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疏肝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观察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57
1
作者 张星星 吴坚 +3 位作者 裴丽霞 徐艺 叶柏 刘沈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79-86,共8页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法指导下的健脾疏肝方联合针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肝郁脾虚证临床症状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70例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5...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法指导下的健脾疏肝方联合针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肝郁脾虚证临床症状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70例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5例,用健脾疏肝方联合针灸治疗4周。对照组35例,口服匹维溴铵(得舒特)治疗4周,并以3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组。分别采用IBS症状尺度表(IBS bowel symptom severity scale,IBS-SSS),IBS生活质量问卷(IB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IBS-QOL)和中医证候疗效评分表(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tern curative effect scoring system,TCM-PE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疗效。并通过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拟杆菌的数量及肠道菌群定植抗力(colonization resistance,CR)的变化。结果:①IBS-SSS量表显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4,8,12周均能减少量表积分(P <0. 05),对照组4,8周能减少量表积分(P <0. 05),第4周观察组积分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 05)。②IBS-QOL量表显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4,8,12周,对照组4周均能增加量表积分(P <0. 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③两组在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方面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④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中医治疗4周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上升,肠杆菌数量下降,CR升高(P <0. 05)。对照组治疗后对各类菌群及CR值均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双歧杆菌升高,肠杆菌下降,CR升高(P <0. 05)。各组治疗后对拟杆菌均无明显调节作用。结论:健脾疏肝法指导下的健脾疏肝方联合针灸对缓解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临床症状有较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疏肝方 针灸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肝郁脾虚证 肠道菌群 痛泻要方 参苓白术散 香连丸
原文传递
抑郁症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证证候标准第二轮专家问卷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彭贵军 胡随瑜 +1 位作者 张海男 陈泽奇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37-39,共3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专家对抑郁症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证证候标准的认识。方法根据文献资料及第一轮专家问卷分析结果 ,编制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标准第二轮专家问卷 ,向全国范围内 1 0 2名专家发送问卷调查 ,采用德尔菲评价法进行问卷分析。结... 目的进一步探讨专家对抑郁症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证证候标准的认识。方法根据文献资料及第一轮专家问卷分析结果 ,编制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标准第二轮专家问卷 ,向全国范围内 1 0 2名专家发送问卷调查 ,采用德尔菲评价法进行问卷分析。结果抑郁症肝郁脾虚证中情绪抑郁、多愁善虑等 6项 ,心脾两虚证中情绪低落、面色萎黄等 7项各指标的等级和大于 1 5 0 ,均数大于 1 .5 ,满分比大于 0 .5 ,变异系数小于0 .4。结论情绪抑郁、多愁善虑、倦怠乏力、舌质淡红或淡白、纳差、脉细或弦细等证候指标可作为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的主症 ,情绪低落、面色萎黄、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脉沉细或细弱、心悸、疲怠乏力、纳差等证候指标可作为抑郁症心脾两虚证的主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肝郁脾虚 心脾两虚 证候标准 专家问卷
下载PDF
逍遥散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疗效及对患者血清FGF-22、BDN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5
3
作者 梁玉 李艳芳 王小波 《陕西中医》 2021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研究肝郁脾虚型抑郁症使用逍遥散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2(FGF-22)、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94例,随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重... 目的:研究肝郁脾虚型抑郁症使用逍遥散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2(FGF-22)、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94例,随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逍遥散,均实施为期8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统计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BDNF、FGF-22水平,对比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NCPB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85.11%,高于对照组65.96%(P<0.05);观察组治疗后IL-4、IL-6、TNF-α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BDNF、FGF-2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量表、NCPBQ问卷、PSQI问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逍遥散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有效改善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通过调节患者血清中炎症指标、FGF-22、BDNF水平,不仅能改善患者精神状态,还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其负性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肝郁脾虚 逍遥散 重复经颅磁刺激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2 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逍遥散对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行为学变化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6
4
作者 梁媛 郭晓玲 +2 位作者 岳广欣 SOLOS Ioannis 陈家旭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17-322,共6页
目的探讨逍遥散治疗慢性应激致肝郁脾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逍遥散组、6-氰基-7-硝喹啉-2,3-双酮(CNQX)组和联合用药组。造模大鼠通过连续21 d慢性束缚应激建立肝郁脾虚证候模型,逍... 目的探讨逍遥散治疗慢性应激致肝郁脾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逍遥散组、6-氰基-7-硝喹啉-2,3-双酮(CNQX)组和联合用药组。造模大鼠通过连续21 d慢性束缚应激建立肝郁脾虚证候模型,逍遥散组、联合用药组大鼠每天束缚前灌服逍遥散5.32 g/kg,CNQX组、联合用药组大鼠在第1、4、7、10、13、16、19、21天右侧杏仁核区微量注射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受体拮抗剂CNQX 0.5μg。各组大鼠第22天进行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在旷场实验中,模型组大鼠的中央区停留时间明显增多,5 m in运动总长度明显减少。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模型组大鼠进入中央区的次数和停留时间、进入开放臂的次数和停留时间均明显减少;封闭臂停留时间明显增加。CNQX和逍遥散对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明显,二者联合作用效果较好。结论逍遥散可改善肝郁脾虚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NQX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束缚应激 肝郁脾虚 逍遥散 6-氰基-7-硝喹啉-2 3-双酮 旷场实验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大鼠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证素分布特点文献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叶永安 刘蕊洁 +3 位作者 杨先照 李莹 张鹏 梁亦骏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6-350,共5页
目的通过文献回顾分析,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证素分布特点。方法检索196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出版平台、中国中医药数据库及MEDLINE、EMBASE、Web of knowledge、Cochr... 目的通过文献回顾分析,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证素分布特点。方法检索196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出版平台、中国中医药数据库及MEDLINE、EMBASE、Web of knowledg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纳入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文献,对纳入文献中患者的中医证型、证素进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1篇,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1912例,其中有明确肝硬化分期代偿期1780例,失代偿期2942例。中医证型不含兼夹证前5位为湿热内蕴、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肝郁脾虚、肝郁气滞,累积占比为58.23%;含兼夹证前5位证型依次为湿热内蕴、肝郁脾虚、瘀血阻络、肝肾阴虚、肝郁气滞,累积占比为72.49%;病位证素以肝、脾为主,累积频率为75.53%,病性证素以湿、气滞、气虚、热、血瘀为主,累积频率为86.85%。代偿期主要中医证型为湿热内蕴、肝郁气滞、瘀血阻络,失代偿期主要为湿热内蕴、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失代偿期复合证8种、复杂证19种,较代偿期复合证3种、复杂证7种明显增多。结论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核心病机为肝郁脾虚,湿瘀热互结,随病情进展,证型、证素构成逐渐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中医证候分型 证素 代偿期 失代偿期 肝郁脾虚 湿热互结
原文传递
逍遥散联合西药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对胃肠激素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6
6
作者 程华尧 江雪梅 +1 位作者 徐藴杰 贺美燕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80-1385,共6页
目的探讨逍遥散联合西药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对胃肠激素、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128例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所有患者皆给予常规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 目的探讨逍遥散联合西药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对胃肠激素、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128例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所有患者皆给予常规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逍遥散治疗,持续治疗30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干扰素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胃肠激素(胃动素、生长抑素、5-羟色胺)、胃蛋白酶原水平及中医症状(厌食、早饱、反酸、上腹疼痛、恶心呕吐)评分变化,并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NF-γ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TNF-α、IL-4、IL-10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调节各炎症因子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胃动素和5-羟色胺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生长抑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患者厌食、早饱、反酸、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4%(63/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06%(5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2/6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94%(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胃肠激素水平恢复正常,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有利于疾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肝郁脾虚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肠激素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温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7
作者 储浩然 李难 程红亮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5期424-425,共2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2例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取穴相同,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腹部...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2例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取穴相同,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腹部综合症状等级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及随访2个月腹部综合症状等级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2个月腹部综合症状等级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随访2个月腹部综合症状等级评分与同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是一种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温针疗法 肠易激综合征 肝郁脾虚
下载PDF
软坚消瘿颗粒对肝郁脾虚型桥本甲状腺炎模型大鼠Treg和Th17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李叙颖 张兰 +3 位作者 王琳 武佳琦 范思有 刘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8-565,I0004,共9页
目的:观察软坚消瘿颗粒对肝郁脾虚型桥本甲状腺炎(HT)大鼠Treg和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软坚消瘿颗粒对HT的治疗作用及其免疫学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48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12只)和造模组(36只)。采用... 目的:观察软坚消瘿颗粒对肝郁脾虚型桥本甲状腺炎(HT)大鼠Treg和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软坚消瘿颗粒对HT的治疗作用及其免疫学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48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12只)和造模组(36只)。采用高碘饮水联合甲状腺球蛋白皮下注射方法建立HT大鼠模型,再结合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等复合方法制备肝郁脾虚模型。造模后,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组和软坚消瘿组,每组12只,连续给药8周。去除实验期间死亡大鼠和不合格标本,每组留取10只检测结果,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末次给药后采集大鼠腹主动脉血和甲状腺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超敏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IL-17和IL-23水平;HE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甲状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甲状腺组织中Foxp3和RORγ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雷公藤组和软坚消瘿组大鼠血清TGAb和TPOAb水平升高(P<0.05);血清FT3、FT4和TRH水平降低(P<0.05),TSH水平升高(P<0.05);甲状腺组织中Foxp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RORγt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血清IL-10水平降低(P<0.05),IL-17和IL-23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组和软坚消瘿组大鼠血清TGAb和TPOAb水平降低(P<0.05);大鼠血清FT3、FT4和TRH水平升高(P<0.05),TSH水平降低(P<0.05);甲状腺组织中Foxp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RORγ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血清IL-10水平升高(P<0.05),IL-17和IL-23水平降低(P<0.05)。与雷公藤组比较,软坚消瘿组大鼠血清TGAb和TPOAb水平降低(P<0.05);血清FT3、FT4和TRH水平升高(P<0.05),TSH水平降低(P<0.05);甲状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坚消瘿颗粒 桥本甲状腺炎 肝郁脾虚 Treg/Th17平衡 双头叉转录因子p3 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
下载PDF
TACE序贯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脾虚型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程瑞文 李平 邓梨平 《中医药导报》 2016年第20期20-23,共4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TACE序贯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脾虚型肝癌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原发性肝癌(肝郁脾虚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施行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治疗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序贯柴胡... 目的:观察和分析TACE序贯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脾虚型肝癌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原发性肝癌(肝郁脾虚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施行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治疗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序贯柴胡疏肝散加减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7.5%(23/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22/40),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年患者生存率为92.5%(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能有效降低血清AFP水平及改善肝功能,显著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P<0.05)。结论:TACE术后序贯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脾虚型肝癌与单纯TACE治疗比较,近期疗效无显著差别;但可以明显改善肝郁脾虚型肝癌患者TACE术后生活质量,有效降低血清AFP水平及改善肝功能,并明显提高患者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肝郁脾虚 柴胡疏肝散
下载PDF
大鼠脂肪肝肝郁脾虚证的模型 被引量:22
10
作者 孙晓倩 孙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2-98,共7页
目的:建立适宜于抗脂肪肝肝郁脾虚证中药复方活性发现、药效评价、新药研发及中医方-证对应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根据中医病因病机的演变规律和现代临床病理机制的研究,建立适宜于脂肪肝肝郁脾虚证模型评价的证候积分表,并选择联... 目的:建立适宜于抗脂肪肝肝郁脾虚证中药复方活性发现、药效评价、新药研发及中医方-证对应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根据中医病因病机的演变规律和现代临床病理机制的研究,建立适宜于脂肪肝肝郁脾虚证模型评价的证候积分表,并选择联苯双酯滴丸和三七脂肝丸作为模型反证药物,模型组大鼠每天按分组给予不同配比的高脂低蛋白饲料和不同浓度的乙醇,每周2次腹腔注射猪血清,联苯双酯滴丸组按8.1 mg·kg^(-1)给药,三七脂肝丸组按2.7 g·kg^(-1)给药,连续给药14 d。实验期间,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日食量、日水量,并进行中医证候积分,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体重、日食量、日饮水量增加缓慢,指标ALT,AST,γ-GT,TC,TG,LDL-C水平显著升高,HDL-C水平降低,病理学检查可见脂肪肝大鼠肝脏脂肪变性、脂肪粒,且行为学观察发现,大鼠出现的主证、次证均符合肝郁脾虚证的证候表现,表明3个模型组均造模成功,其中,模型1组有3只大鼠死亡,模型2组有1只大鼠死亡。反证药物组可不同程度改善上述病变表现。结论:脂肪肝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具有死亡率低、耗时短,可用于抗脂肪肝(肝郁脾虚证)中药复方活性发现、药效评价和临床方证相关性研究与机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肝郁脾虚证 动物模型 毒性
原文传递
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评价方法 被引量:22
11
作者 刘佳 许可 张兰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23期120-122,共3页
总结近年来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的评价标准,从宏观表征、行为学实验、肝郁和脾虚的客观指标等方面总结肝郁脾虚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为评价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肝郁脾虚 动物模型 评价标准 证候 病证结合
下载PDF
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联合腹部推拿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卢燚 张玮 +3 位作者 李华南 谭涛 苏志超 张海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88-1192,共5页
目的:评价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联合腹部推拿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腹部推拿手法,1次/d,5次/周。试验组腹部推拿手法... 目的:评价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联合腹部推拿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腹部推拿手法,1次/d,5次/周。试验组腹部推拿手法同对照组,并给予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口服,1剂/d,疗程均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疲劳评定量表(FAI)、肝郁脾虚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SF-36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脂质(LPO)、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疾病疗效优于对照组(Z=2.012,P<0.05);治疗后试验组FAI、肝郁脾虚证、SAS、SDS和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SF-36量表各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MDA、LPO、IL-1β、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SOD、GSH-Px、IL-2、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联合腹部推拿治疗CFS,能减轻抑郁、焦虑程度,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并能调节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肝郁脾虚 四逆散 四君子汤 腹部推拿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逍遥散加减方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肝郁脾虚型抑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13
作者 焦蕉 罗康华 +2 位作者 黎月恒 李东芳 唐继云 《肿瘤药学》 CAS 2019年第1期107-111,共5页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方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肝郁脾虚型抑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48例,随机分配到对照组(莉芙敏片)、中药组(逍遥散加减方)。连续观察8周,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方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肝郁脾虚型抑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48例,随机分配到对照组(莉芙敏片)、中药组(逍遥散加减方)。连续观察8周,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条目)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安全性。结果中药组患者肝郁脾虚型抑郁SDS、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降低12.96,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治疗后降低4.92,总有效率4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96,P=0.004)。安全性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加减方能有效缓解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肝郁脾虚型抑郁综合征,还能显著改善中医证候,且治疗更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乳腺癌 肝郁脾虚 抑郁综合征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柴芍六君汤对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细胞增殖和凋亡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朱景茹 洪银洁 +4 位作者 黄婉仪 张斐 涂文玲 杨宗保 甘慧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14,共6页
目的探讨柴芍六君汤对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大鼠胃黏膜细胞增殖和凋亡因子的作用机制。方法 26只雌雄各半SD大鼠根据Excel随机生成数字分为正常组6只和造模组20只,造模组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建立肝郁脾虚型CAG大鼠模型并评... 目的探讨柴芍六君汤对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大鼠胃黏膜细胞增殖和凋亡因子的作用机制。方法 26只雌雄各半SD大鼠根据Excel随机生成数字分为正常组6只和造模组20只,造模组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建立肝郁脾虚型CAG大鼠模型并评价,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维酶素组、柴芍六君汤组,每组6只,正常组不予处理。干预过程中,柴芍六君汤组予柴芍六君汤5.1 g/(kg·d),维酶素组予维酶素混悬液240 mg/(kg·d),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灭菌饮用水,分别灌胃4周。HE染色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改变,qPCR法检测胃黏膜细胞凋亡基因c-myc和p53的表达,IHC法检测增殖因子PCNA和Ag-NOR含量,TUNEL法检测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活动度减少,病理显示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炎性细胞浸润,胃黏膜c-myc、p53、PCNA、Ag-NOR表达以及凋亡指数均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维酶素组和柴芍六君汤组大鼠活动度增加,胃黏膜病理萎缩均有一定程度改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柴芍六君汤组大鼠胃黏膜c-myc、p53、PCNA、Ag-NOR表达以及凋亡指数均降低(P<0.05或P<0.01);维酶素组大鼠胃黏膜c-myc、p53表达均降低(P<0.05或P<0.01),PCNA、Ag-NOR蛋白表达及凋亡指数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维酶素组比较,柴芍六君汤组大鼠一般情况及胃黏膜组织形态改善更明显,胃黏膜c-myc、p53 mRNA表达上升,PCNA、Ag-NOR蛋白表达及凋亡指数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黏膜细胞增殖凋亡与CAG的发展演化关系密切,柴芍六君汤对肝郁脾虚型CAG大鼠胃黏膜具有良好的保护和修复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myc、p53、PCNA以及Ag-NOR等表达,从而调节胃黏膜细胞过度增殖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柴芍六君汤 肝郁脾虚 大鼠模型 增殖凋亡
下载PDF
P物质与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关系及中医药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杨焱麟 陈敏 +1 位作者 周彦妮 唐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2-85,共4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D)是以腹痛、腹泻为主要特征慢性非器质性肠道疾病。其主要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充分阐明,但已明确内脏超敏反应和胃肠动力紊乱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中医学...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D)是以腹痛、腹泻为主要特征慢性非器质性肠道疾病。其主要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充分阐明,但已明确内脏超敏反应和胃肠动力紊乱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中医学认为肝郁脾虚是IBS-D主要病机,具有腹痛欲泻、泻后痛减的特征。P物质(substance P,SP)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及胃肠道,可通过脑肠交互作用促进肠平滑肌收缩,参与痛觉信息传递,诱发内脏敏化和加速胃肠蠕动,与IBS-D的发生密切相关。中医药防治该病由来已久,临床疗效显著,研究发现中药防治该病的作用机制与脑肠交互的关键因子P物质关系密切。中医药调控肝郁脾虚型IBS-D与P物质存在一定相关性。故就P物质与肝郁脾虚型IBS-D之间关系及中医药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药 P物质 肝郁脾虚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逍遥散“异病同治”抑郁症、乳腺增生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卫拂晓 刘欢乐 +4 位作者 范毓慧 李鑫琦 赵思俊 秦雪梅 刘晓节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4230-4237,共8页
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析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乳腺增生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为中药"异病同治"科学内涵的诠释提供理论依据。利用中药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析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乳腺增生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为中药"异病同治"科学内涵的诠释提供理论依据。利用中药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获取和筛选逍遥散的活性成分,并将其与现有的治疗上述3种疾病的药物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判断其生物活性;结合GeneCards数据库、TTD数据库、CTD数据库和DrugBank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同时得到逍遥散治疗抑郁症、乳腺增生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绘制逍遥散"异病同治"的"单味药-活性成分-共同靶点"网络图,寻找核心靶点,然后对共有靶点进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和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该研究收集得到逍遥散活性成分121个,逍遥散"异病同治"共有靶点38个,关键生物通路包括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dvanced glycation and products(AGEs)-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and products(RAGE)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以及癌症相关通路等。逍遥散"异病同治"抑郁症、乳腺增生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键靶点为IL6、IL4和TNF等,关键活性成分有山柰酚、槲皮素和芦荟大黄素等。最后,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关键活性成分与靶点之间具有很强的亲和力,验证了实验结果。逍遥散可能是通过减少炎症反应治疗肝郁脾虚型疾病。研究结果为阐释中药复方"异病同治"科学内涵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也将为深入了解逍遥散效应机制、探索其新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逍遥散 肝郁脾虚 抑郁症 乳腺增生 功能性消化不良 科学内涵
原文传递
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2型糖尿病伴情绪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芳芳 康学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观察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2型糖尿病伴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郁脾虚型2型糖尿病伴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药物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 目的:观察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2型糖尿病伴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郁脾虚型2型糖尿病伴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药物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黛力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加味逍遥散治疗。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aemoglobin A1c,HbA1c),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及服糖后30 min血清胰岛素(30 min INS)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FPG,2 h PG,HbA1c水平均明显降低(P <0. 05),FINS水平显著下降(P <0. 01),服糖后30 min INS水平明显升高(P <0. 05),HAMD评分,HAMA评分明显降低(P <0. 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FBG,2 h PG,HbA1c水平均显著降低(P <0. 01),治疗组FINS水平明显降低(P <0. 05),服糖后30 min INS水平明显升高(P <0. 05),治疗组HAMD,HAMA评分显著降低(P <0. 01),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加味逍遥散联合基础用药可以明显减轻肝郁脾虚型2型糖尿病伴情绪障碍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降低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空腹胰岛素,升高服糖30 min INS水平,其作用可能与改善此类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逍遥散 肝郁脾虚 2型糖尿病 情绪障碍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用药规律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新雨 范梦月 孙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307-4317,共11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联用的方法探索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 dyspepsia,FD)用药规律并探讨核心中药的功效网络,从组方用药规律和功效网络构建联合角度阐释"理-法-方-药"一致性的科学性。方法检索中国知...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联用的方法探索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 dyspepsia,FD)用药规律并探讨核心中药的功效网络,从组方用药规律和功效网络构建联合角度阐释"理-法-方-药"一致性的科学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治疗肝郁脾虚型FD的文献,将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对方剂中性味归经、药物频次、用药剂量以及关联规则、聚类和复杂网络进行分析。对核心药物进行成分靶点筛选,与肝郁脾虚型FD的靶点映射,利用Cytoscape构建疾病-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并对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网络分析和DAVID数据库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结果共筛选出文献207篇,处方207个,中药119味,药性以温、平、微寒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主要为脾、胃、肺、肝;使用频次在15以上的有30种中药,其中柴胡的使用频次最高;甘草6 g的剂量使用频次最高;关联规则表明柴胡-白芍,白芍-白术、柴胡,白芍-茯苓、白术、柴胡分别为同一个组里支持度最高的组合;聚类分析可将中药分为5类;复杂网络分析显示白术、柴胡、甘草、半夏、麦芽、茯苓和枳壳在肝郁脾虚型FD方剂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综合频数、聚类以及关联规则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柴胡、甘草、白术、茯苓治疗肝郁脾虚型FD的关键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甘草次酸等,核心靶点为蛋白激酶Bα(protein kinase Bα,AKT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3,MAPK3)等,主要作用通路为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hydroxy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结论从组方用药规律和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郁脾虚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网络药理学 柴胡 甘草 白术 茯苓
原文传递
加味逍遥散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9
作者 何清华 张露鹤 +2 位作者 陈纪藩 黄广文 刘清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60-164,共5页
【目的】探讨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硫酸羟氯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逍遥散治疗,疗程... 【目的】探讨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硫酸羟氯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逍遥散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口干及眼干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唾液流率、泪液流率、泪膜破碎时间、C-反应蛋白(CRP)、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经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62.07%,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0.89,P=0.001)。(2)治疗后,2组患者口干、眼干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SF-36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在降低口干、眼干VAS评分和提高SF-36量表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唾液流率、泪液流率、泪膜破碎时间均显著升高(P<0.01),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在提高唾液流率、泪液流率、泪膜破碎时间和降低CRP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事件发生,肝肾功能指标均无异常改变(P>0.05)。【结论】加味逍遥散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逍遥散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肝郁脾虚 口干眼干VAS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
原文传递
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20
作者 方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68-1570,共3页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疗法能否增强中药治疗的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中药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和结束后3个月随访收集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26例,痊愈5例,显效11例,好转9例,无效1例,...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疗法能否增强中药治疗的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中药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和结束后3个月随访收集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26例,痊愈5例,显效11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29例,痊愈2例,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66%,两组疗效比较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疗法和单纯性中药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疗法,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线 功能性消化不良 穴位疗法 肝郁脾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