知识生产 创新维度 理论建构的逻辑空间
下载PDF
收缩城市与精明发展——收缩型中小城市政府治理与市场效率的内在逻辑匹配及改革创新空间 被引量:19
20
作者 徐博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4-45,共12页
我国人口持续外流的中小城市地区比照了欧美发达国家收缩城市的历史境遇:产业转型升级乏力、同质化竞争问题严重、公共财政收支恶化、土地与建筑设施闲置。西方意义的"精明增长"和"精明收缩"是否可以成为化解我国... 我国人口持续外流的中小城市地区比照了欧美发达国家收缩城市的历史境遇:产业转型升级乏力、同质化竞争问题严重、公共财政收支恶化、土地与建筑设施闲置。西方意义的"精明增长"和"精明收缩"是否可以成为化解我国收缩型中小城市发展问题的良药?为此,本文分析了我国收缩城市发展问题共性与独特性的理论基础,梳理比较了精明增长和精明收缩的治理逻辑,认为二者很难与我国现阶段收缩城市治理一一有效对应,故而提出了以技术赋能与治理创新为核心,充分发挥底层力量向上走的"精明发展"概念。分析了精明发展导向下,政府治理与市场效率的内在逻辑匹配,认为收缩型中小城市并非注定衰落而失去活力,其发展包括了经济、社会、政治、安全、战略等诸多方面的权衡,基于增长回归理性,政绩服务民生,听取民意、激活民力,以存量规划为导向培育"多核"城市,从"大而全"转向"小而精""小而美"的产业发展路线,以新带旧推动中小城市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转变"替代性"思维等方面,提出了收缩型中小城市地区政府治理的改革创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型中小城市 精明发展 政府治理 市场效率 逻辑匹配 改革创新空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