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剪切波弹性成像和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检测对婴儿肝炎综合征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彭娅 段星星 +1 位作者 刘金桥 李佩岚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1期2116-2119,2123,共5页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和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在预测婴儿肝炎综合征(IHs)肝纤维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确诊的婴儿IHS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慢性肝炎纤维化分期标准分为S1~4期,选取同期...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和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在预测婴儿肝炎综合征(IHs)肝纤维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确诊的婴儿IHS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慢性肝炎纤维化分期标准分为S1~4期,选取同期体检的20名健康婴儿为对照组。采用SWE检测患儿肝硬度(LS),同时检测患儿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结果】患儿年龄、血红蛋白(HB)、总胆红素(TB)、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LS与肝纤维化程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HB与肝纤维化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均为显著正相关。HA、Ⅳ-C、LS与肝纤维化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肝纤维化分期之间没有显着相关性(P〉0.05)。与HA和Ⅳ-C相比,使用SWE检测LS在轻度纤维化、中度纤维化和重度纤维化分析中均具有最高的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66、0.904和0.893。在轻度纤维化ROc曲线分析中,HA曲线下面积(0.837)大于Ⅳ-C(0.716),而在中度纤维化和高度纤维化ROC曲线分析中,Ⅳ-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2和o.854,均分别高于HA(0.722和0.830)。[结论]SWE和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HA和Ⅳ-C)在婴儿IHs肝纤维化方面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SWE要优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技术/方法 肝硬化/血液 肝炎/血液 生物学标记/血液 综合征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清sP-选择素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展 周会新 王双喜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2期199-200,共2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P-选择素(sP-选择素)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择75例肝硬化患者,测定sP-选择素、肝功能及Ⅳ型胶原水平。【结果】肝硬化组血清sP-选择素及Ⅳ型胶原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P-选择素(sP-选择素)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择75例肝硬化患者,测定sP-选择素、肝功能及Ⅳ型胶原水平。【结果】肝硬化组血清sP-选择素及Ⅳ型胶原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sP-选择素与肝功能、肝功能Child分级和Ⅳ型胶原水平明显相关。【结论】血清sP-选择素水平可能是临床观察肝硬化患者病变活动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血液 P选择素/血液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朱芳 吴林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6期1032-103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检测对诊断肝硬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7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90例肝硬化患者,同时选择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和白蛋白水平,并作组间比较。【...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检测对诊断肝硬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7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90例肝硬化患者,同时选择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和白蛋白水平,并作组间比较。【结果】肝硬化组90例患者平均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和白蛋白水平分别为(2321±845)U/L和(31.2±6.3)g/L,而健康对照组平均水平为(8726±911)U/L和(44.6±2.8)g/L,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Chitd A、B、C三级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和白蛋白均明显下降,各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下降程度为ChildC级〉ChildB级〉ChildA级,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和白蛋白水平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呈负相关。【结论】临床上可通过检测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来了解肝组织受损的程度,以协助判断肝硬化发展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血液 胆碱酯酶类/血液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与门脉高压的关系及意义
4
作者 欧文胜 刘展 阳学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3期498-499,共2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Ⅱ)水平变化与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54例肝硬化患者(其中30例合并腹水)和25例正常人的血浆AT-Ⅱ水平。同时,B超测门静脉宽度,胃镜测食管静脉宽度。...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Ⅱ)水平变化与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54例肝硬化患者(其中30例合并腹水)和25例正常人的血浆AT-Ⅱ水平。同时,B超测门静脉宽度,胃镜测食管静脉宽度。【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浆AT-Ⅱ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合并腹水患者比无腹水患者增高明显。门静脉和食管静脉宽度随与AT-Ⅱ呈正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AT-Ⅱ可能在门脉高压形成中起重要作用,AT-Ⅱ与食管静脉曲张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血液 血管紧张素Ⅱ/血液 高血压 门静脉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清中s P-selectin和IL-18水平与肝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展 周会新 王双喜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9期1409-1410,共2页
【目的】探讨P-选择素(sP-selectin)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在乙肝肝硬化及不同分期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肝功能受损的关系。【方法】78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P-selectinI、L-18水平及肝功能。【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sP-... 【目的】探讨P-选择素(sP-selectin)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在乙肝肝硬化及不同分期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肝功能受损的关系。【方法】78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P-selectinI、L-18水平及肝功能。【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sP-selectin、IL-18水平明显比正常对照组增加;血清sP-selectinI、L-18水平与肝功能的关系呈明显相关性。【结论】测定二者的水平变化可用于评估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况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对判断乙肝肝硬化患者的预后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血液 P-选择素/血液 白细胞介素-18/血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