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氧化肽对人肺癌细胞A549,红细胞和肝组织氧化性损伤的抑制作用
1
作者 刘志东 郭本恒 +3 位作者 王荫榆 李云飞 刘振民 王建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3期510-513,共4页
研究了抗氧化肽A对人肺癌细胞A549,红细胞溶血和肝组织氧化性损伤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抗氧化肽A能够有效地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同时也能抑制红细胞的溶血和肝组织氧化性损伤的发生。
关键词 抗氧化肽 人肺癌细胞A549 红细胞 肝组织 氧化 抑制
下载PDF
HBV感染恢复期血清标志物与肝细胞HBV cccDNA检测对照 被引量:1
2
作者 宋闽宁 黄文琪 +5 位作者 闵峰 洪美珠 范荣华 吴卫兵 张丽 李伟杰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334-336,共3页
目的:了解肝组织乙肝病毒共价闭合环状脱氧核糖核酸(HBV cccDNA)与血清HBV复制指标的关系,以探索判定抗HBV的疗程终结点的观察方法。方法:既往HBV感染者、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及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各13例,将血清HBV DNA、HBV-M及肝组... 目的:了解肝组织乙肝病毒共价闭合环状脱氧核糖核酸(HBV cccDNA)与血清HBV复制指标的关系,以探索判定抗HBV的疗程终结点的观察方法。方法:既往HBV感染者、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及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各13例,将血清HBV DNA、HBV-M及肝组织HBV cccDNA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肝硬化肝癌及CHB患者抗-HBe阳性分别为12例和9例,血HBV DNA阳性分别为6例和8例,肝细胞HBV cccDNA均阳性;既往HBV感染13例中,HBsAg阴性,抗-HBs和/或抗HBc阳性各7和6例,有3例肝细胞中HBV cccDNA阳性。抗-HBs阳性的7例肝细胞HBV cccDNA阴性,抗-HBe阳性及抗HBs合并抗-HBe阳性者,肝细胞HBV cccDNA分别为105拷贝/ml和103拷贝/ml,与抗-HBs阳性组对照,t=4.5、4.0(P均<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CHB患者核苷类治疗后全应答,肝组织HBV cccDNA仍均为阳性。结论:抗-HBs阳性HBV感染后恢复期血清,肝组织HBV cccDNA阳性比率明显低于CHB抗HBe阳性HBV DNA阴性病例。抗病毒治疗CHB的终点,应是血清抗-HBs阳性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 慢性 肝炎 肝组织 乙肝病毒共价闭合环状脱氧核糖核酸
下载PDF
利用DDRT-PCR研究丝羽乌骨鸡与AA肉鸡肝脏基因表达的差异
3
作者 李亮 朱庆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1-343,共3页
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丝羽乌骨鸡(SK)与引进的快大型肉鸡品种爱拔益加肉鸡(AA)之间肝脏组织基因表达的差异。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方法分离差异片段,利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技术验证差异显示片段的重扩增产物成... 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丝羽乌骨鸡(SK)与引进的快大型肉鸡品种爱拔益加肉鸡(AA)之间肝脏组织基因表达的差异。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方法分离差异片段,利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技术验证差异显示片段的重扩增产物成分的单一性,采用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技术对获得的差异显示cDNA片段进行了差异真实性的鉴定。共获得了丝羽乌骨鸡与AA肉鸡差异表达cDNA片段38条,其中26条为丝羽乌骨鸡肝脏表达,而AA肉鸡不表达;其余12条为AA肉鸡肝脏表达,而丝羽乌骨鸡不表达。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丝羽乌骨鸡特异基因的表达探索了一种可行的方法,并积累了一定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羽鸟骨鸡 爱拔益加肉鸡 肝脏 基因表达 差异显示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活体肝移植中IQQA法与手工描记法对供肝体积评估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魏林 蒋文涛 +5 位作者 高伟 杨涛 曾志贵 王浩 沈中阳 朱志军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51-353,共3页
目的评估IQQA肝脏影像解读分析系统在活体肝移植术前评估供者肝脏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07年6月至2010年7月间共有123例活体供者接受供肝手术,供肝均为右半肝,其中56例含肝中静脉。首先采用16层螺旋CT对供者肝... 目的评估IQQA肝脏影像解读分析系统在活体肝移植术前评估供者肝脏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07年6月至2010年7月间共有123例活体供者接受供肝手术,供肝均为右半肝,其中56例含肝中静脉。首先采用16层螺旋CT对供者肝脏进行扫描,然后分别采用MSCT手工描记法和IQQA法测量肝脏体积,分别记录两种方法测量供肝体积的耗时,并以术中实际测量的供肝重量作为参照标准,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行IQQA法和MSCT手工描记法测量值与实测值间的相关分析,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IQQA法和MSCT手工描记法测量供肝的体积分别为(856.76±162.18)cm^3和(87().64±172.54)cm^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耗时分别为(16.9±1.4)min和(39.3±2.1)min,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实际测量的供肝体积为(632.59±131.73)cm^3,两种术前评估方法均与实测肝重呈显著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896和0.921,P〈0.01);回归方程:术中实测重量=-150.303+1.025×IQQA法测得值,术中实测重量=-94.397+0.955×MSCT手工描记法测得值。结论与临床常用的MSCT手工描记法相比较,IQQA肝脏影像解读分析系统评估活体肝移植供肝体积具有相同的安全性、准确性和稳定性,并且测量耗时明显缩短;IQQA系统提供的三维血管重建和模拟肝脏切割功能能够更好的促进临床医生对供者肝脏解剖结构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活体供者 器官测量
原文传递
硒拮抗镉致小鼠肝脏氧化损伤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卢惠迪 夏秋博 +4 位作者 王梓凝 关楠楠 周清波 李佳 程广东 《饲料博览》 CAS 2021年第3期20-23,共4页
为了研究硒与重金属镉的拮抗作用,试验选取80只健康的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高镉组、硒组、高镉+硒组),连续7 d按照组别每天给小鼠腹腔注射等量去离子水、2.0 mg·kg^(-1) Cd^(2+)、0.2 mg·kg^(-1) Se^(2+)、2.0 mg... 为了研究硒与重金属镉的拮抗作用,试验选取80只健康的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高镉组、硒组、高镉+硒组),连续7 d按照组别每天给小鼠腹腔注射等量去离子水、2.0 mg·kg^(-1) Cd^(2+)、0.2 mg·kg^(-1) Se^(2+)、2.0 mg·kg^(-1) Cd^(2+)+0.2 mg·kg^(-1) Se^((2+)),第8天观察小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测定肝脏器官指数和组织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镉组肝脏器官指数上升(P>0.05),SOD和CAT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MDA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与高镉组相比,高镉+硒组肝脏器官指数下降(P>0.05),SOD和CAT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MDA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说明硒可以通过与重金属镉产生的拮抗作用,使小鼠毒害症状有所减缓,表现在小鼠肝脏器官指数下降,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清除自由基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肝脏器官指数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丙二醛
下载PDF
用于腹部CT肝脏分割的边界监督模型 被引量:3
6
作者 于凌涛 王鹏程 +1 位作者 张莹 夏永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6-81,88,共7页
针对肝脏分割影像中模糊的肝脏边界,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用于腹部CT肝脏分割的边界监督模型.该模型包括肝脏区域分割模块和边界分割模块,其中边界分割模块使用肝脏边界进行监督训练,输出精准的肝脏边界.模型将肝脏区域分割输出与边界分割... 针对肝脏分割影像中模糊的肝脏边界,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用于腹部CT肝脏分割的边界监督模型.该模型包括肝脏区域分割模块和边界分割模块,其中边界分割模块使用肝脏边界进行监督训练,输出精准的肝脏边界.模型将肝脏区域分割输出与边界分割输出融合在一起,得到最终的肝脏分割预测.肝脏区域分割模块与边界分割模块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损失函数进行监督训练.模型使用腹部器官分割挑战提供的数据集进行了消融实验并与先进模型进行了评估.结果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异性,提出的边界分割模块有助于保留肝脏的边缘信息,提高了肝脏分割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分析 腹部肝脏器官分割 肝脏分割 深度学习 边界监督 融合损失函数
原文传递
自制多器官保存液在草犬肝脏低温保存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范克军 朱有华 +1 位作者 吴渊文 罗明 《实用医药杂志》 2007年第4期465-467,共3页
目的研究自制SMO(上海多器官)液对草犬肝脏低温保存的效果。方法采用草犬肝脏非循环离体灌注模型,比较SMO液、UW(威斯康星大学)液和LR(乳酸林格)液对草犬肝脏保存0、12、24、36、48h后,其形态学及生物化学的改变。并进行肝脏移植,观察... 目的研究自制SMO(上海多器官)液对草犬肝脏低温保存的效果。方法采用草犬肝脏非循环离体灌注模型,比较SMO液、UW(威斯康星大学)液和LR(乳酸林格)液对草犬肝脏保存0、12、24、36、48h后,其形态学及生物化学的改变。并进行肝脏移植,观察移植后移植动物存活时间。结果SMO液保存48h之内,肝脏的形态学观测无明显改变。保存48h的肝脏,其各项生化功能SMO组明显优于LR液组(P<0.05);与UW液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SLCM(肝窦内皮细胞病死率)、HTWC(肝细胞含水量)值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保存36、48h后保存液pH值,SMO组明显高于UW组(P<0.05)。SMO液低温保存24h后行原位肝移植5例,5例均活过术后24h。结论SMO液保存犬肝48h效果明显优于LR液,与UW液相当,在改善低温保存及再灌注肝脏能量代谢、预防细胞内酸中毒及肝脏原位灌洗等方面,SMO液略优遇UW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器官保存 移植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晚期胆道并发症的治疗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浩 孙高斌 李占京 《实用医药杂志》 2009年第4期5-6,共2页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1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治疗经过,对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黄疸减轻或者消失,血胆红素水平下降至正常,随访24~40个月未再复发。结论介入微创治疗...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1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治疗经过,对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黄疸减轻或者消失,血胆红素水平下降至正常,随访24~40个月未再复发。结论介入微创治疗以及适当的手术治疗是肝移植术后晚期胆道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器官移植 胆道并发症
下载PDF
脑梗死方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9
作者 宋婉慈 权泰民 +4 位作者 任慧莹 杨艳芳 吴和珍 黄敏 谢周涛 《湖南中医杂志》 2021年第10期196-199,共4页
目的:研究脑梗死方给药后小鼠急性毒性反应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昆明(KM)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与给药组,每组各20只。给药组以药物最大浓度(11.68 g/ml)、最大体积(40 mg/kg)灌胃脑梗死方浓缩液,给药1次,对照组灌胃等... 目的:研究脑梗死方给药后小鼠急性毒性反应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昆明(KM)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与给药组,每组各20只。给药组以药物最大浓度(11.68 g/ml)、最大体积(40 mg/kg)灌胃脑梗死方浓缩液,给药1次,对照组灌胃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16 d观察小鼠一般状态、饮食量、饮水量、体质量和死亡等情况,16 d后处死小鼠,测定血清尿素氮(BUN)、总胆固醇(CHO)、白蛋白(ALB)、总蛋白(TP)、葡萄糖(G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血小板总数(PLT)、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并计算脏器系数。结果:给药组小鼠无中毒死亡情况,一般状态良好。2组饮食量、饮水量、体质量、BUN、CHO、ALB、TP、GLC、ALT、AST、ALP、PLT、RBC、WBC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脏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方无明显的毒性作用,可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方 急性毒性 最大给药量 肝脏系数
原文传递
反式阿魏酸-4-β-葡萄糖苷的毒性研究
10
作者 谭玉婷 杨雨琦 +4 位作者 李乐 夏童超 兰轲 包旭 杨俊毅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523-526,共4页
目的 初步评价反式阿魏酸-4-β-葡萄糖苷(FAG)的安全性。方法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采用最大耐受量法,观察给予药物后动物的毒性反应。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0.5、1、2 g·kg^(-1)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28 d,停药恢复28... 目的 初步评价反式阿魏酸-4-β-葡萄糖苷(FAG)的安全性。方法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采用最大耐受量法,观察给予药物后动物的毒性反应。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0.5、1、2 g·kg^(-1)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28 d,停药恢复28 d,观察记录大鼠的外观体征、体重、摄食量和各项毒理学指标。结果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小鼠灌胃给予8 g·kg^(-1)FAG可引起雄性小鼠体重增长缓慢,但可恢复;灌胃给予4 g·kg^(-1)FAG对大鼠无明显毒性反应。重复给药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高剂量组大鼠出现体重增加和体脂升高,血液学指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低、中、高剂量组的肝脏器指数均明显升高;高剂量组的肾小管管型病变显著增多,以上异常改变停药后均可恢复。结论 FAG小鼠和大鼠单次给药的最大耐受量分别为8、4 g·kg^(-1),约相当于起效剂量的29.6、20.8倍;重复给药试验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剂量为0.5 g·kg^(-1)。FAG在临床应用时应重点监测体重、血脂、血液学相关指标及肝、肾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反式阿魏酸-4-β-葡萄糖苷 单次给药毒性 重复给药毒性 无毒反应剂量 肝脏器指数 肾小管管型病变 安全性评价
原文传递
甲醛对大鼠的氧化性损伤 被引量:24
11
作者 崔香丽 雷玲 +3 位作者 韩光 张曙光 常庆华 吴玮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5年第5期287-289,共3页
大鼠吸入不同剂量甲醛10天,其血、肺、肝、肾、睾丸、脑和眼球脂质过氧化物(LPO)均有增加趋势.肝和睾丸LPO增加有统计学意义。肾GSHPX活性随甲醛浓度加大而显著升高。肝和睾丸组织LPO/GSHPX比值显著升高。表... 大鼠吸入不同剂量甲醛10天,其血、肺、肝、肾、睾丸、脑和眼球脂质过氧化物(LPO)均有增加趋势.肝和睾丸LPO增加有统计学意义。肾GSHPX活性随甲醛浓度加大而显著升高。肝和睾丸组织LPO/GSHPX比值显著升高。表明甲醛吸入可造成大鼠肝脏和睾丸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并使它们的抗氧化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睾丸 脏器 过氧化脂质
下载PDF
MELD-Na、CLIF-C OFs、COSSH-ACLFs、NLR评分体系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苗静 郭丽颖 +5 位作者 王丽 崔换天 李秋伟 王静 朱波 贾建伟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96-1501,共6页
目的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血清钠评分(MELD-Na)、慢性肝衰竭-序贯器官衰竭评估模型简化评分(CLIF-C OFs)、中国重型乙型肝炎(乙肝)研究组乙肝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评分(COSSH-ACLFs)、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评分系统在乙... 目的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血清钠评分(MELD-Na)、慢性肝衰竭-序贯器官衰竭评估模型简化评分(CLIF-C OFs)、中国重型乙型肝炎(乙肝)研究组乙肝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评分(COSSH-ACLFs)、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评分系统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7月至2018年7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63例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疾病分期)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肌酐(Cr)、血钠(Na)、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以入院8周为观察时间节点,根据预后不同将患者分为存活组(90例)和死亡组(73例)。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的MELD-Na、CLIF-C OFs、COSSH-ACLFs评分及NLR差异,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HBV-ACLF的独立危险因素。行倾向匹配分析,验证独立危险因素的准确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独立危险因素的临床价值。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入院时性别、疾病分期、ALB、BUN、Cr、Na、NEU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存活组年龄、ALT、AST、TBil、INR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组〔年龄(岁):43.00(34.00,53.00)比50.00(42.50,55.00),ALT(U/L):252.90(61.43,613.33)比359.10(115.15,784.70),AST(U/L):146.15(90.88,449.30)比237.80(10^(9).00,635.05),TBil(μmol/L):265.10(183.10,347.60)比307.50(229.90,405.55),INR:2.13(1.91,2.46)比2.29(2.02,2.94)〕,PTA和LYM水平均明显高于死亡组〔PTA(%):34.00(28.00,38.00)比31.00(24.00,36.00),LYM(×10^(9)/L):1.37(0.72,1.79)比0.85(0.51,1.39),均P<0.05〕;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MELD-Na、CLIF-C OFs、COSSH-ACLFs评分及NLR均更低〔MELD-Na评分(分):17.99(16.60,19.63)比19.16(17.43,20.80),CLIF-C OFs评分(分):9.00(8.00,9.00)比9.00(9.00,10.00),COSSH-A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血清钠评分 慢性肝衰竭-序贯器官衰竭评估模型简化评分 中国重型乙型肝炎研究组乙肝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评分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原文传递
扶绥肝癌高发与饮水有机污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汤洁 林年丰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93-195,共3页
广西扶绥是我国肝癌高发县之一,病区居民主要饮用受严重有机物污染的塘水,塘水中的有机污染指标和某些有机组分均很高,如COD、BOD、NO2-、腐殖酸(-OH)和亚硝胺等,而且与发病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石灰岩层中的深... 广西扶绥是我国肝癌高发县之一,病区居民主要饮用受严重有机物污染的塘水,塘水中的有机污染指标和某些有机组分均很高,如COD、BOD、NO2-、腐殖酸(-OH)和亚硝胺等,而且与发病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石灰岩层中的深井水则相反,水质好,发病率很低。废弃塘水改饮石灰岩层深井水,可阻截水中的有害物和致癌物进入人体,以达到增进居民健康,预防肝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分析 饮用水 肿瘤病 肝肿瘤 有机污染物
下载PDF
MELD评分系统在肝移植中的应用和意义 被引量:10
14
作者 谢建国 严律南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634-636,共3页
目的讨论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的产生与发展,评价对肝移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MELD在肝移植应用中的有关文献。结果MELD广泛应用于预测和评定终末期肝病的严重程度及患者等待肝移植期间死亡危险度,以决定器官分配的优先顺序。结论MEL... 目的讨论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的产生与发展,评价对肝移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MELD在肝移植应用中的有关文献。结果MELD广泛应用于预测和评定终末期肝病的严重程度及患者等待肝移植期间死亡危险度,以决定器官分配的优先顺序。结论MELD为新的评分系统,可减少患者等待肝移植的时间,客观地、精确地预测终末期肝病患者的短期生存率和死亡危险度,是较为理想的器官分配评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肝病模型 肝移植 器官分配
下载PDF
供体风险指数对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移植治疗早期预后的影响:单中心159例经验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政俊 李杰群 +5 位作者 宾阳阳 陈广顺 李强 齐海智 司中洲 胡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供体的供体风险指数(DRI)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行肝移植治疗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肝移植治疗的159例ACLF受体临床资料,根据供体DRI计算公式将受体分为DRI<1.65组(96例)和DRI≥1.65组(63例);根据慢性肝衰竭联... 目的探讨供体的供体风险指数(DRI)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行肝移植治疗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肝移植治疗的159例ACLF受体临床资料,根据供体DRI计算公式将受体分为DRI<1.65组(96例)和DRI≥1.65组(63例);根据慢性肝衰竭联盟-慢加急性肝衰竭评分(CLIF-C ACLFs),将受体分为CLIF-C ACLFs<48组(78例)和CLIF-C ACLFs≥48组(81例)。分别观察各组受体肝移植术后早期预后指标[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受体肝移植术后90 d生存率,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CLF受体肝移植术后早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DRI<1.65组与DRI≥1.65组的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LIF-C ACLFs <48组和CLIF-C ACLFs≥48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IF-C ACLFs<48组的ICU住院时间为4(3~14)d,明显短于CLIF-C ACLFs≥48组的7(1~33) d(P<0.05)。CLIF-C ACLFs评分是影响ACLF受体肝移植术后早期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DRI<1.65组与DRI≥1.65组的术后90 d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IF-C ACLFs<48组受体术后90 d生存率为94%,明显高于CLIF-C ACLFs≥48组的79%(P<0.05)。结论 ACLF受体肝移植术后早期预后与其自身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而与选用供体的DRI无明显相关性,应早期及时行肝移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肝移植 供体风险指数 慢性肝衰竭联盟-器官衰竭评分 慢性肝衰竭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 慢性肝衰竭联盟-慢加急性肝衰竭评分
下载PDF
CLIF-SOFA评分对HBV-ACLF患者器官衰竭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皖苏 赵林 李红生 《肝脏》 2020年第6期578-581,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肝衰竭-序贯器官功能评分(CLIF-SOFA)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器官衰竭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HBV-ACLF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的器官衰竭情况,分成器官... 目的探讨慢性肝衰竭-序贯器官功能评分(CLIF-SOFA)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器官衰竭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HBV-ACLF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的器官衰竭情况,分成器官衰竭组、无器官衰竭组。比较两组CLIF-SOFA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LIF-SOFA评分对器官衰竭的预测价值。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CLIF-SOFA评分与各血清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00例HBV-ACLF患者中,有21例未见器官衰竭,79例出现器官衰竭。器官衰竭组CLIF-SOFA评分为(6.19±1.04)分显著高于无器官衰竭组的(4.17±1.01)分(P<0.05)。CLIF-SOFA评分预测器官衰竭的曲线下面积为0.808(标准误=0.053,P=0.000,95%CI=0.705~0.911)。器官衰竭组血清TBil、WBC为(384.64±15.89)μmol/L、(7.94±1.56)×10^9/L,较无器官衰竭组[(189.48±17.84)μmol/L、(6.21±1.75)×10^9/L]明显增高,器官衰竭组TC、ALT、AST为(1.76±0.34)mmol/L、(384.50±96.76)U/L、(328.91±91.12)U/L,较无器官衰竭组[(2.32±0.83)mmol/L、(645.41±124.64)U/L、(552.32±114.76)U/L]显著下降(P<0.05)。HBV-ACLF器官衰竭患者的CLIF-SOFA评分与血清TBil、WBC呈正相关(r=0.616、0.824,P<0.05),与ALT、AST呈负相关(r=-0.742、-0.574,P<0.05)。结论CLIF-SOFA评分能对HBV-ACLF患者器官衰竭进行预测,其与患者血清TBil、WBC、ALT、AST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衰竭-序贯器官功能评分 乙型肝炎病毒 慢加急性肝衰竭 器官衰竭
下载PDF
贾立群对白涎线舌象的认识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韬芝 贾立群 +1 位作者 杨闪闪 娄彦妮 《中医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83-87,共5页
贾立群教授于多年临床工作中重视舌诊运用,擅长通过舌象观察疾病特点、发展及预后。白涎线舌象是指舌边由涎沫聚凝而成的线索状泡沫带,对患者情志状态及肝经相关脏器病变具有提示作用。贾教授结合临床经验,拟“疏肝解郁、健脾化痰”为... 贾立群教授于多年临床工作中重视舌诊运用,擅长通过舌象观察疾病特点、发展及预后。白涎线舌象是指舌边由涎沫聚凝而成的线索状泡沫带,对患者情志状态及肝经相关脏器病变具有提示作用。贾教授结合临床经验,拟“疏肝解郁、健脾化痰”为白涎线舌象基本治则。临床如遇舌象表现为“白涎线”患者,除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外,尚可从理气、化痰、开郁、化瘀等角度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涎线舌象 情志 肝经相关脏器病变 中医舌诊 贾立群
下载PDF
NF-κB及其相关炎性因子致大鼠移植肝冷保存损伤的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安 刘峰 +3 位作者 刘昌 宋宇龙 孟珂伟 吕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1-664,668,共5页
目的通过大鼠移植肝在不同冷保存时间再灌注后核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及其相关炎性因子的激活情况,判断冷保存时间、NF-κB激活以及移植肝功能损伤三者之间的联系。方法用Wistar大鼠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 目的通过大鼠移植肝在不同冷保存时间再灌注后核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及其相关炎性因子的激活情况,判断冷保存时间、NF-κB激活以及移植肝功能损伤三者之间的联系。方法用Wistar大鼠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假手术组(A组)作为对照组,观察大鼠移植肝在4℃UW液中保存45 min(B组)、120 min(C组)1、80 min(D组)以及再灌注3 h后肝组织、血清中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肝损伤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肝细胞凋亡的变化情况。结果随着移植肝冷保存时间的延长NF-κB逐渐激活(P<0.05),并使肝组织内TNF-αI、L-1β水平上调(P<0.05);再灌注后,NF-κB近一步激活(P<0.05),肝组织中TNF-αI、L-1β进一步上调(P<0.05),ALT、AST和肝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5),肝功能损害加重。结论NF-κB在供肝的冷保存阶段随时间的延长呈诱导性激活,再灌注后呈爆发式激活,并通过上调其靶基因TNF-α、IL-1β的转录产生肝脏损伤,这可能是肝脏冷保存再灌注损伤发生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器官保存 冷保存再灌注损伤 核因子-ΚB
下载PDF
不同地区人肺、肝组织中镍含量的研究
19
作者 于水 黄铁民 +5 位作者 赵法 王功鹏 叶常青 郭根来 李慧兰 潘发金 《职业医学》 1996年第2期4-5,共2页
采用电化学方法对北京和甘肃金川地区采集的105份肺、肝组织样品(非癌组织78份、癌组织27份)进行了测定,得出有意义的结果,发现了地区之间和肺、肝样品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 肺组织 肝组织 镍含量 电化学方法
原文传递
肝硬化诱发多系统功能衰竭因素及预防的探讨
20
作者 黄敏 周友发 朱建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4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肝硬化患者发生多系统功能衰竭(MOF)各种诱发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比较60岁以上老年人(A组)与小于60岁非老年人(B组)间MOF的诱发因素及发生率、死亡率。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诱发MOF的主要因素老年组为感染,非老年组...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肝硬化患者发生多系统功能衰竭(MOF)各种诱发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比较60岁以上老年人(A组)与小于60岁非老年人(B组)间MOF的诱发因素及发生率、死亡率。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诱发MOF的主要因素老年组为感染,非老年组为出血,且老年组MOF的发生率、发生衰竭脏器的数目、病死率均高于非老年组。结论:不同年龄肝硬化失代偿期者诱发MOF的因素不同,而老年病人更易发生MOF,发生后的病死率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多系统功能衰竭 年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