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窑洞病害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小军 王铁行 +1 位作者 韩永强 赵彦峰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996-999,共4页
黄土窑洞是目前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地下工程群体,研究黄土窑洞病害问题不仅具有工程背景,也有重要的人文和生态意义。基于大量的现场调查研究,归纳出了黄土窑洞病害类型,并分析了影响黄土窑洞病害的因素。
关键词 黄土窑洞 灾害 黄土节理
下载PDF
黄土崖窑洞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国兴 张克绪 谢君斐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15-22,共8页
本文简述了黄土的特殊工程性质,扼要总结了黄土崖窑洞的历史震害经验,提出了地震时崖坡临界高度的估算方法,对崖窑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较系统的初步研究,为地震区崖窑的挖建提供了一个较有根据的结论。
关键词 黄土 窑洞 临界高度 抗震性能
下载PDF
窑洞建筑景观基因的识别及其变异 被引量:20
3
作者 祁剑青 邓运员 +1 位作者 郑文武 刘沛林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4-89,共6页
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域,运用聚落景观基因理论与方法,对窑洞建筑的景观基因进行识别并对基因的变异进行分析。遵循内在唯一性原则、外在唯一性原则、局部唯一性原则以及总体优势性原则,将窑洞的景观基因要素分解为立面形态基因、平面布... 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域,运用聚落景观基因理论与方法,对窑洞建筑的景观基因进行识别并对基因的变异进行分析。遵循内在唯一性原则、外在唯一性原则、局部唯一性原则以及总体优势性原则,将窑洞的景观基因要素分解为立面形态基因、平面布局基因、建筑材料基因、局部装饰基因等四个方面。拱形窑脸是窑洞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的主要标志性特征,因而主体基因为立面形态基因,其余皆为附属基因。在"向心+围合"的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形态的大背景下,窑洞的平面布局基因随地形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变异。为适应不同区域的黄土土质与气候环境,立面形态基因发生了变异。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窑洞由靠崖窑衍生出了地坑窑、锢窑等形态,建筑材料由原先的生土扩大为土坯、砖、石,在一定程度上对窑洞形态的变异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窑洞 景观基因 识别 变异
原文传递
西部黄土高原窑洞民居发展中的环境工程问题 被引量:11
4
作者 廖红建 赵树德 +1 位作者 高小育 苏立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7-10,23,共5页
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传统的民居形式之一 ,具有悠久的历史 ,由于具有冬暖夏凉、节约能源、节约土地的独特优点 ,从古到今得以延续和发展 ,并不断得到改进。但在黄土高原窑洞分布区存在着复杂的环境工程问题 ,如大风沙及沙漠化趋势、... 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传统的民居形式之一 ,具有悠久的历史 ,由于具有冬暖夏凉、节约能源、节约土地的独特优点 ,从古到今得以延续和发展 ,并不断得到改进。但在黄土高原窑洞分布区存在着复杂的环境工程问题 ,如大风沙及沙漠化趋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失调 ,以及沟谷发育、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因此 ,重视窑洞区域的环境工程问题 ,将现代化科学技术与传统民居相结合 ,有效地进行地质灾害的防治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窑洞民居的发展及其优势的研究 ,从建筑构造和地质条件探讨了窑洞民居的工程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窑洞 黄土高原地区 能源 土地 构造 稳定性 居住环境 采光 通风
下载PDF
黄土高原北部窑洞民居建筑的变迁与保护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党安荣 郎红阳 冯晋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0-93,共4页
以位于黄土高原北部的小山村党家山为例,探讨其窑洞民居建筑的变迁,包括建筑材料的变迁、建筑形式的变迁、结构与功能的变迁等,这种变迁是黄土高原北部山区窑洞民居建筑变迁的一个缩影,不仅历史地记录了民居建筑的变迁,而且真实地反映... 以位于黄土高原北部的小山村党家山为例,探讨其窑洞民居建筑的变迁,包括建筑材料的变迁、建筑形式的变迁、结构与功能的变迁等,这种变迁是黄土高原北部山区窑洞民居建筑变迁的一个缩影,不仅历史地记录了民居建筑的变迁,而且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在研究窑洞民居建筑变迁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生态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工程价值、美学价值等方面探讨其保护的价值,并从唤醒保护意识、编制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措施、推广实用技术、发展旅游经济等方面探讨其保护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窑洞民居 变迁 保护
下载PDF
黄土窑洞病害分析及加固技术 被引量:10
6
作者 胡晓锋 张风亮 +3 位作者 薛建阳 朱武卫 刘帅 戴孟轩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3,共8页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一种典型的传统民居,它的妥善保护和传承对于解决我国当前的能源、环境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是"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政策的直接体现。几百年来,黄土窑洞长期受自然环境风化及雨水侵蚀作...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一种典型的传统民居,它的妥善保护和传承对于解决我国当前的能源、环境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是"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政策的直接体现。几百年来,黄土窑洞长期受自然环境风化及雨水侵蚀作用,再加上人为破坏以及保护不够重视,使得窑洞建筑正在逐渐消亡。为科学合理地对黄土窑洞进行修缮和保护,根据黄土的工程特性及窑洞独特的营造技术,结合黄土窑洞的病害残损调查,系统总结了黄土窑洞常见的病害类型以及产生病害的原因,并针对黄土窑洞不同的病害情况,提出相应的加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窑洞 工程特性 病害分析 加固方法
原文传递
豫西地区窑洞民居的人文地理区划及形态特征探微 被引量:9
7
作者 吕红医 尹亮 《华中建筑》 2010年第7期180-182,共3页
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在豫西沿黄河两岸向东伸展,在黄河南侧的黄土地层东出陕西,在黄河与秦岭、伏牛山脉之间的东西走廊地带延伸至郑州。在这片黄土地上最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建筑类型就是具有独特自支撑结构特征的窑洞民居。该文尝试从人... 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在豫西沿黄河两岸向东伸展,在黄河南侧的黄土地层东出陕西,在黄河与秦岭、伏牛山脉之间的东西走廊地带延伸至郑州。在这片黄土地上最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建筑类型就是具有独特自支撑结构特征的窑洞民居。该文尝试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探讨豫西窑洞民居的构筑形态与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地区 黄土高原 人文地理学 窑洞民居
下载PDF
窑洞征服史前黄土高原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弛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2-118,共17页
窑洞最初出现于半坡四期的关中、陇东、陇中和晋中地区,是因应仰韶中期社会、文化和资源衰退时的替代性简陋居住形式。在此后的泉护二期成为黄土高原上聚落的主体建筑形式,并逐渐向陕北、河套、晋南、豫西和甘青地区扩展,到龙山文化时... 窑洞最初出现于半坡四期的关中、陇东、陇中和晋中地区,是因应仰韶中期社会、文化和资源衰退时的替代性简陋居住形式。在此后的泉护二期成为黄土高原上聚落的主体建筑形式,并逐渐向陕北、河套、晋南、豫西和甘青地区扩展,到龙山文化时期彻底占据了整个黄土高原。庙底沟二期至龙山时期,窑洞聚落在山脊上修建石砌围墙,在山顶建造夯土和石砌院落,以适应社会关系的紧张和社会内部的分化,丰富和完善了以窑洞这种简陋的建筑为主体的聚落形式。窑洞以其节省木材、适合黄土高原腹地原梁峁地貌的优势,开拓了较仰韶早中期半地穴式建筑形态更为广阔的聚落分布空间,发展出新的聚落样式,影响了之后该地区几千年的居住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韶文化 龙山时期 黄土高原 窑洞聚落
下载PDF
黄土高原生土窑洞民居改造设计研究——以山西平遥横坡村生土窑洞民居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黄兆成 徐宁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451-456,共6页
我国中西部黄土高原地区生土窑洞民居近年来逐渐走向衰落,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复杂。研究从生土窑洞民居的现状入手,从自然环境、传统习俗、社会伦理、建筑技术等多个角度做了深入剖析,找出窑洞民居没落的根源所在,探讨生土窑洞民居的未... 我国中西部黄土高原地区生土窑洞民居近年来逐渐走向衰落,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复杂。研究从生土窑洞民居的现状入手,从自然环境、传统习俗、社会伦理、建筑技术等多个角度做了深入剖析,找出窑洞民居没落的根源所在,探讨生土窑洞民居的未来如何保护与发展。黄土高原地区的生土窑洞是别具特色的民居建筑,以山西平遥横坡村生土窑洞民居改造设计为例研究通过多种改造利用方式,既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又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提供参考,并以此为途径探寻生土窑洞民居可持续发展的新生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土窑洞 民居 改造设计 环境 保护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黄土窑洞到绿色住区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云杰 赵建利 王军 《洛阳大学学报》 1998年第4期63-66,共4页
黄土窑洞是中国黄土高原地区传统民居的重要类型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朴素生态学思想,堪称为古老的生态建筑.然而,当人类在世纪之交面临环境、资源、人口等诸多世界问题的同时,黄土窑洞的存在与发展也受到多方面的威胁和挑战.因此,必... 黄土窑洞是中国黄土高原地区传统民居的重要类型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朴素生态学思想,堪称为古老的生态建筑.然而,当人类在世纪之交面临环境、资源、人口等诸多世界问题的同时,黄土窑洞的存在与发展也受到多方面的威胁和挑战.因此,必须在发掘与整理传统建筑经验的基础上,融入动态与发展的设计思想,结合多学科的最新科技与实践成果,使这一古老而优良的建筑形式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通过中国陕北延安枣园村的示范建设,阐述了"绿色住区"的基础理论、方法体系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窑洞 绿色住区 环境 资源 生态系统
下载PDF
纵向地震峰值加速度对生土窑居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平功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3-138,共6页
在黄土高原上,数千万人居住在窑洞中,且很多地区处于地震带上,进行生土窑居的地震反应分析有助于探讨如何提高其稳定性。基于对河南陕县生土窑居的调研和测绘,建立窑居的三维模型,分析了纵向地震情况下峰值加速度、黄土强度对窑居稳定... 在黄土高原上,数千万人居住在窑洞中,且很多地区处于地震带上,进行生土窑居的地震反应分析有助于探讨如何提高其稳定性。基于对河南陕县生土窑居的调研和测绘,建立窑居的三维模型,分析了纵向地震情况下峰值加速度、黄土强度对窑居稳定性的影响,并对比了纵向地震和横向地震下窑居塑性区、窑顶的位移变化。结果表明,纵向地震波的峰值加速度小于1m/s^2时,不会出现塑性区,生土窑居可正常使用;窑顶的竖向位移绝对值在窑脸处最大,沿进深方向逐渐减小,宜用三维模型进行分析;黄土强度对抗震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纵向地震比横向地震对生土窑居的影响更为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地震 生土窑居 塑性区 位移 黄土强度
下载PDF
黄土窑洞“人文层”厚度及宏微观性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念秦 张帅 杨盼盼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67-272,共6页
人类正在使用的黄土窑洞通常较废弃窑洞更加稳定,为揭示这一现象的机理,提出黄土窑洞"人文层"的概念,并借助室内土工试验和SEM系统测试在用窑洞洞壁一定厚度范围内土体宏观物理力学性质及微观特征,以期揭示黄土窑洞"人文... 人类正在使用的黄土窑洞通常较废弃窑洞更加稳定,为揭示这一现象的机理,提出黄土窑洞"人文层"的概念,并借助室内土工试验和SEM系统测试在用窑洞洞壁一定厚度范围内土体宏观物理力学性质及微观特征,以期揭示黄土窑洞"人文层"厚度及基本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探洞揭露范围内洞壁黄土含水率介于3.32%~7.24%;天然密度介于1.33~1.55 g/cm^3;干密度介于1.24~1.48 g/cm^3;100 kPa压力下剪切强度介于78.00~157.61 kPa。分析可得四点结论:(1)黄土窑洞"人文层"客观存在,在其厚度内,土体含水率、天然密度和干密度变幅很小;(2)"人文层"厚度可以通过窑洞洞壁土体表观特征、含水率、天然密度、干密度和剪切强度变化曲线拐点综合确定。试验黄土窑洞"人文层"厚度51~61 cm;(3)"人文层"黄土具有干燥、致密和高强度的宏观特征,有利于窑洞整体稳定;(4)微观上"人文层"黄土土粒多以团块形式存在,接触方式以镶嵌接触为主,空隙面积极小、数量极少且多为点线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层” 黄土窑洞 窑洞壁黄土特征 塌窑 微观结构
下载PDF
陕北延安靠崖式黄土窑洞静力性能及加固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郝艳娥 梁兴文 杨红霞 《河南科学》 2016年第11期1852-1857,共6页
以延安市宝塔区杨家岭毛泽东旧居旁的靠崖式单孔窑洞为研究对象,依据当地黄土的力学特性,按弹塑性理论,使用Midas GTS NX岩土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靠崖式单孔黄土窑洞的静力性能进行分析,以揭示窑洞的破坏形式和规律并提出加固窑洞的相应... 以延安市宝塔区杨家岭毛泽东旧居旁的靠崖式单孔窑洞为研究对象,依据当地黄土的力学特性,按弹塑性理论,使用Midas GTS NX岩土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靠崖式单孔黄土窑洞的静力性能进行分析,以揭示窑洞的破坏形式和规律并提出加固窑洞的相应方法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窑洞 静力性能 有限元分析 加固方法
下载PDF
庆阳地区黄土窑洞的病害分析及防治 被引量:3
14
作者 米海珍 许方义 胡燕妮 《低温建筑技术》 2010年第9期115-117,共3页
利用室内试验结合有限元模拟的方法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窑洞病害的防治措施:通过崖面砌筑护面墙较好的解决了窑洞崖面风化剥落的问题,并提高了窑脸的整体强度。通过洞内砌筑夯实土坯和加筋土抹面等围护结构,解决了窑洞干缩裂缝和不均匀... 利用室内试验结合有限元模拟的方法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窑洞病害的防治措施:通过崖面砌筑护面墙较好的解决了窑洞崖面风化剥落的问题,并提高了窑脸的整体强度。通过洞内砌筑夯实土坯和加筋土抹面等围护结构,解决了窑洞干缩裂缝和不均匀掉块等问题,使窑洞洞壁的受力更均匀,变形在围护结构的弹性变形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窑洞 衬砌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盲数理论的黄土窑洞稳定性定量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念秦 张帅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822-827,共6页
窑洞黄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各向异性和试验误差等不确定因素使窑洞稳定性评价成为灰箱问题,故有必要提出一种可以体现随机性和模糊性的窑洞稳定性定量评价方法。以西安市临潼区一孔在役黄土窑洞为研究对象,通过直剪试验测定在役窑洞黄土抗... 窑洞黄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各向异性和试验误差等不确定因素使窑洞稳定性评价成为灰箱问题,故有必要提出一种可以体现随机性和模糊性的窑洞稳定性定量评价方法。以西安市临潼区一孔在役黄土窑洞为研究对象,通过直剪试验测定在役窑洞黄土抗剪强度指标,基于强度折减法和响应面法求解窑洞极限状态方程,根据盲数理论计算窑洞富裕稳定系数的盲数解。同时引入窑洞富裕安全系数及稳定可靠度两个指标对窑洞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在役窑洞富裕稳定系数落在[1.00,1.10]的概率最高,可信度为18%;(2)当窑洞富裕安全系数分别取0.50、0.55、0.60、0.65和0.70时,相应的稳定可靠度分别为100%、100%、99%、98.5%和98%;(3)在役窑洞稳定性定量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窑洞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建议在整平洞壁后继续使用,无需进行整体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窑洞 稳定性评价 盲数 响应面 强度折减法
下载PDF
陕西窑洞的景观基因识别及图谱构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祁剑青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7-23,共7页
以陕西省的秦岭以北部分为研究区域,运用聚落景观基因等理论与方法,对陕北、渭北窑洞的景观基因进行识别,并对其立面形态与平面布局以图谱方式进行表达。拱形曲线跟主体建筑材料的抗剪力相关:圆拱多见于陕北窑洞区的窑洞以及渭北窑洞区... 以陕西省的秦岭以北部分为研究区域,运用聚落景观基因等理论与方法,对陕北、渭北窑洞的景观基因进行识别,并对其立面形态与平面布局以图谱方式进行表达。拱形曲线跟主体建筑材料的抗剪力相关:圆拱多见于陕北窑洞区的窑洞以及渭北窑洞区的锢窑;渭北窑洞区的靠崖窑、地坑窑则多采用尖拱。受气候的影响,陕北窑洞多满堂门窗,渭北多"一门一高窗一侧窗"。靠崖窑平面布局以一字形为主,又有L形、U形、凹弧形、凸弧形、折线形等布局;地坑窑的平面布局以正方形、长方形为主,为适应地形,又有曲尺形、三角形、椭圆形等变体;锢窑的平面布局类似于砖木瓦房,最常见的为一字形,受北方合院的影响,表现出"方形+围合"、中轴对称等特点,有三合院、四合院以及纵横交错的大型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陕西 窑洞 景观基因图谱 文化地理
下载PDF
黄土窑洞在水作用下的变形过程机理研究
17
作者 李康 倪万魁 +1 位作者 刘魁 赵阳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16-20,共5页
在实地调查和模拟黄土窑洞在不同黄土含水率条件下各主要部位应力与位移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对黄土窑洞的敏感部位及其变形破坏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将黄土窑洞的变形发展过程归纳为四个阶段,得出黄土窑洞抗力主要来源于黄土自身结构和... 在实地调查和模拟黄土窑洞在不同黄土含水率条件下各主要部位应力与位移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对黄土窑洞的敏感部位及其变形破坏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将黄土窑洞的变形发展过程归纳为四个阶段,得出黄土窑洞抗力主要来源于黄土自身结构和窑洞拱形结构提供的抗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经过验证的经济可行的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窑洞 黄土含水率 窑洞变形 窑洞防护
下载PDF
穴居文化的嬗变与演进——穴居文化的活化石:山西土窑洞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永刚 董永哲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78-80,共3页
黄土窑洞是山西最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它源于自然,融于自然,是"天人合一"的成功范例。山西的土窑洞发端较早、形式完备,且具有很好的延续性,这不能不说与其所依据的地理特征和自身的价值关系紧密。今天的窑洞形式多样,... 黄土窑洞是山西最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它源于自然,融于自然,是"天人合一"的成功范例。山西的土窑洞发端较早、形式完备,且具有很好的延续性,这不能不说与其所依据的地理特征和自身的价值关系紧密。今天的窑洞形式多样,旧时的纯生土窑洞却面临快速消褪的局面,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现存的古窑洞对于认识远古穴居文化、了解窑洞的发展历程和开发旅游资源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穴居 窑洞 文化 价值
下载PDF
黄土加筋技术在窑居建筑加固中应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美扬 何宾旺 张钊 《山西建筑》 2014年第20期110-111,共2页
针对传统窑居建筑洞体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土体加筋措施加固窑洞的建议,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加筋确实有效改善了土体及窑洞整体结构的强度和变形,该措施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未来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建设 黄土加筋 窑居建筑 加固
下载PDF
豫西塬上地区下沉式窑洞民居的保护与发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光 《中外建筑》 2012年第5期50-52,共3页
以豫西为代表的地坑窑居是我国的一种特殊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该文以豫西塬上民居为例,从院落民居的特征、建造技术、利用地方材料等方面的探讨,对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传统民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塬上地区 下沉式窑院 保护与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