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纳米棒复合体的消光特性 被引量:3
1
作者 黄运欢 李璞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43-351,共9页
金属纳米颗粒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时能够产生消光和近场增强效应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L形纳米棒与普通纳米棒构成的金纳米棒复合体的消光光谱及其近场增强和电流矢量密度分布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普通纳... 金属纳米颗粒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时能够产生消光和近场增强效应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L形纳米棒与普通纳米棒构成的金纳米棒复合体的消光光谱及其近场增强和电流矢量密度分布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普通纳米棒和L形纳米棒二聚体的光谱响应与纳米棒间的间距有关,而金纳米棒复合体的消光光谱可通过调整L形纳米棒与普通纳米棒间的间距、L形纳米棒的臂长度以及普通纳米棒的长度进行调谐.此外金纳米棒复合体可以分解成L形纳米棒二聚体和普通纳米棒二聚体两个部分,通过分别改变L形纳米棒的臂长和普通纳米棒的长度,对比L形纳米棒二聚体和普通纳米棒二聚体间的共振峰位置变化,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金纳米棒复合体消光光谱线型的变化.这些结果可用于指导金纳米棒复合体纳米光子器件的设计,以满足其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和生物传感等方面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 时域有限差分法 金纳米棒复合体 消光光谱
下载PDF
金纳米交叉结构的光学性质及传感特性研究
2
作者 李健 白静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3-377,共5页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分别模拟计算了X型金纳米结构和L型纳米天线以及由这两种结构所组成的金纳米交叉结构的消光光谱和近场分布,并研究了金纳米交叉结构对周围介质折射率变化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X型金纳米结构在入射光正入射时能激...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分别模拟计算了X型金纳米结构和L型纳米天线以及由这两种结构所组成的金纳米交叉结构的消光光谱和近场分布,并研究了金纳米交叉结构对周围介质折射率变化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X型金纳米结构在入射光正入射时能激发起偶极共振模式而在斜入射时可以同时激发起偶极和四极共振模式。L型纳米天线的成键和反成键共振模式的产生可以通过改变入射光偏振方向进行控制。此外入射光偏振方向变化时在金纳米交叉结构中都可产生法诺共振效应,由于激发起法诺共振效应,金纳米交叉结构的光谱线型更加精细,传感质量因子可达到12.5,这些结果可指导金纳米交叉结构作为纳米光子器件用于生物传感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金纳米交叉结构 时域有限差分法 法诺共振 折射率敏感度
下载PDF
金纳米棒复合结构中的双重法诺共振效应
3
作者 齐信 黄运欢 薛保平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59-564,共6页
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计算了由金纳米棒和偶极纳米天线构成的复合结构的消光光谱、近场增强和电荷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金纳米棒复合结构中能够产生双重法诺共振效应现象,并且在不同的法诺共振光谱位置处,能在不同的偶极纳米... 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计算了由金纳米棒和偶极纳米天线构成的复合结构的消光光谱、近场增强和电荷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金纳米棒复合结构中能够产生双重法诺共振效应现象,并且在不同的法诺共振光谱位置处,能在不同的偶极纳米天线中产生很强的电磁场增强。此外,通过改变纳米棒复合结构中偶极纳米天线与金纳米棒的间距,以及偶极纳米天线中纳米棒的间距和长度大小,可以对法诺共振的调制深度和光谱位置进行大范围调谐。这些结果为理解金纳米棒复合结构中法诺共振效应的光学性质及纳米棒间的耦合作用提供了帮助,将金纳米棒复合结构用于微纳电子器件的优化设计,以满足其在光信息控制处理、多波段生物传感及表面增强喇曼散射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 金纳米棒复合结构 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 法诺共振 电磁场增强
下载PDF
半壳结构金纳米膜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 被引量:20
4
作者 洪昕 杜丹丹 +1 位作者 裘祖荣 张国雄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219-7223,共5页
采用纳米模版印刷术和化学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半壳结构的金粒子膜.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谱仪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该结构的金膜所具有独特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取决于样品的粒子大小、间... 采用纳米模版印刷术和化学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半壳结构的金粒子膜.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谱仪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该结构的金膜所具有独特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取决于样品的粒子大小、间距等微观结构,且其峰值吸收波长对其周围环境介质的介电常数变化十分敏感.实验结果表明,粒子排列均匀的亚单层膜结构是控制光学性质稳定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半壳结构 纳米模版印刷术
原文传递
金纳米球壳结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调谐特性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兴坊 张腊梅 +3 位作者 范群芳 廖艳林 陈晓东 毛庆和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4-208,共5页
理论研究了金纳米球壳结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的调谐特性。结果表明,对于固定内径的球壳结构,利用杂化效应使得球壳结构可通过改变其厚度实现LSPR峰位的调控,并可保持较窄的谱宽;而对于不同内径的球壳,在LSPR调控过程中,随壳层... 理论研究了金纳米球壳结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的调谐特性。结果表明,对于固定内径的球壳结构,利用杂化效应使得球壳结构可通过改变其厚度实现LSPR峰位的调控,并可保持较窄的谱宽;而对于不同内径的球壳,在LSPR调控过程中,随壳层厚度与球壳内半径比值的减小,吸收光谱在消光光谱中所占比例增大。不仅如此,利用杂化效应进行偶极峰位调控时所能获得的峰位调控范围与球壳内径有关,内径越大,所能获得的偶极峰位调控范围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光学 纳米球壳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杂化效应 调谐
原文传递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纳米结构的超快非线性光学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郭强兵 刘小峰 邱建荣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3-82,共10页
纳米结构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能够突破衍射极限实现对光信号的局域调控,自发现以来就引起了光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一大研究热点。从对局域光场增强效应到超材料的实现,表面等离子体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综述了基于纳米结构... 纳米结构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能够突破衍射极限实现对光信号的局域调控,自发现以来就引起了光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一大研究热点。从对局域光场增强效应到超材料的实现,表面等离子体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综述了基于纳米结构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的超快非线性光学现象及其应用研究,重点介绍了非传统表面等离子体纳米材料(重掺杂半导体)的饱和吸收效应,以及其在超快脉冲激光器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非线性光学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纳米结构 重掺杂半导体 超快光学 可饱和吸收体
原文传递
基于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聚合物波导传感器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森波 付浩 +1 位作者 李小龙 张丹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2-116,共5页
以SU-8光刻胶作为波导芯层材料,设计了基于金纳米粒子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波导传感器。根据Mie理论,建立了金纳米粒子的消光模型,理论分析了纳米粒子半径、待测物折射率等因素对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曲线的影响。分析表明:当... 以SU-8光刻胶作为波导芯层材料,设计了基于金纳米粒子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波导传感器。根据Mie理论,建立了金纳米粒子的消光模型,理论分析了纳米粒子半径、待测物折射率等因素对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曲线的影响。分析表明:当待测液体折射率增大时,LSPR共振峰的位置发生红移。随着金纳米粒子半径的逐渐增大,传感器灵敏度增加。共振吸收峰逐渐由单峰变为双峰,其中一个峰位于520 nm波长附近,主要由表面等离子体吸收造成;另一个峰随金纳米粒子半径的增大而逐渐红移,主要由表面等离子体散射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波导传感器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金纳米粒子
下载PDF
基于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光学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11
8
作者 肖桂娜 蔡继业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4-200,共7页
贵金属纳米粒子表现出许多常规块体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其中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特性是研究热点之一。LSPR的形状和位置与纳米粒子的组成、大小、形状、介电性质以及局域介质环境密切相关。基于这一特性,贵金属纳米粒子已广... 贵金属纳米粒子表现出许多常规块体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其中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特性是研究热点之一。LSPR的形状和位置与纳米粒子的组成、大小、形状、介电性质以及局域介质环境密切相关。基于这一特性,贵金属纳米粒子已广泛应用于光学生物传感器、光过滤器和表面增强光谱等领域。本文对各种结构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光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LSPR纳米传感器的未来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纳米粒子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光学生物传感器
原文传递
Ag纳米结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赖淑妹 黄志伟 +1 位作者 王仰江 陈松岩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60-467,共8页
金属纳米材料因其特有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SPR)特性而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材料发光、太阳能电池、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探测、光电化学等领域。Ag由于其在特定波段极低的吸收损耗而被视为优秀的LSPR候选材料。以Ag纳米结构作为研究对象,... 金属纳米材料因其特有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SPR)特性而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材料发光、太阳能电池、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探测、光电化学等领域。Ag由于其在特定波段极低的吸收损耗而被视为优秀的LSPR候选材料。以Ag纳米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圆柱形Ag纳米结构的近场局域增强和远场散射特性进行了系统的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Ag纳米结构的尺寸、间距及衬底折射率均会对LSPR效果产生显著影响,可以通过改变结构参数来调控Ag纳米结构的LSPR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 时域有限差分法 Ag纳米结构
原文传递
多圆孔周期性银膜阵列结构的光学特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潘庭婷 曹文 王鸣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1-298,共8页
提出一种多圆孔周期性银膜阵列结构,并利用时域有限差分算法探究该结构的光学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当线性偏振光入射时,该结构表面激发出表面等离激元,且纳米孔间产生了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使得该结构的异常透射增强。针对这一现象,通... 提出一种多圆孔周期性银膜阵列结构,并利用时域有限差分算法探究该结构的光学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当线性偏振光入射时,该结构表面激发出表面等离激元,且纳米孔间产生了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使得该结构的异常透射增强。针对这一现象,通过对中心孔与边孔所呈角度、入射光偏振角度、结构参数(中心孔直径、边孔直径、结构厚度、边孔与中心孔的间距)的调控来实现结构光学透射属性的优化。此外,分析所提结构在不同环境折射率条件下透射峰的变化规律,发现该结构也对周围的环境折射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因此该结构在表面等离激元滤波器和折射率传感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周期性阵列结构 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表面等离激元 异常透射现象
原文传递
大面积图案化电场增强薄膜的设计及制备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伟 洪瑞金 +1 位作者 陶春先 张大伟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37-142,共6页
采用有限时域差分(FDTD)法仿真了不同闪耀光栅结构上的银(Ag)薄膜模型。在633 nm的激发光下,闪耀光栅上周期为1/1200 mm、厚度为15 nm的Ag薄膜模型产生了较强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效应。利用机械刻划工艺和电子束蒸发镀膜工艺... 采用有限时域差分(FDTD)法仿真了不同闪耀光栅结构上的银(Ag)薄膜模型。在633 nm的激发光下,闪耀光栅上周期为1/1200 mm、厚度为15 nm的Ag薄膜模型产生了较强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效应。利用机械刻划工艺和电子束蒸发镀膜工艺成功制备了这种Ag光栅薄膜,从而大幅降低了图案化电场增强薄膜的制备成本和难度。利用该电场增强Ag薄膜,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对亚甲基蓝染料进行检测,SERS信号强度增强,与FDTD仿真结果吻合。同时,基底不同位置处的主要特征峰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都小于17%,薄膜表现出良好的均匀性和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有限时域差分法 金属薄膜 闪耀光栅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原文传递
脉冲激光改性金属纳米薄膜的等离子体特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文峰 洪瑞金 +1 位作者 陶春先 张大伟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8-135,共8页
在室温环境下,实验采用Nd\:YAG光纤脉冲激光器辐照银(Ag)、铜(Cu)、铝(Al)三种光滑连续的金属薄膜,制备出了对应的三种金属纳米颗粒薄膜。通过调节激光扫描速率可以实现三种金属纳米颗粒薄膜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波长和强度的... 在室温环境下,实验采用Nd\:YAG光纤脉冲激光器辐照银(Ag)、铜(Cu)、铝(Al)三种光滑连续的金属薄膜,制备出了对应的三种金属纳米颗粒薄膜。通过调节激光扫描速率可以实现三种金属纳米颗粒薄膜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波长和强度的调谐。其中,Ag纳米颗粒薄膜在可见光波段的等离子体吸收峰的波长和强度均表现出较宽的调谐范围,Cu纳米颗粒薄膜在可见光波段的等离子体吸收峰的波长和强度均表现较小的调谐范围,Al纳米颗粒薄膜在紫外光波段的等离子体吸收峰窄而尖锐,且LSPR波长调谐范围也较小。与激光辐照前的三种金属薄膜相比,激光辐照后生成的三种金属纳米颗粒薄膜出现了更强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信号。有限差分时域仿真模拟出的样品的电场强度分布与实验得到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激光辐照 金属薄膜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时域有限差分法
原文传递
一种用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纳米多孔金膜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胤 吴一辉 +1 位作者 郝鹏 张志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98-1901,共4页
为了打破传统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灵敏度不高的限制,近年来纳米材料在SPR生物传感器中的运用得到广泛的研究。但是纳米材料的制备一般都比较困难而且费用高昂,这给研究带来了困难。笔者采用化学腐蚀法制备出一种纳米多孔... 为了打破传统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灵敏度不高的限制,近年来纳米材料在SPR生物传感器中的运用得到广泛的研究。但是纳米材料的制备一般都比较困难而且费用高昂,这给研究带来了困难。笔者采用化学腐蚀法制备出一种纳米多孔金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谱仪等测试手段对该金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将该金膜用于SPR生物传感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平面金膜相比,该纳米多孔金膜具有独特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装配有该金膜的SPR生物传感器在对生物试剂的检测中灵敏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且该金膜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平面金膜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纳米多孔金膜 灵敏度
下载PDF
基于金属氧化物纳米晶的电致变色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贾岩 刘东青 +3 位作者 程海峰 李铭洋 祖梅 王子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863-4879,共17页
电致变色材料是一类光学特性随电压可逆调控的材料,在智能窗、显示器、汽车变色天幕、智能热管理、军事伪装等领域应用广泛。近年来基于金属氧化物纳米晶的电致变色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成本优势,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 电致变色材料是一类光学特性随电压可逆调控的材料,在智能窗、显示器、汽车变色天幕、智能热管理、军事伪装等领域应用广泛。近年来基于金属氧化物纳米晶的电致变色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成本优势,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化学调控纳米晶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的基本原理。然后,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了金属氧化物纳米晶及其复合材料在传统电致变色和基于电化学调控纳米晶LSPR的新型电致变色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基于金属氧化物纳米晶电致变色材料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变色材料 金属氧化物纳米晶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纳米晶复合材料 智能窗
原文传递
金纳米粒子增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
15
作者 施伟华 王华晋 上官铭宇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89-195,共7页
为探究提高传感灵敏度的物理机制,提出一种金纳米粒子增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D形光子晶体光纤传感结构,在抛磨面涂覆金膜,并在金膜表面修饰金纳米粒子。金纳米粒子的自由电荷与金属膜中的感应电荷相互作用提高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强度及... 为探究提高传感灵敏度的物理机制,提出一种金纳米粒子增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D形光子晶体光纤传感结构,在抛磨面涂覆金膜,并在金膜表面修饰金纳米粒子。金纳米粒子的自由电荷与金属膜中的感应电荷相互作用提高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强度及其灵敏度。利用有限元法结合各向异性完美匹配层,数值研究结构参数对传感性能的影响。当金纳米粒子直径为12 nm、金纳米粒子相对间距为粒子直径3.2倍、金膜厚度为45 nm、纤芯到抛磨面的距离为3.0μm、空气孔间距为2.0μm、外层大空气孔直径为孔间距的3/4,以及内层小空气孔直径为大空气孔直径的4/5时:在1.370~1.385折射率范围内,折射率灵敏度为6240 nm/RIU,线性度为0.97;在1.385~1.400折射率范围内,折射率灵敏度为13640 nm/RIU,线性度为0.99;在1.370~1.400折射率范围内,平均灵敏度为9940 nm/RIU,是未修饰金纳米粒子时的1.27倍。所提传感机制及结构在生物分子检测等领域具有研究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生物传感
原文传递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原理与应用
16
作者 王强 陈泳竹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1期81-94,共14页
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被视为光学应用的最基础物理问题。由光与凝聚态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SPPs),是一种新型的元激发准粒子,因其具有独特的色散和局域场增强特性引起广泛关注。S... 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被视为光学应用的最基础物理问题。由光与凝聚态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SPPs),是一种新型的元激发准粒子,因其具有独特的色散和局域场增强特性引起广泛关注。SPPs器件打破了传统光学衍射限制,在纳米光子器件中有独特优势,应用于微纳光子学的前沿研究。阐述了SPPs的色散关系、激发方式、传播形式和物理性质,重点探讨了SPPs在波导、近场光学、传感器、生物医疗、光子芯片、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和太阳能电池等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了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衍射极限 局域场增强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亚波长光学应用 波导 光子芯片 原理
下载PDF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增强红外吸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楠楠 章瀚 王建方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39,共14页
红外吸收光谱是探测和鉴定分子的有效工具,然而其应用受到分子低红外吸收截面的限制.金属或高掺杂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能够产生极大的局域电磁场增强.当分子红外振动与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发生耦合共振时,分子的振动信号会被... 红外吸收光谱是探测和鉴定分子的有效工具,然而其应用受到分子低红外吸收截面的限制.金属或高掺杂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能够产生极大的局域电磁场增强.当分子红外振动与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发生耦合共振时,分子的振动信号会被极大增强,可实现对目标分子的微量甚至痕量检测.由于其在化学、生物和医药等方面的巨大应用前景,近年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增强红外吸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表面等离激元增强红外吸收效应的产生机理和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几类不同结构和组分的可实现表面等离激元增强红外吸收的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增强效果,最后总结了该效应在光谱成像、生物分子检测、环境污染物监测和气体检测等诸多方面的重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颗粒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 表面增强红外吸收 等离激元-振动耦合
原文传递
基于等离子体增强上转换发光的窄带1550 nm光探测
18
作者 周博明 覃子晟 +7 位作者 王姝欢 杨棕媛 江苇瑶 赵赫然 曹鹏 鲍民杰 程惠宁 季亚楠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8,共10页
近红外光(NIR)探测技术在军事、通信和工业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巨大的市场需求带动了NIR光电探测器(PDs)研究的快速发展。具有双光子或多光子泵浦特性的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可以将NIR光子转换为可见光子或紫外光子,并被... 近红外光(NIR)探测技术在军事、通信和工业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巨大的市场需求带动了NIR光电探测器(PDs)研究的快速发展。具有双光子或多光子泵浦特性的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可以将NIR光子转换为可见光子或紫外光子,并被禁带宽度更宽的半导体吸收,进而制备出性能优异的上转换PDs。然而,NIR窄带上转换PDs的实现仍然面临一些困难,例如稀土离子荧光量子效率低、需要高泵浦阈值才能实现可探测的上转换发光。在此,我们利用NaYF4∶4%Er UCNPs与钙钛矿半导体层相结合,实现了1550 nm的窄带上转换PDs。通过使用具有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银纳米棒层(Ag NRs)增强了UCNPs的上转换发光,从而降低了上转换PDs的泵浦阈值。基于Ag NRs/NaYF4∶4%Er UCNPs/MAPbI3复合结构的PDs的最佳响应度(R)和探测率(D*)分别约为48.5 mA/W和5.7×10^(8) Jones。与纯UNCP/MAPbI3 PDs相比,R和D*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我们成功地构建了一种简单的策略来制造出稳定的近红外窄带P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局域场调制 窄带近红外光电探测器
下载PDF
纳米光学天线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彩进 陈成 王顺文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0-47,共8页
在可见/红外频段,纳米光学天线一般是指金属(金、银、铜等)纳米颗粒及其相同结构的不同组合构成,这些金属纳米结构在特定波长光激发下产生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因此在纳米尺寸上能对可见/红外场约束、场增强或重定向等功能。对... 在可见/红外频段,纳米光学天线一般是指金属(金、银、铜等)纳米颗粒及其相同结构的不同组合构成,这些金属纳米结构在特定波长光激发下产生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因此在纳米尺寸上能对可见/红外场约束、场增强或重定向等功能。对纳米光学天线的调控分为通过改变天线设计的被动控制和通过改变介质的介电常数主动控制模式。纳米光学天线是近年来纳米光学方向新兴的前沿课题,有望广泛应用于纳米光学、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主要介绍纳米光学天线的主要功能、调控模式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光学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纳米光学天线 金属纳米粒子
原文传递
AuNPs/PNIPAM复合颗粒的制备及其温敏性质 被引量:6
20
作者 蒋彩云 翁晓磊 钱卫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59-2164,共6页
将金纳米颗粒(AuNPs)组装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水凝胶微球表面制备出AuNPs/PNIPAM复合颗粒.将PNIPAM凝胶的温敏特性与AuNPs的光学性质结合,通过改变温度调节AuNPs的局部表面等离子共振(LSPR)吸收峰位置.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使... 将金纳米颗粒(AuNPs)组装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水凝胶微球表面制备出AuNPs/PNIPAM复合颗粒.将PNIPAM凝胶的温敏特性与AuNPs的光学性质结合,通过改变温度调节AuNPs的局部表面等离子共振(LSPR)吸收峰位置.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使AuNPs的LSPR吸收峰发生红移,并且这种效应是可逆的.同时发现,AuNPs的光学性质还可以作为表征PNIPAM水凝胶微球温敏行为的一种手段.利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光谱仪及动态光散射仪对AuNPs/PNIPAM复合颗粒的形貌、光学性质、粒径变化等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颗粒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温敏凝胶 局部表面等离子共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