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进化策略的自适应联邦学习算法 被引量:4
1
作者 公茂果 高原 +3 位作者 王炯乾 张元侨 王善峰 谢飞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7-453,共17页
联邦学习是一种多设备参与的,保护数据隐私的深度学习技术.它能够在私有数据不出本地的同时训练全局共享模型.然而,在复杂的物联网环境中,联邦学习面临着统计异构性和系统异构性的挑战.不同的本地数据分布和高额的通信计算成本,使得过... 联邦学习是一种多设备参与的,保护数据隐私的深度学习技术.它能够在私有数据不出本地的同时训练全局共享模型.然而,在复杂的物联网环境中,联邦学习面临着统计异构性和系统异构性的挑战.不同的本地数据分布和高额的通信计算成本,使得过参数化的模型不适合在物联网应用中直接部署.同时,非独立同分布的数据也使采用参数平均聚合的联邦学习更加难以收敛.联邦学习场景下的研究难点在于,如何根据私有数据为每个客户端建立个性化的轻量级模型的同时,把这些模型汇总成为联合模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进化策略的自适应联邦学习算法.该方法将模型结构进行编码,把每个参与者视作进化策略中的个体,通过全局优化来为每个客户端自适应地生成不同的个性化子模型.客户端根据网络单元重要性和编码在服务器端超网中抽取相应的子网来进行本地更新,而这种网络局部更新的方法天然契合dropout的思想.在真实数据集上进行的大量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框架相比于经典的联邦学习方法,模型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在客户端数据非独立同分布的情况下,该算法在有效降低了客户端在通信带宽和计算力受限条件下参与联邦学习门槛的同时,提高了全局模型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进化策略 模型编码 网络剪枝 本地个性化
原文传递
乡土材料在民宿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雪艳 任欣玮 岑雅婷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9-53,共5页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强调人与自然生态、民族乡土情感文化的内在关联。本文通过对于乡土材料在民宿室内设计中的运用,阐释了乡土材料的相关概念,并进行了类别划分,较为深入地研究其在民宿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方式;以乡土...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强调人与自然生态、民族乡土情感文化的内在关联。本文通过对于乡土材料在民宿室内设计中的运用,阐释了乡土材料的相关概念,并进行了类别划分,较为深入地研究其在民宿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方式;以乡土材料使用的优点为依托,探讨其在国内外民宿中应用的典型案例,归纳总结出乡土材料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特点和优点,发掘其在表现传统地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现实意义。通过对乡土材料实践运用的讨论及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原则的研究,为乡土材料在未来室内设计中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材料 乡土风 质朴 自然 民宿
下载PDF
读陆游《入蜀记》札记 被引量:15
3
作者 莫砺锋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27,157,共13页
陆游是宋代大诗人,其散文创作的成就历来为其诗名所掩。本文对其《入蜀记》进行研究,指出此书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游记,它不仅包含许多精丽的写景小品,而且对沿途的风土人情作了生动的叙述。全书还记录了作者的人生经历,融入了浓厚的... 陆游是宋代大诗人,其散文创作的成就历来为其诗名所掩。本文对其《入蜀记》进行研究,指出此书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游记,它不仅包含许多精丽的写景小品,而且对沿途的风土人情作了生动的叙述。全书还记录了作者的人生经历,融入了浓厚的身世之感,有些片断富有诗意。本文还对此书与陆游同时所作诗歌进行比较,从而对其诗文之关系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人蜀记》 宋代 散文创作 风土人情 游记
原文传递
清代陋规及其对基层司法和地方民情的影响——从徽州讼费帐单谈起 被引量:12
4
作者 郑小春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8-106,共9页
徽州讼费帐单真实地印证了清代基层司法中名目繁多的陋规。陋规的索取者主要是书吏和衙役,其存在及泛滥的原因比较复杂,给清代基层司法和地方民情造成了恶劣影响。清统治者借助于陋规以对百姓起诉权进行控制的理念是错误的,其意图不可... 徽州讼费帐单真实地印证了清代基层司法中名目繁多的陋规。陋规的索取者主要是书吏和衙役,其存在及泛滥的原因比较复杂,给清代基层司法和地方民情造成了恶劣影响。清统治者借助于陋规以对百姓起诉权进行控制的理念是错误的,其意图不可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徽州 帐单 陋规 基层司法 地方民情
下载PDF
基层社会治理与乡村法治建设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6
5
作者 南杰·隆英强 《民间法》 CSSCI 2018年第1期104-118,共15页
基层社会治理与乡村法治建设是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和中国社会有效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更是本土化的中国社会建设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基层社会与乡村社会稳则中国整个社会稳。基层社会治理与乡村法治建设是一个需要理性思考、不... 基层社会治理与乡村法治建设是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和中国社会有效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更是本土化的中国社会建设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基层社会与乡村社会稳则中国整个社会稳。基层社会治理与乡村法治建设是一个需要理性思考、不断变化、深入研究、整合资源、与时俱进、法治评估,以及凭借大数据时代国家战略的'互联网+'行动计划等综合为治的动态过程,传统思维和单一化的习惯规则的工作方法及各种简单粗暴的暴力执法与非暴力的经济补偿手段,已难以适应现阶段中国基层社会建设的根本需求。我们首先要认识和掌握当下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与乡村法治建设的实质性问题,在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基础上,吸取或借鉴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法制文明成果与理性化的经验智慧,以中国本土法治文化的力量推动法治中国建设事业,最终开创中国本土法治方略指引下一切为民的基层社会治理与乡村法治建设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乡村法治建设 乡规民约、乡贤文化 综合为治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的法治化探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马展颖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173-177,183,共6页
通过阐述法治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归纳分析了乡村面临的农村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民法治意识薄弱、基层干部法治能力不足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法律普及、提升基层干部法律素质的具体对策,以更好地... 通过阐述法治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归纳分析了乡村面临的农村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民法治意识薄弱、基层干部法治能力不足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法律普及、提升基层干部法律素质的具体对策,以更好地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化 乡村振兴 法律体系 乡土人情 乡村治理
下载PDF
开平泮村灯会与现代乡村生活 被引量:4
7
作者 宋旭民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1-129,共9页
泮村灯会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传统。灯会仪式在宗族聚合、文化教育、生活环境、族人品性等方面对乡村生活产生影响。乡村生活又从提供组织保证、提供观念支持等方面对灯会仪式进行维护与改造。这些改造实则是乡村"小传统"对... 泮村灯会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传统。灯会仪式在宗族聚合、文化教育、生活环境、族人品性等方面对乡村生活产生影响。乡村生活又从提供组织保证、提供观念支持等方面对灯会仪式进行维护与改造。这些改造实则是乡村"小传统"对城市"大传统"的接纳吸收,使之最终成为"小传统"的组成部分,让乡村生活保持其区别于城市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村灯会 乡村生活 地方民俗 小传统
原文传递
地域性语境下的全球化创作——二月河持守地域性创作对于文学发展的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克 《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2002年第4期76-79,共4页
在小说艺术全球化的大潮中,二月河持守小说的地域化特色,用传统小说的艺术手法解读了康、雍、乾百年历史;在对具体写作题材的选择处理上,涉笔广泛,场面恢宏,既于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中掺杂了缠绵绯恻的儿女情长,又在浪漫淫巧的鬼神巫术... 在小说艺术全球化的大潮中,二月河持守小说的地域化特色,用传统小说的艺术手法解读了康、雍、乾百年历史;在对具体写作题材的选择处理上,涉笔广泛,场面恢宏,既于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中掺杂了缠绵绯恻的儿女情长,又在浪漫淫巧的鬼神巫术里宣透着扑朔迷离;俚曲乡音,袅袅绕梁;用通俗的形式鸟瞰历史、关注人生,呈现出一派艺术大家风范。仔细推研其文脉走向,我们发现,这一切都离不开对楚宛浪漫淫巧和河东重实轻名风土文化中宝贵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作者是在对两地风土文化的感悟中梳理文化运行轨迹,激发创作思路和灵感的。作者的创作实践所昭示的独特风采,对于如何在文化全球化的激荡中持守地域性的创作,如何处理好拓展全球视野与总结本土经验的关系,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学术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性语境 全球化创作 二月河 地域性创作 文学发展 风土文化 浪漫淫巧 重实轻名 历史小说
下载PDF
传统节日里的地方传统:以杭州端午节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顾希佳 《文化艺术研究》 2009年第2期1-6,共6页
当前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下讨论传统节日,人们常常会问:谁是正宗?谁最有代表性?因而忽略了传统节日的地方特征,甚至生硬地搬用"一般性知识"来重构当地"传统",得不到当地民众的认同。本文以杭州端午节为例,... 当前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下讨论传统节日,人们常常会问:谁是正宗?谁最有代表性?因而忽略了传统节日的地方特征,甚至生硬地搬用"一般性知识"来重构当地"传统",得不到当地民众的认同。本文以杭州端午节为例,通过典籍文本考证与当代田野调查,总结出它的地方特征,并强调指出,在提倡"文化多样性"的今天,我们尤其应该注意保护传统节日的地方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节日 地方传统 端午节
下载PDF
赣东北民间音乐与民俗关系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平 魏胜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14-116,共3页
赣东北民间音乐源远流长,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与当地人民相沿积累的民情风俗、生活习俗及感情意识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研究赣东北民间音乐必然涉及这一区域的民俗。
关键词 当地 广泛 民情风俗 情意 民俗 题材 民间音乐 东北 必然 人民
下载PDF
闽剧与闽都民情习俗 被引量:3
11
作者 邹自振 《闽江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6-12,48,共8页
福州方言为载体的闽剧,表现了福州人的思想、生活与性格,也表现了特有的闽都民情风俗与时代精神。闽剧中的平讲戏最能体现闽都地方特色,是闽剧中最贴近百姓的戏。《贻顺哥烛蒂》是福州方言剧的代表作,《荔枝换绛桃》则是发生在"三... 福州方言为载体的闽剧,表现了福州人的思想、生活与性格,也表现了特有的闽都民情风俗与时代精神。闽剧中的平讲戏最能体现闽都地方特色,是闽剧中最贴近百姓的戏。《贻顺哥烛蒂》是福州方言剧的代表作,《荔枝换绛桃》则是发生在"三坊七巷"附近的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他如《甘国宝》、《陈靖姑》等剧也是闽剧中表现闽都名人与民俗的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剧剧目 闽都 民情风俗 名人故事
下载PDF
海南黎苗民俗生态试论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立浩 《琼州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37-40,共4页
本文结合海南黎族婚俗和黎苗“三月三”节目民俗文化,论述其民俗生态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海南 黎族 民俗生态 “三月三” 民族节日
下载PDF
承袭制度与地方习俗:明代女土司瓦氏夫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瑜玲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2-15,共4页
女土司问题是土司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广西瓦氏夫人之所以能够作为土官之妻进行辅政,在孙子和曾孙年幼的情况下上台执政,这与明代土司承袭制度承认女性的继承权,以及广西壮族地方习俗中女性具有较高地位和瓦氏夫人个人独特的政治才能... 女土司问题是土司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广西瓦氏夫人之所以能够作为土官之妻进行辅政,在孙子和曾孙年幼的情况下上台执政,这与明代土司承袭制度承认女性的继承权,以及广西壮族地方习俗中女性具有较高地位和瓦氏夫人个人独特的政治才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袭制度 地方习俗 瓦氏夫人
下载PDF
闽西客家传统婚俗特点与现代婚俗改革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清书 《龙岩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29-35,共7页
闽西客家传统婚俗与汉族的传统婚俗一脉相承,有地域性、开放性和时代性特点。这些特点,既制约了婚俗改革的进程,也提供了改革的可能性。历史上,官方和民间,一直对婚俗的方方面面施加影响,使各地婚俗不断演变、不断发展。在新时期,必须... 闽西客家传统婚俗与汉族的传统婚俗一脉相承,有地域性、开放性和时代性特点。这些特点,既制约了婚俗改革的进程,也提供了改革的可能性。历史上,官方和民间,一直对婚俗的方方面面施加影响,使各地婚俗不断演变、不断发展。在新时期,必须发挥民俗专家应有的作用,深入研究婚俗的历史与现状。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度、组织、教育、宣传等方面,必须加大力度,遏制不良风气,提高移风易俗的效果,加快文明婚俗的形成,促进现代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 传统婚俗 现代婚俗 闽西客家
下载PDF
蒙元时期农业发展及农业相关制度探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九万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9-135,共7页
蒙元时期的农业发展及农业制度是重要而且复杂的议题。学界关于该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具体问题描述上。大蒙古国初期,统治区域主要集中在蒙古高原,适宜农业生产的区域较少,农业发展不占主要地位,农业制度几乎无从谈起。窝阔台汗时期,随... 蒙元时期的农业发展及农业制度是重要而且复杂的议题。学界关于该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具体问题描述上。大蒙古国初期,统治区域主要集中在蒙古高原,适宜农业生产的区域较少,农业发展不占主要地位,农业制度几乎无从谈起。窝阔台汗时期,随着战争向南推进,适宜农业发展的区域扩大,即便依然以游牧业为主,但在适宜地区逐渐发展农业,并制定了丙申税制。蒙哥汗时期,统治区域扩展到中原地区,统治者及时地调整统治政策,逐渐形成民田和官田两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为了配合战争的需要,统治者扩大官田中屯田范围,并发展农业,增加收取赋税的区域。忽必烈时期,建立起更为广大的以中原为政治中心的统治范围,农耕区域扩大,统治者按照不同农耕区域的特征,扩大民田,发展农业,制定劝农制度,整顿村社制度等不尽相同的农业制度,维护大一统政权。随着战争的推进,更是极大地扩展屯田范围,农业呈现快速恢复状态;元朝中后期,战争结束,屯田不再是主要土地制度,农业相关制度也没有更大改变和发展。可以看出,随着战争发展,在疆域由北向南扩展基础上,蒙元时期农业发展和农业制度呈现出继承性、阶段性、地域性等复杂特性,这种复杂性恰恰说明其因俗而治、因地制宜的统治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元时期 农业制度 因俗而治 因地制宜
原文传递
唐宋钱塘江潮诗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瑜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63-66,共4页
文章以唐宋钱塘江潮诗词为分析对象,通过观赏钱塘江潮的自然景观,探寻观潮时特有的地方民俗,揭示了钱塘江潮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由此,塘江潮从单一的自然审美、民俗审美上升到了多种层面的精神审美。
关键词 钱塘江潮 诗词 唐宋 景观 民俗 文化
下载PDF
乡村题材电影《平原上的夏洛克》的叙事新思路 被引量:1
17
作者 揭祎琳 《民族艺林》 2023年第2期52-59,共8页
电影《平原上的夏洛克》由徐磊执导、饶晓志监制,在2019年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中获得了最佳剧情长片提名,并斩获最佳文本大奖。影片以河北乡村为故事主要发生地,将荒诞与现实共冶于一炉,以真诚与朴素为翼构筑乡村的人情和民俗,将一个... 电影《平原上的夏洛克》由徐磊执导、饶晓志监制,在2019年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中获得了最佳剧情长片提名,并斩获最佳文本大奖。影片以河北乡村为故事主要发生地,将荒诞与现实共冶于一炉,以真诚与朴素为翼构筑乡村的人情和民俗,将一个乡村破案故事抽丝剥茧、娓娓道来。这部小成本的处女作在银幕上大放异彩,提供了一种弥足珍贵的乡村叙事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叙事 乡土人情 荒诞喜剧 人性 隐喻
下载PDF
试论哈代小说中“地方色彩”的运用
18
作者 原蓓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30-32,共3页
哈代小说中的地方色彩主要表现为地理环境、人物语言、民俗歌舞和小说的民间故事结构等四个方面 。
关键词 哈代 小说评论 地方文化 地理环境 人物语言 民俗 民间故事 故事结构 方言
下载PDF
论迟子建散文的东北地方书写
19
作者 张远 高杨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40-49,共10页
迟子建散文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数量众多,生活中的一花一景、一人一事皆可引发作者无限的情思与遐想,显示了作家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细腻感知和真切体悟。其中一系列以描写东北自然景物、记录故乡风俗、回忆故乡日常生活与人事以及思... 迟子建散文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数量众多,生活中的一花一景、一人一事皆可引发作者无限的情思与遐想,显示了作家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细腻感知和真切体悟。其中一系列以描写东北自然景物、记录故乡风俗、回忆故乡日常生活与人事以及思考东北地方文化的作品,构成东北“地方书写”,呈现当代散文创作中的东北“地方风景”,体现迟子建的身份与文化认同,彰显独特的人文理想与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散文 自然景观 地方风俗 故乡人物 地方文化
下载PDF
吸收、规避、引导:类型化办理涉少数民族民事法律纠纷案件
20
作者 张民全 《宜宾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18-24,37,共8页
在涉少数民族民事法律纠纷案件中,民族地区风俗习惯与国家法律之间的竞存是司法机关遭遇的关键性难题。现有的两种解决思路仅是在一般意义上处理了这一难题,而没有给予法官具体的解决方案。对于这类案件,一种更为具体、可行的思路是类... 在涉少数民族民事法律纠纷案件中,民族地区风俗习惯与国家法律之间的竞存是司法机关遭遇的关键性难题。现有的两种解决思路仅是在一般意义上处理了这一难题,而没有给予法官具体的解决方案。对于这类案件,一种更为具体、可行的思路是类型化办理,即在办理该类案件时,法官需要根据案情对案件涉及的民族地区风俗习惯和国家法律进行分析,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随着民族地区地方性的式微和乡土社会的变迁,类型化办案思路将让位于一元法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俗习惯 类型化 良风美俗 恶俗陋习 一元法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