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22
1
作者 邵骏 卢满生 +1 位作者 杜涛 王政祥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24,32,共7页
为定量分析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在传统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基础上,对其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计算参数的选取进行了改进,采用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替代区域人均水资源总量,对长江流域主要省区市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 为定量分析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在传统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基础上,对其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计算参数的选取进行了改进,采用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替代区域人均水资源总量,对长江流域主要省区市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水资源生态足迹的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年际变化不大,呈现出小幅增加的态势。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变化反映了长江流域用水结构的变化,其地区分布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GDP状况。长江流域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总体上呈现盈余态势,水资源生态赤字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分布规律一致。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对结构、技术、经济和人口等驱动因素分析后发现,GDP的大幅度增长是水资源生态足迹增加的主要原因,人口因素和用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水资源生态足迹的驱动效应,技术因素对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增加起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 长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LMDI的甘肃省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董莹 许宝荣 +5 位作者 华中 邹松兵 吕斌 陆志翔 毛鸿宁 李芳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6-614,共9页
依据中国碳排放数据库,运用LMDI模型对甘肃省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识别出相关因素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甘肃省CO2排放变化的影响作用差异明显;经济规模的扩张对CO2排放增长起决定作用,对甘肃省CO2排放增长的贡献率为70.... 依据中国碳排放数据库,运用LMDI模型对甘肃省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识别出相关因素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甘肃省CO2排放变化的影响作用差异明显;经济规模的扩张对CO2排放增长起决定作用,对甘肃省CO2排放增长的贡献率为70.9%,能源强度下降是抑制甘肃省CO2排放增长的关键因素,对减少碳排放的贡献率为40.8%,森林碳汇通过吸收CO2对减少碳排放的贡献率达49.8%;在各产业中,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是碳排放量最大的产业,年均占比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 甘肃省
下载PDF
基于LMDI分解模型的内蒙古碳排放实证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巩芳 王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40,共5页
文中利用1999-2009年内蒙古人均GDP及碳排放量等相关数据,运用LMDI分析方法,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能源强度、产业排放四个方面分析内蒙古碳排放增加的主要推动因素,并对内蒙古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等6行业进行碳排放分... 文中利用1999-2009年内蒙古人均GDP及碳排放量等相关数据,运用LMDI分析方法,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能源强度、产业排放四个方面分析内蒙古碳排放增加的主要推动因素,并对内蒙古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等6行业进行碳排放分解研究,从总效应角度分解,得出经济规模效应、产业排放系数效应对内蒙古碳排放量起正向推动作用,产业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对内蒙古碳排放起负向阻碍作用的结论,从行业角度分解,工业对碳排放各效应的影响最大,其他5行业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碳排放 LMDI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地区城乡虚拟水贸易格局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思奥 王晶 戚伟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46-1358,共13页
青藏高原是亚洲水塔,其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从虚拟水视角,研究青藏高原与外部的水资源贸易关系和影响因素,有助于理解该地区的水资源问题、制定虚拟水贸易策略、优化区域城乡水资源配置、保障亚洲水塔功能。依托2012年中... 青藏高原是亚洲水塔,其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从虚拟水视角,研究青藏高原与外部的水资源贸易关系和影响因素,有助于理解该地区的水资源问题、制定虚拟水贸易策略、优化区域城乡水资源配置、保障亚洲水塔功能。依托2012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成果,本文测算了青藏高原与中国其他区域之间的虚拟水贸易关系,建立了中国区域城镇与农村地区的虚拟水贸易网络,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模型分析了青藏高原对其他区域虚拟水贸易不平衡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向中国其他区域净输出虚拟水2.25亿m^3,其中向西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等5个区域净输出虚拟水,从西北和东北2个区域净输入虚拟水。城乡之间虚拟水贸易联系非常紧密,农村地区生产水足迹较高,而城镇地区由于人口密度较高、消费水平较高,是虚拟水最终消费的热点区域,青藏高原农村地区的虚拟水贸易量大于城镇地区的虚拟水贸易量。青藏高原贸易输出结构以农产品为主导,虚拟水净输出12.7亿m^3;青藏高原与其他区域贸易存在逆差,贸易量因素导致虚拟水净输入8.6亿m^3;用水效率在青藏高原与不同区域虚拟水贸易中的正负效应不一,总体带来青藏高原虚拟水净输入1.8亿m^3。未来,应重点通过灌溉节水减少农业水足迹,引导城镇居民向低水足迹生活方式转变,鼓励内地为青藏高原提供物质与技术支援,实行水资源生态补偿政策,以保护青藏高原水资源,促进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 水足迹 贸易网络 青藏高原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模型
原文传递
1995~2010年中国钢铁工业能源消耗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蔡九菊 叶竹 孙文强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38-1441,共4页
基于1995~2010年中国钢铁工业能源消耗及钢产量数据,采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对中国钢铁工业能源消耗进行因素分解,包括能源消费结构、吨钢能耗和钢产量.结果显示,1995~2010年中国钢铁工业能源消耗总体上升了35967.00tce,其中钢... 基于1995~2010年中国钢铁工业能源消耗及钢产量数据,采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对中国钢铁工业能源消耗进行因素分解,包括能源消费结构、吨钢能耗和钢产量.结果显示,1995~2010年中国钢铁工业能源消耗总体上升了35967.00tce,其中钢产量变化对其影响作用最大,贡献率为157.50%,吨钢能耗的影响次之,为-57.53%,能源消费结构对其影响作用最小,仅为0.03%.降低吨钢能耗是降低钢铁工业能源消耗的关键措施,2010年吨钢能耗较1995年降低404.35kgce/t钢,其中钢比系数贡献率为29.37%,工序能耗贡献率高达70.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工业 能源消耗 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 钢产量 吨钢能耗 能源消费结构
下载PDF
能源足迹变化的多因素影响效应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方恺 沈万斌 高凯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3-138,共6页
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构建能源足迹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1994—2008年吉林省能源足迹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特征。结果表明,1994—2008年,吉林省人均能源足迹从0.228 hm2增至0.524 hm2。在能源足迹增长的抑制因素中,能源强度效... 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构建能源足迹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1994—2008年吉林省能源足迹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特征。结果表明,1994—2008年,吉林省人均能源足迹从0.228 hm2增至0.524 hm2。在能源足迹增长的抑制因素中,能源强度效应占84.54%,排放因子效应占15.46%;在能源足迹增长的促进因素中,经济产出效应占91.39%,能源结构效应占4.30%,人口规模效应占3.73%,土地固碳效应占0.57%。以经济产出因素为主导的正效应明显大于以能源强度因素为主导的负效应,两者之比为1.73∶1,叠加表现为对能源足迹增长的促进作用,导致其总体呈递增趋势。此外,在正、负效应的双变量格局下,能源足迹呈复合曲面分布。目前减缓吉林省能源足迹增长的重点在于通过技术进步促进能源强度下降,同时需调整能源结构以发挥其应有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足迹 因素分解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 效应 吉林省
下载PDF
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广州 窦身堂 +3 位作者 凡姚申 于守兵 戴玮琦 吴彦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3,132,共8页
[目的]评价黄河下游水资源生态承载状态,为地区水资源管理与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水资源生态足迹理论结合对数均值迪式指数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对2007—2020年黄河下游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 [目的]评价黄河下游水资源生态承载状态,为地区水资源管理与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水资源生态足迹理论结合对数均值迪式指数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对2007—2020年黄河下游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驱动机制进行核算分析,并通过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2021—2030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黄河下游历年水资源生态足迹远高于生态承载力,水资源生态赤字现象严重;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赤字年际间均呈波动降低趋势,用水效率逐渐提高,农业用水是最大的水资源生态足迹账户;黄河三角洲是黄河下游水资源生态压力最大的区域,淄博、济南、郑州和泰安4市的生态压力相对较小;经济效应对黄河下游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起正向主导作用,技术效应起负向主导作用;预测结果表明,2021—2030年黄河下游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由0.387 hm^(2)/人降至0.359 hm^(2)/人。[结论]在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用水结构优化调整等综合作用下,黄河下游地区用水效率逐渐提高,水资源生态压力有一定幅度的缓解。但由于该区域水资源生态赤字基数较大,未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形势依旧十分严峻,亟待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统筹管理,助力黄河下游地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足迹 对数均值迪式指数分解法(LMDI) 黄河下游 灰色预测模型GM(1 1)
下载PDF
宝鸡峡灌区小麦水足迹时空变化特征与归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冯东溥 魏晓妹 降亚楠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9-277,共9页
基于水足迹理论,计算了实际耗水和施肥情况下宝鸡峡灌区小麦水足迹的各项指标,分析了小麦水足迹各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推导了总水足迹变化量分解公式,细致定量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因子对总水足迹变化的贡献... 基于水足迹理论,计算了实际耗水和施肥情况下宝鸡峡灌区小麦水足迹的各项指标,分析了小麦水足迹各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推导了总水足迹变化量分解公式,细致定量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因子对总水足迹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灌区小麦总水足迹1994—2010年均值为6.73亿m^3,Mann-Kendall检验呈显著下降趋势,年均变幅为-0.17亿m^3/a,水足迹结构由蓝水主导演变为灰水主导。单位产量的小麦生产水足迹、生产绿水、蓝水和灰水足迹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04、0.36、0.32、0.37 m3/kg。生产水足迹、生产绿水和蓝水足迹在灌区内从西向东呈递增趋势,生产灰水足迹以兴平为中心向两侧递增。归因分析表明,影响灌区小麦总水足迹变化的主导因子为人类活动,其贡献率和为-113.57%,而气候变化因子的贡献率仅为13.57%。人类活动因子中,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灌溉定额(-56.58%)、总种植面积(-55.78%)、小麦种植比例(-43.76%)、单位面积施氮量(39.96%)、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2.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水足迹 时空变化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 耗水量 宝鸡峡灌区
下载PDF
基于生产侧和消费侧的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CO2排放因素分解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陈贵景 常克亮 +1 位作者 陈慧琴 施智杰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51-258,共8页
基于消费者责任原则计算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的CO2排放量,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分析2001-2016年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CO2排放生产侧和消费侧九个影响因素的贡献值和贡献率,认为发电量效应、碳强度效应、人均GDP效应和人口规模... 基于消费者责任原则计算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的CO2排放量,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分析2001-2016年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CO2排放生产侧和消费侧九个影响因素的贡献值和贡献率,认为发电量效应、碳强度效应、人均GDP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是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CO2排放量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电力生产结构效应、化石能源转换效率和用电效率效应是主要抑制因素;发电量效应、化石能源转换效率和人均GDP是造成三地电力工业CO2排放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DI方法 京津冀地区 电力工业 CO2排放 消费者责任原则 生产侧 消费侧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电力部门CO2排放因素分解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贵景 侯福均 +3 位作者 常克亮 丰月姣 张珍 孟献青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37-946,共10页
基于LMDI(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Method)方法分析2001-2016年京津冀地区电力部门CO2排放的8个影响因素,考虑了京津冀地区电力部门从生产投入、转换、传输到消费的整个过程;并分析了2001-2016年影响京、津、冀各地区CO2排放的... 基于LMDI(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Method)方法分析2001-2016年京津冀地区电力部门CO2排放的8个影响因素,考虑了京津冀地区电力部门从生产投入、转换、传输到消费的整个过程;并分析了2001-2016年影响京、津、冀各地区CO2排放的各因素贡献值。结果表明,1)2001-2016年京津冀地区电力部门CO2排放总体呈现递增趋势,2012年出现负增长;河北省电力部门对京津冀电力部门CO2排放贡献最大,2001-2016年累计CO2排放变化量为145.70 Mt,但河北省电力部门的减排潜力巨大;2)人均GDP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是促进京津冀地区电力部门CO2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2001-2016年累计贡献值分别为261.86 Mt和36.47 Mt;3)用电效率效应和电力输入输出效应是京津冀地区电力部门CO2排放量增长的主要抑制作用,2001-2016年累计贡献值分别为-49.40 Mt和-47.93 Mt;4)造成京、津、冀电力部门CO2排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人均GDP、化石能源转换效率和用电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LMDI方法 京津冀 电力工业 CO2排放
下载PDF
新一轮东北振兴背景下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低碳转型发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聂洪光 陈永庆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8-96,共9页
基于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背景,应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法(LMDI)对2001—2015年吉林省能源消费变化进行了分解分析。吉林省能源消费的变化受到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强度的影响,其中经济增长效用是促使能源消费增加的最主要驱动因素;能... 基于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背景,应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法(LMDI)对2001—2015年吉林省能源消费变化进行了分解分析。吉林省能源消费的变化受到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强度的影响,其中经济增长效用是促使能源消费增加的最主要驱动因素;能源强度效用则是抑制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吉林省的产业结构效用表现为对能源消费的推动,这与发达国家和中国发达省份的情况相反,表明吉林省近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存在较大问题,不利于区域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通过进一步对2016—2025年不同产业结构情景下的能源消费情况进行情景分析,指出吉林省未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低碳发展的巨大潜力,同时也考虑到吉林省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吉林省基于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低碳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法 产业结构调整 低碳转型
下载PDF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广东省工业品出口隐含碳排放研究
12
作者 杜宇霞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2年第12期66-70,共5页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2007—2016年广东省出口贸易中工业品隐含的碳排放情况,并利用LMDI指数对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出口贸易的隐含碳排放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利用LMDI指数从结构效应、规模效应...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2007—2016年广东省出口贸易中工业品隐含的碳排放情况,并利用LMDI指数对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出口贸易的隐含碳排放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利用LMDI指数从结构效应、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分析隐含污染的影响因素,发现技术效应的碳减排作用非常明显,但在一些行业技术效应难以抵消规模效应带来的碳排放增加。因此,相关部门在开展环境污染治理时应考虑对外贸易产品带来的隐含污染,对不同行业的污染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品 出口贸易 隐含碳排放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
下载PDF
我国钢制品消费结构对其平均使用寿命的影响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庆江 高成康 +2 位作者 那洪明 田凡 邢玉红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3-158,共6页
基于2013~2015年我国下游行业钢制品的消费量和使用年限,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对我国钢制品的使用寿命进行因素分解.结果表明:2013~2015年我国钢制品平均使用寿命分别为22.27、22.24和22.11年,呈逐年下降趋势;消费行业中,除能源、交... 基于2013~2015年我国下游行业钢制品的消费量和使用年限,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对我国钢制品的使用寿命进行因素分解.结果表明:2013~2015年我国钢制品平均使用寿命分别为22.27、22.24和22.11年,呈逐年下降趋势;消费行业中,除能源、交通和房屋建设以外的其他土木工程以及铁路行业影响效应居于前两位,分别为163%和-155%,家电最小,仅为-3%,正值表示影响因素对钢制品平均使用寿命的下降为促进作用,负值则表示抑制作用;因钢材消费结构变化间接导致的钢材损耗量为508万t,约占2013年主要钢材消费量的0.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制品 消费结构 平均使用寿命 贡献率 LMDI
下载PDF
福建省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的驱动力及其时空分异
14
作者 张晨 魏庭阳 +1 位作者 王远 朱晓东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85-494,共10页
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方法,区分生产和生活两个体系,构建时空分解分析模型,追踪了福建省9个设区市2011—2019年水污染物排放变化的关键驱动力及其贡献的时空差异.结果显示:研究期内福建省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并且各驱动力贡献... 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方法,区分生产和生活两个体系,构建时空分解分析模型,追踪了福建省9个设区市2011—2019年水污染物排放变化的关键驱动力及其贡献的时空差异.结果显示:研究期内福建省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并且各驱动力贡献的区域差距明显变小,趋于平衡;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量仍保持高位,各驱动力贡献的区域差距基本保持不变.其中,经济规模扩张是福建省水污染物排放的主导驱动力,主要源于福州、厦门、泉州经济赶超发展影响;城镇化发展对区域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的驱动影响表现为增排效应,以福州和厦门尤为显著;工业化发展对区域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效应由正驱动逐渐转变为负驱动,这主要归功于三明和泉州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拉动效应;技术效应一直是福建省水污染物排放控制的重要驱动力,但部分地区已逐渐步入生活污染物技术减排攻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物排放 驱动力 时空分解模型 LMDI技术 福建省
原文传递
一种改进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柴士改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6,共6页
为突破传统动态偏离-份额法存在的"由于同度量因素采用不同时期所造成的‘权偏误’问题,与无法将单因素纯影响从交互作用中单独剥离"两种局限性,借鉴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构建改进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结果表明:改进方法不... 为突破传统动态偏离-份额法存在的"由于同度量因素采用不同时期所造成的‘权偏误’问题,与无法将单因素纯影响从交互作用中单独剥离"两种局限性,借鉴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构建改进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结果表明:改进方法不仅弥补传统方法的两种缺陷,保证了分解结果的唯一性与精确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是一种有效的以偏离-份额法为基础的增长因素分解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 权偏误 交互作用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
下载PDF
天津市碳排放强度与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分析
16
作者 龚雨芹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557-563,共7页
通过对1996~2012年天津市经济增长、能源消费进行分析,发现减少天津市CO2排放对其低碳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计算天津市CO2排放量,运用LMDI法分解影响CO2排放的因素,探索了天津市二氧化碳减排政策.结果表明,天津市能源消费量保持... 通过对1996~2012年天津市经济增长、能源消费进行分析,发现减少天津市CO2排放对其低碳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计算天津市CO2排放量,运用LMDI法分解影响CO2排放的因素,探索了天津市二氧化碳减排政策.结果表明,天津市能源消费量保持上升形势,且终端消费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耗量的增多必然会导致天津市CO2排放的迅速增多,其中,第二产业对能源消耗产生的CO2中贡献最大,决定了全市CO2排放增长的形势.人均GDP和能源强度效应的累积贡献量相对较大,而能源消费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累计贡献量相对较小,且拉动和减缓作用交替出现.优化天津市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碳排放强度 因素分解 结构效应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
下载PDF
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驱动因素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43
17
作者 叶晓佳 孙敬水 董立锋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23,共11页
本文基于三大产业和居民生活部门的12种能源消费量数据,较全面地测算了1995—2008年浙江省碳排放量,建立了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模型,将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分解为能源强度、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等四大类效应,并采用对数平均权重分... 本文基于三大产业和居民生活部门的12种能源消费量数据,较全面地测算了1995—2008年浙江省碳排放量,建立了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模型,将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分解为能源强度、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等四大类效应,并采用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LMDI)测算了各类效应对碳排放量的贡献值、变化趋势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8年,浙江省碳排放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的正向驱动效应远超过能源强度和结构调整产生的负向驱动效应。本文同时测算出浙江已跨越了碳排放强度的高峰阶段,但仍处于碳排放强度高峰迈向人均碳排放量高峰的阶段。为缩短不同碳排放高峰的跨越时间,降低高峰峰值,本文提出了加快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驱动因素 LMDI分解法
下载PDF
旅游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状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一个新的脱钩分析框架 被引量:20
18
作者 查建平 戴家权 +2 位作者 刘珂吉 余乔 周志坚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24,共12页
全面厘清旅游增长与碳排放的动态脱钩关系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低碳旅游发展政策、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将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分解技术与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动态效应分... 全面厘清旅游增长与碳排放的动态脱钩关系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低碳旅游发展政策、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将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分解技术与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动态效应分析法引入脱钩指数模型中,对传统脱钩指数分析进行了改进,构建了新型的旅游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关系分析模型,尝试对旅游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关系展开系统深入研究,并以成都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旅游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状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总体脱钩指数值为0.806,虽实现了整体上的弱脱钩状态,但旅游增长与碳排放之间仍呈现显著的正向关联,旅游业距离实现强脱钩目标仍有较大差距。(2)能源强度效应是旅游业脱钩过程中唯一的正向影响因素,游客规模效应和消费水平效应则是脱钩实现的主要抑制因素,而能源结构效应与收入结构效应的作用则不大。(3)不同驱动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影响机制,表明未来旅游业脱钩工作在聚焦如何降低能源强度、优化产业结构与转变消费方式的同时,更需要注重保持各驱动因素之间稳定均衡关系与动态作用机制,以实现最大效用的协同脱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碳排放 脱钩指数模型 LMDI分解法 动态效应分析 成都
下载PDF
中国农地利用碳排放及影响因素研究:1990—2016年 被引量:21
19
作者 独孤昌慧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23,共5页
基于化肥、灌溉、农药、农膜等6方面碳源测算了1990—2016年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总量、省级农地利用碳排放量以及相关驱动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量处于增长状态,年均增长率为3.13%,农业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年均... 基于化肥、灌溉、农药、农膜等6方面碳源测算了1990—2016年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总量、省级农地利用碳排放量以及相关驱动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量处于增长状态,年均增长率为3.13%,农业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年均增长率为-1.94%。(2)各省份农地利用碳排放与农业产值相关,同时受制于省级碳排放强度的作用。(3)经过因素分解发现,农业就业占比和碳排放强度对碳排放起抑制作用,但在总量上还低于农业人均GDP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呈现增长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排放 LMDI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水-能-碳”消费视角的福建省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 被引量:11
20
作者 余锦如 王远 +2 位作者 余凡 罗进 赖文亭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845-3855,共11页
厘清资源环境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及驱动机制,对福建省发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构建"水-能-碳"资源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对福建省行业"水-能-碳"资源环境压力进行分析,基于... 厘清资源环境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及驱动机制,对福建省发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构建"水-能-碳"资源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对福建省行业"水-能-碳"资源环境压力进行分析,基于脱钩理论和对数平均迪式指数分解法对福建省各行业"水-能-碳"资源环境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状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7年,福建省由虚拟水主导的资源环境压力转变为隐含碳为主导的"水-能-碳"多维资源环境压力,且各行业部门差异较大。从行业部门来看,生产供应业具有较大的直接资源环境压力,制造业部门的间接资源环境压力显著。从脱钩关系来看,福建省的资源环境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表现良好,主要表现为弱脱钩和强脱钩。从驱动因素来看,经济效应和人口效应是抑制脱钩的主要因素,而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则对脱钩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钩 资源环境投入产出模型 对数平均迪式指数分解(LMDI)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