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文献回顾分析,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证素分布特点。方法检索196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出版平台、中国中医药数据库及MEDLINE、EMBASE、Web of knowledge、Cochr...目的通过文献回顾分析,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证素分布特点。方法检索196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出版平台、中国中医药数据库及MEDLINE、EMBASE、Web of knowledg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纳入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文献,对纳入文献中患者的中医证型、证素进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1篇,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1912例,其中有明确肝硬化分期代偿期1780例,失代偿期2942例。中医证型不含兼夹证前5位为湿热内蕴、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肝郁脾虚、肝郁气滞,累积占比为58.23%;含兼夹证前5位证型依次为湿热内蕴、肝郁脾虚、瘀血阻络、肝肾阴虚、肝郁气滞,累积占比为72.49%;病位证素以肝、脾为主,累积频率为75.53%,病性证素以湿、气滞、气虚、热、血瘀为主,累积频率为86.85%。代偿期主要中医证型为湿热内蕴、肝郁气滞、瘀血阻络,失代偿期主要为湿热内蕴、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失代偿期复合证8种、复杂证19种,较代偿期复合证3种、复杂证7种明显增多。结论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核心病机为肝郁脾虚,湿瘀热互结,随病情进展,证型、证素构成逐渐复杂。展开更多
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析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乳腺增生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为中药"异病同治"科学内涵的诠释提供理论依据。利用中药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析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乳腺增生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为中药"异病同治"科学内涵的诠释提供理论依据。利用中药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获取和筛选逍遥散的活性成分,并将其与现有的治疗上述3种疾病的药物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判断其生物活性;结合GeneCards数据库、TTD数据库、CTD数据库和DrugBank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同时得到逍遥散治疗抑郁症、乳腺增生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绘制逍遥散"异病同治"的"单味药-活性成分-共同靶点"网络图,寻找核心靶点,然后对共有靶点进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和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该研究收集得到逍遥散活性成分121个,逍遥散"异病同治"共有靶点38个,关键生物通路包括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dvanced glycation and products(AGEs)-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and products(RAGE)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以及癌症相关通路等。逍遥散"异病同治"抑郁症、乳腺增生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键靶点为IL6、IL4和TNF等,关键活性成分有山柰酚、槲皮素和芦荟大黄素等。最后,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关键活性成分与靶点之间具有很强的亲和力,验证了实验结果。逍遥散可能是通过减少炎症反应治疗肝郁脾虚型疾病。研究结果为阐释中药复方"异病同治"科学内涵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也将为深入了解逍遥散效应机制、探索其新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文献回顾分析,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证素分布特点。方法检索196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出版平台、中国中医药数据库及MEDLINE、EMBASE、Web of knowledg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纳入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文献,对纳入文献中患者的中医证型、证素进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1篇,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1912例,其中有明确肝硬化分期代偿期1780例,失代偿期2942例。中医证型不含兼夹证前5位为湿热内蕴、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肝郁脾虚、肝郁气滞,累积占比为58.23%;含兼夹证前5位证型依次为湿热内蕴、肝郁脾虚、瘀血阻络、肝肾阴虚、肝郁气滞,累积占比为72.49%;病位证素以肝、脾为主,累积频率为75.53%,病性证素以湿、气滞、气虚、热、血瘀为主,累积频率为86.85%。代偿期主要中医证型为湿热内蕴、肝郁气滞、瘀血阻络,失代偿期主要为湿热内蕴、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失代偿期复合证8种、复杂证19种,较代偿期复合证3种、复杂证7种明显增多。结论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核心病机为肝郁脾虚,湿瘀热互结,随病情进展,证型、证素构成逐渐复杂。
文摘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析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乳腺增生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为中药"异病同治"科学内涵的诠释提供理论依据。利用中药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获取和筛选逍遥散的活性成分,并将其与现有的治疗上述3种疾病的药物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判断其生物活性;结合GeneCards数据库、TTD数据库、CTD数据库和DrugBank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同时得到逍遥散治疗抑郁症、乳腺增生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绘制逍遥散"异病同治"的"单味药-活性成分-共同靶点"网络图,寻找核心靶点,然后对共有靶点进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和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该研究收集得到逍遥散活性成分121个,逍遥散"异病同治"共有靶点38个,关键生物通路包括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dvanced glycation and products(AGEs)-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and products(RAGE)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以及癌症相关通路等。逍遥散"异病同治"抑郁症、乳腺增生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键靶点为IL6、IL4和TNF等,关键活性成分有山柰酚、槲皮素和芦荟大黄素等。最后,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关键活性成分与靶点之间具有很强的亲和力,验证了实验结果。逍遥散可能是通过减少炎症反应治疗肝郁脾虚型疾病。研究结果为阐释中药复方"异病同治"科学内涵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也将为深入了解逍遥散效应机制、探索其新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