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贸区政策对地方财力的影响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法和合成控制法的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宋丽颖 郭敏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24,共11页
自贸区作为一项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国家战略,其设立是否可以释放增长红利,是政策制定者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利用2009-2016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基于自贸区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和合成控制法... 自贸区作为一项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国家战略,其设立是否可以释放增长红利,是政策制定者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利用2009-2016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基于自贸区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和合成控制法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地方财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自贸区设立对地方财力增长呈现出6.43%-9.09%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效应具有两年左右的滞后期。基于检验结果,本文提出:扩大试验范围,拓展经济增长空间;优化制度设计,缩短政策效应的滞后期;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外商投资利用质量三方面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区 地方财力 双重差分 合成控制
原文传递
中央和地方事权与财权的划分与改革思路 被引量:8
2
作者 吴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57-61,共5页
从事权、财权的含义入手,着力分析影响中央和地方事权、财权划分的因素,在分析不同国家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与财权的模式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当前财政管理体制和事权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中央 地方 事权 财权
下载PDF
试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模式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安存 《唐都学刊》 2000年第4期39-42,共4页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每个国家进行统治和管理时都必须面临的问题。文章从我国转型时期的实际情况出发 ,结合西方国家在处理两者关系上的成功经验 。
关键词 中央 地方 财权 事权
全文增补中
省以下地方财政分权问题研究——基于K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孙永君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2-90,共9页
本文主要研究在我国现行的财政分权体制下,省以下地方财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某地级市2007—2011年财政收支的实证调查,发现长期存在的事权划分不清晰和财权事权不匹配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与此同时财力向上集中趋势越来越严重,税... 本文主要研究在我国现行的财政分权体制下,省以下地方财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某地级市2007—2011年财政收支的实证调查,发现长期存在的事权划分不清晰和财权事权不匹配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与此同时财力向上集中趋势越来越严重,税收返还不能发挥均衡地区间财力的作用,专项转移支付占比过高,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较低,法定支出和上级要求配套资金的压力不断增加,地方税收体系不健全,地方债务超过了地区可支配财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突出。为解决我国省以下地方财政问题,新的改革措施势在必行,如建立完善地方税收体系,衔接政府级次和分税制级次,建立规范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建立科学的地方政府融资制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财政 财权 事权 转移支付 地方政府债务
下载PDF
中国近代地方政府间财政分权思想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邹进文 李彩云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2,共7页
近代中国自清末参照西方模式启动财政分权改革以后,财政分权既涉及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权,也包含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权。随着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权改革的展开,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权思想也开始产生。清末、民国时期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 近代中国自清末参照西方模式启动财政分权改革以后,财政分权既涉及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权,也包含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权。随着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权改革的展开,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权思想也开始产生。清末、民国时期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权思想对于当今中国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权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 地方政府 财政分权 财政层级
下载PDF
美国银行制度变迁中联邦政府与地方势力的博弈探析——以银行业的数量变化为中心 被引量:2
6
作者 巫云仙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106,共26页
1791年以来,美国银行业的数量经历了从不断上升到下降的长波发展周期,以及银行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美国联邦政府与地方力量的博弈贯穿始终,在银行设立授权和延期的斗争、国家银行与州立银行业务领域的竞争、美联储的设计和构建,... 1791年以来,美国银行业的数量经历了从不断上升到下降的长波发展周期,以及银行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美国联邦政府与地方力量的博弈贯穿始终,在银行设立授权和延期的斗争、国家银行与州立银行业务领域的竞争、美联储的设计和构建,以及分业经营制度的调整等领域展开了多方面的较量,反映了不同利益集团的诉求,以及经济治理方式和管理理念的冲突。这对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制度变迁 美国联邦政府 地方力量 博弈 银行业数量变化
原文传递
地方政府发行公债尚不具备可行性
7
作者 何俊杰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47-49,共3页
国债和公债的职能有重大区别,地方政府发行公债还必须具有体制和机制条件,这一条件的核心是规范化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以及宏观经济结构基础条件。从中央和地方的财力财权关系、宏观经济结构和公债发行效应等方面分... 国债和公债的职能有重大区别,地方政府发行公债还必须具有体制和机制条件,这一条件的核心是规范化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以及宏观经济结构基础条件。从中央和地方的财力财权关系、宏观经济结构和公债发行效应等方面分析,可以说明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目前尚不具有现实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公债发行 财权财务 财政体制
下载PDF
我国地方财力保障的法律探讨
8
作者 吕清正 魏琦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35-39,共5页
“营改增”完成后,地方财政面临很大冲击,地方税收过于依赖流转税分成,地方主体税种缺失。保障地方财权的改革路径,可以采取改革增值税的分享方式,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建构地方税体系。然而,中央转移支付的诸多弊端,不能成为分税... “营改增”完成后,地方财政面临很大冲击,地方税收过于依赖流转税分成,地方主体税种缺失。保障地方财权的改革路径,可以采取改革增值税的分享方式,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建构地方税体系。然而,中央转移支付的诸多弊端,不能成为分税制改革深化的主要依仗。现行税制和税收收入结构,决定了短期内地方税收依然无法摆脱流转税的共享。重构增值税的分享制度,改造流转税制度,开征零售税,改革直接税制度,将是法律建构的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改增 地方财权 增值税 地方税
下载PDF
新金融监管体制下央地监管权关系再审思 被引量:19
9
作者 杨松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95,共13页
地方金融监管是国家金融监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央地分权下地方金融监管,与财政事权功能不契合,将金融发展权与监管权置于同一权力结构中,加剧金融资源区域配置扭曲,引发监管竞次、监管套利及监管俘获,不断出现地方金融风险。2017年以后... 地方金融监管是国家金融监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央地分权下地方金融监管,与财政事权功能不契合,将金融发展权与监管权置于同一权力结构中,加剧金融资源区域配置扭曲,引发监管竞次、监管套利及监管俘获,不断出现地方金融风险。2017年以后以金稳委成立为标志的新金融监管体制强化了金融监管的中央事权属性和地方属地责任,为加强地方金融风险治理提供新思路。以属地责任为归属,制定全国统一地方金融监管法,加强跨区域的协作机制建设,以金融治理理念推进功能性适应性监管,以监管机构独立性建设实现发展权与监管权实质分离,引进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实现央地金融监管的互恰与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金融 地方金融监管权 新型双层监管体制 国务院金稳委
原文传递
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分配关系初探——以四川省德阳市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湘玲 高红岩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35,共7页
我国在实行分税制时划定的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分配关系,在目前的实际运行中存在较大偏差,形成了事权与财权新的不适应等问题。有鉴于此,宜采取以下措施重新调整我国各级政府间的财权、事权分配关系:改变过分重视抓收入抓财政、轻视... 我国在实行分税制时划定的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分配关系,在目前的实际运行中存在较大偏差,形成了事权与财权新的不适应等问题。有鉴于此,宜采取以下措施重新调整我国各级政府间的财权、事权分配关系:改变过分重视抓收入抓财政、轻视抓支出抓事权的观念,以科学划分各级政府职能为起点,在明确规定各级政府的职能、事权、支出范围的基础上,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然后通过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减缓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权事权不平衡,保证地方财政收支平衡,保证全国不同地区的人民享受水平大体相当的公共产品与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税制 权力划分 事权财权对称 地方政府 财权 事权 分配关系 政府职能
下载PDF
论中央与地方财政权责关系与划分适度——兼论地方财政适度单立 被引量:3
11
作者 任际 《理论界》 2018年第1期44-53,共10页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平衡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而权责清晰的财政关系是在中国国情下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首要和当务之急。本文认为,在中国具体国情下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主要在于确立中央与地方的财政适应关系...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平衡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而权责清晰的财政关系是在中国国情下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首要和当务之急。本文认为,在中国具体国情下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主要在于确立中央与地方的财政适应关系,关键在于具有中央与地方财政权责关系,由此达成或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平衡和协调发展,这也是解决地方财政问题的核心内容。而划分适当、有度调适的中央与地方财政权责关系,是因应中央与地方财政权责关系这一收入与支出范畴和权责内容的基本建构相态,为此,地方财政可以适度单立,如可先完善地方税收权,而在这一现实过程中完成中央与地方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平衡相适应的基本财政任务,其既是动态的,又是静态的。进而理论上也是在主动判断建立一种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适合的基础,还需要对财政权责关系适度配置予以考证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 财政权责 权责匹配 适度单立
原文传递
地方金融监管权的权力边界——以适度干预理论为指导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祚修 《当代金融研究》 2022年第8期40-50,共11页
地方金融监管权是金融监管权的纵向配置,是中央金融监管权的有效补充。地方金融监管权有其正当性与必要性,同时政府干预存在局限性,因此地方金融监管权也要受到适度干预理论的约束。本文着重从监管对象和权限配置两方面理清地方金融监... 地方金融监管权是金融监管权的纵向配置,是中央金融监管权的有效补充。地方金融监管权有其正当性与必要性,同时政府干预存在局限性,因此地方金融监管权也要受到适度干预理论的约束。本文着重从监管对象和权限配置两方面理清地方金融监管权的权力边界,认为地方金融监管权的监管对象是地方金融组织,对地方金融组织的界定,采取列举式与抽象式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弥补监管漏洞。地方金融监管权的权限配置应覆盖市场准入、事中事后监管和市场退出三个阶段,并且要有所侧重。最后提出地方金融监管的完善路径,可从制定地方金融监管的上位法和细化下位法、加强央地和地区间的监管协调和制定权力清单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干预 地方金融监管权 权力配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