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岩系时空展布的主控因素及其启示 被引量:112
1
作者 苏文博 李志明 +7 位作者 Frank R.Ettensohn Markes E.Johnson Warren D.Huff 王巍 马超 李录 张磊 赵慧静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9-827,共9页
在回顾五峰组-龙马溪组两个地层单位沿革并重申其定义与划分基础上,重建了华南五峰组-龙马溪组及其相关地层序列的区域地层框架.根据这一框架中奥陶-志留纪黑色笔石岩系的穿时性、以及相关地层序列纵向演化特征与岩石圈板块挠曲模式的联... 在回顾五峰组-龙马溪组两个地层单位沿革并重申其定义与划分基础上,重建了华南五峰组-龙马溪组及其相关地层序列的区域地层框架.根据这一框架中奥陶-志留纪黑色笔石岩系的穿时性、以及相关地层序列纵向演化特征与岩石圈板块挠曲模式的联系,结合所发现钾质斑脱岩源岩的板块汇聚背景,以及该阶段海平面升降与黑色岩系对应关系,提出控制该阶段华南黑色岩系的时空展布格局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即该阶段自南东向北西的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幕式汇聚过程所产生的岩石圈板块挠曲-周缘前陆盆地的同向迁移,以及该阶段两次全球性的三级海平面变化快速上升阶段所导致的缺氧及欠补偿水体.本文认为,要在华南奥陶-志留纪(包括其他断代)寻找其他可能的烃源岩层位,可能要首先考虑类似背景下这两种因素综合作用所导致的快速沉降及深水缺氧的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志留纪烃源岩 黑色页岩 岩石圈挠曲 全球海平面变化 华南板块汇聚
下载PDF
从重力异常研究岩石圈内部变形及力学特性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石 王谦身 +1 位作者 徐伟民 石磊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96-2003,共8页
不同时空尺度的岩石圈内部变形会在重力异常场中形成不同波长特征的永久记录.最早的重力均衡学原理提出主要用于解释实测地形与重力异常之间的关系.从早期Airy/Pratt均衡的局部补偿模式,发展到后期的区域均衡模式及弹性板均衡模型的提出... 不同时空尺度的岩石圈内部变形会在重力异常场中形成不同波长特征的永久记录.最早的重力均衡学原理提出主要用于解释实测地形与重力异常之间的关系.从早期Airy/Pratt均衡的局部补偿模式,发展到后期的区域均衡模式及弹性板均衡模型的提出,已逐渐形成了以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为核心的一种评价体系,主要用于度量岩石圈的力学强度特性并表征其相应物理属性.相关研究已经成为岩石圈动力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将从实验均衡原理出发,通过系统总结重力导纳方法的发展,介绍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概念和力学各向异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主线,以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的定义入手,系统总结了近年来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及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 地壳均衡 岩石圈变形 有效弹性厚度 弹性板模型
原文传递
Dynamic mechanisms controlling the topography of Longmenshan area 被引量:4
3
作者 Yuan XIE Yongdong LI Xiong XIO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21-131,共11页
The Longmenshan fault, which defines the eastern edg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s one of the steepest margins of the plateau with a sharp elevation drop of about 4 km over a distance less than 100 km across the Longmen... The Longmenshan fault, which defines the eastern edg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s one of the steepest margins of the plateau with a sharp elevation drop of about 4 km over a distance less than 100 km across the Longmenshan fault. The mechanism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controlling and maintaining the elevation difference is highly debated. Using multiple observations including seismic velocity model, Moho depth, effective elastic thickness of the lithosphere, we conducted a quantitative study for elucidating the contributions from crust and lithospheric mantle by an integrated analysis of lithospheric isostasy and flexure. It is shown that the topography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is supported by both lithospheric isostasy and flexure statically, and lower crustal channel flow and mantle convection dynamically. Different mechanisms have different weights for contribution to the topography of the Songpan-Ganzi block and the Sichuan Basin. The static and dynamic support contribute roughly the same to the topographic difference of ~4 km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The static topographic difference of ~2 km is mainly resulted from the lithospheric isostasy, while the dynamic one of ~2 km is contributed by the uprising of the accumulated material in the lower crust beneath the Songpan-Ganzi block and the downward drag force caused by the upper mantle convection under the Sichuan Basin. It is thus suggested that the lower crustal flow and upper mantle convection are dynamic forces which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studies on the dynamics in the Longmenshan and surrounding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OGRAPHY Longmenshan fault zone lithospheric isostasy lithospheric flexure Dynamic topography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北缘及邻区岩石圈力学强度的贝叶斯估计
4
作者 潘宇航 陈石 +3 位作者 侍文 孙玉军 李永波 董冬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20-2231,共12页
本文基于复合岩石圈挠曲均衡模型,利用布格重力异常和地形数据,采用重力导纳和相关函数联合反演方法,结合贝叶斯统计推理确定最优的岩石圈挠曲参数模型,获取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和载荷比F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不确定性估计... 本文基于复合岩石圈挠曲均衡模型,利用布格重力异常和地形数据,采用重力导纳和相关函数联合反演方法,结合贝叶斯统计推理确定最优的岩石圈挠曲参数模型,获取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和载荷比F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不确定性估计.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各个构造单元的差异性及其与强震活动的关系,并利用热-流变结构等资料,给出了构造运动可能的深部动力源.研究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东北缘及邻区F呈现大面积低值分布,说明其现今岩石圈挠曲状态主要与地表载荷加载相关.此外,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存在显著差异,其力学强度差异与青藏高原向东挤出变形、热结构状态有一定对应关系.本文结果可为定量化研究青藏高原动力学问题提供有效的地球物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岩石圈挠曲 有效弹性厚度 载荷比 贝叶斯估计
下载PDF
岩石圈弯曲的黏弹性松弛及其对确定弹性岩石圈厚度的影响
5
作者 邵翠法 王世民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0-649,共10页
确定弹性岩石圈厚度在地球科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弹性板弯曲解析解结合岩石圈弯曲外缘隆起位置反演弹性岩石圈厚度的传统方法具有深远影响。利用变黏度可压缩黏弹性有限元模型定量研究岩石圈在表面垂向载荷作用下弯曲的黏弹性松弛问... 确定弹性岩石圈厚度在地球科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弹性板弯曲解析解结合岩石圈弯曲外缘隆起位置反演弹性岩石圈厚度的传统方法具有深远影响。利用变黏度可压缩黏弹性有限元模型定量研究岩石圈在表面垂向载荷作用下弯曲的黏弹性松弛问题。模拟结果显示,外缘隆起位置具有先向弯曲中心运动而后向弯曲外侧移动的特点,反向运动发生在载荷作用约9 Ma后。与基于松弛时间定义的弹性岩石圈厚度相比,基于弹性板弯曲解由外缘隆起位置约束弹性岩石圈厚度的方法仅在载荷作用后0.2~5.0 Ma的时间段内给出较为合理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弯曲 弹性岩石圈 黏弹性松弛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大陆岩石圈挠曲背景下盆山耦合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程丰 彭景臻 +1 位作者 王林 郭召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27-2938,共12页
盆山耦合研究在大地构造和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地貌负载引起的大陆岩石圈挠曲与沉积盆地沉降是盆山耦合的一种重要体现方式。本论文聚焦于挤压背景下大陆岩石圈挠曲盆地与造山带的耦合过程,系统梳理了单个或者多个地貌负载... 盆山耦合研究在大地构造和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地貌负载引起的大陆岩石圈挠曲与沉积盆地沉降是盆山耦合的一种重要体现方式。本论文聚焦于挤压背景下大陆岩石圈挠曲盆地与造山带的耦合过程,系统梳理了单个或者多个地貌负载的几何形态、挠曲盆地几何形态以及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_(e))三者之间的数学关系。在此基础上,论文介绍了岩石圈挠曲模拟方法在恢复岩石圈刚性程度、造山带演化过程以及盆地沉积沉降方面的具体应用。结合古环境分析与岩石圈挠曲模拟实验,本文提出了一种定量恢复造山带古海拔的新方法。有别于基于温度、压力以及动植物分布与海拔之间关系所建立的传统古高度计,该方法强调在海侵时期地貌负载与沉积盆地间的高度差即为造山带的古海拔。该方法的提出为重建中亚以及其他曾受海侵影响并与岩石圈挠曲相关造山带的古海拔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最后介绍了岩石圈挠曲模拟在定量分析造山带与盆地演化的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在探究沉积盆地基底属性、重建岩石圈挠曲相关造山带古海拔以及有关挠曲模拟软件开发方面的新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山耦合 岩石圈挠曲 岩石圈有效地壳厚度 古海拔重建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卫星重力和地形数据的月球Apollo撞击坑物理参数反演 被引量:2
7
作者 钟振 鄢建国 庞礼军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2-90,共9页
针对表面载荷模型较难反演撞击坑物理参数,以往重力地形数据因分辨率低不适合大多数小尺度撞击坑物理特征分析,提出构建新的撞击坑载荷模型.结合内部载荷和最新高分辨率卫星重力地形数据,对Apollo撞击坑平均月壳厚度、平均月壳密度、载... 针对表面载荷模型较难反演撞击坑物理参数,以往重力地形数据因分辨率低不适合大多数小尺度撞击坑物理特征分析,提出构建新的撞击坑载荷模型.结合内部载荷和最新高分辨率卫星重力地形数据,对Apollo撞击坑平均月壳厚度、平均月壳密度、载荷比、填充物比率和岩石圈弹性厚度等物理参数进行反演.结果表明模型导纳谱很好地拟合了观测导纳谱.本文求解的平均月壳厚度比较支持最新研究结果 34 km,平均月壳密度2480 kg/m3与最新给出的平均月壳密度2550 kg/m3相接近.研究区域的弹性厚度偏小,约为7 km.较小的弹性厚度可能与撞击坑地理位置及早期撞击事件有关,也可能与月球岩石圈的力学性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场模型 重力/地形导纳 岩石圈挠曲模型 月球物理参数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及其邻区岩石层挠曲强度变化和均衡补偿机制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勇 许厚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05-113,共9页
利用中国大陆以及最近与俄罗斯拼接的中亚地区的布格重力和地形数据,采用响应函数和互相关函数技术,结合弹性板挠曲理论,研究了中国大陆及其邻近地区(25°N-70°N,50°E-140°E)的岩石层强度,用... 利用中国大陆以及最近与俄罗斯拼接的中亚地区的布格重力和地形数据,采用响应函数和互相关函数技术,结合弹性板挠曲理论,研究了中国大陆及其邻近地区(25°N-70°N,50°E-140°E)的岩石层强度,用现代均衡的观点探讨了研究区的均衡补偿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整个中国大陆及其邻近地区的有效弹性厚度Te值为35km.其中,青藏地区Te值为85km.西伯利亚西部至乌拉尔Te值为75km,天山、塔里木盆地Te值为40km,帕米尔高原Te值为25km左右,西伯利亚中部、蒙古以及中国东北北部Te值为40km,华北Te值为25km,华南Te值为40km.均衡补偿对于波长大于几千米的地形负荷为局部补偿,对几百公里到1100km的地形负荷为局部补偿和岩石层强度所支持,短波长地形负荷基本上由岩石层强度所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 中国大陆 岩石层强度 重力均衡 响应函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