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喉癌切缘状况与术后放疗和联合化疗预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黎长江 王胜资 +1 位作者 丁浩 王纾宜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分析因手术切缘阳性而行单纯放疗和联合化疗喉癌患者切缘状况对其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1-01-2007-12-31因手术治疗后切缘阳性来我院行放化疗的102例喉癌患者临床资料。11例手术切缘术后病理有不... 目的:分析因手术切缘阳性而行单纯放疗和联合化疗喉癌患者切缘状况对其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1-01-2007-12-31因手术治疗后切缘阳性来我院行放化疗的102例喉癌患者临床资料。11例手术切缘术后病理有不典型增生,21例有原位癌,18例有浸润性癌,归为Ⅰ类切缘(n=50)。距肿瘤0.1cm者17例,0.2cm者18例,0.3cm者17例,归为Ⅱ类切缘(n=52)。共有81例行单纯放疗,21例行放疗联合化疗。结果:不典型增生组、原位癌组、浸润癌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8%和73%,不典型增生组与浸润癌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Ⅰ类切缘和Ⅱ类切缘3年生存率分别为85%和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控率分别为97%和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单纯放疗组3年生存率、局控率和远处转移控制率分别为85%、93%和70%,联合化疗组分别为75%,83%和100%,经统计检验分析,远处转移控制率两治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组切缘生存曲线两两比较,0.2cm和0.3cm组与浸润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和0.02。结论:术后切缘不论是浸润癌或是原位癌或是不典型增生,经单纯放疗和联合化疗后几乎均有相似的局部区域控制率,原位癌和浸润癌有相似的生存率,而不典型增生0.2cm和0.3cm切缘生存率较浸润癌显著提高,因而切缘依然是影响这类患者生存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局部控制率 生存率 局部区域控制率 远处转移控制率 阳性切缘
原文传递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脑转移瘤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何海霞 李燕 《华西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442-448,共7页
脑转移瘤易出现相关神经症状从而威胁患者生命,一线治疗手段以手术切除、全脑放射治疗(whole brain radiotherapy,WBRT)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为主。随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进步,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的适应证... 脑转移瘤易出现相关神经症状从而威胁患者生命,一线治疗手段以手术切除、全脑放射治疗(whole brain radiotherapy,WBRT)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为主。随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进步,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的适应证逐渐扩大,手术及WBRT应用的范围逐渐缩小,SRS在年龄<50岁、单个脑转移灶患者中已确定明显获益,但具体的应用范围仍存在争议,大量围绕争议设计的Ⅲ期随机多中心试验也正在开展。该文整理并总结现有的临床研究结果,得出在脑转移治疗中术后辅助SRS优于术后辅助WBRT,SRS在高龄患者以及多个脑转移灶患者中应用安全有效,脑转移患者应用靶向治疗从而推迟SRS可能带来不良预后的结论。未来的研究焦点在于如何选择SRS辅助靶向治疗的最佳适用时机及人群,以及预防局部转移灶治疗后的复发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总体生存率 局部控制率 毒性反应
原文传递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侯彬 黄维平 +1 位作者 尹中普 刘永刚 《癌症进展》 2021年第13期1345-1348,1358,共5页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20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分为等离子组(n=86)和传统组(n=34),其中等离子组患者采用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传统组患者采用传...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20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分为等离子组(n=86)和传统组(n=34),其中等离子组患者采用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喉裂开声带切除术。所有患者手术结束后均采用门诊复查与电话随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3年随访。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喉功能保存率及1年、3年局部控制率,分析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等离子组患者的术后喉功能保存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1年、3年局部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术前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浸润方向均可能与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3年局部控制率有关(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临床分期、术前KPS评分、浸润方向向下累及声门下均是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3年局部控制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能够在尽可能提高术后喉功能保存率的情况下,取得与传统手术相当的疗效,其治疗效果与多项因素有关,临床可按需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案,改善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声门型喉癌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局部控制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TACE联合调强放疗对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朱六玲 蔡陈枫 孟岩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对不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经动脉化学栓塞(TACE)联合调强放疗(IMRT)治疗后病人的生存率、局部无进展生存期(LPFS)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探讨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放... 目的对不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经动脉化学栓塞(TACE)联合调强放疗(IMRT)治疗后病人的生存率、局部无进展生存期(LPFS)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探讨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放疗科接受治疗的98例不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病人,其中男66例,女32例,年龄34~79岁,平均(57.7±4.5)岁。随机分为单纯TACE治疗组49例,TACE联合IMRT组49例,每6个月复查,随访时间2年。单纯TACE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首要的观察指标包括肿瘤局部控制率、总生存期(OS)和LPFS。次要的观察指标为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乏力、肝肾功能损伤、骨髓抑制反应及胃肠道反应。2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2组间生存指标比较采用log-rankχ~2检验。结果截至2017年12月底,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1~24个月),共有53例病人死亡(TACE组死亡31例,TACE联合IMRT组死亡22例),45例病人生存。TACE联合IMRT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总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LPFS均高于单纯TACE治疗组(均P<0.05)。联合治疗组不同级别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均高于单纯TACE治疗组(均P<0.05),2组间肝肾功能损伤和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虽然联合治疗组比单纯TACE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但能够提高不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病人的生存率,延长中位生存时间和LPFS,TACE联合IMRT可以作为一种可靠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调强放疗 经动脉化学栓塞 局部控制率 生存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早期声门型喉癌应用低温等离子刀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2
5
作者 董玉科 李玉杰 于敏 《中外医疗》 2015年第10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声门型喉癌应用低温等离子刀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该院2009年5月—2014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前者应用低温等离子刀射频消融术,后者... 目的探讨早期声门型喉癌应用低温等离子刀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该院2009年5月—2014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前者应用低温等离子刀射频消融术,后者单纯应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作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病患局部控制率为83.3%和86.7%,两组患者的局部控制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和2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而言,采用低温等离子刀射频消融治疗和单纯手术治疗都具有较高的局部控制率,但是相对而言,低温等离子喉肿瘤切除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良反应少、术后声音恢复好等优点,一般情况下还可以避免气管切开,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门型喉癌 射频消融 低温等离子刀 局部控制率 治疗效果
下载PDF
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23例浅表淋巴结转移瘤 被引量:12
6
作者 林琦 张颖 +4 位作者 戴建建 徐瑞彩 杨琦 耿宝成 韩明勇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8-44,共7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浅表淋巴结转移瘤的技术方法、近期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23例浅表淋巴结转移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植...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浅表淋巴结转移瘤的技术方法、近期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23例浅表淋巴结转移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植入计划,根据术前计划在CT引导下行浅表淋巴结转移瘤^(125)I粒子植入术,术后行质量验证。分别于术后1、3、6、9、12个月复查CT,进行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评估。结果对23例患者、28个靶区病灶进行了治疗,术后1、3、6、9、12个月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4.6%、82.4%、81.2%、83.3%和85.7%。中位随访时间为9个月(1~16个月),生存15例,死亡8例。靶区病灶的中位局部控制时间为12个月(95%CI:7.4,16.5),而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3个月(95%CI:0.3,5.7),P=0.194。术后出现急性皮肤放疗反应Ⅰ/Ⅱ级6例,无其他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125)I粒子植入治疗浅表淋巴结转移瘤,方法可行,近期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是局部治疗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浅表淋巴结转移瘤 局部控制率 并发症
原文传递
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7
作者 房菲菲 张颖 +5 位作者 林琦 袁苑 戴建建 徐瑞彩 耿宝成 韩明勇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3-57,共5页
目的观察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收集应用^(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22例转移性肝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植入计划,根据TPS计划在CT引导下行肝脏病灶^(125)I粒子植入... 目的观察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收集应用^(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22例转移性肝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植入计划,根据TPS计划在CT引导下行肝脏病灶^(125)I粒子植入术,术后行CT检查,将CT图像的DICOM格式图片传送到TPS系统,并进行术后剂量验证。分别于术后1、3、6、9、12个月行CT复查,进行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评价。结果 22例患者病灶总数为27个,中位肿瘤最长径3.4 cm(1.0~7.4 cm),病灶植入粒子数4~87颗,粒子活度1.85×107~2.96×107Bq(0.5~0.8 m Ci)。术后1个月,CR 11例,PR 6例,SD 5例,PD 5例,局控率(CR+PR+SD)为81.5%。术后3、6、9、12个月局控率分别为78.9%、76.9%、77.8%、66.7%。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1~14个月),生存13例,死亡9例,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粒子植入术后疼痛缓解率91.7%。术中出血7例(31.8%),恶心/呕吐3例(13.6%),术后发热1例(4.5%),粒子移位2例(9.1%)。结论 ^(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转移性肝癌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肝脏肿瘤 局控率 并发症
原文传递
食管癌根治性放疗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与累及野照射的疗效 被引量:8
8
作者 林萍 王纪煌 肖纪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根治性放疗食管癌患者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ENI)与累及野照射(IFI)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间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行根治性放疗的96例食管癌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选择性淋巴引流... 目的探讨根治性放疗食管癌患者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ENI)与累及野照射(IFI)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间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行根治性放疗的96例食管癌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的48例患者纳入ENI组,采用累及野照射的48例患者纳入IFI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放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3年内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和放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ENI组患者放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与IFI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ENI组患者治疗3年内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与IFI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ENI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IFI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给予食管癌患者根治性放疗时,累及野照射的临床总有效率、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方面与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疗效相当,但累及野照射可降低放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根治性放疗 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 累及野照射 局部控制率 生存率
原文传递
陀螺刀对部分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夏世会 王娟 詹必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497-499,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32例陀螺刀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效果。方法:采用50%等剂量线包绕95%以上PTV靶区,单次剂量3.0-5.5Gy,每天一次,一周5次,边缘总剂量48-52Gy,2-3周内完成。结果:32例病人全部完成治疗,中位随访22个月,CR为34%(11/32)... 目的:回顾性分析32例陀螺刀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效果。方法:采用50%等剂量线包绕95%以上PTV靶区,单次剂量3.0-5.5Gy,每天一次,一周5次,边缘总剂量48-52Gy,2-3周内完成。结果:32例病人全部完成治疗,中位随访22个月,CR为34%(11/32)、PR为50%(16/32)、SD为9%(3/32)、PD为6%(2/32),全组有效率(CR+PR)为84%。结论:陀螺刀放疗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是安全有效的,具有较好远期疗效及较少放射性不良反应,失败主要原因是远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 局部控制率 总生存率
下载PDF
不同放化疗对直肠癌术后患者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董俊青 张红云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7期141-142,共2页
目的研究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在直肠癌术后应用中对局部控制率与生存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接收诊治的46例局部晚期直肠癌临床放化疗的治疗情况,根据放化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研究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在直肠癌术后应用中对局部控制率与生存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接收诊治的46例局部晚期直肠癌临床放化疗的治疗情况,根据放化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进行同步放化疗,对照组进行序贯放化疗,对比两组患者放化疗后局部控制率与生存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3年内局部控制率与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程度显著重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术后进行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后局部控制率与3年内生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同步放化疗加重患者不良反应,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直肠癌 同步放化疗 序贯放化疗 局部控制率 生存率
下载PDF
比较安罗替尼联合同步放化疗与常规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润泽 李世杰 +4 位作者 宋瑞霞 王晓燕 周逸涵 樊锐太 刘俊启 《临床医学进展》 2020年第8期1766-1772,共7页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01-01到2020-04-30间我院收治的252例接受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其中21例加用盐酸安罗替尼药物联合同步放化...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01-01到2020-04-30间我院收治的252例接受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其中21例加用盐酸安罗替尼药物联合同步放化疗方案,231例采用无盐酸安罗替尼的常规同步放化疗方案,利用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方法排除年龄、性别等非研究因素的干扰,最终入组42名病人(21名采用“安罗替尼 + 同步放化疗”方案,21名采用“常规同步放化疗”方案),分别在治疗后第12周、24周、36周、48周、60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及不良反应评估,并跟踪统计两组患者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结果:安罗替尼联合同步放化疗方案组患者肿瘤局部控制率显著优于常规同步放化疗组患者(P 【0.05)。安罗替尼组患者常见不良的反应为手足综合征(HFS),安罗替尼组的患者手足综合征分级均为II级以下。常规同步放化疗方案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结论:安罗替尼联合同步放化疗较常规同步放化疗方案可明显提高食管癌局部晚期患者的肿瘤局部控制率,改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安罗替尼 同步放化疗 局部控制率
下载PDF
食管癌放疗后复发再程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会霞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6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疗后复发再程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诊治的食管癌放疗后复发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7例(采取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研究组47例(采取三维适形...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疗后复发再程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诊治的食管癌放疗后复发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7例(采取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研究组47例(采取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的近期局部控制率、3年生存率以及死亡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研究组患者近期局部控制率为58.70%,高于对照组(54.35%),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患者3年生存率为17.39%,高于对照组(13.04%),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死亡38例,其中因治疗不良反应死亡占52.63%,高于对照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因远处转移、局部未控制死亡者占比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放疗后复发再程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的临床效果稍优于单纯放疗,但对近期局部控制率和3年生存率均无较大程度改善。致死因素以不良反应为主,应在治疗中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疗 生存率 复发 局部控制率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
原文传递
宫颈癌放射治疗剂量对局部控制率与毒副反应的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菡奕 路顺 +4 位作者 孙畅 彭新皓 谭明宇 邓思瑶 郎锦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3期36-40,共5页
目的明确放疗剂量对宫颈鳞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与毒副反应的影响,探索宫颈癌患者能否在高剂量中获益。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62例行根治性同步化疗的宫颈鳞癌患者,对所有患者的高危临床靶区(high-risk clinical target volume,HR-CTV)和... 目的明确放疗剂量对宫颈鳞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与毒副反应的影响,探索宫颈癌患者能否在高剂量中获益。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62例行根治性同步化疗的宫颈鳞癌患者,对所有患者的高危临床靶区(high-risk clinical target volume,HR-CTV)和低危临床靶区(low-risk clinical target volume,LR-CTV)的剂量分别与复发情况进行了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 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计算最佳照射剂量截断值,依据各靶区的剂量截断值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析不同剂量参数下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局部控制率(loc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LRFS)、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及毒副反应。结果 HR-CTV高剂量组与LR-CTV高剂量组的患者5年LRFS分别优于低剂量组(P <0. 05),而OS、PFS、DM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Cox回归分析显示LR-CTV是影响局部控制率的独立因素(P=0. 01)。LR-CTV高剂量组的患者中照射剂量的升高与局部控制率无关联(P> 0. 05),同时HR-CTV高剂量组的患者急性肠道毒副反应明显增加(P <0. 05)。结论 LR-CTV高剂量组的患者具有更好的局部控制率和可控的毒副作用,提示LR-CTV>68 gy可能是目前宫颈鳞癌患者较为恰当的放疗剂量,进一步提高LR-CTV的放疗剂量对局部控制率无改善,且提高了毒副反应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根治性放疗 剂量学 局部控制率 毒副反应
下载PDF
放射治疗对乳腺癌寡转移局部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淑伟 殷进军 +2 位作者 邵姜超 丛秋梅 王冰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3年第2期72-79,共8页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乳腺癌寡转移患者的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75例乳腺癌术后寡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调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对寡转移部位进行放射治疗,生存分析...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乳腺癌寡转移患者的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75例乳腺癌术后寡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调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对寡转移部位进行放射治疗,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全病变放射治疗组及非全病变放射治疗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法。结果75例乳腺癌寡转移患者中,采用调强放射治疗68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7例;放射治疗部位骨30例,肺22例,淋巴结19例,脑转移3例,肝转移1例。中位随访时间为42.0个月(32.0~52.0个月),5年0S为65.4%,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为68.6%,5年局部控制率为64.4%。全病变放射治疗组50例,非全病变放射治疗组25例。全病变放射治疗组预后优于非全病变放射治疗组(5年PFS:88.9%比22.0%,χ^(2)=17.381,P<0.001;5年0S:82.5%比22.7%,χ^(2)=15.416,P<0.001;5年局部控制率:87.3%比24.0%,χ^(2)=15.669,P<0.001)。接受不同部.位放射治疗的患者5年局部控制率.OS及P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462、2.717、0.929,P=0.482、0.437、0.818)。多因素分析显示:全病变放射治疗、组织学分级2级是乳腺癌寡转移患者局部控制率(HR=0.115,95%CI:0.037~0.363,P<0.001;HR=0.138,95%CI:0.029-0.651,P=0.012)、PFS(HR=0.127,95%CI:O.041~0.392,P<0.001;HR=0.150,95%CI:0.034~0.661,P=0.012)、OS(HR=0.144,95%CI:0.047~0.441,P=0.001;HR=0.169,95%CI:0.038~0.754,P=0.020)的独立保护因素;肿块直径<3 cm是局部控制率的独立保护因素(HR=0.265,95%CI:0.092~0.764,P=0.014)。结论乳腺癌寡转移全病变放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尤其是对于组织学分级2级和肿块直径<3cm的患者,可以提高其局部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放射疗法 寡转移 局部控制率
原文传递
宫颈癌术后应用调强放疗同期化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丁金泉 李美丽 +2 位作者 张群贵 吴修洪 朱淑芳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17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应用调强放疗同期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3例,将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治疗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放疗+TP化疗方案,治疗组实施调强放疗+TP化疗方...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应用调强放疗同期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3例,将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治疗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放疗+TP化疗方案,治疗组实施调强放疗+TP化疗方案。比较两组1、3年内的肿瘤局部控制情况、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1、3年局部控制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3年生存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应用调强放疗同期化疗可有效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减少不良反应,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有明显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宫颈癌 化疗 生存率 不良反应 局部控制率
下载PDF
血红蛋白浓度对中晚期宫颈癌放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璐 《系统医学》 2017年第15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究血红蛋白浓度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放疗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在2012年9月—2014年4月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中选出6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根据治疗前的血红蛋白浓度分组,低浓度组(Ab在75~89 g/L)、中浓度组(Ab... 目的探究血红蛋白浓度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放疗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在2012年9月—2014年4月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中选出6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根据治疗前的血红蛋白浓度分组,低浓度组(Ab在75~89 g/L)、中浓度组(Ab在90~119 g/L)、高浓度组(Ab≥120 g/L);对比3组患者的肿瘤局部控制率、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结果在近期疗效肿瘤局部控制率、远期疗效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上,高浓度组患者分别为90.91%、100.00%、90.91%,中浓度组患者分别为69.70%、84.85%、66.67%,低浓度组患者分别为65.38%、76.92%、61.54%;3组对比,高浓度组患者的各指标值均最高,中浓度组次之,低浓度组最低(P<0.05)。结论血红蛋白浓度是影响到中晚期宫颈癌放疗效果的一个影响因素,随着血红蛋白浓度的提高,放疗效果也随着提高,临床医师应重视对患者的纠正贫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浓度 中晚期宫颈癌 放射治疗 局部控制率 生存率
下载PDF
三维适形照射与体部γ刀照射剂量学的比较与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宏 郎红娟 +3 位作者 于得全 梁军 张昕 张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11期2246-2248,共3页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照射与体部γ刀照射剂量学应用的特点。方法:分别选取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和体部γ刀照射计划各10例,比较两种计划在靶区高剂量分布、靶区剂量均匀度、正常组织受量和靶区周围剂量梯度变化情况。结果:三维适形照射靶区剂...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照射与体部γ刀照射剂量学应用的特点。方法:分别选取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和体部γ刀照射计划各10例,比较两种计划在靶区高剂量分布、靶区剂量均匀度、正常组织受量和靶区周围剂量梯度变化情况。结果:三维适形照射靶区剂量分布均匀,靶区适形度好,受照剂量高,周围正常组织受低剂量照射体积大;体部γ刀照射中心剂量高,靶区外有高剂量梯度变化,周围正常组织受量小。结论:结合三维适形照射与体部γ刀照射的剂量学特点,对同一患者,采用三维适形与体部γ刀结合照射的方法,得到较好的高剂量靶区分布的同时,周围正常组织受量最小,靶区局部控制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 体部γ刀照射 高剂量梯度 局部控制率
下载PDF
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组织等效填充物使用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陈黎 钱建军 田野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4-188,共5页
乳房切除术后放疗(PMRT)的使用已被证明为乳腺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但关于组织等效填充物(bolus)的使用仍存在争议。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PMRT中bolus的使用并不会显著提高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却因此明显增加了患者的急性皮肤不良反应,甚至... 乳房切除术后放疗(PMRT)的使用已被证明为乳腺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但关于组织等效填充物(bolus)的使用仍存在争议。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PMRT中bolus的使用并不会显著提高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却因此明显增加了患者的急性皮肤不良反应,甚至可能导致更频繁和更长时间的治疗中断。现有的回顾性研究均表明对于接受乳房切除术和全身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如无皮肤侵犯,则建议在放疗期间不常规使用bolus,但还需要更高级别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后放射疗法 组织补偿物 皮肤不良反应 急性/晚期 局部控制率
原文传递
3D打印阴道模型塞插植治疗宫颈癌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文翠 赵林 王小龙 《癌症进展》 2022年第8期854-858,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阴道多通道个体化模型塞插植治疗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2013年1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30例宫颈癌患者接受常规腔内治疗(ICBT),作为ICBT组,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6例宫颈癌患者接受3D打印插植治疗(3D... 目的探讨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阴道多通道个体化模型塞插植治疗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2013年1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30例宫颈癌患者接受常规腔内治疗(ICBT),作为ICBT组,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6例宫颈癌患者接受3D打印插植治疗(3DP-ISBT),作为3DP-ISB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剂量学结果[高危临床靶体积(HR-CTV)D_(90)和膀胱、直肠、乙状结肠D_(2cc)],并评价近期疗效。结果肿瘤直径5~6 cm、肿瘤直径≥7 cm、阴道侵犯﹥2/3及有宫旁侵犯的3DP-ISBT组宫颈癌患者HR-CTV D_(90)均明显高于ICBT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DP-ISBT组患者直肠、乙状结肠的D_(2cc)均低于ICB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P-ISBT组患者1年肿瘤局部控制率为86.2%,高于ICBT组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传统腔内治疗相比,3D打印多通道个体化阴道模型塞插植治疗宫颈癌具有更好的剂量学优势,且近期疗效较好,但长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还需要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3D打印阴道模型塞 组织间插植治疗 剂量学 局部控制率
下载PDF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放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姜瑶 伍钢 +1 位作者 张盛 丁乾 《实用癌症杂志》 2012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放疗对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成人组14例(27个病变部位),中位单次放疗剂量180 cGy,中位总放疗剂量1 600 cGy;局部控制率96... 目的探讨放疗对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成人组14例(27个病变部位),中位单次放疗剂量180 cGy,中位总放疗剂量1 600 cGy;局部控制率96.3%,完全缓解率为74.1%。成人组7例(9个病灶),中位单次放疗剂量200cGy,中位总放疗剂量2 000 cGy;局部控制率100.0%,完全缓解率66.7%。放疗剂量≤2 000 cGy者与>2 000 cGy者局部控制率及完全缓解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位随访时间4年。随访期间无严重放疗并发症发生;无野内复发。结论放疗是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的有效治疗手段,其局控率高,野内复发及严重放疗并发症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放疗剂量 局控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