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汾断陷盆地孤峰山花岗闪长岩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1
1
作者 齐玥 徐鸿博 +1 位作者 张竞雄 罗金海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5-573,共9页
临汾断陷盆地孤峰山花岗闪长岩的S iO2含量为64.62%~65.57%,具有富碱(Na2O+K2O=7.38%~7.71%)、富钠(Na2O/K2O=1.37~1.54)、准铝质(A/CNK=0.94~0.99)和较低镁指数(Mg#=31.8~36.2)的特点,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系。岩石明显富集轻稀土... 临汾断陷盆地孤峰山花岗闪长岩的S iO2含量为64.62%~65.57%,具有富碱(Na2O+K2O=7.38%~7.71%)、富钠(Na2O/K2O=1.37~1.54)、准铝质(A/CNK=0.94~0.99)和较低镁指数(Mg#=31.8~36.2)的特点,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系。岩石明显富集轻稀土[(La/Yb)N=17.0~19.3],基本不显示Eu异常(δEu=0.94~1.04),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Sr等,Sr/Y比值高(Sr/Y=59.3~67.2),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Y。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点表明该花岗闪长岩由加厚的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对岩石进行的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测定获得了132.2±9.2M a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该年龄与华北地块岩石圈减薄与破坏作用的峰期时间基本一致。部分锆石含有2590.9M a的内核,反映该地区在太古宙晚期发生过相应的构造事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认为,孤峰山花岗闪长岩是华北地块早白垩世峰期伸展作用期间的产物,华北地块早白垩世期间的岩石圈减薄与破坏作用向西影响到了太行山以西的临汾断陷盆地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汾断陷盆地 孤峰山 花岗闪长岩 地球化学 年代学 早白垩世 岩石圈减薄与破坏作用
下载PDF
三门峡高庙石英闪长玢岩的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师迪 罗金海 +1 位作者 齐玥 徐鸿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5-174,共10页
三门峡市高庙石英闪长玢岩的激光探针等离子质谱(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测定获得了135Ma的年龄,与华北地块南缘早白垩世岩石圈伸展和减薄事件的时间一致。高庙岩体中继承锆石的形成年龄为2768Ma,该年龄和模式年龄均与华北克拉通... 三门峡市高庙石英闪长玢岩的激光探针等离子质谱(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测定获得了135Ma的年龄,与华北地块南缘早白垩世岩石圈伸展和减薄事件的时间一致。高庙岩体中继承锆石的形成年龄为2768Ma,该年龄和模式年龄均与华北克拉通早期地壳演化的峰期时间一致。石英闪长玢岩的SiO2含量为62.93%~65.54%,铝指数A/CNK=0.90~1.03,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系列。富钠(Na2O/K2O=1.29~1.46)、镁指数偏低(Mg#=33.5~42.4<45),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系。岩石稀土含量∑REE=197.09×10-6~234.41×10-6(平均216.00×10-6),轻重稀土明显分异[(La/Yb)N=15.86~20.55],基本不显示铕异常(δEu=0.96~1.02)。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K等和轻稀土,高Sr/Y值(Sr/Y=41.99~56.71),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重稀土和Y等。该石英闪长玢岩具有较低的n(143Nd)/n(144Nd)(t)值(0.5116)和较高的n(87Sr)/n86Sr)(t)值(0.7080),εNd(t)=-19.08,εSr(t)=49.89,TDM=2.15Ga。岩石的地球化学特点反映岩体由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综合分析认为,高庙石英闪长玢岩源自加厚的基性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作用,是华北克拉通的岩石圈在早白垩世减薄和破坏作用的产物,华北克拉通早白垩世期间的岩石圈减薄和破坏作用影响到了华北克拉通中—南部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峡市高庙 石英闪长玢岩 地球化学 LA-ICP-MS锆石U-PB年龄 早白垩世 岩石圈减薄与破坏作用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重力梯度带两侧晚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及其对岩石圈减薄的时空制约 被引量:4
3
作者 刘金菊 叶蕾 +3 位作者 牛耀龄 郭鹏远 孙普 崔慧霞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1-506,共16页
对华北克拉通重力梯度带东西两侧的河北承德袁家庄和内蒙古四子王旗白脑包出露的晚中生代火山岩进行了地球化学对比研究。全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Hf同位素数据表明,袁家庄火山岩和白脑包火山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这些火... 对华北克拉通重力梯度带东西两侧的河北承德袁家庄和内蒙古四子王旗白脑包出露的晚中生代火山岩进行了地球化学对比研究。全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Hf同位素数据表明,袁家庄火山岩和白脑包火山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这些火山岩轻、重稀土强烈分异,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Th,U,K等),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Zr,Hf,Ti等);其同位素具有高(87Sr/86Sr)i,低εNd(t)和低εHf(t)的特征,因此认为袁家庄和白脑包火山岩具有相似的源区,即均来源于被交代的古老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结合文献资料,作者认为,这些晚中生代火山岩是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的直接产物,中生代时期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的减薄不仅仅局限于重力梯度带以东地区,以西的部分地区也有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中生代火山岩 华北克拉通 岩石圈减薄/破坏 重力梯度带 袁家庄 四子王旗 Sr—Nd—Hf同位素
下载PDF
Mg同位素示踪中国东部中生代深部碳循环 被引量:1
4
作者 段先哲 牛苏娟 +7 位作者 李赛 李南 孙浩然 郭聪 肖文舟 隋清霖 冯鹏 贺海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45-1360,共16页
地球深部碳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生命探索和岩石圈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东部岩石圈是地球深部碳循环的重要场所,其减薄和破坏与深部碳循环密切相关。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是制约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和破坏的关键,对华北克拉通和... 地球深部碳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生命探索和岩石圈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东部岩石圈是地球深部碳循环的重要场所,其减薄和破坏与深部碳循环密切相关。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是制约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和破坏的关键,对华北克拉通和华南板块的大规模金属成矿作用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等系统阐述了Mg示踪地球深部碳循环原理,例举了镁同位素示踪中国东部深部碳循环的实例,论述了中生代俯冲的古太平洋板块所释放的碳酸盐熔体/流体与地幔相互作用,是造成中国东部地幔具有普遍的轻Mg同位素组成的重要原因。此外,指出轻镁同位素的多解性,提出多同位素联合示踪是未来研究地球深部碳循环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碳循环 中生代 中国东部岩石圈 MG同位素 岩石圈减薄与破坏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