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身份焦虑及其文化建构 被引量:21
1
作者 欧小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7-110,共4页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与教师向双师双能型转型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双师双能型教师转型依赖其专业身份的文化建构,从外在身份赋予到内在文化创生的专业身份建构中,双师双能型教师存在先赋性身份焦虑、结构性身份焦虑与建构性身份焦虑...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与教师向双师双能型转型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双师双能型教师转型依赖其专业身份的文化建构,从外在身份赋予到内在文化创生的专业身份建构中,双师双能型教师存在先赋性身份焦虑、结构性身份焦虑与建构性身份焦虑,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文化、建构可以身份互塑的关系文化、形成能够转识成智的实践文化是双师双能型教师化解身份焦虑继而进行文化建构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双师双能 身份焦虑 文化建构
下载PDF
基于文化记忆理论的非遗文化公共设施设计策略探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悦群 钟蕾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17-223,共7页
目的 针对非遗文化传承的现状与困境,探究植根于在地文化身份认同的非遗文化公共设施设计策略。方法 首先从文化记忆理论角度重新界定文化遗产概念,一方面揭示其辩证特征及其传承困境,另一方面强调地方身份认同构建之于文化遗产传承的... 目的 针对非遗文化传承的现状与困境,探究植根于在地文化身份认同的非遗文化公共设施设计策略。方法 首先从文化记忆理论角度重新界定文化遗产概念,一方面揭示其辩证特征及其传承困境,另一方面强调地方身份认同构建之于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进而总结当下非遗文化传承策略的特征,并集中从公共设施设计的角度予以补充。结果 非遗文化传承的有效性源自以“功能性+事件性+意义交互性”为核心架构的传承策略,该策略得以物质化、常态化和日常化开展的关键保障来自于系统的非遗文化公共设施设计。结论 文化记忆理论为非遗文化传承增加了文化意义空间生产和在地文化身份认同构建的维度。应当强调公共设施设计对非遗传承特别是非遗文化社区营造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记忆 身份认同构建 非遗文化社区营造 公共设施设计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景观基因对地方认同的建构作用——以芋头侗寨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胡景强 杨立国 +1 位作者 喻媚 杨浩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73-176,共4页
本文从文化地理学和环境心理学的角度,识别鼓楼为景观基因的基础上,选取通道侗族自治县芋头古侗寨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研究景观基因对地方认同的建构作用。结果发现:1景观基因对地方认同建构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 本文从文化地理学和环境心理学的角度,识别鼓楼为景观基因的基础上,选取通道侗族自治县芋头古侗寨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研究景观基因对地方认同的建构作用。结果发现:1景观基因对地方认同建构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2景观基因对地方认同建构作用存在维度差异,行为意向最强,景观认知最弱。3不同维度之间作用比较微弱,其中,景观认知维度对情感依恋维度具有微弱的积极作用,情感依恋维度对行为意向维度具有微弱的消极作用。4同一维度的不同测量变量的影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基因 地方认同建构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民俗礼仪的活态传承设计与地方文化认同建构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诗阳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3年第3期38-40,共3页
素以“礼仪之邦”著称的中国,自古便以“礼”“俗”治世驭民,传统民俗礼仪是深植于民间沃土的活态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是维系社会伦常秩序、和谐社交的关键。强调具身性、融汇创新、可持续与生活普适性的“活态传承设计”,便是民俗礼... 素以“礼仪之邦”著称的中国,自古便以“礼”“俗”治世驭民,传统民俗礼仪是深植于民间沃土的活态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是维系社会伦常秩序、和谐社交的关键。强调具身性、融汇创新、可持续与生活普适性的“活态传承设计”,便是民俗礼仪得以留存并焕发生机的必由之路。文章从“以政策引领,以培育民众文化自觉”“教育筑基,以深化地方文化认同”“乡风培育,以助力新时代精神文明”“产业融合,为地方社会赋能增权”四个方面,理论联系实际探讨了民俗礼仪的活态传承设计与地方文化认同建构的路径。构建地方的文化认同感,将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主线的理论知识贯彻其中,这对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作用,也能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礼仪 活态传承设计 地方文化认同 路径构建
原文传递
天印茶的“土贡”身份与品牌建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崔海洋 章正浩 康军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7-133,共7页
天印茶是贵州省镇远县都坪镇天印村一带生产的一种传统绿茶。自中原政权进入这片土地以来,天印茶便从土民的日常利用转变为区域社会朝贡中原政权的"贡品",具有了"土贡"身份。这一身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一直延续至... 天印茶是贵州省镇远县都坪镇天印村一带生产的一种传统绿茶。自中原政权进入这片土地以来,天印茶便从土民的日常利用转变为区域社会朝贡中原政权的"贡品",具有了"土贡"身份。这一身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以此观之,今天要探寻天印茶的发展路径,更应从其历史过程出发,但同时又要兼顾区域人群的文化特点,以此获得突破经济意义之外的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等多重价值。研究认为,天印茶的品牌建构可以借助今天的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发展乡村旅游,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相关政策,最终形成天印茶的市场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印茶 贡茶 土贡身份 社会运作 品牌建构
原文传递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方文献建设问题探讨——以曲靖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方文化建设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均东 孔稳舒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08-112,共5页
考察曲靖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方文献建设现状发现,该区域的地方文献建设存在领导重视不够,政策支持不力;文献征集力量单薄,对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服务随意散漫,缺乏统一的文献建设协作机构;软件配备较差,馆藏量严重不足;... 考察曲靖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方文献建设现状发现,该区域的地方文献建设存在领导重视不够,政策支持不力;文献征集力量单薄,对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服务随意散漫,缺乏统一的文献建设协作机构;软件配备较差,馆藏量严重不足;地方珍贵历史文献流失严重,藏品匮乏等困难及问题.当前应采取的对策是,抓住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有利时机,切实转变观念,提高曲靖市民对加强地方文献建设的认同感;切实增加经费投入,构建和完善加强地方文献建设的保障机制;切实强化人才工程建设,努力培养一批有事业感的专业技术人才;切实疏通各种渠道,加强地方文献的征集力度;建立地方文献信息中心,推进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事业 地方文献 协作机构 认同感 共建共享
下载PDF
熟人社会建构的地方性知识:一个南方村落年俗中的“送恭喜”
7
作者 李霞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46-57,共12页
“送恭喜”是湖南汨罗地区年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地人在除夕夜相互登门送恭喜,主家设席招待,少年儿童、青壮年、长者在送恭喜时分别承担着讨糖者、送恭喜者和守望火炉者的角色。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地人完成送恭喜中的角色转换。这种... “送恭喜”是湖南汨罗地区年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地人在除夕夜相互登门送恭喜,主家设席招待,少年儿童、青壮年、长者在送恭喜时分别承担着讨糖者、送恭喜者和守望火炉者的角色。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地人完成送恭喜中的角色转换。这种有送有迎的独特的过年方式,延续着传统的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对于熟人社会的构建有特殊的含义和作用,体现为构建熟人关系、维系熟人社会、强化地方认同。在社会转型的当代,“送恭喜”还显示了民俗在凝聚社会共同体中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恭喜 熟人社会 地方认同 建构
下载PDF
“明清以来的地方意识与国家认同”学术研讨会述评
8
作者 于海兵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3-166,共4页
"明清以来的地方意识与国家认同"研讨会旨在从国家建构的维度,考察地方意识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着力从历史人类学、社会史、政治史、思想史、知识分子研究等方向展开跨领域对话,试图透过迥异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议题,共同探讨现代... "明清以来的地方意识与国家认同"研讨会旨在从国家建构的维度,考察地方意识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着力从历史人类学、社会史、政治史、思想史、知识分子研究等方向展开跨领域对话,试图透过迥异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议题,共同探讨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与国家认同之历史过程。与会学者认为:"地方"的意涵和所指是多样化的,不仅指行政区域,也指地理和文化空间,是从乡村、县、省到南方、北方、东北、西北等地域的动态概念;参与并建构地方意识与国家认同的历史主体是多元的,故国家的知识精英和制度文化、地方的宗教专家和社团组织,以及中国边缘和外部世界所想象的"中国"也是多元的。与会学者还从地方与国家关系、种族/民族、赋役制度、礼仪宗教、战争、工业资本主义等多重视角,热烈地讨论了多样化"地方"背后的同一性,以及中国何时、如何成为民族国家等问题。这些多元性非但不会妨碍我们理解"中国",而且是理解的前提和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意识 国家认同 中国 国家建构 述评
下载PDF
外语人才本土文化认同与构建,提升群体媒体文化素养
9
作者 吴敬辉 《海外英语》 2015年第20期3-4,共2页
该文立足区域文化建设。在新媒体与全微媒体的当今时代,媒体文化素养的现状与提升成为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在此过程中,区域外语人才群体本土文化认同与构建有其特殊的必要性及优势。借助外语优势,传承母语核心价值观,在提升中国国家软... 该文立足区域文化建设。在新媒体与全微媒体的当今时代,媒体文化素养的现状与提升成为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在此过程中,区域外语人才群体本土文化认同与构建有其特殊的必要性及优势。借助外语优势,传承母语核心价值观,在提升中国国家软实力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着重分析在外语人才媒体文化素养建设中,本土文化认同与构建的内容与方法。作者提出三点个人建议,即政策方向引领,教育人才培养及文化建设,新闻传播本身自觉构建本土文化认同。本土文化的构建是媒体文化素养提升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文化素养 外语人才 本土文化 认同与构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