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的空间分异及耦合——基于皖江城市带46个评价单元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范树平 项思可 +2 位作者 张红梅 张峰 鲍捷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5-141,共7页
基于皖江城市带46个评价单元面板数据,运用综合区位熵、产业区位熵平均绝对差、耦合关系等系列模型,借助GIS空间与属性关联功能,剖析区县主要产业及产业集聚度的空间分异,以及产业集聚度与产业用地效益的空间耦合。研究表明:木材家具业... 基于皖江城市带46个评价单元面板数据,运用综合区位熵、产业区位熵平均绝对差、耦合关系等系列模型,借助GIS空间与属性关联功能,剖析区县主要产业及产业集聚度的空间分异,以及产业集聚度与产业用地效益的空间耦合。研究表明:木材家具业、农副加工业、纺织服装业作为最多区域的主要产业,分别达到26个、25个、24个,反映整个区域还是以低初级产业类型为主;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区域集中于西北部大别山区、偏远县域范围,而市区及城镇产业发达区域产业集聚表现不突出;产业用地效益数值区域差异很大,较高区域主要集中沿江城镇发展轴及合肥省会都市圈区域,较小区域集中分布于原料导向型、劳动导向型为主;耦合程度基本呈现版块化结构,皖江城市带东南部高于西北部,从东到西呈现递减趋势,并将整个区域划分为高度耦合型、中度耦合型、轻度耦合型、极不耦合型等四大耦合类型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用地效益 区位熵 产业集聚度 耦合
原文传递
电抗器潜伏性故障特征及其耦合量分析综述 被引量:12
2
作者 林瑞聪 缪希仁 +2 位作者 郭谋发 陈丹 林峰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0-155,共6页
针对电抗器容量及电压等级提高所带来的潜伏性故障发生趋势增加,笔者分析了绝缘水平、温升、振动特征参量的检测技术特点及其局限性,阐述了振动信号可作为电抗器各类故障的体现方式及其与电抗器的绝缘、温升之间的耦合关系,提出基于振... 针对电抗器容量及电压等级提高所带来的潜伏性故障发生趋势增加,笔者分析了绝缘水平、温升、振动特征参量的检测技术特点及其局限性,阐述了振动信号可作为电抗器各类故障的体现方式及其与电抗器的绝缘、温升之间的耦合关系,提出基于振动法的电抗器潜伏性故障检测应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尤其是大型电抗器阵列式振动传感器的应用及其振动传播特性对故障诊断与定位的作用。以潜伏性故障特征及其耦合关系的角度诊断故障类型与故障定位,对电抗器状态检修具有实际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电抗器 潜伏性故障 振动信号 阵列式传感器 故障定位 参量耦合
下载PDF
Classification and Location Scheme Selection of Coupling Components in Integrated Electrical and Heating Systems with Renewable Energy 被引量:4
3
作者 Jinghua Li Mengshu Zhu Yujin Huang 《CSEE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SCIE CSCD 2020年第3期619-629,共11页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IES)are under development to accommodate the widespread penet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into power systems.The universal utilization of coupling components mak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ower ...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IES)are under development to accommodate the widespread penet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into power systems.The universal utilization of coupling components mak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ower grids and heat grids even closer.This paper applies energy flow calculations to planning problems and explores a method for selecting coupling components in the integrated electrical and heating systems.This process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nergy flow distribution and the comprehensive indexes,which include operation cost and the penalty cost of wind curtailment and solar energy curtailment.Besides,a selection method of coupling components installation locations based on energy flow calculations is provided.At last,an IES with 5 electrical buses and 5 heating nodes,and a 9-bus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with a 31-node heating transmission system are chosen to study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problems in detail as well as to eluc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It turned out that the relevant coupling components and their positions can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indexes obtained by integrated electrical-hydraulic-thermal calculation.This proposed method is conducive to the planning of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ssification and location selection coupling components energy flow calculation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renewable energy
原文传递
城市社区空间的层级分化、位置匹配与价值重塑 被引量:3
4
作者 冯云廷 高源鸿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4-111,共8页
本文是基于生活质量的城市社区空间价值及其选择行为的探讨。研究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升和对高品质居住生活的追求,城市社区空间出现了明显的层级分化趋势,而这种层级分化是人们在对社区空间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的资... 本文是基于生活质量的城市社区空间价值及其选择行为的探讨。研究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升和对高品质居住生活的追求,城市社区空间出现了明显的层级分化趋势,而这种层级分化是人们在对社区空间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的资源整合能力,追逐社区空间利益的必然结果,而居住隔离和社会隔离则是社区空间价值层级分化的必然产物。层级分化后,人们以社会位置与特定社区空间相匹配,对社区空间价值进行再造并将其具体化,由此产生了一种不同以往的弹性的社区空间。因此,需要我们重新确立社区空间价值取向,深入体验和掌握社区空间价值再造的规律,并进行相应的制度和政策设计,以建设更高品质的城市社区生活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空间 层级分化 位置匹配 价值重塑
下载PDF
基于电磁时间反演改进算法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佳仪 刘青 +2 位作者 易小虎 高淑萍 吴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8363-8369,共7页
针对目前利用电磁时间反演算法进行故障测距时反演过程需要事先知道故障类型以及利用解耦后的模量进行测距存在死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时间反演的改进故障测距算法。该算法无须解耦,能够根据非故障相导体的耦合信号实现故障定位... 针对目前利用电磁时间反演算法进行故障测距时反演过程需要事先知道故障类型以及利用解耦后的模量进行测距存在死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时间反演的改进故障测距算法。该算法无须解耦,能够根据非故障相导体的耦合信号实现故障定位,当故障相未知时,可以在反演模型中假定故障相,即使假定故障相与真实故障相不符,也可以根据假定故障相的耦合电流有效地实现故障定位,解决了输电线路故障相未知时故障定位的问题。首先理论分析了非故障相耦合信号用于电磁时间反演故障测距的可行性,之后利用ATP-EMTP软件搭建了750 kV架空输电线路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受故障类型和过渡电阻的影响,有较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时间反演 故障测距 BLT超矩阵方程 耦合电流 过渡电阻
下载PDF
基于透射模量的第2个反向行波性质识别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江雪晨 张翠玲 宁一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2-128,136,共8页
识别第2个反向行波来自故障点还是对端母线是实现单端行波故障测距的关键,对此,提出一种识别第2个反向行波性质的新方法。通过分析4种类型的行波传播路径,得到透射线模行波与非透射线模行波到达测量端的时间顺序,从而辨识出由故障点交... 识别第2个反向行波来自故障点还是对端母线是实现单端行波故障测距的关键,对此,提出一种识别第2个反向行波性质的新方法。通过分析4种类型的行波传播路径,得到透射线模行波与非透射线模行波到达测量端的时间顺序,从而辨识出由故障点交叉透射的初始线模行波,再利用初始透射线模行波与第2个线模反向行波之间的极性关系构造了识别第2个反向行波性质的判据。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基本不受母线结构、模量衰减和透射模量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 故障测距 交叉透射 行波极性
下载PDF
传统村落古河道与记忆场所耦合机制探索--以北票市高家石场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马雪梅 王晶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325-332,共8页
“关联耦合”理论是一种探讨城市中各要素之间“线”性关系规律的研究方法,强调场所固有秩序和要素之间的关联性,目的在于提高环境整体质量的同时利用环境资源,它为传统村落记忆场所的整合保护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将“关联耦合”理论引... “关联耦合”理论是一种探讨城市中各要素之间“线”性关系规律的研究方法,强调场所固有秩序和要素之间的关联性,目的在于提高环境整体质量的同时利用环境资源,它为传统村落记忆场所的整合保护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将“关联耦合”理论引申到传统村落保护设计中,以期解决传统村落中记忆场所碎片化、离散化的问题,并以北票市高家石场为例,通过构建古河道与两侧的记忆场所单元之间的关联耦合路径,探讨离散记忆场所整合的可行性策略,为活动者建立连续的感知过程,整体保护村落景观,使人们“记得住乡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记忆场所 古河道 关联耦合
下载PDF
基于语义光流和几何约束紧耦合的动态特征剔除方法
8
作者 王志明 谢春晖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2年第5期99-101,共3页
SLAM技术是机器人自动导航、无人驾驶、AR增强现实的关键技术,而视觉SLAM因为可以获取更多的环境信息,同时成本远低于激光雷达的方案,受到了业界广泛的关注。但是,传统的SLAM框架为了分析方便,采用了静态环境的假设,如何应对动态目标干... SLAM技术是机器人自动导航、无人驾驶、AR增强现实的关键技术,而视觉SLAM因为可以获取更多的环境信息,同时成本远低于激光雷达的方案,受到了业界广泛的关注。但是,传统的SLAM框架为了分析方便,采用了静态环境的假设,如何应对动态目标干扰至关重要。现有的面向动态场景的SLAM系统要么只利用语义信息,要么只利用几何约束,要么以松散耦合的方式简单结合起来,设计一个面向动态环境的视觉语义SLAM系统,它建立在经典的ORB-SLAM框架之上,采用一种新的动态特征检测方法,称为语义光流,充分利用隐藏在语义和几何信息中的动态特性,准确地去除前端提取到的动态目标特征点。利用SegNet生成逐像素语义分割结果作为语义光流中的掩码,计算可靠的基本矩阵,然后利用几何约束找到真正的动态特征点并过滤。在跟踪和优化模块中仅保留剩余的静态特征,以实现动态环境中准确的相机位姿估计。在TUM的RGB-D数据集和真实环境中进行了实验,与ORB-SLAM相比,在高动态场景中实现了98.49%的精度提升,优于四个经典动态视觉SLAM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建图 动态目标 语义光流 几何约束 紧耦合
下载PDF
基于耦合统计及模型驱动的供水管网爆管定位 被引量:1
9
作者 卢慢 杜坤 +3 位作者 宋志刚 周明 董云程 黄乐烽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6-50,共5页
随着数据监测成本的不断下降、管网模型的普遍应用,基于数据与模型的爆管检测及定位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但背景噪音往往导致上述方法无法准确定位爆管。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耦合统计及模型驱动的供水管网爆管定位方法。首先利用加权最小... 随着数据监测成本的不断下降、管网模型的普遍应用,基于数据与模型的爆管检测及定位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但背景噪音往往导致上述方法无法准确定位爆管。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耦合统计及模型驱动的供水管网爆管定位方法。首先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计算延时状态下供水管网中各节点的爆管残差,然后采用耦合统计算法对爆管残差信号进行卡尔曼滤波与累积和运算进而定位爆管。采用简化管网阐明了耦合统计算法的基本原理与计算步骤,进一步利用某园区小型管网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从背景噪音中识别并放大爆管信号、降低爆管定位误报率,并能同时预警与定位爆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爆管定位 背景噪音 模型驱动 耦合统计
原文传递
软岩隧道开挖不良部位支护实用技术
10
作者 高向阳 程翔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29-34,共6页
针对软岩和极软岩的开挖支护难题,根据软岩工程特征、变形机理和工程实测的正反监控,分析了软岩开挖不良部位特征,提出了不良部位耦合支护控制技术.实践中采用非等强度耦合控制技术对不良部位实施二次支护,成功控制了围岩的变形,保证了... 针对软岩和极软岩的开挖支护难题,根据软岩工程特征、变形机理和工程实测的正反监控,分析了软岩开挖不良部位特征,提出了不良部位耦合支护控制技术.实践中采用非等强度耦合控制技术对不良部位实施二次支护,成功控制了围岩的变形,保证了工程开挖的稳定.该技术具有控制简单、安全可靠、速度快、支护费用低等优点.同时,还指出该研究主要对象为一般软岩,对多层、断裂破碎等复杂岩体情况的适用性尚待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不良部位 耦合控制 非等强度支护
下载PDF
长江中游经济带交通区位条件变化与建设用地扩张时空耦合规律 被引量:14
11
作者 曾源源 胡守庚 瞿诗进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51-2662,共12页
揭示区域交通区位变化与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差异特征,是探索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提升区域建设用地管控成效,推进区域协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长江中游地区1990~2015年遥感和交通数据,通过空间计量方法揭示区域交通区位和建设用... 揭示区域交通区位变化与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差异特征,是探索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提升区域建设用地管控成效,推进区域协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长江中游地区1990~2015年遥感和交通数据,通过空间计量方法揭示区域交通区位和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分异特征,并从时序和空间两个层面探索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1)交通通达度呈快速增长过程,县域平均交通通达度从1990的0. 76增长到2015年的1. 14,平均年增长幅度为1. 52%,其中1990~1995年增长速度最快,而2005~2010年增长较慢,且较高水平通达度区域呈由零星点状分布向沿长江及其支流的线性分布转变的态势。(2) 1990~2015年研究区建设用地面积总增加量达7 851. 24 km2,扩张强度变化趋势为先减后增,其高值区也表现出类似的由零星点状转变为沿长江及其支流分布的空间变化趋势。(3)区域建设用地扩张不仅与其自身交通区位有关,受其邻域交通区位的影响也较大。各时段(1990~1995年、1995~2000年、2000~2005年、2005~2010年、2010~2015年)扩张强度取对数后与交通通达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 577、0. 567、0. 470、0. 591、0. 501,扩张强度与交通通达度的Moran’s I指数分别为0. 235、0. 278、0. 251、0. 298、0. 278。(4)不同时段交通通达度与建设用地扩张强度的空间聚集特征存在相似性:省会城市及其近邻地区因其区位优势,呈高-高聚集状态,而丘陵山地区因其经济活跃程度较低,地形条件所限,呈现低-低聚集状态。明确区域交通区位变化和建设用地扩张时空耦合关系,对于新时代背景下区域融合发展战略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扩张 区域交通区位 时空耦合关系 长江中游
原文传递
基于行波耦合原理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引线故障测距 被引量:13
12
作者 钟小垒 李京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54-59,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平行双导线行波耦合原理的接地极引线故障测距方法,推导接地极引线线模波和地模波传播等效参数及耦合规律.该方法建立在接地极引线分布参数模型基础上,采取接地极引线并行线路同时刻注入同极性脉冲的方式,通过脉冲发射和初... 提出一种基于平行双导线行波耦合原理的接地极引线故障测距方法,推导接地极引线线模波和地模波传播等效参数及耦合规律.该方法建立在接地极引线分布参数模型基础上,采取接地极引线并行线路同时刻注入同极性脉冲的方式,通过脉冲发射和初始线模波时间差计算故障距离.该方法能够消除无故障时脉冲行波在接地极引线上反复传播的不利影响,计算简单,录波量小,定位精度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引线全线范围内故障点的快速、准确测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测距 高压直流输电 接地极引线 行波耦合 Matlab仿真
下载PDF
再论负煤柱巷顶沿空掘巷合理位置及其围岩主动控制原理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朋飞 常通 +5 位作者 卢俊宇 薛佩峰 张海龙 高翔 曲越 刘佳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93-608,共16页
负煤柱工作面采空区弧形底板下方的巷顶沿空掘巷长期惯用架棚被动支护,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成巷慢,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和升级。为此,在大量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以开滦集团唐山矿负煤柱开采实践为背景,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 负煤柱工作面采空区弧形底板下方的巷顶沿空掘巷长期惯用架棚被动支护,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成巷慢,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和升级。为此,在大量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以开滦集团唐山矿负煤柱开采实践为背景,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重新分析论述了负煤柱巷顶沿空掘巷合理位置及其围岩主动控制原理。结果表明:(1)负煤柱工作面来压强度表现出中部最大、上部次之、下部最小的非对称分布的倾向分区特征,采空区矸石呈现出下部充实、中部充满、上部悬空的非对称堆积形态,下部充实区显著缓解了支承压力影响,为弧形底板创造了良好的应力环境优势。(2)揭示了负煤柱工作面弧形底板下巷顶沿空掘巷内错距离不同时围岩破坏区与弧形底板破坏区的联通规律,巷顶煤体较薄时,巷顶易产生裂隙并不断与其上采空区底板裂隙沟通导致巷道顶板失稳。(3)最佳布巷位置位于上区段弧形底板正下方,既可保留足够顶煤用于锚杆索支护,又可避开上区段采空区左侧应力集中区及应力变化剧烈区。(4)给出了基于自稳隐形拱理论的巷顶沿空掘巷主动支护设计原理,推导了巷顶沿空掘巷的自稳隐形拱表达式,揭示了该自稳隐形拱的非对称特征,最大拱高位于巷道中轴线偏左0.1 m处。研究可为负煤柱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煤柱 矿压显现 应力分布 巷道位置 FLAC-PFC耦合
下载PDF
相-势耦合控制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聚集 被引量:9
14
作者 屈红军 蒲仁海 +2 位作者 陈硕 高胜利 郑艳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2-762,874,共12页
鄂尔多斯盆地的石油主要聚集在中生界,因此研究盆地中生界石油聚集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在回顾油气勘探理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烃源岩、沉积相带、运聚与油藏关系的系统分析,来探讨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聚集规律... 鄂尔多斯盆地的石油主要聚集在中生界,因此研究盆地中生界石油聚集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在回顾油气勘探理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烃源岩、沉积相带、运聚与油藏关系的系统分析,来探讨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聚集规律。研究认为沉积相决定了烃源岩及储层的展布及发育特征,成岩相决定了优质储层的分布及储层的储集空间,压力势或流体势决定了油气运移方向和路径,相-势耦合决定了油气聚集圈闭位置。由于鄂尔多斯盆地含油层系延长组及延安组沉积期为大型内陆陆相坳陷盆地,内部构造相对简单,地层平缓,断裂较不发育,在6大成藏条件中盖层、保存、圈闭一般不存在主要问题,在烃源岩明确的条件下,主要需要考虑的是储层和运聚的问题,因而相-势耦合控制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聚集,体现了"源控区、相控带、势定位"的石油聚集规律,具体表现为盆地中生界长7段、长9段生油岩的生烃范围控制了油藏分布的区域;含油区带的分布受控于盆地周缘的11大河流-三角洲体系;对受浮力控制的浅层油藏,鼻状构造凸起背景对油藏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对于受异常压力控制延长组下组合油藏,源-储压力差或者流体势决定了油气运移方向及聚集位置;在平面上及垂向上相-势耦合控制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成藏的差异性,具体体现为盆地东部浅层呈现"补偿成藏"、盆地西部呈现"垂向串珠式成藏"、延长组深层呈现"异常压力控藏"的规律。这一认识同样适用于勘探程度较高的、以"定藏"或"定位"为目的其他大型坳陷含油气盆地的目标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势定位 相控带 相-势耦合 石油聚集 源控区 延长组 延安组 中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浅埋煤层中的关键层运动与导水裂隙发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杰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28,共4页
对2种不同赋存条件下的浅埋煤层工作面进行了流固耦合相似模拟实验,实验研究表明,主关键层下岩层的运动破坏规律是下位逐层垮落而上位整体运动.影响浅埋煤层导水裂隙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主关键层层位和采高,主关键层位与采高之比越大,越容... 对2种不同赋存条件下的浅埋煤层工作面进行了流固耦合相似模拟实验,实验研究表明,主关键层下岩层的运动破坏规律是下位逐层垮落而上位整体运动.影响浅埋煤层导水裂隙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主关键层层位和采高,主关键层位与采高之比越大,越容易进入弯曲下沉带,当其层位距离煤层顶板的高度与采高满足kc≥11时,主关键层进入弯曲下沉带,也就是裂隙带与采高之比k≥12时,裂隙才可能停止发展.并且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围岩的渗流状况由原生裂隙逐渐向变形裂隙和导水裂隙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主关键层层位 导水裂隙 流固耦合模拟
原文传递
不同位置火源引起圆形综合管廊结构损伤特性研究
16
作者 郑铭钧 叶建国 +3 位作者 夏栋 叶立 丁智 董毓庆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8期101-106,共6页
综合管廊在运营过程中,电力管线及燃气管线容易引起火灾,不仅会产生重大经济损失,还会影响管廊服役性能与临近轨道交通等公共设施的平稳运行。为探究不同位置火源对综合管廊结构的影响,文章构建圆形综合管廊温度–应力耦合三维有限元模... 综合管廊在运营过程中,电力管线及燃气管线容易引起火灾,不仅会产生重大经济损失,还会影响管廊服役性能与临近轨道交通等公共设施的平稳运行。为探究不同位置火源对综合管廊结构的影响,文章构建圆形综合管廊温度–应力耦合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位置火源作用下综合管廊的变形规律及结构损伤,结果表明:随着火源高度的增加,火源上方综合管廊结构变形增大,下方变形减小;火源到拱顶范围内火源处的压应力随火源高度增加而减小,而其余各处压应力增大;圆形管廊结构环向损伤区的范围为火源上方约10°;当管廊直径为6 m左右时,建议电缆管线及燃气管线布置在3~4 m的高度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综合管廊 火源位置 温度–应力耦合 结构损伤
下载PDF
交通区位优势与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测度及转化对策研究
17
作者 任梦洁 蒋惠园 李毓喆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134,共9页
枢纽城市作为连接全国综合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必然要求。以我国20个国际性枢纽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交通区位优势与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评价体系,采用极值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后测算各城市... 枢纽城市作为连接全国综合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必然要求。以我国20个国际性枢纽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交通区位优势与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评价体系,采用极值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后测算各城市的交通区位优势,运用熵权-TOPSIS法测算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同时研究二者转化的因果关系以及耦合协调度。经计算,深圳、北京与上海3座城市在交通区位优势与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测算中均排名前3,且耦合协调度处于高水平耦合与优质协调,协调度处于中低水平的城市可从通道建设、枢纽能级以及枢纽经济入手,提升交通区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将自身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性枢纽城市 交通区位优势 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 因果关系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隔离开关分合到位判断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侯永全 马立方 +5 位作者 方涛 吴波 梅霜 王晶晶 孙安冉 夏晨阳 《广东电力》 2023年第2期1-9,共9页
隔离开关分合状况的智能、可靠判断对于电网调度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满足隔离开关全面调度遥控操作的需求,至少需要2个非同源指示发生对应变化,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隔离开关分合到位判断方法,其判断结果可作为辅助判据。该... 隔离开关分合状况的智能、可靠判断对于电网调度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满足隔离开关全面调度遥控操作的需求,至少需要2个非同源指示发生对应变化,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隔离开关分合到位判断方法,其判断结果可作为辅助判据。该方法通过在动触头侧安装无源接收线圈及电压感知元件,在静触头侧安装磁能发射线圈及控制装置,基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原理,通过辨识开关分合运动带来发射、接收线圈间互感变化引起的感应电压变化实现隔离开关位置判别。研究首先分析了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开关分合到位判别方法的原理及工作逻辑,然后建立系统模型,给出了参数设计准则及流程,最后搭建实验样机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仿真及实验结果均表明,隔离开关动作过程中两线圈互感与感应电压间存在映射关系,通过设定合理的感应电压阈值,可以实现隔离开关分合状态的判断,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开关 位置确认 电磁感应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
下载PDF
国际枢纽城市交通区位优势与双循环优势耦合研究
19
作者 李毓喆 蒋惠园 +1 位作者 周蕤 任梦洁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共9页
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交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基础环节,是扩大循环规模、提高循环效率的重要依托。以我国20个国际交通枢纽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交通区位优势度的评价模型和城市双循环优势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对交... 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交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基础环节,是扩大循环规模、提高循环效率的重要依托。以我国20个国际交通枢纽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交通区位优势度的评价模型和城市双循环优势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对交通区位优势度与双循环优势度的耦合协调度展开研究,分析两者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国际交通枢纽城市的交通区位优势与双循环优势的耦合协调程度基本处于中低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从空间上看,我国国际枢纽城市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双循环优势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都存在着明显差异,并呈现出明显的圈层结构;交通区位优势与双循环优势的耦合协调度地区分布与双循环优势存在较强的空间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经济 国际交通枢纽城市 交通区位优势 双循环优势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围垦工程地理位置对杭州湾水沙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莉 叶涛焱 +2 位作者 张璐 姚炎明 夏乐章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70-1875,共6页
针对围垦工程地理位置对河口水沙环境特征的影响问题,本文基于杭州湾三维水沙耦合数值模型,分析杭州湾邻近海域不同地理位置的围垦工程,对局地和全湾的潮差、流速、悬沙浓度等水沙环境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杭州湾湾顶(澉浦)以上区域的... 针对围垦工程地理位置对河口水沙环境特征的影响问题,本文基于杭州湾三维水沙耦合数值模型,分析杭州湾邻近海域不同地理位置的围垦工程,对局地和全湾的潮差、流速、悬沙浓度等水沙环境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杭州湾湾顶(澉浦)以上区域的围垦对杭州湾水动力、悬沙浓度的影响最大,且影响程度自湾顶至湾口逐渐降低;M 2、M 4分潮振幅在湾顶的局地变幅分别高达15%、-37%,M 2、M 4分潮最大流速在湾顶的局地变幅分别高达-39%、44%,对应的悬沙浓度减幅高达40%。其他区域围垦工程实施后,全湾的潮差、流速及悬沙浓度变化较为均匀,且变幅较小。不同区域的围垦对杭州湾悬沙净通量的影响均较为明显,其中湾顶以上区域的围垦工程影响最为显著。各区域围垦工程对杭州湾水沙环境特征参数的影响具有叠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变化 围垦位置 悬沙通量 水沙耦合数值模型 杭州湾 悬沙浓度 净输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