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诉前程序之反思与重构——基于学理和实践的视角
被引量:
1
1
作者
肖康康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41-49,共9页
环境民事公益诉前程序是检察机关发挥环境保护作用的核心和关键。考察现行学理和实践不难发现:学理上存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适用对象不同,但其理论基础却混同,立法上面临《高院工作规范》和《两高解释》的冲突,实践中诉前程序对象不同,...
环境民事公益诉前程序是检察机关发挥环境保护作用的核心和关键。考察现行学理和实践不难发现:学理上存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适用对象不同,但其理论基础却混同,立法上面临《高院工作规范》和《两高解释》的冲突,实践中诉前程序对象不同,存在区分适用的情形。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检察机关未以维护环境公共利益为逻辑起点,合理处理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社会组织之间的诉讼顺位关系。针对诉前程序的不同对象,应适用不同顺位规则:对象为法律规定的机关时,检察机关应当严格适用诉前程序;对象为社会组织时,检察机关应当及时提起诉讼,在社会组织能够切实维护环境公共利益的前提下,由其提起诉讼,检察机关撤回之前起诉而作为支持起诉人参加社会组织提起的诉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公益诉讼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环境公益诉讼诉前程序
诉讼顺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之原告主体资格及顺位再调整
被引量:
29
2
作者
李琳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2-169,共8页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谁能作为适格的起诉主体。通过对现有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裁判的数据分析,从而发现实践操作中各原告行权的情况及问题。通过梳理原告理论脉络,对环境公共利益进行概念辨析,对国外类似诉讼程序进行比较法分...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谁能作为适格的起诉主体。通过对现有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裁判的数据分析,从而发现实践操作中各原告行权的情况及问题。通过梳理原告理论脉络,对环境公共利益进行概念辨析,对国外类似诉讼程序进行比较法分析,认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范围应予扩展,即包括企业法人及公民个人;顺位应予调整,即按照行政机关-环保组织-检察机关-公民个人和其他主体的顺位确定起诉主体序位;同时建立相关配套措施,包括建立预防滥诉惩戒机制,行政机关对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不作为应当纳入行政诉讼程序,以及环保行政机关应该对环保组织给予资金和专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数据分析
原告主体资格
原告主体顺位
原文传递
题名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诉前程序之反思与重构——基于学理和实践的视角
被引量:
1
1
作者
肖康康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出处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41-49,共9页
文摘
环境民事公益诉前程序是检察机关发挥环境保护作用的核心和关键。考察现行学理和实践不难发现:学理上存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适用对象不同,但其理论基础却混同,立法上面临《高院工作规范》和《两高解释》的冲突,实践中诉前程序对象不同,存在区分适用的情形。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检察机关未以维护环境公共利益为逻辑起点,合理处理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社会组织之间的诉讼顺位关系。针对诉前程序的不同对象,应适用不同顺位规则:对象为法律规定的机关时,检察机关应当严格适用诉前程序;对象为社会组织时,检察机关应当及时提起诉讼,在社会组织能够切实维护环境公共利益的前提下,由其提起诉讼,检察机关撤回之前起诉而作为支持起诉人参加社会组织提起的诉讼。
关键词
环境公益诉讼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环境公益诉讼诉前程序
诉讼顺位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environmental
civi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pre-
litigation
procedure
litigation
sequence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之原告主体资格及顺位再调整
被引量:
29
2
作者
李琳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出处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2-169,共8页
文摘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谁能作为适格的起诉主体。通过对现有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裁判的数据分析,从而发现实践操作中各原告行权的情况及问题。通过梳理原告理论脉络,对环境公共利益进行概念辨析,对国外类似诉讼程序进行比较法分析,认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范围应予扩展,即包括企业法人及公民个人;顺位应予调整,即按照行政机关-环保组织-检察机关-公民个人和其他主体的顺位确定起诉主体序位;同时建立相关配套措施,包括建立预防滥诉惩戒机制,行政机关对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不作为应当纳入行政诉讼程序,以及环保行政机关应该对环保组织给予资金和专业支持。
关键词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数据分析
原告主体资格
原告主体顺位
Keywords
Environmental
Civil
litigation
Data
Analysis
Plaintiff
Subject
Qualification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Subject
sequence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22.68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诉前程序之反思与重构——基于学理和实践的视角
肖康康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之原告主体资格及顺位再调整
李琳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2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