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语言规则 被引量:3
1
作者 虞龙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47-50,共4页
维特根斯坦的早期和晚期的思想虽有变化 ,但其一直关注语言的规范和界限。他早先提出的图式说让位于工具说和游戏说 ,给以后的研究言语行为理论的语言哲学家奠定了基础。在维特根斯坦那里 ,语言被比作一箱木匠工具 ,其中各种工具都有自... 维特根斯坦的早期和晚期的思想虽有变化 ,但其一直关注语言的规范和界限。他早先提出的图式说让位于工具说和游戏说 ,给以后的研究言语行为理论的语言哲学家奠定了基础。在维特根斯坦那里 ,语言被比作一箱木匠工具 ,其中各种工具都有自身的特殊功能和运用技巧。语言也好比各种游戏 ,每一种游戏都有各自的设施、规则以及胜败标准。假如需要 ,而且具备了创造能力 ,当然还可以无限地增加新工具和新游戏。维氏的观点给英美语言哲学家奥斯汀和塞尔以启发 ,他们进而提出了自己的言语行为理论以及语言规则观点。如何使用语言 ,怎样认识语意和语用之间的关系问题 ,言语行为理论倡导者提出了自己的语言规则说。本文在介绍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语言规则中 ,把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哲学的观点同言语行为的学说联系起来加以分析 ,使人们看到其中的来龙去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语言规则 语用学 说话行为 施事行为 取效行为 西方语言哲学
下载PDF
言语行为理论术语汉译版本的标准化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华新 吴恩锋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2005年第3期25-28,共4页
25年前,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语用学领域的第一套完整理论,被介绍到国内,然而至今国内学术界对该理论的三个核心术语locutionaryact,illocutionaryact和perlocutionaryact汉译名称的使用仍然相当混乱。本文通过追溯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渊源... 25年前,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语用学领域的第一套完整理论,被介绍到国内,然而至今国内学术界对该理论的三个核心术语locutionaryact,illocutionaryact和perlocutionaryact汉译名称的使用仍然相当混乱。本文通过追溯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渊源,对比分析现有的各种汉译版本,建议以“叙事行为、行事行为、成事行为”作为标准化的汉译版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 术语 言语行为 叙事行为 行事行为 成事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 汉译 版本 化探
下载PDF
论Austin言语行为理论与动态语境观 被引量:1
3
作者 魏新强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81-83,共3页
语言的使用与理解离不开语境。笔者认为语境是动态的,是由听话人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构成的,听话人依据动态语境因素对所听到的话语进行推理,寻求话语字面意义所传达的言语行为,最终保证交际的成功。文章试图探讨Austin言语行为理论对大... 语言的使用与理解离不开语境。笔者认为语境是动态的,是由听话人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构成的,听话人依据动态语境因素对所听到的话语进行推理,寻求话语字面意义所传达的言语行为,最终保证交际的成功。文章试图探讨Austin言语行为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内行为 言外行为 言后行为 语境 推理
下载PDF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Great Gatsby on the basis of Speech Act Theory
4
作者 王振忠 《海外英语》 2016年第21期232-233,共2页
Speech act theory is a significant part in linguistics, and The Great Gatsby is a famous novel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Great Gatsby is based on three kinds of speech acts, and they are l... Speech act theory is a significant part in linguistics, and The Great Gatsby is a famous novel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Great Gatsby is based on three kinds of speech acts, and they are locutionary act, illocutionary act, and perlocutionary act. Literary language can carry out speech act, and speech act accomplished by literary language can help writers express thought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utionary act illocutionary act perlocutionary act The Great Gatsby FITZGERALD
下载PDF
追溯言语行为理论
5
作者 侯瑞锋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07年第1期44-46,共3页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震惊了知识界,尤其是语言学界。他们在语言的研究中第一次意识到言语是一种行为。言语行为理论自奥斯汀首先提出,后经塞尔的继承和发展,已经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后来哈贝马斯在奥斯汀和塞尔的影响下提出了自己的言语...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震惊了知识界,尤其是语言学界。他们在语言的研究中第一次意识到言语是一种行为。言语行为理论自奥斯汀首先提出,后经塞尔的继承和发展,已经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后来哈贝马斯在奥斯汀和塞尔的影响下提出了自己的言语行为理论,使之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语谓行为 语旨行为 语效行为
下载PDF
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There be句式的语用特征
6
作者 路仙伟 张雪玉 《唐山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84-85,共2页
根据言语行为理论对There be句式进行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三个层次的立体透视分析,从而揭示这一常用句式的语用意义和特征。
关键词 There be 言语行为理论 言内行为 言外行为 言后行为
下载PDF
An Interpretation of“Is He Living or Is He Dea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peech Acts Theory of Pragmatics
7
作者 霍兴 《海外英语》 2013年第9X期241-242,246,共3页
Speech acts theory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in linguistics, but applied into analyzing literature works has been very few. This paper interprets Mark Twain's short novel "Is He Living or Is He Dead" from ... Speech acts theory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in linguistics, but applied into analyzing literature works has been very few. This paper interprets Mark Twain's short novel "Is He Living or Is He Dea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peech acts theory of pragma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utionary act illocutionary act perlocutionary a
下载PDF
间接言语行为理解和翻译的一个案例分析
8
作者 刘英凯 钟尚离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90-95,共6页
由语句内特定词汇和结构表达的命题意义叫言内意义,言内意义对听者或读者造成影响的意义叫言外意义。同时具有言内意义和言外意义的话语叫言语行为,而出于礼貌考虑间接执行请求、拒绝或抱怨等功能的言语行为就是间接言语行为。表示同一... 由语句内特定词汇和结构表达的命题意义叫言内意义,言内意义对听者或读者造成影响的意义叫言外意义。同时具有言内意义和言外意义的话语叫言语行为,而出于礼貌考虑间接执行请求、拒绝或抱怨等功能的言语行为就是间接言语行为。表示同一言外行为的言内行为,异彩纷呈,各具特色。文章选取一段极具个人特色的电影台词作为案例,介绍间接言语行为等一系列有关概念及其相互横向和纵向关系,并且探索与言内行为有关的各个翻译原则及其横向、纵向关系,从而从一个侧面展示语言学课程如何解决理论和实践联系这一个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学 间接言语行为 言内行为 翻译
下载PDF
广告双关语的行事行为探析
9
作者 臧永红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593-595,共3页
广告商有意利用双关语的特点给读者提供两种或更多的解释。从发话行为来看,双关语可激活读者存储在长期记忆中的文化事实的原型,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读者会运用最佳关联理论,排除显性语境下最表层、最直接的含义,领会隐性语境中深层... 广告商有意利用双关语的特点给读者提供两种或更多的解释。从发话行为来看,双关语可激活读者存储在长期记忆中的文化事实的原型,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读者会运用最佳关联理论,排除显性语境下最表层、最直接的含义,领会隐性语境中深层的、也是广告商所期望被理解的含义,使读者形成与广告商意图有关的取效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关语 发话行为 行事语力 取效行为 语境
下载PDF
意义结构的新解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海峰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20,共4页
首先对于朱纯深教授的意义结构理论进行了反思,探讨将其进行简化的可能性,即将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从原意义结构中剥离。然后在语篇行为的基础上形成以语篇内行为、语篇外行为和语篇后行为为构成要素的新的意义结构。进而,探讨了实... 首先对于朱纯深教授的意义结构理论进行了反思,探讨将其进行简化的可能性,即将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从原意义结构中剥离。然后在语篇行为的基础上形成以语篇内行为、语篇外行为和语篇后行为为构成要素的新的意义结构。进而,探讨了实现意义结构的七个语篇性标准,并进行个案分析。新的意义结构成为语篇分析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结构 语篇内行为 语篇外行为 语篇后行为 语篇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