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疗用单链寡核苷酸药物的非临床研究评价概述 被引量:5
1
作者 余珊珊 胡晓敏 +2 位作者 王海学 王旸 王庆利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22-1129,共8页
单链寡核苷酸(single-stranded oligonucleotide,SSO)是一种人工合成寡核苷酸,可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主要通过与靶RNA杂交,诱导断裂、调节剪切、抑制翻译等作用抑制靶RNA功能。未经修饰的SSO易被核酸酶降解,经化学修饰的SSO(如经锁核酸... 单链寡核苷酸(single-stranded oligonucleotide,SSO)是一种人工合成寡核苷酸,可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主要通过与靶RNA杂交,诱导断裂、调节剪切、抑制翻译等作用抑制靶RNA功能。未经修饰的SSO易被核酸酶降解,经化学修饰的SSO(如经锁核酸修饰后的SSO)其稳定性、杂交亲和力及酶切效率大大提高,成药性显著增强。目前,已有4个治疗用SSO药物在美国或欧洲上市,更多的候选药物处于研发阶段。本文从监管、非临床特点、非临床安全性试验一般原则等方面阐述治疗用SSO药物的非临床研究评价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用单链寡核苷酸药物 锁核酸 非临床研究评价
原文传递
锁核酸分子信标在分子识别与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桂珍 严枫 +2 位作者 李金昌 葛梦圆 鞠熀先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48-1458,共11页
分子信标是一种荧光探针,闭合时呈发夹结构。其5'末端修饰荧光基团,3'末端修饰猝灭基团。当目标存在时,环部与目标结合,发夹打开,发出荧光。锁核酸是一类双环状寡核苷酸衍生物,能够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核酸结合。锁核酸分子... 分子信标是一种荧光探针,闭合时呈发夹结构。其5'末端修饰荧光基团,3'末端修饰猝灭基团。当目标存在时,环部与目标结合,发夹打开,发出荧光。锁核酸是一类双环状寡核苷酸衍生物,能够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核酸结合。锁核酸分子信标技术,结合了分子信标无需分离未结合探针而直接检测的优势和锁核酸亲合力强、热稳定性好、抗酶切以及体内无毒等特点,在核酸检测方面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锁核酸修饰分子信标的结构、功能、设计要点,及其研究现状和一些重要进展,并讨论了目前锁核酸分子信标在分子识别及生物分析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核酸 分子信标 核酸 分子识别 生物分析
原文传递
核酸锁修饰的NF-κB诱捕寡核甘酸对肺泡巨噬细胞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亚清 张珍祥 徐永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8-302,共5页
目的:研究核酸锁(LNA)修饰的NF-κB诱捕寡核甘酸(ODNs)对TNF-α诱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泡巨噬细胞(AM)源性MMP-9、MMP-2表达以及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从COPD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分离与培养AM,脂质体转染NF-κB诱捕(de... 目的:研究核酸锁(LNA)修饰的NF-κB诱捕寡核甘酸(ODNs)对TNF-α诱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泡巨噬细胞(AM)源性MMP-9、MMP-2表达以及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从COPD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分离与培养AM,脂质体转染NF-κB诱捕(decoy)ODNs和NF-κB错配ODNs,接着以TNF-α刺激AM。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MMP-9、MMP-2 mRNA的表达;以Westernblotting检测MMP-9蛋白的表达;以凝胶阻滞分析实验(EMSA)检测NF-κB活性。结果:NF-κB decoy ODNs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AM源性MMP-9、MMP-2 mRNA及MMP-9蛋白的表达(P<0.05);错配ODNs则对TNF-α诱导的AM源性MMP-9、MMP-2 mRNA以及MMP-9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NF-κB decoyODNs显著降低TNF-α刺激所致的NF-κB活性水平(P<0.05),而错配ODNs则对TNF-α刺激所致的NF-κB活性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LNA修饰的NF-κB decoy ODNs能够抑制TNF-α诱导的AM源性MMP-9和MMP-2的表达;LNA修饰和decoy ODNs为COP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核酸锁 寡核甘酸类 基质金属蛋白酶 巨噬细胞 肺泡
下载PDF
陕西株利什曼原虫ITS-1基因片段序列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刘东立 王凤萍 +5 位作者 王安礼 张铮 王天海 石一 关蓉晖 李文涓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目的分析陕西株利什曼原虫rRNA内转录间隔区间I(ITS-1)序列多态性,探讨利什曼原虫ITS-1分子遗传规律。方法陕西省韩城市犬、白蛉以及人体利什曼原虫阳性标本7份,提取核酸,PCR法扩增ITS-1片段,双向测序、拼接后与文献发表的代表株进行序... 目的分析陕西株利什曼原虫rRNA内转录间隔区间I(ITS-1)序列多态性,探讨利什曼原虫ITS-1分子遗传规律。方法陕西省韩城市犬、白蛉以及人体利什曼原虫阳性标本7份,提取核酸,PCR法扩增ITS-1片段,双向测序、拼接后与文献发表的代表株进行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7份标本均扩增出约320bp的片段,ITS-1序列之间同源性>99%,与国内山丘型疫区虫株高度一致,与荒漠型遗传距离较远。系统发育分析陕西株与婴儿利什曼原虫和杜氏利什曼原虫聚为一类。结论陕西省韩城市分离自病犬、传播媒介白蛉及黑热病患者的利什曼原虫ITS-1序列同源,应为犬源型婴儿利什曼原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什曼原虫 ITS-1 序列多态性分析 陕西
原文传递
miR-143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志红 周琳 +1 位作者 王春峰 张连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520-1525,共6页
目的:探究miR-143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参数、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0例PDAC患者的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石蜡切片,应用锁定核酸原位杂交(locked nucleic acids-in situ hybridiza... 目的:探究miR-143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参数、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0例PDAC患者的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石蜡切片,应用锁定核酸原位杂交(locked nucleic acids-in situ hybridization,LNA-ISH)法检测组织中miR-143的表达水平,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随访,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DAC癌组织中miR-143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25.71%vs 68.57%,P=0.001),miR-14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i R-143阳性者的预后较好(P=0.026).结论:PDAC患者癌组织中mi R-143呈低表达,且与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MIR-143 锁定核酸原位杂交 预后
下载PDF
锁核酸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生茂 徐祥 +1 位作者 梁华平 李磊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9-323,共5页
锁核酸 (lockednucleicacid ,LNA)是一种新型的寡核酸衍生物 ,结构中 β D 呋喃核糖的 2’ O ,4’ C位通过缩水作用形成环形的氧亚甲基桥、硫亚甲基桥或胺亚甲基桥 ,呋喃糖的结构锁定在C3’内型的N构型 ,形成了刚性的缩合结构。LNA作... 锁核酸 (lockednucleicacid ,LNA)是一种新型的寡核酸衍生物 ,结构中 β D 呋喃核糖的 2’ O ,4’ C位通过缩水作用形成环形的氧亚甲基桥、硫亚甲基桥或胺亚甲基桥 ,呋喃糖的结构锁定在C3’内型的N构型 ,形成了刚性的缩合结构。LNA作为一种新的反义核酸 ,具有与DNA/RNA强大的杂交亲和力、反义活性、抗核酸酶能力、水溶性好及体内无毒性等优点。LNA在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上有很多优势 ,如 :单链核酸的多态性基因分型、LNA寡聚体具有高效抑制端粒酶活性及LNA修饰的DNA核酶 (LNAzymes)高效清除高级结构的RNA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核酸 核苷酸衍生物 寡聚核苷酸 基因诊断
下载PDF
反基因锁核酸体外抑制乙肝病毒前S_1基因表达 被引量:14
7
作者 邓益斌 温旺荣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2-725,共4页
目的探讨针对乙肝病毒前S1基因同聚嘌呤区的锁核酸体外抑制细胞内病毒复制的作用。方法针对乙肝病毒前S1基因同聚嘌呤区,利用RNA structure软件分别设计合成锁核酸、硫代寡核苷酸、未修饰寡核苷酸及无关对照序列,以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 目的探讨针对乙肝病毒前S1基因同聚嘌呤区的锁核酸体外抑制细胞内病毒复制的作用。方法针对乙肝病毒前S1基因同聚嘌呤区,利用RNA structure软件分别设计合成锁核酸、硫代寡核苷酸、未修饰寡核苷酸及无关对照序列,以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HepG2.2.15细胞,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技术(TRFIA)和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监测1、3、5和7 d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V DNA、HBsAg和前S1抗原的含量;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锁核酸对细胞代谢的影响。结果加入锁核酸后,对HBV DNA复制、HBsAg和前S1抗原表达均显示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时间呈增高趋势,7 d后抑制率分别达65.99%、67.49%和63.88%。LNA对细胞代谢无明显影响。结论针对乙肝病毒前S1基因同聚嘌呤区的反基因锁核酸,体外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既为乙肝病毒治疗提供有效靶位,也为反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乙型肝炎病毒 锁核酸 反基因治疗
下载PDF
HBV S基因反义锁核酸抑制病毒体外复制 被引量:12
8
作者 邓益斌 张梁 王燕菲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反义锁核酸(LNA)片段在HepG22.2.15细胞内的抗病毒效果及有效LNA片段筛选。方法设计合成互补于HBVS基因mRNA翻译起始区同一位点的4条不同序列长度LNA片段,以阳离子脂质体介导,作用于HepG22.2.15细胞株,采用EL...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反义锁核酸(LNA)片段在HepG22.2.15细胞内的抗病毒效果及有效LNA片段筛选。方法设计合成互补于HBVS基因mRNA翻译起始区同一位点的4条不同序列长度LNA片段,以阳离子脂质体介导,作用于HepG22.2.15细胞株,采用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技术(FQ-PCR)分别监测24、48和72 h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和HBV DNA的含量;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监测细胞代谢。结果4条不同序列长度反义LNA均显著抑制HBsAg表达和HBVDNA复制,72 h后最高抑制率分别达72.43%和34.73%。HBsAg分泌量和HBV DNA的拷贝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LNA对细胞代谢无明显影响。结论针对HBVS基因mRNA翻译起始区的反义LNA片段体外能显著抑制HBV表达,且抑制作用最强序列长度在15~25个碱基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锁核酸 HEPG2 2.2.15细胞 基因治疗 阳离子脂质体
下载PDF
针对HBVS基因的反义锁核酸抗乙肝病毒表达的初探 被引量:10
9
作者 唐盈 王燕菲 《江西医药》 CAS 2006年第4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讨针对HBVS基因翻译起始区的反义锁核酸(LNA)片断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表达的作用。方法合成三段均互补于HBVS区同一位点的反义核酸片断:锁核酸、反义寡核苷酸、全硫代反义寡核苷酸及无关对照序列,作用于HepG22.2.15细胞,采用ELISA... 目的探讨针对HBVS基因翻译起始区的反义锁核酸(LNA)片断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表达的作用。方法合成三段均互补于HBVS区同一位点的反义核酸片断:锁核酸、反义寡核苷酸、全硫代反义寡核苷酸及无关对照序列,作用于HepG22.2.15细胞,采用ELISA法动态检测细胞上清中HBsAg含量的变化并比较其抗HBV抗原表达作用,以四甲基偶氮唑兰(MTT)法检测LNA对细胞的毒性。结果三段反义寡核苷酸均能抑制HBsAg的表达,作用7d后抑制率分别为52%、42%、45%,其中LNA抗病毒活性最强且对细胞代谢无影响,无关序列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针对HBVS区的锁核酸体外能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表达,为乙肝的分子治疗开辟了新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锁核酸 寡核苷酸类 反义 2.2.15细胞
下载PDF
锁核酸捕获TaqMan探针实时PCR和PCR-RFLP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余文辉 周小梅 +3 位作者 周大桥 李顺民 贺劲松 李爱娣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77-982,共6页
目的评价锁核酸捕获TaqMan探针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变异的特点。方法分别用直接测序法、锁核酸(LNA)捕获TaqMan探针实时PCR和PCR-RFLP检测77例接受... 目的评价锁核酸捕获TaqMan探针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变异的特点。方法分别用直接测序法、锁核酸(LNA)捕获TaqMan探针实时PCR和PCR-RFLP检测77例接受拉米夫定(LAU)治疗6个月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样本。结果锁核酸捕获TaqMan探针实时PCR和PCR-RFLP都能检测HBV野生型YMDD及其变异型YIDD和YVDD。此外,两种方法尚能鉴定HBV野生型和变异型混合种群。更为重要的是,在检测HBV野生型和变异型共生变异方面,锁核酸捕获TaqMan探针实时PCR比PCR-RFLP更敏感、更省时。结论锁核酸捕获TaqMan探针实时PCR是一种检测HBV YMDD变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高的快速法,在监测HBV患者LAM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及发现新耐药病毒基因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YMDD基因 乙型肝炎病毒 变异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锁核酸
原文传递
针对HBV S基因mRNA反义锁核酸设计及其在2.2.15细胞内的抗病毒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邓益斌 王燕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3497-3501,共5页
目的:探讨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S基因翻译起始区反义锁核酸(LNA)片段在HepG22.2.15细胞内抗病毒效果及有效LNA序列筛选.方法:设计合成互补于HBVS基因mRNA翻译起始区同一位点的4条不同序列长度LNA片段及无关对照序列,以阳离子脂质体介导... 目的:探讨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S基因翻译起始区反义锁核酸(LNA)片段在HepG22.2.15细胞内抗病毒效果及有效LNA序列筛选.方法:设计合成互补于HBVS基因mRNA翻译起始区同一位点的4条不同序列长度LNA片段及无关对照序列,以阳离子脂质体介导,作用于HepG22.2.15细胞,采用ELISA法和FQ-PCR法分别监测24、48和72h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和HBVDNA的含量;MTT法检测LNA对细胞代谢的影响.结果:4条不同序列长度(10、15、20及25个碱基)的反义LNA对HBsAg的表达和HBVDNA的复制均有显著性抑制作用,72h后的抑制率分别为46.58%、54.38%、72.43%、69.92%及27.09%、28.77%、34.71%、32.68%,且抑制率随时间呈增高趋势.LNA对细胞代谢无明显影响.结论:针对HBVS基因mRNA翻译起始区的反义LNA短序列体外能显著抑制HBV基因的表达,且抑制作用最强的序列长度应在15-25个碱基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锁核酸 2.2.15细胞 基因治疗 脂质体
下载PDF
反基因锁核酸体外阻断乙肝病毒前S2基因表达 被引量:6
12
作者 邓益斌 罗艳红 +2 位作者 邹佳峻 王春芳 温旺荣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19期3641-3644,共4页
目的:探讨针对乙肝病毒前S2基因同聚嘌呤区的锁核酸体外抑制细胞内病毒复制的作用。方法:针对乙肝病毒前S2基因同聚嘌呤区,分别设计合成锁核酸、硫代寡核苷酸、未修饰寡核苷酸及无关对照序列,以半乳糖配体介导转染HepG2.2.15细胞,采用... 目的:探讨针对乙肝病毒前S2基因同聚嘌呤区的锁核酸体外抑制细胞内病毒复制的作用。方法:针对乙肝病毒前S2基因同聚嘌呤区,分别设计合成锁核酸、硫代寡核苷酸、未修饰寡核苷酸及无关对照序列,以半乳糖配体介导转染HepG2.2.15细胞,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技术(TRFIA)和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监测1、3、5和7 d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V DNA、HBsAg和前S2抗原的含量;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锁核酸对细胞代谢的影响。结果:加入锁核酸后,对HBV DNA复制、HBsAg和前S2抗原表达均显示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时间呈增高趋势,7 d后抑制率分别达61.56%、68.18%和72.82%。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NA对细胞代谢无明显影响。结论:针对乙肝病毒前S2基因同聚嘌呤区的反基因锁核酸,体外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既为乙肝病毒治疗提供有效靶位,也为反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配体 乙型肝炎病毒 锁核酸 反基因治疗
原文传递
Antiviral effects of hepatitis B virus S gene-specific anti-gene locked nucleic acid in transgenic mice 被引量:3
13
作者 Shu-Rong Xiao Gui-Dan Xu +2 位作者 Wu-Jun Wei Bin Peng Yi-Bin De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8年第8期183-191,共9页
AIM To assess the antiviral effects of hepatitis B virus(HBV) S gene-specific anti-gene locked nucleic acid(LNA) in transgenic mice.METHODS Thirty HBV transgenic mice were acclimatized to laboratory conditions and pos... AIM To assess the antiviral effects of hepatitis B virus(HBV) S gene-specific anti-gene locked nucleic acid(LNA) in transgenic mice.METHODS Thirty HBV transgenic mice were acclimatized to laboratory conditions and positive for serum HBV surface antigen(HBs Ag) and HBV DN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5 groups(n = 7), including negative control(blank control, unrelated sequence control), positive control(lamivudine, anti-sense-LNA), and anti-gene-LNA experimental group. LNA was injected into transgenic mice by tail vein while lamivudine was administeredby gavage. Serum HBV DNA and HBs Ag levels were determined by fluorescence-based PCR and enzyme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 respectively. HBV S gene expression amounts were assessed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ositive rates of HBsA g in liver cells were evaluated immunohistochemistry.RESULTS Average rate reductions of HBs Ag after treatment on the 3 rd, 5 th, and 7 th days were 32.34%, 45.96%, and 59.15%, respectively.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antigene-LNA on serum HBs Ag peaked on day 7,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pretreatment(0.96 ± 0.18 vs 2.35 ± 0.33, P < 0.05) and control values(P < 0.05 for all). Average reduction rates of HBV DNA on the 3 rd, 5 th, and 7 th days were 38.55%, 50.95%, and 62.26%, respectively. This inhibitory effect peaked on the 7 th day after treatment with anti-gene-LNA,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pre-treatment(4.17 ± 1.29 vs 11.05 ± 1.25, P < 0.05) and control values(P < 0.05 for all). The mR NA levels of the HBV S gene(P < 0.05 for all) and rates of HBsA g positive liver cells(P < 0.05 for all)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s.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and histology showed no abnormalities. CONCLUSION Anti-gene-LNA targeting the S gene of HBV displays strong inhibitory effects on HBV in transgenic mice, providing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bases for gene therapy in H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gene THERAPY HEPATITIS B virus locked nucleic acid HEPATITIS B TRANSGENIC mice Anti-sensetherapy
下载PDF
反义锁核酸在转基因小鼠体内阻断乙肝病毒C基因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邓益斌 温旺荣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54-858,共5页
目的探讨针对乙肝病毒C基因反义锁核酸在转基因小鼠体内阻断病毒基因表达的效果。方法各实验组经尾静脉给药后,采用real-time PCR、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法等技术分别检测血清HBV DNA、HBeAg含量及肝细胞内HBcAg的表达情... 目的探讨针对乙肝病毒C基因反义锁核酸在转基因小鼠体内阻断病毒基因表达的效果。方法各实验组经尾静脉给药后,采用real-time PCR、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法等技术分别检测血清HBV DNA、HBeAg含量及肝细胞内HBcAg的表达情况。结果注射锁核酸后,对乙肝病毒核酸的复制和乙肝病毒e抗原的合成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注射后1、3和5 d,HBV DNA的平均抑制率分别19.24%、39.20%和44.47%;HBeAg的平均抑制分别为30.71%、51.14%和63.46%;小鼠肝细胞的HBcAg阳性细胞数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针对乙肝病毒C基因的反义锁核酸在转基因小鼠体内能有效抑制病毒基因的复制和表达,提示C基因可作核酸药物治疗的有效靶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锁核酸 乙型肝炎病毒 转基因小鼠 半乳糖配体
下载PDF
针对HBV preS1、preS2编码链的反基因锁核酸对HepG2.2.15细胞的抗病毒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彭彬 许桂丹 +4 位作者 韦武均 农顺强 陈晓昊 肖树荣 邓益斌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1期3106-3109,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preS1、preS2 DNA同聚嘌呤区设计的锁核酸在体外对HBV复制和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锁核酸,以Lipo3000作为载体转染至锁核酸-脂质体组,设空白对照组,运用荧光定量PCR、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技术观察锁...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preS1、preS2 DNA同聚嘌呤区设计的锁核酸在体外对HBV复制和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锁核酸,以Lipo3000作为载体转染至锁核酸-脂质体组,设空白对照组,运用荧光定量PCR、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技术观察锁核酸对HBsAg表达、HBV DNA复制的抑制作用,采用CCK8比色法观察锁核酸对HepG2.2.15细胞基本代谢的影响。结果加入锁核酸后,HBsAg、HBV DNA表达量相对于空白对照组逐渐降低,并随时间呈递增趋势,其中,preS1的3023-3037nt位点在第9天对HBsAg表达的抑制率达(61.94±4.11)%,对HBV DNA复制的抑制率达(56.08±3.22)%;preS2的3305-3320nt位点在第9天对HBsAg表达的抑制率达(72.93±4.14)%,对HBV-DNA复制的抑制率达(61.79±3.40)%。结论HBV preS1编码链的3023-3037nt位点和preS2编码链的3305-3320nt位点的反基因锁核酸片段对HBsAg表达和HBV-DNA复制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两者均可以作为抗HBV治疗的有效靶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锁核酸 PRES1 PRES2 HEPG2.2.15细胞
下载PDF
利用锁核酸化学偶联FokⅠ核酸酶靶向切割HBV基因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丽 陈红岩 +2 位作者 朱化星 李威 卢大儒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0-359,共10页
乙肝病毒(HBV)是有缺口的双链DNA病毒,侵入人体肝细胞后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 DNA)持续复制,并在逆转录过程中随机整合入宿主基因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平均每个细胞中含有33个ccc DNA拷贝,半衰期长达35~57 d,很难从体内彻底清... 乙肝病毒(HBV)是有缺口的双链DNA病毒,侵入人体肝细胞后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 DNA)持续复制,并在逆转录过程中随机整合入宿主基因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平均每个细胞中含有33个ccc DNA拷贝,半衰期长达35~57 d,很难从体内彻底清除。利用锁核酸抑制HBV转录,是乙肝治疗的新策略。此外,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靶向切割HBV基因组,有望从源头治愈乙型肝炎。基于锁核酸与双链DNA形成三股螺旋的能力、抵御核酸酶及聚合酶的稳定性以及对单碱基错配的敏感性,本研究以靶向切割乙型肝炎病毒为例,设计构建锁核酸修饰的寡核苷酸作为DNA结合域,有效增强对靶基因的特异性识别;同时利用FokⅠ核酸酶分子量小、二聚化时才具有酶活等特点,设计构建FokⅠ切割域二聚体重组蛋白作为DNA切割域;进而通过双功能交联剂GMBS,建立了5′端氨基(-NH2)修饰的锁核酸与N端巯基(-SH)修饰的FokⅠ核酸酶定向化学偶联的方法,并在体外验证了新型工具对HBV基因的靶向切割。该方法为此后在体内进行高特异性、无整合风险的抗病毒基因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基因编辑 锁核酸 FokⅠ 化学偶联
下载PDF
反基因锁核酸体外阻断肝癌细胞系乙肝病毒S基因表达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艳红 邓益斌 邹佳峻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目的探讨针对乙肝病毒S基因同聚嘌呤区的锁核酸体外抑制细胞内病毒复制的效果。方法针对乙肝病毒S基因同聚嘌呤区设计合成锁核酸、硫代寡核苷酸、未修饰寡核苷酸及无关对照序列,以阳离子脂质体介导,体外转染HepG2.2.15细胞,采用荧光定... 目的探讨针对乙肝病毒S基因同聚嘌呤区的锁核酸体外抑制细胞内病毒复制的效果。方法针对乙肝病毒S基因同聚嘌呤区设计合成锁核酸、硫代寡核苷酸、未修饰寡核苷酸及无关对照序列,以阳离子脂质体介导,体外转染HepG2.2.15细胞,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技术分别监测2、4、6、8和10 d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V DNA、HBsAg和HBeAg的含量;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锁核酸对细胞代谢的影响。结果加入锁核酸后,对细胞内HBV DNA复制、HBsAg与HBeAg表达均有较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6 d后抑制率分别为52.14%、57.48%和29.63%。锁核酸对细胞代谢无明显影响。结论针对乙肝病毒S基因同聚嘌呤区的锁核酸,体外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既为乙肝病毒治疗提供有效靶位,也为反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乙型肝炎病毒 锁核酸 反基因治疗
下载PDF
针对乙型肝炎病毒S编码链的反基因锁核酸在转基因小鼠体内的抗病毒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肖树荣 许桂丹 +2 位作者 韦武均 彭彬 邓益斌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探讨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S编码链的反基因锁核酸在转基因小鼠体内的抗病毒效果。方法将30只HBV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5组(力=6),分别为空白(5%葡萄糖+脂质体)对照组、无关序列对照组、拉米夫定对照组、反义锁核酸对照组、... 目的探讨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S编码链的反基因锁核酸在转基因小鼠体内的抗病毒效果。方法将30只HBV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5组(力=6),分别为空白(5%葡萄糖+脂质体)对照组、无关序列对照组、拉米夫定对照组、反义锁核酸对照组、反基因锁核酸组。拉米夫定组用灌胃法,锁核酸经尾静脉注入小鼠体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HBV表面抗原(HBsAg)i逆转录PCR检测肝脏HBVS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细胞HBsAg水平。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治疗后的3、5、7d,反基因锁核酸对HBVDNA抑制率分别为37.18%、50.27%、61.46%,HBsAg抑制率分别为30.17%、44.00%、57.76%,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S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33、肝细胞HBsAg阳性细胞率为3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生物化学指标检查和组织HE染色未发现异常改变。结论针对HBVS编码链设计的反基因锁核酸在转基因小鼠体内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为HBV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 乙型 反基因治疗 锁核酸
原文传递
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的电化学传感器研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冯美娟 雷云 +4 位作者 王昆 陈元仲 李光文 罗红斌 林新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2-497,共6页
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了锁核酸(LNA)修饰的发夹结构捕获探针,结合信号探针构建新型的"三明治"电化学传感模式。信号探针末端修饰的生物素可与酶上的亲和素结合,通过检测酶催化H2O... 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了锁核酸(LNA)修饰的发夹结构捕获探针,结合信号探针构建新型的"三明治"电化学传感模式。信号探针末端修饰的生物素可与酶上的亲和素结合,通过检测酶催化H2O2氧化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产生的电化学信号,实现对靶序列的检测。该传感器可识别和定量检测PBS缓冲液中人工合成的PML/RARα融合基因序列。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能很好地区分互补序列、单碱基及多碱基错配序列,杂交电流值与目标链浓度在1.0×10-11~1.6×10-10 mol/L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13 mol/L。同时,该新型传感器成功地用于无稀释人血清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检测,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重复性好的优点,有望用于临床实际样品的检测,进而实现临床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 “三明治”结构 发夹结构DNA探针 锁核酸 PML/RARΑ融合基因
下载PDF
应用LNA-PCR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阿德福韦酯耐药位点基因突变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晓勇 罗前程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8-54,共7页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灵敏的锁核酸(locked nucleic acid,LNA)探针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耐药相关位点(rtA181V、rtN236T)突变。...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灵敏的锁核酸(locked nucleic acid,LNA)探针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耐药相关位点(rtA181V、rtN236T)突变。方法:通过基因测序筛选阳性样本,进而构建ADV rt181和rt236位点野生株和突变株重组质粒,设计包含扩增阿德福韦酯rtA181V和rtN236T耐药位点在内的特异性引物和LNA荧光探针,以构建的重组质粒为标准品建立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并通过与基因测序平行检测血清样本以判断检测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结果:所建立的LNA-PCR法能够检测102copies/ml的HBV中ADV基因突变,同时具备较高的特异性。通过对89例ADV治疗一年后HBV阳性临床样本进行检测,有8例(8.98%)rtA181V突变、5例(5.61%)rtN236T突变、2例(2.24%)rtA181V和rtN236T混合突变,检测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所建立的LNA-PCR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的基因突变检测方法,能有效的区分单碱基突变,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德福韦治疗过程中耐药突变的监控和抗病毒药物的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阿德福韦酯 锁核酸 突变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