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88篇文章
< 1 2 2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缙云山几种典型植被枯落物水文特性研究 被引量:90
1
作者 王云琦 王玉杰 +3 位作者 张洪江 夏一平 肖江伟 吴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44,共4页
通过对三峡库区重庆市缙云山4种典型植被类型(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林,楠竹林和灌木林)的林下枯落物的调查分析和进行枯落物持水过程研究,得到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的持水特征。结果表明枯落物储量为灌木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楠竹... 通过对三峡库区重庆市缙云山4种典型植被类型(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林,楠竹林和灌木林)的林下枯落物的调查分析和进行枯落物持水过程研究,得到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的持水特征。结果表明枯落物储量为灌木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楠竹林。枯落物最大持水深为灌木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楠竹林,其最大吸水率为针阔混交林>灌木林>阔叶林>楠竹林。在枯落物持水作用较强的前2h内,其吸水速率最快的为灌木林1.949mm/h,其次为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都为1.031mm/h,最小的为楠竹林为0.809mm/h。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缙云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下枯落物持水能力为灌木林大于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楠竹林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缙云山 植被枯落物 水文特性
下载PDF
樟子松人工林下针阔叶凋落物分解动态 被引量:63
2
作者 沈海龙 丁宝永 +1 位作者 沈国舫 陈爱民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93-402,共10页
实验在位于张广才岭西坡的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人工林实验站进行。结果如下,樟子松枯叶在凋落后第1年和第3年的失重率分别34.67%和63.75%,樟子松枯落球果、树皮和树枝在凋落后第1年的失重率仅为枯叶的36... 实验在位于张广才岭西坡的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人工林实验站进行。结果如下,樟子松枯叶在凋落后第1年和第3年的失重率分别34.67%和63.75%,樟子松枯落球果、树皮和树枝在凋落后第1年的失重率仅为枯叶的36.69%、33.66%和30.12%;红松、柞树、榆树和水曲柳枯叶在凋落后第1年和第3年的干物质失重率分别为樟子松枯叶的58.70%和84.71%、81.6%和80.55%、134.94%和156.55%及124.26%和147.71%。凋落后第1年的干物质失重量达总凋落量的26.61%,其中占总凋落量的11.85%阔叶树枯叶的失重量达总失重量的20.51%;占总凋落量43.64%的樟子松枯叶的失重易达总失重量的58.29%;而占总凋落量24.28%、13.10%和6.89%的樟子松柏树皮、枯树皮和枯球果分别仅提供10.92%、5.28%和3.37%的失重量、不同枯落物的营养元素净释放率和释放量的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凋叶树枯叶在林地地力维持中起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落物 干物质 分解动态 失重
下载PDF
冀北山地6种天然纯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 被引量:80
3
作者 陈波 杨新兵 +4 位作者 赵心苗 王永明 田超 刘阳 刘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6-202,共7页
以冀北山区6种典型纯林为对象,对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枯落物总储量变化范围在3.44~23.97t/hm2之间,顺序为白桦纯林>油松纯林>山杨纯林>五角枫纯林>蒙古栎纯林>黑榆纯林,最大持水量的变化... 以冀北山区6种典型纯林为对象,对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枯落物总储量变化范围在3.44~23.97t/hm2之间,顺序为白桦纯林>油松纯林>山杨纯林>五角枫纯林>蒙古栎纯林>黑榆纯林,最大持水量的变化范围为5.16~45.11t/hm2,顺序为五角枫纯林>山杨纯林>蒙古栎纯林>白桦纯林>油松纯林>黑榆纯林,山杨纯林有效拦蓄能力最强,为35.45t/hm2,黑榆纯林的拦蓄能力最弱,为2.66t/hm2;②未分解层枯落物8h基本达到饱和,半分解层在6h已经达到饱和,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对数关系;枯落物在浸水的0.5h内吸水速率最大,4h左右时下降速度明显减缓,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③土壤容重均值变化范围为0.82~1.14g/cm3,总孔隙度的变动范围为44.43%~56.97%;④土壤层有效持水能力以五角枫纯林最强,为116.00t/hm2,白桦纯林持水能力最弱,为40.50t/hm2,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北山地 天然纯林 枯落物 土壤 水文效应
下载PDF
川西亚高山桦木林的林地水文效应 被引量:56
4
作者 张远东 刘世荣 +2 位作者 马姜明 史作民 刘兴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939-2946,共8页
川西亚高山森林是我国西南亚高山林区水源涵养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原生的亚高山暗针叶林在经历大规模采伐利用后,天然更新的次生桦木林已成为该区域的主要森林类型之一.前人对原始暗针叶林水文学的研究已相当丰富,内容涉及冠层截留、地被... 川西亚高山森林是我国西南亚高山林区水源涵养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原生的亚高山暗针叶林在经历大规模采伐利用后,天然更新的次生桦木林已成为该区域的主要森林类型之一.前人对原始暗针叶林水文学的研究已相当丰富,内容涉及冠层截留、地被物持水特征、森林蒸发散、土壤入渗、根土作用层等诸多方面;而对于采伐后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的研究较少,仅有的结论也以人工林为主.通过对林地苔藓、枯落物和土壤的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了川西亚高山次生桦木林在不同林龄和海拔梯度间的林地水文效应,这对于丰富亚高山森林水文学的研究、确定长江上游水源涵养林的恢复与重建模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桦木林苔藓蓄积量及最大持水量在不同林龄间差异显著,随林龄增大而显著增加;而在不同海拔间差异不显著.枯落物蓄积量及最大持水量在不同林龄及海拔间均差异显著,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在林龄相同的条件下,在中海拔(3200m、3400m)较高,在较高(3600m)、较低(3000m)海拔偏低.苔藓最大持水率平均为945%,在林龄和海拔间差异不显著;枯落物最大持水率平均573%,在林龄和海拔间均差异显著.各林龄和海拔梯度上的桦木林,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均显著增大,最大持水量显著下降,但毛管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仅在部分类型下降显著.土壤0~40cm最大持水量在不同林龄间差异不显著,而在不同海拔间差异显著;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林龄10~25a的林分,随海拔升高土壤0~40cm最大持水量增大.在大规模采伐后,苔藓层的恢复是一个长期过程,可以作为次生林地水文效应向原始暗针叶林恢复程度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木林 苔藓 枯落物 土壤 最大持水量
下载PDF
不同类型凋落物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64
5
作者 史学军 潘剑君 +4 位作者 陈锦盈 杨志强 张黎明 孙波 李忠佩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32-1837,共6页
通过实验室凋落物培养试验,对南京紫金山地区4种典型植被凋落物的分解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含凋落物土壤有机碳矿化包含快速分解和缓慢分解2个过程,前者日均分解量大持续时间短,后者与之相反.4种含凋落物土壤在培养初期矿化速... 通过实验室凋落物培养试验,对南京紫金山地区4种典型植被凋落物的分解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含凋落物土壤有机碳矿化包含快速分解和缓慢分解2个过程,前者日均分解量大持续时间短,后者与之相反.4种含凋落物土壤在培养初期矿化速率迅速达到最大,大小依次为狗牙根凋落物土壤(CK+BMD)(23.88±0.62)mg·d^-1、马尾松凋落物土壤(CK+PML)(17.93±0.99)mg·d^-1、麻栎凋落物土壤(CK+QAC)(15.39±0.16)mg·d^-1和青冈栎凋落物土壤(CK+CGO)(7.26±0.34)mg·d^-1,相互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此顺序与凋落物初始化学元素组成关系不明显.培养3个月,含凋落物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分别为:(CK+BMD)(338.21±6.99)mg、(CK+QAC)(323.48±13.68)mg、(CK+PML)(278.34±13.91)mg和(CK+CGO)(245.21±4.58)mg.从凋落物自身分解率分析,4种凋落物在培养期间共释放了198.17-297.18 mg的CO2-C,占到加入凋落物中有机碳总量的20.29%-31.70%.对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变化趋势分析后发现,乘幂曲线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其变化,且相关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分解 土壤有机碳 矿化速率 矿化量
原文传递
宁镇山区不同森林土壤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2
6
作者 肖慈英 阮宏华 屠六邦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9期1077-1081,共5页
对宁镇山区不同森林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营养元素的变化及凋落物的分解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土壤微生物数量和 6种土壤酶的生化活性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林型土壤中均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 ,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含量随... 对宁镇山区不同森林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营养元素的变化及凋落物的分解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土壤微生物数量和 6种土壤酶的生化活性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林型土壤中均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 ,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含量随森林的生长周期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并与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有显著的相关性 ;不同林地凋落物分解速率与其营养元素归还速率存在一定的时空差异 .对次生栎林、毛竹林和杉木林土壤各生物学特性的比较表明 ,栎林土壤营养元素的含量最丰富 ,并具有较强的自肥调控能力 .因此种植针阔混交林有利于防止针叶纯林的地力衰退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山区 森林土壤 生物学特性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枯枝落叶 自肥能力
下载PDF
川西亚高山人工云杉林和自然恢复演替系列的林地水文效应 被引量:49
7
作者 张远东 赵常明 刘世荣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61-768,共8页
通过对人工云杉林及自然恢复演替系列林地苔藓、枯落物和土壤的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了川西亚高山森林恢复过程中的林地水文效应。结果表明:林地苔藓及枯落物蓄积量随林龄增大而增加,最大持水量也相应增加。10a、30a生人工云杉林苔... 通过对人工云杉林及自然恢复演替系列林地苔藓、枯落物和土壤的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了川西亚高山森林恢复过程中的林地水文效应。结果表明:林地苔藓及枯落物蓄积量随林龄增大而增加,最大持水量也相应增加。10a、30a生人工云杉林苔藓、枯落物蓄积量和最大持水量都显著高于同龄的自然恢复类型;40a生人工云杉林苔藓、枯落物蓄积量显著高于同龄的针阔混交林,但二者最大持水量之间差异并不显著。人工云杉林苔藓和枯落物的最大持水率均低于自然恢复演替系列。70a生人工云杉林苔藓与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之和已接近原始冷杉林。各类型林分土壤容重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则降低。土壤0~40cm最大持水量在各林龄人工云杉林之间差异显著,但与恢复阶段没有关系,并不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在自然恢复演替系列之间差异不显著。人工云杉林地水文效应的增强快于自然恢复过程,表现在人工云杉林苔藓与枯落物蓄积量及最大持水量的增加快于自然恢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效应 人工云杉林 自然恢复演替系列 苔藓 枯落物 最大持水量
下载PDF
河北雾灵山不同海拔油松人工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研究 被引量:47
8
作者 卢振启 黄秋娴 杨新兵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对雾灵山4个海拔梯度(820,995,1080,1270m)的油松(Pinustabuliformis)人工林枯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总蓄积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拦蓄能力均随海拔升高先减小而后增大,最大持水率随海拔升高而减小... 对雾灵山4个海拔梯度(820,995,1080,1270m)的油松(Pinustabuliformis)人工林枯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总蓄积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拦蓄能力均随海拔升高先减小而后增大,最大持水率随海拔升高而减小,枯落物总储量在29.11~47.14t/hm。之间,最大持水量在61.13~128.31t/hm2之间,有效拦蓄能力在41.00~106.74t/hm2之间,最大持水率在192.50%~252.02%之间。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对数关系,R〉0.95,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2〉0.99。土壤容重随海拔升高而增大,变化范围为0.66~0.95g/cm2,总孔隙度随海拔升高而减小,土壤层有效持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小,土壤人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0.96。由此可知,低海拔油松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普遍高于高海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灵山 油松 海拔 枯落物 土壤水文
下载PDF
川西高山和亚高山灌丛的地被物及土壤持水性能 被引量:42
9
作者 张远东 刘世荣 马姜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775-2782,共8页
线以上和干旱阳坡等环境较为恶劣的地段,生态水文效应尤为重要.以往对于该区域灌丛的研究,多集中于类型、生物量等方面,生态水文效应方面的研究基本上属于空白.通过对苔藓、枯落物和土壤的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了川西高山和亚高山3... 线以上和干旱阳坡等环境较为恶劣的地段,生态水文效应尤为重要.以往对于该区域灌丛的研究,多集中于类型、生物量等方面,生态水文效应方面的研究基本上属于空白.通过对苔藓、枯落物和土壤的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了川西高山和亚高山3种主要灌丛在不同海拔梯度的地被物及土壤持水性能,其有利于加深对长江上游高山和亚高山区灌丛水文效应的认识.研究表明:(1)3种类型中,杜鹃灌丛持水性能最强,其苔藓、枯落物和土壤0~40cm最大持水量在各海拔梯度平均为46.73、139.98 t/hm^2和2216.92t/hm^2;高山栎灌丛各海拔梯度平均为1.64、72.08 t/hm^2和2114.88 t/hm^2;橿子栎灌丛没有苔藓,枯落物和土壤0~40cm最大持水量在各海拔梯度平均为84.55 t/hm^2和2062.83 t/hm^2.(2)杜鹃灌丛苔藓蓄积量及最大持水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高山栎灌丛苔藓蓄积量及最大持水量先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在3400m处达到最大,之后又降低.杜鹃灌丛苔藓最大持水率远高于高山栎灌丛.杜鹃灌丛和高山栎灌丛枯落物蓄积量及最大持水量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橿子栎灌丛则随海拔升高而升高.(3)3种灌丛在不同海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均显著增大,最大持水量显著下降,但毛管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仅在部分类型显著下降.土壤0~40cm最大持水量只有杜鹃灌丛随海拔升高而显著降低,其他两种不同海拔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丛 苔藓 枯落物 土壤 最大持水量
下载PDF
川西亚高山林区不同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地被物及土壤持水特征 被引量:40
10
作者 张远东 刘世荣 +2 位作者 罗传文 张国斌 马姜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27-635,共9页
川西亚高山森林是我国西南亚高山水源涵养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20世纪中叶以来农业人口的增加和森林的开发利用,受干扰强度、频度和干扰时间的影响,原始暗针叶林退化为耕地、草地、灌丛、次生阔叶林或人工林。1998年后,该区相继启动... 川西亚高山森林是我国西南亚高山水源涵养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20世纪中叶以来农业人口的增加和森林的开发利用,受干扰强度、频度和干扰时间的影响,原始暗针叶林退化为耕地、草地、灌丛、次生阔叶林或人工林。1998年后,该区相继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为评价工程效益,确定长江上游水源涵养林的恢复与重建模式,需要进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生态水文效应的对比分析。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对比分析了川西亚高山林区农田、草地、退耕还林地、灌丛、次生桦木林、人工云杉林和老龄针叶林的地被物(苔藓与枯落物)和土壤持水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与覆盖类型间地被物和土壤持水性能差异显著。随着干扰程度的增加,苔藓、枯落物蓄积量及最大持水量下降,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持水性能下降。苔藓最大持水量排序是老龄针叶林>人工云杉林>天然次生林>灌丛。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排序是老龄针叶林>天然次生林>人工云杉林>灌丛>草地>退耕还林地。人工云杉林与天然次生林之间、草地与退耕还林地之间苔藓和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没有显著差异。土壤0~40cm最大持水量排序是天然次生林>老龄针叶林>人工云杉林>灌丛>农田>草地>退耕还林地,其中天然次生林显著高于人工云杉林,草地与退耕还林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对于森林恢复途径和树种的选择,需要考虑未来林分的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持水量 苔藓 枯落物 土壤 亚高山
下载PDF
植物响应大气氮沉降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1
作者 段娜 李清河 +1 位作者 多普增 汪季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1,共6页
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改变导致的大气氮沉降增加对生态系统氮循环产生了显著影响。氮是植物细胞的组成部分,也是植物生长需求量较大的营养元素,氮素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文中在全面总结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 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改变导致的大气氮沉降增加对生态系统氮循环产生了显著影响。氮是植物细胞的组成部分,也是植物生长需求量较大的营养元素,氮素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文中在全面总结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氮沉降导致的氮素可利用性变化对植物生长、代谢过程中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光合生理以及凋落物特征等造成的影响及其机理,以期为深入研究氮沉降与植物生长及生理生态机制的相互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植物生长 植物营养 光合作用 凋落物
原文传递
北京九龙山不同林分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 被引量:30
12
作者 吴迪 辛学兵 +2 位作者 赵明扬 裴顺祥 孔颖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7-422,共6页
对北京九龙山油松、侧柏、黄栌3种纯林的枯落物层水文效应和土壤水分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栌林分的枯落物总蓄积量最大,为13.15 t·hm-2,其次为油松和侧柏,分别为12.50、9.53 t·hm-2;黄栌的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最大,分... 对北京九龙山油松、侧柏、黄栌3种纯林的枯落物层水文效应和土壤水分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栌林分的枯落物总蓄积量最大,为13.15 t·hm-2,其次为油松和侧柏,分别为12.50、9.53 t·hm-2;黄栌的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最大,分别为28.73、23.17 t·hm-2;侧柏的最小,分别为12.67、10.17 t·hm-2。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枯落物持水量分别在浸泡10 h后和8 h后达到饱和,二者的吸水速率均在浸泡2 h内最大,4 h后趋于平稳。不同层次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均存在较好的函数关系;3个林地的土壤密度均值最大的为侧柏(1.30 g·cm-3),其次为油松和黄栌,分别为1.23、1.08 g·cm-3;黄栌的总孔隙度最大,为49.63%,其次为油松和侧柏,分别为49.49%、47.44%;侧柏林地的土壤有效持水量最大,为96.53 t·hm-2,其次为黄栌和油松,分别为88.23、69.00 t·hm-2。对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进行拟合分析,二者呈幂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R2值均在0.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落物 森林土壤 水文效应 九龙山
下载PDF
晋西黄土区不同密度刺槐林枯落物层水文生态功能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周巧稚 毕华兴 +3 位作者 孔凌霄 侯贵荣 魏曦 魏小燕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5-121,共7页
为对比分析林分密度对枯落物层水文生态功能的影响,以晋西黄土区6种不同密度(475,900,1 200,1 575,1 825,2 350株/hm^2)刺槐(Robinia pseucdoacacia)人工林为对象,采用样地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枯落物层总厚度、总蓄积量、... 为对比分析林分密度对枯落物层水文生态功能的影响,以晋西黄土区6种不同密度(475,900,1 200,1 575,1 825,2 350株/hm^2)刺槐(Robinia pseucdoacacia)人工林为对象,采用样地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枯落物层总厚度、总蓄积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拦蓄量、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的关系、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的关系等水文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从中提出该区刺槐林经营的合理密度,为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功能、实现功能导向型植被调控与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区6种密度刺槐人工林枯落物总厚度变化范围为28.67~54.33mm,总蓄积量为2.98~10.65t/hm^2,且在一定范围内,随林分密度增大,枯落物蓄积量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6种密度枯落物蓄积量由大到小依次为1 575株/hm^2>1 825株/hm^2>1 200株/hm^2>900株/hm^2>2 350株/hm^2>475株/hm^2;(2)枯落物最大持水率的变动范围为295.35%~427.84%,无明显的规律性;最大持水量为11.16~37.01t/hm^2,在一些林分间差异显著,表现为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密度为1 575株/hm^2的林分枯落物持水性能表现最好,达37.01t/hm^2;半分解层枯落物持水量均高于未分解层;不同密度刺槐林枯落物的吸水速率与密度关系不显著;(3)各林分枯落物有效拦蓄量为7.22~23.64t/hm^2,其中以1 575株/hm^2的有效拦蓄能力最强,为23.64t/hm^2;(4)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之间存在明显的对数函数关系:Q=aln t+b,R2>0.95;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之间存在明显的幂函数关系:V=ktn,R2>0.99。综上所述,在本研究范围内,林分密度在1 575株/hm^2时枯落物层表现出较好的水文生态功能,当密度低于1 200株/hm^2,枯落物层水文效应急剧下降;从枯落物水文功能角度,建议今后研究区刺槐林的经营密度以1 200~1 800株/hm^2为适宜调控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西黄土区 刺槐林 林分密度 枯落物 水文生态功能
下载PDF
北京山地不同密度侧柏人工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 被引量:29
14
作者 鲁绍伟 陈波 +2 位作者 潘青华 张玉平 李少宁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4-229,共6页
以北京市八达岭石佛寺浅石山区5种密度(1 500,2 000,2 550,2 700,2 900株/hm2)侧柏人工纯林为对象,对其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总储量变化范围在22.94~34.35t/hm2之间,且随林分密度增加枯落物储量增加... 以北京市八达岭石佛寺浅石山区5种密度(1 500,2 000,2 550,2 700,2 900株/hm2)侧柏人工纯林为对象,对其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总储量变化范围在22.94~34.35t/hm2之间,且随林分密度增加枯落物储量增加,最大持水量的变化范围为13.37~56.47t/hm2,有效拦蓄能力在26.97~52.02t/hm2之间,2 700株/hm2有效拦蓄能力最强,为52.02t/hm2;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对数关系(R>0.88),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0.99);土壤容重均值变化范围为1.09~1.37g/cm3,总孔隙度的变化范围为38.66%~54.30%;土壤层有效持水能力以密度为1 500株/hm2的最强,为157.27t/hm2;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0.94)。综合分析得出,密度为2 000株/hm2的侧柏林水源涵养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山地 侧柏人工林 枯落物 土壤水文效应
下载PDF
北京山区主要人工林枯落物水文效应 被引量:29
15
作者 王士永 余新晓 +3 位作者 贾国栋 宋思铭 徐娟 李庆云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5期42-47,共6页
为探究北京山区主要人工林枯落物水文效应,以北京市怀柔区汤河口镇庄户沟小流域油松、刺槐、侧柏3种林分为研究对象,利用枯落物现存量样地调查、浸泡实验和抗冲槽法,建立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和浸水时间相关关系,定量研究枯落物层水... 为探究北京山区主要人工林枯落物水文效应,以北京市怀柔区汤河口镇庄户沟小流域油松、刺槐、侧柏3种林分为研究对象,利用枯落物现存量样地调查、浸泡实验和抗冲槽法,建立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和浸水时间相关关系,定量研究枯落物层水文效应,结果表明:1)3种林分枯落物现存量和总厚度表现为油松最大,分别为6.37t/hm2和4.0 cm,其次为刺槐,侧柏最小。2)3种林分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刺槐>油松>侧柏,最大持水率为刺槐>侧柏>油松;3种林分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枯落物的吸水过程表现为0~0.5 h内吸水速率最大,4~5 h时吸水速率显著减缓;刺槐不同层次枯落物的有效拦蓄量均为最强,总有效拦蓄深为2.6 mm,侧柏总有效拦蓄深最小,为1.0mm。3)不同坡度枯落物覆盖产流产沙实验表明,在相同坡度条件下,产流时间表现为刺槐>油松>侧柏>裸地;径流速率为裸地>侧柏>油松>刺槐;裸地的产流量是3种林地的1.04~1.4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落物 水文效应 北京山区
下载PDF
河北省太行山区3种人工水土保持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 被引量:28
16
作者 庞梦丽 朱辰光 +1 位作者 翟博超 屈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揭示人工水土保持林林下枯落物以及土壤持水特征,为太行山区水土保持林的建造和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烘干法,室内浸泡法,环刀法等得出不同林分林下枯落物蓄积量、持水量、吸水速率、最大持水能力和拦蓄量,比较了不同林分... [目的]揭示人工水土保持林林下枯落物以及土壤持水特征,为太行山区水土保持林的建造和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烘干法,室内浸泡法,环刀法等得出不同林分林下枯落物蓄积量、持水量、吸水速率、最大持水能力和拦蓄量,比较了不同林分枯落物和土壤的持水能力。[结果]枯落物总储量范围为9.96~19.19t/hm2,表现为栓皮栎林总储量最大,荒坡总储量最小。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变化范围为23.76~66.72t/hm2,栓皮栎—侧柏混交林最大,荒坡最小。栓皮栎—侧柏混交林有效拦蓄量可达51.50t/hm2,在各林分中最大;荒坡有效拦蓄量为19.55t/hm2,在各林分中最小。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均与浸泡时间呈相关关系,前者为对数关系(R>0.97),后者为幂函数关系(R>0.98)。各林分土壤容重均值介于1.14~1.55g/cm3,总孔隙度介于38.62%~43.76%。各林分土壤有效持水量表现为:刺槐林>栓皮栎—侧柏混交林>栓皮栎林>荒坡,其中刺槐林最大(为106.85t/hm2),荒坡最小(为89.37t/hm2)。[结论]水土保持林持水能力远大于荒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 水土保持林 枯落物 土壤水文
下载PDF
草地枯落物分解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26
17
作者 李学斌 马林 +2 位作者 陈林 许冬梅 谢应忠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60-2264,共5页
草地枯落物是草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枯死后所有有机物质的总称,是草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除冠层外,大气与矿质土壤层、植物根系层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另一介质,在生态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退耕还林还... 草地枯落物是草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枯死后所有有机物质的总称,是草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除冠层外,大气与矿质土壤层、植物根系层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另一介质,在生态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型家畜等草食性动物退出草地生态系统后,枯落物成为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调节枢纽。近年来,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所面临的压力,作为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地枯落物的研究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文章在综述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草地枯落物的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其进行了准确定义;归纳出了尼龙网袋法、室内分解培养法、现量估算法和同位素法等多种草地枯落物分解方法,并就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分解率概算模型、时间衰减模型、影响因子关系模型等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出枯落物的分解是由淋溶、自然粉碎和代谢等3个主要作用,碎屑食物链、腐食食物链等2种不同的食物链共同组成的复杂过程。开展长期定位监测、形成统一的研究方法,探索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碳循环微观机理,以及影响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是未来草地枯落物研究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枯落物 分解
下载PDF
河北雾灵山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 被引量:28
18
作者 石媛 鲁绍伟 +3 位作者 陈波 杨新兵 李少宁 白翠玲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2-97,共6页
以河北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内4种不同密度(881,940,1 252,1 400株/hm2)的油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总储量变化范围为29.11~47.14t/hm2,且在一定林分密度内,随密度增加枯落物... 以河北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内4种不同密度(881,940,1 252,1 400株/hm2)的油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总储量变化范围为29.11~47.14t/hm2,且在一定林分密度内,随密度增加枯落物储量增加,最大持水量的变化范围为63.79~108.18t/hm2,有效拦蓄能力在43.25~81.44t/hm2之间,以1 252株/hm2有效拦蓄能力最强;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对数关系(R〉0.90),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0.99);土壤容重均值变化范围为0.88~1.26g/cm3,总孔隙度的变化范围为46.00%~62.27%;土壤层有效持水能力以密度为1 400株/hm2时最强,有效持水量为66.17t/hm2;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0.84)。综合分析可知,密度为1 400株/hm2的油松林水源涵养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雾灵山 油松林 枯落物 土壤水文效应
下载PDF
北京山地不同海拔人工油松林枯落物及其土壤水文效应 被引量:28
19
作者 鲁绍伟 陈波 +3 位作者 潘青华 李少宁 张玉平 任翠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58,70,共6页
本文对北京山地4个海拔梯度(480,540,690,820m)的人工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林枯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总蓄积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拦蓄能力均随海拔先升高而后减小,最大持水率随海拔升高先减小而后增... 本文对北京山地4个海拔梯度(480,540,690,820m)的人工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林枯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总蓄积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拦蓄能力均随海拔先升高而后减小,最大持水率随海拔升高先减小而后增大,枯落物总储量在10.63~31.42t/hm2之间,最大持水量在17.27~37.17t/hm2之间,有效拦蓄能力在6.72~28.71t/hm2之间,最大持水率在164.32%~185.77%之间。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的对数关系(R〉0.93),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R〉0.73)。土壤容重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变化范围为0.97~1.22g/cm3,总孔隙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土壤层有效持水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0.96)。综合分析各项因子,低海拔地区的油松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普遍高于高海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北京山地 油松 海拔 枯落物 土壤水文
下载PDF
几种林木植物体及枯落物的微量元素分析 被引量:23
20
作者 曾曙才 谢正生 陈北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8-61,共4页
分析了杉木、马尾松、火炬松和青冈栎 4种林木叶、小枝和细根中B、Mo、Cu、Zn、Fe、Mn 6种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以及林下枯落物中这些元素的含量和贮量 .结果表明 ,各树种枝叶中的B含量不足 ,Mn的含量则远高于正常值 ,其他元素及根中各元... 分析了杉木、马尾松、火炬松和青冈栎 4种林木叶、小枝和细根中B、Mo、Cu、Zn、Fe、Mn 6种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以及林下枯落物中这些元素的含量和贮量 .结果表明 ,各树种枝叶中的B含量不足 ,Mn的含量则远高于正常值 ,其他元素及根中各元素含量正常 .各微量元素在树叶和小枝中的含量顺序是Mn >Fe >Zn >B >Cu >Mo,在根中的含量顺序是Fe >Mn >Zn >Cu >B >Mo.火炬松对微量元素的吸收能力强于其他树种 .枯落物中微量元素含量顺序为阔叶林 >杉木林 >火炬松林 >马尾松林 ;总贮量顺序为马尾松林 >火炬松林 >青冈栎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 枯落物 微量元素 含量 贮量 分解状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