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物联网特点与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80
1
作者 孙继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7-171,共5页
对比分析了世界主要产煤国百万吨死亡率,2008年我国井工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约是美国的13.5倍、南非的7.9倍、俄罗斯的2.1倍、印度的0.97倍。分析了我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高于美国等其他主要产煤国的原因:井工开采高达95%、赋存条件差、灾... 对比分析了世界主要产煤国百万吨死亡率,2008年我国井工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约是美国的13.5倍、南非的7.9倍、俄罗斯的2.1倍、印度的0.97倍。分析了我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高于美国等其他主要产煤国的原因:井工开采高达95%、赋存条件差、灾害严重、小煤矿多、机械化、信息化程度低等。提出了煤矿物联网特点:电气防爆、无线传输衰减大、GPS信号不能覆盖煤矿井下、无线发射功率小、抗干扰能力强、抗故障能力强、宜采用树形结构、传输距离远、不宜采用中继器、设备体积小、电网电压波动适应能力强、防护性能好等。提出了煤矿物联网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煤矿物联网信息编码、传输、处理等标准;矿用安全标志准用产品生产、运输、仓储、使用、维护等全过程管控;矿用安全炸药生产、运输、储存、领退、使用等全过程管控;矿用重大关键设备生产、运输、仓储、使用、维护等全过程管控;煤矿井下人员精确定位、自动识别与培训监管;瓦斯检查员、安全检查员、电钳工、放炮工、绞车司机、采煤机司机、水泵操作工等及其操作设备、作业环境人机环闭锁控制;无人工作面地面遥控;煤炭产、运、销、用全程管控;应急救援装备与救护队等管理;煤炭地质勘探、设计、建井施工、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物联网 人员定位 灾害预警 设备监控 无人工作面 救援装备
下载PDF
移动机器人在高压变电站中的应用 被引量:91
2
作者 鲁守银 张营 +1 位作者 李建祥 慕世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6-284,共9页
为了更好地促进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推广,推进变电站无人值守进程,在详细分析了变电站设备巡检的现场需求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变电站设备巡检机器人分层混合式体系结构,并设计了适用于变电站环境的精确导航定位系统、可靠的... 为了更好地促进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推广,推进变电站无人值守进程,在详细分析了变电站设备巡检的现场需求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变电站设备巡检机器人分层混合式体系结构,并设计了适用于变电站环境的精确导航定位系统、可靠的电源管理系统和通讯系统。同时,对变电站设备热缺陷及外观异常精确识别和声音异常诊断的检测系统进行了设计,并对巡检机器人的可靠性、安全性、可行性进行了现场验证。结果表明: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可以更好地适应复杂非结构化的变电站环境,实现较精确的自主定位导航,并具备长时间的能源保障和可靠安全的通讯功能,解决了变电站设备精准识别、检测及和后台分析诊断实现问题,保证了巡检机器人安全稳定的在线监测作业,满足变电站设备现场巡检的需求。最后给出了巡检机器人下一阶段研究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巡检机器人 自主行为 导航定位 设备检测 故障诊断分析
下载PDF
无源定位技术体制及装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0
3
作者 郁春来 张元发 万方 《空军雷达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79-85,共7页
无源探测定位系统是信息对抗和预警监视装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的重点方向,日益受到各国武器装备研究机构的重视,已获得超常规发展和广泛应用.从分析无源定位装备及其体系概况入手,重点研究了无源定位技术体制与装备的现状,提出... 无源探测定位系统是信息对抗和预警监视装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的重点方向,日益受到各国武器装备研究机构的重视,已获得超常规发展和广泛应用.从分析无源定位装备及其体系概况入手,重点研究了无源定位技术体制与装备的现状,提出了实现无源定位技术体制过程中要克服的关键技术,最后梳理总结了无源定位体制与装备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装备体系 技术体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基于紫外成像技术的电气设备放电故障定位 被引量:28
4
作者 刘云鹏 马国明 律方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82,共4页
夜间型紫外成像仪获得的放电图像往往因其拍摄条件及其设备的限制,不能很好的实现电晕放电位置的定位,为此在对紫外图像进行降噪预处理的基础上,分别依据紫外图像灰度值的不同、放电部分的灰度值均高于环境部分灰度值、放电部分与环境... 夜间型紫外成像仪获得的放电图像往往因其拍摄条件及其设备的限制,不能很好的实现电晕放电位置的定位,为此在对紫外图像进行降噪预处理的基础上,分别依据紫外图像灰度值的不同、放电部分的灰度值均高于环境部分灰度值、放电部分与环境部分灰度值相差明显且人眼对黑色敏感习惯以及放电部分边界梯度变化大的原理,采用等位图法、阈值法、反转法和边缘法研究了基于紫外成像技术的电气设备放电故障定位。实验结果表明4种方法均可实现放电定位。通过对结果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情况,此研究有利于基于紫外成像技术的电气设备放电故障诊断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紫外成像 图像分割 电晕 定位 电气设备
下载PDF
空地无人装备联合应用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7
5
作者 程子阳 任国全 +1 位作者 张银 贾子永 《战术导弹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2,共6页
针对单独依靠无人机(UAV)或无人地面车辆(UGV)的无人作战模式难以高效完成特定任务的问题,首先从多异构系统协同控制技术的发展入手,说明了多个UAV/UGV协同作业在技术层面上的可行性。然后结合实例,介绍了UAV/UGV联合应用在战场监视与... 针对单独依靠无人机(UAV)或无人地面车辆(UGV)的无人作战模式难以高效完成特定任务的问题,首先从多异构系统协同控制技术的发展入手,说明了多个UAV/UGV协同作业在技术层面上的可行性。然后结合实例,介绍了UAV/UGV联合应用在战场监视与侦察、联合定位、信息采集与辅助决策等方面良好的应用效果和发展前景。通过分析得出:UAV/UGV协同作业为空地无人装备的有效应用提供了新的突破,陆空无人装备通过优势互补,将有助于UAV/UGV扩展业务范围、提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AV/UGV 多异构系统 协同作业 战场侦察 联合定位 信息采集 无人装备
原文传递
一种新颖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无源定位算法 被引量:6
6
作者 田增山 周非 谭颖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2-167,共6页
针对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提出信号直放无源定位方法。为提高多直放设备无源定位成功率和定位效率,提出使用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论文建立了多直放环境下CDMA无源定位模型和观测方程,详细描述了算法的基本原理。对算法进行... 针对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提出信号直放无源定位方法。为提高多直放设备无源定位成功率和定位效率,提出使用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论文建立了多直放环境下CDMA无源定位模型和观测方程,详细描述了算法的基本原理。对算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同三边测量最小二乘算法相比,在保证水平方向定位精度的前提下该算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定位成功率和定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Levenberg-Marquardt定位成功率 直放设备 三边测量法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的配电系统故障检测与定位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吴鹏 《信息技术》 2021年第6期108-113,119,共7页
有效的故障定位技术可使配电系统的电力恢复时间最小化。文中采用基于云计算的集中式方法来检测故障区域并实现定位,利用边缘设备来智能地预处理和过滤测量数据,确保只有测量值发送到云服务器中。开发了基于计算引擎算法的云计算集中式... 有效的故障定位技术可使配电系统的电力恢复时间最小化。文中采用基于云计算的集中式方法来检测故障区域并实现定位,利用边缘设备来智能地预处理和过滤测量数据,确保只有测量值发送到云服务器中。开发了基于计算引擎算法的云计算集中式系统,定期执行计算以检测配电系统中的故障,通过电流识别矩阵的绝对差快速定位故障相位及位置,从而实现单个或多个同时故障的检测与定位。选择IEEE-37节点测试馈线配电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云计算方法在单个故障和多个故障情况下都能够有效定位故障,并且实时测量故障的时间戳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配电系统 故障定位 故障检测 边缘设备
下载PDF
基于BIM的医院移动式设备智慧管理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
8
作者 谈骏杰 程明 +3 位作者 余芳强 左锋 许璟琳 杨昊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3年第3期89-94,共6页
针对医院大量移动式设备盘点和监管困难,设备遗失、闲置频发等问题,引进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简称BIM)及蓝牙室内定位和能耗监测技术。基于BIM技术融合设备台账、定位、能耗、建筑空间、边界范围等信息,开发了基于... 针对医院大量移动式设备盘点和监管困难,设备遗失、闲置频发等问题,引进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简称BIM)及蓝牙室内定位和能耗监测技术。基于BIM技术融合设备台账、定位、能耗、建筑空间、边界范围等信息,开发了基于BIM的医院移动式设备管理技术和系统,实现了设备定位与盘点、轨迹分析、使用效率分析和异常状态智能识别等功能。在上海市新华医院儿科综合楼应用的实践表明,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该系统可以智能识别移动式设备使用的异常情况,显著提升了设备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室内定位 移动式设备 大数据 物联网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输电线路巡检设备协同调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斐然 郭昕阳 张峰 《自动化仪表》 CAS 2024年第5期123-126,共4页
采用人工方式进行输电线路巡检调度不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获得线路信息不够准确、及时。为了降低巡检成本、满足输电线路巡检需要,提出了基于边缘计算的输电线路巡检设备协同调配方法。基于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与边缘计算设备,以高... 采用人工方式进行输电线路巡检调度不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获得线路信息不够准确、及时。为了降低巡检成本、满足输电线路巡检需要,提出了基于边缘计算的输电线路巡检设备协同调配方法。基于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与边缘计算设备,以高效协同为目标函数、最大频率和数据质量为约束条件,建立分布式巡检设备协同调配模型,以避免陷入局部最优。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求解,输出最优协同调配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输电线路巡检设备的协同调配总开销低;调配后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输电线路巡检可信度高。该研究可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输电线路巡检工作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输电线路 巡检设备 协同调配 位置方差 粒子群算法 适应度 分布式设备
下载PDF
物联网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余建芳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3-104,81,共3页
对煤矿企业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引入物联网技术,并指出物联网相关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意义重大,提出了将物联网应用到煤矿工作人员、大型设备、矿用炸药的安全管理、重大灾害预警以及应急救援等方面,从而提高煤... 对煤矿企业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引入物联网技术,并指出物联网相关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意义重大,提出了将物联网应用到煤矿工作人员、大型设备、矿用炸药的安全管理、重大灾害预警以及应急救援等方面,从而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煤矿 安全生产 人员定位 设备管理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IED故障诊断与定位仪设计方案 被引量:5
11
作者 卢宪斐 刘昭 +3 位作者 严玺 秦雯 赵光元 王延安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4年第3期56-57,59,共3页
通过分析智能变电站的网络结构,总结提出智能变电站过程层故障诊断点族。搭建了智能变电站过程层IED故障诊断与定位仪的设计方案。基于该方案实现的智能变电站过程层IED故障诊断与定位仪,方便运维检修人员对过程层的故障、缺陷处理,提... 通过分析智能变电站的网络结构,总结提出智能变电站过程层故障诊断点族。搭建了智能变电站过程层IED故障诊断与定位仪的设计方案。基于该方案实现的智能变电站过程层IED故障诊断与定位仪,方便运维检修人员对过程层的故障、缺陷处理,提高排除故障和消缺的效率和质量,缩短排除故障和消缺时间,有效维护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故障诊断 故障定位 过程层 仪器
下载PDF
基于谱元法的加肋圆柱壳设备位置声学设计
12
作者 邹蕙阳 张振海 周茂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49,共7页
加肋圆柱壳是水下航行器的重要结构形式,内部安装有大量机械设备,设备运行产生的低频振动通过基座等结构传递至壳体,引起壳体振动并产生低频辐射噪声,严重影响水下航行器的隐蔽性。通过开展机械设备安装位置声学优化设计研究,建立基于... 加肋圆柱壳是水下航行器的重要结构形式,内部安装有大量机械设备,设备运行产生的低频振动通过基座等结构传递至壳体,引起壳体振动并产生低频辐射噪声,严重影响水下航行器的隐蔽性。通过开展机械设备安装位置声学优化设计研究,建立基于谱元法的加肋圆柱壳振动响应理论计算方法,得到不同安装位置设备振动引起的加肋圆柱壳振动响应,并以加肋圆柱壳整体法向振动响应最小为目标函数,提出加肋圆柱壳内设备位置声学设计方法。数值计算及实验结果验证了该声学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对水下航行器机械噪声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元法 加肋圆柱壳 设备位置 声学优化
下载PDF
多源数据融合下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定位研究
13
作者 赵福增 《电工技术》 2024年第14期184-186,共3页
为提高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定位准确性,引入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开展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定位研究。通过综合考虑设备的工作原理、运行环境及可能发生的故障模式,建立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附加状态模型。结合多源数据融合,计算变电站二次设备... 为提高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定位准确性,引入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开展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定位研究。通过综合考虑设备的工作原理、运行环境及可能发生的故障模式,建立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附加状态模型。结合多源数据融合,计算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度。划分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等级,实现故障自主定位。通过实例证明,新的定位方法可实现对二次设备故障区域的准确定位,且能够提供明确的故障等级,为后续检修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融合 变电站 故障定位 二次设备
下载PDF
考虑系统运行方式的配电网分支线断线故障精确定位方法
14
作者 徐飞 邓言振 +2 位作者 刘宏辉 汪辉 赵海洋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135,共8页
配电网分支线断线故障定位过程中,由于故障干扰分支节点识别方法的差异,难以确认断线发生范围,不同采样率下的故障定位结果相对误差较大。因此,提出考虑系统运行方式的配电网分支线断线故障精确定位方法。根据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分析供... 配电网分支线断线故障定位过程中,由于故障干扰分支节点识别方法的差异,难以确认断线发生范围,不同采样率下的故障定位结果相对误差较大。因此,提出考虑系统运行方式的配电网分支线断线故障精确定位方法。根据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分析供电系统内行波传输路径。基于供电系统运行方式,构建配电网分支节点连通矩阵,识别受到断线故障干扰的分支节点,确定断线发生范围,结合断线故障的特征参数,判断故障发生区段,结合零模和线模行波传播时间差,获取故障测距,实现配电网分支线断线故障精确定位。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获取精度较高的行波信号波形后,不同采样率下的故障定位结果相对误差降低了48%、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运行方式 配电网 断线故障 精确定位 受扰设备 行波
下载PDF
基于复杂约束的地面防空作战装备支援保障节点选址问题研究
15
作者 齐丁丁 徐斌 +3 位作者 赵英俊 张敏 王政钧 侯欣娜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7,共8页
针对新型地面防空作战向分布式、模块化和高机动性发展带来的具有复杂约束的支援保障节点选址问题,提出了遗传-K-均值-遗传算法(GAKGA),该算法利用分层聚类思想根据实际约束条件将不同的作战模块划分为不同层级,在每一个层级中利用K-均... 针对新型地面防空作战向分布式、模块化和高机动性发展带来的具有复杂约束的支援保障节点选址问题,提出了遗传-K-均值-遗传算法(GAKGA),该算法利用分层聚类思想根据实际约束条件将不同的作战模块划分为不同层级,在每一个层级中利用K-均值算法求满足问题约束条件的解。求解过程充分利用遗传算法强大的全局搜索能力优化K-均值算法初始点的选取,最后根据各层级所得结果,利用遗传算法对保障节点的最终选址进行优化。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复杂选址问题中可以得到路径更短的解,更有利于实现对分布式地面防空作战装备保障需求的敏捷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址优化 地面防空 装备保障 遗传-K-均值-遗传算法
下载PDF
一种针对异构设备和环境变化的室内定位算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顺远 于敬源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5-921,共7页
针对基于蓝牙指纹的室内定位中存在设备异构性和蓝牙信标节点发生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针对异构设备和环境变化的室内定位算法.首先,利用普氏分析法对接收到的信号强度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用核极限学习机(kerne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针对基于蓝牙指纹的室内定位中存在设备异构性和蓝牙信标节点发生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针对异构设备和环境变化的室内定位算法.首先,利用普氏分析法对接收到的信号强度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用核极限学习机(kerne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KELM)对标准化的指纹库建模,减少用户移动终端差异导致的信号强度差异;其次,当接入点(access point,AP)信号发生变化时,利用高斯过程回归重新校准该接入点信号,更新指纹库,消除接入点因信号衰弱、位置移动或环境变化导致的定位误差.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克服异构设备产生的影响,并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普氏分析法 异构设备 环境变化 高斯过程回归
下载PDF
基于密度聚类的电力设备位置信息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翔 贺静 +3 位作者 陆嘉铭 张一彦 朱洪志 李丹戎 《电力大数据》 2023年第7期60-67,共8页
传统的数据聚类处理主要采用基于聚类中心的方式,但其存在一些限制,如需要预先确定聚类中心的数量,并对数据的分布形态有一定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选择基于密度聚类算法作为解决方案,重点研究了电力设备位置信息的聚类问题。在... 传统的数据聚类处理主要采用基于聚类中心的方式,但其存在一些限制,如需要预先确定聚类中心的数量,并对数据的分布形态有一定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选择基于密度聚类算法作为解决方案,重点研究了电力设备位置信息的聚类问题。在介绍密度聚类原理和常用算法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力设备位置信息的特点和处理方法,介绍了OPTICS、HDBSCAN和DBSCAN三种密度聚类算法的实现步骤,并与传统的K-mean聚类算法进行比较,通过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验证了密度聚类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最后,通过应用案例分析,探讨了这些方法在电力系统分析中的应用实例和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密度聚类算法的电力设备位置信息聚类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电力系统实现数据的快速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聚类 位置信息 电力设备 数据预处理 电力系统
下载PDF
新建高校实验室设备政府采购工作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勇 《中国市场》 2009年第2期132-133,共2页
分析新建院校实验室设备政府采购的意义和问题,结合政府采购要求和高校实验室设备的特点,探讨如何做好实验室设备的政府采购工作,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高校发展。
关键词 政府采购 地方高校 设备
下载PDF
基于定位设备的雷达精度评估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熊毅 丁瑾瑾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3-98,共6页
针对常规地面雷达主要参数精度指标要求,考虑到目前广泛使用的多种定位设备不同的数据接口,设计了一种雷达精度评估系统。该系统通过整合多种定位设备的数据接口关系,对多种类别定位数据利用人机交互方式提取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形成统一... 针对常规地面雷达主要参数精度指标要求,考虑到目前广泛使用的多种定位设备不同的数据接口,设计了一种雷达精度评估系统。该系统通过整合多种定位设备的数据接口关系,对多种类别定位数据利用人机交互方式提取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形成统一的精度评估数据文件;再采用基于数据文件的数据处理方式,利用GJB 74A—1998规定的雷达精度等指标计算方法,得到雷达各主要参数的精度指标和比较直观的显示结果,不仅方便了雷达系统误差校准,而且为更好地验证、比较数据处理算法的精度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设备 数据接口 雷达精度 系统设计
下载PDF
Real-time localization for underwater equipment using an extremely low frequency electric field 被引量:1
20
作者 Jia-wei Zhang Peng Yu +1 位作者 Run-xiang Jiang Tao-tao Xie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8期203-212,共10页
A new real-time underwater equipment location method adopting an electric field induced by a standard current source is proposed.Our goals were real-time tracking and location of stationary or moving underwater equipm... A new real-time underwater equipment location method adopting an electric field induced by a standard current source is proposed.Our goals were real-time tracking and location of stationary or moving underwater equipment both in shallow and deep seas,under noisy conditions.The main features of this method are as follows:(1)a standard current source on the water surface,which can be towed by a vehicle,consisting of two electrodes,a signal generator,and a GPS unit;(2)measurement of the extremely low frequency(ELF)electric field emitted by the current source,made possible by electric field sensors on the underwater equipment;(3)position of the underwater equipment is estimated in real time based on a progressive update extended Kalman filter(PUEKF),which is carried out using the propagation model of an ELF electric field because the electric field at the position of the underwater equipment and the current source position are known.We verified the accuracy of our method and confirmed real-time location feasibility through numerical,physical scale,and real-time sea experiments.Through numerical experiments,we verified that our method works for underwater equipment location in real-world conditions,and the location error can be less than 0.2 m.Next,real-time location experiments for stationary underwater measuring equipment in water tank were conducted.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location error can be less than 0.1 m.We also confirmed real-time location feasibility through the use of offshore experiment.We expect that our method will complement conventional underwater acoustic location methods for underwater equipment in acoustically noisy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msd Real-time tracking and location method Underwater equipment location ELF electric field Shallow sea Physical scale experiment Sea experim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