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2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构造格架及其形成过程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74
1
作者 李锦轶 何国琦 +5 位作者 徐新 李华芹 孙桂华 杨天南 高立明 朱志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8-168,共21页
基于笔者近20年来在新疆北部地质调查积累的资料,并结合对现有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本文简要讨论了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现今构造格架及其形成过程。该区地壳现今构造格架的基本特征是垂向上具有双层结构,侧向上不同时期具有不同... 基于笔者近20年来在新疆北部地质调查积累的资料,并结合对现有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本文简要讨论了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现今构造格架及其形成过程。该区地壳现今构造格架的基本特征是垂向上具有双层结构,侧向上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构造分区。新生代侧向构造分区表现为盆山构造,古生代晚期侧向构造分区总体表现为显生宙造山带与古老地块的镶嵌,具体划分为两个弧形造山系、两个雁行斜列的帚状构造和3条线性造山系,分别属于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塔里木、喀拉塔格等4个古板块;喀拉塔格古板块是新元古代地壳作为基底的古岛弧与其周围的海洋岩石圈组成的板块,残迹保存在南天山碰撞带之中;阿尔泰山、东准噶尔、准噶尔—吐哈地块是西伯利亚古板块的一部分,西准噶尔和中亚地区是哈萨克斯坦古板块的组成部分,查尔斯克—斋桑带、依连哈比尔尕带和康古尔塔格带,构成了是西伯利亚古板块的南界,南天山是哈萨克斯坦与塔里木古板块的碰撞带。在纵向上,该区地壳被划分为震旦纪至石炭纪、二叠纪至侏罗纪和白垩纪以来的陆内演化等3个构造层。该区构造格架的形成过程包括中元古代至古生代晚期古洋盆的演化与关闭、二叠纪至侏罗纪受古太平洋和古特提斯洋演化影响、以及新生代期间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影响等3个构造阶段;在某些地质时期还与幔源岩浆的底垫对地壳或岩石圈的改造有关。该区前身的古洋盆包括古太平洋和古亚洲洋两个洋盆。从动力学角度看,该区地壳的形成与演化,分别受控于水平方向上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垂直方向上软流圈地幔与上覆岩石圈或地壳的相互作用。结果是不仅使该区大陆地壳的增生有水平的和垂直的两种方式,而且使该区地壳演化表现为挤压和伸展两种方式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北部及邻区 地壳构造格架 形成过程 镶嵌 叠覆 板块构造 地幔 岩石圈
下载PDF
中国东南陆区岩石圈结构与大规模成矿作用 被引量:234
2
作者 杨明桂 黄水保 +2 位作者 楼法生 唐维新 毛素斌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8-543,共16页
本文以区域地质、矿产地质为基础,与地球物理和岩石圈深部地质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对中国东南陆区的地块、造山带、古板块结合带、隆起带、坳陷带和断陷盆地的地壳厚度变化与物质结构、莫霍面形态、岩石圈地幔的厚度变化与结构进行了研究... 本文以区域地质、矿产地质为基础,与地球物理和岩石圈深部地质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对中国东南陆区的地块、造山带、古板块结合带、隆起带、坳陷带和断陷盆地的地壳厚度变化与物质结构、莫霍面形态、岩石圈地幔的厚度变化与结构进行了研究与构造区划。论述了燕山期陆内造山与喜马拉雅期大陆伸展及其导致的岩石圈物质结构调整作用,建立了隆坳构造分异与壳幔物质结构调整模式,探讨了本区地壳减薄的深部地质过程,分析了燕山期陆内造山的动力机制以及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岩石圈物质结构构造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 物质结构 陆内造山 大陆伸展 成矿作用
下载PDF
东昆仑印支晚期幔源岩浆活动 被引量:203
3
作者 罗照华 柯珊 +2 位作者 曹永清 邓晋福 谌宏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92-297,共6页
东昆仑造山带印支晚期广泛发育一期幔源岩浆活动,其代表性岩石类型为角闪辉长岩、煌斑岩和辉绿岩。石灰沟外滩岩体是这类岩体中最大的一个,40Ar/39Ar同位素定年结果为220Ma左右,具有明显的结晶分异特征。根据地质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 东昆仑造山带印支晚期广泛发育一期幔源岩浆活动,其代表性岩石类型为角闪辉长岩、煌斑岩和辉绿岩。石灰沟外滩岩体是这类岩体中最大的一个,40Ar/39Ar同位素定年结果为220Ma左右,具有明显的结晶分异特征。根据地质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岩浆起源于深度大于90km的上地幔源区,富含挥发分(H2O)的条件使橄榄石在部分熔融过程中更趋稳定,辉石和尖晶石组分更多地进入岩浆,从而制约了岩浆中高Cr低Ni的特点。幔源岩浆的广泛出现是该区软流圈-岩石圈系统对特提斯洋闭合的响应,是在加厚陆壳的底部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 幔源岩浆活动 辉长岩 岩石圈 底侵作用
下载PDF
中国大陆岩石圈最新构造变动与地震灾害 被引量:147
4
作者 张培震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04-413,共10页
中国大陆的地震灾害十分严重,不仅分布广,而且频度高、强度大,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晚第四纪岩石圈构造变动是地震发生的根本原因。一系列巨大的活动断裂将中国大陆切割成为不同级别的活动地壳块体,地块内部相对... 中国大陆的地震灾害十分严重,不仅分布广,而且频度高、强度大,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晚第四纪岩石圈构造变动是地震发生的根本原因。一系列巨大的活动断裂将中国大陆切割成为不同级别的活动地壳块体,地块内部相对稳定,边界构造活动强烈。这些地块从晚第四纪一直持续活动至今。有历史记载以来,中国大陆的119次7级以上地震有104次发生在这些活动地块的边界带上。因而,活动地块的运动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中国大陆晚第四纪构造变形的最基本特征,对中国大陆地震孕育和发生起着直接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构造运动 活动断裂 地震灾害 大陆 岩石圈
下载PDF
岩浆作用与青藏高原演化 被引量:110
5
作者 莫宣学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1-367,共17页
青藏高原是我国岩浆岩最发育的地区之一,出露着从元古宇到新生代各个地质时期多种类型的火山岩与侵入岩,面积达30万km2左右,占全区面积的10%以上。这些岩浆岩在青藏大陆动力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既是探测深部的"探针"和&qu... 青藏高原是我国岩浆岩最发育的地区之一,出露着从元古宇到新生代各个地质时期多种类型的火山岩与侵入岩,面积达30万km2左右,占全区面积的10%以上。这些岩浆岩在青藏大陆动力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既是探测深部的"探针"和"窗口",又是构造演化的记录,并形成重要的构造-岩浆-成矿带。本文拟通过岩浆作用和岩浆岩来研究青藏高原演化的一些科学问题。(1)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时限: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时限是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问题,也是国际上争论的一个热点,到目前为止,分歧仍然很大,从主张早于70Ma到34Ma都有。本文根据来自我国西藏南部延伸1500km以上的主碰撞带的综合证据提出,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开始的时间为70/65Ma,完成的时间在40Ma左右,这个时期称为同碰撞期,40Ma之后转入后碰撞期。(2)同碰撞阶段的壳-幔交换—底侵与岩浆混合作用:南冈底斯带同碰撞花岗岩中有着丰富的岩浆底侵作用与岩浆混合作用证据。这两种作用,通过岩浆作用实现壳-幔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重要的大陆地壳生长方式。(3)青藏巨厚地壳的成因:双倍于正常厚度的巨厚地壳,是青藏高原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世界瞩目。通过对同碰撞与后碰撞火成岩的研究提出"两类地壳、两种机制"的认识,即新生地壳与再生地壳;构造挤压增厚机制与地幔物质注入增厚机制。(4)青藏岩石圈的组成、结构与演化:高原岩石圈地幔存在三种地球化学端元,存在三种岩石圈结构类型,已在青藏高原多处发现地幔与下地壳岩石的地表露头及火成岩所携带的深源岩石包体。(5)青藏高原深部物质的可能流动:青藏高原新生代碰撞-后碰撞火成活动有规律的时空迁移,以及深部地球物理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岩浆作用 岩浆岩 大陆碰撞 壳幔交换 地壳生长 岩石圈 横向流动
下载PDF
四川盆地基底结构的新认识 被引量:96
6
作者 罗志立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91-200,共10页
四川盆地基底已研究多年,取得一定的共识;但有些基础地质问题,尚值得探讨。如四川盆地西缘的基底是否属大扬子地台的一部分?盆地基底从老至新由不同时代前震旦系三层结构组成,对后期古隆起形成有什么影响?其板块构造演化模式是什... 四川盆地基底已研究多年,取得一定的共识;但有些基础地质问题,尚值得探讨。如四川盆地西缘的基底是否属大扬子地台的一部分?盆地基底从老至新由不同时代前震旦系三层结构组成,对后期古隆起形成有什么影响?其板块构造演化模式是什么?盆地基底断裂对后期构造变形有什么影响?四川盆地深部岩石圈结构特征,对中新生代构造变形及地温场有何影响等等,将是人们勘探油气关心的基础地质问题。该文在近几年来积累的大量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基础上,结合过去研究的成果,提出一些新认识,与读者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 扬子地台 岩石圈 古隆起 起温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东部早白垩世伸展盆地的发育过程及其对克拉通破坏的指示 被引量:91
7
作者 朱光 胡召齐 +2 位作者 陈印 牛漫兰 谢成龙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94-1604,共11页
在晚侏罗世华北克拉通东部破坏之初出现了区域性隆起,全区缺失上侏罗统沉积。在早白垩世早期,出现了区域性的伸展活动,断陷盆地形成,克拉通南、北缘伸展活动最强,北部燕山构造带以出现变质核杂岩为特征,南部出现宽裂谷型盆地。早白垩世... 在晚侏罗世华北克拉通东部破坏之初出现了区域性隆起,全区缺失上侏罗统沉积。在早白垩世早期,出现了区域性的伸展活动,断陷盆地形成,克拉通南、北缘伸展活动最强,北部燕山构造带以出现变质核杂岩为特征,南部出现宽裂谷型盆地。早白垩世中期华北克拉通东部普遍出现了火山活动与岩浆侵入。早白垩世晚期克拉通上以出现窄裂谷型盆地为特征,沿北北东走向的郯庐断裂带断陷活动最强。这些断陷盆地的演化过程揭示,经历地表抬升后,克拉通破坏之初的岩石圈热而弱,从而形成变质核杂岩或宽裂谷型盆地。这期间的破坏强度在空间上具有不均匀分布的特征,受控于早期岩石圈地幔的结构。经过早白垩世中期的大量岩浆活动之后,早白垩世晚期克拉通岩石圈温度降低、强度变大,从而利用早期大型断裂构造形成窄裂谷型盆地。这些现象支持华北克拉通东部晚中生代的岩石圈减薄是以逐渐拆沉机制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东部 郯庐断裂带 伸展盆地 克拉通破坏 岩石圈
下载PDF
造山后脉岩组合的岩石成因——对岩石圈拆沉作用的约束 被引量:81
8
作者 罗照华 魏阳 +3 位作者 辛后田 詹华明 柯珊 李文韬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72-1684,共13页
造山后脉岩组合是在寄主岩基冷却之后形成的,可能是造山带应力场转换的标志。昆仑造山带早中生代末期以及太行山-燕山造山带晚中生代花岗质岩基中广泛出露这种类型的脉岩,可划分为煌斑岩质,玄武质,闪长质,花岗闪长质-花岗质和富硅花岗质... 造山后脉岩组合是在寄主岩基冷却之后形成的,可能是造山带应力场转换的标志。昆仑造山带早中生代末期以及太行山-燕山造山带晚中生代花岗质岩基中广泛出露这种类型的脉岩,可划分为煌斑岩质,玄武质,闪长质,花岗闪长质-花岗质和富硅花岗质等5组。主元素和痕量元素分析表明它们是不同的原生岩浆固结的产物,相互之间不存在重要的分离结晶,同化混染和岩浆混合作用的关系,因而要求软流圈/岩石圈系统不同圈层的源区岩石同时达到部分熔融的条件。结合已有的高温高压实验,区域岩石圈结构和地质事件序列的分析,认为岩石圈拆沉作用是造山后脉岩组合形成的最合理触发机制。简单热模拟表明,软流圈窗顶界埋深达到一定深度时(例如昆仑造山带为82km),可以满足处于不同深度位置的中性麻粒岩,基性榴辉岩和地幔橄榄岩同时发生部分熔融。这时,岩石圈/软流圈系统可以有6~8个产生岩浆的位置。热的软流圈物质快速涌入软流圈窗,不仅触发地幔岩的减压熔融,也可能导致区域构造应力场由挤压转换为伸展,为岩浆的快速侵位创造了条件。所提供的岩石成因模型可以更合理地解释造山后脉岩组合的地质特征,主元素和痕量元素特征,也可以满足同位素体系变异所要求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脉岩组合 岩石圈 软流圈 拆沉作用 岩石成因 昆仑山 太行山
下载PDF
^(40)Ar-^(39)Ar Isotopic Dating of the Xianghualing Sn-polymetallic Orefield in Southern Hunan,China and Its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被引量:80
9
作者 YUAN Shunda PENG Jiantang +2 位作者 SHEN Nengping HU Ruizhong DAI Tongm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78-286,共9页
The Xianghualing Sn-polymetallic orefield in Hunan Province, southern China, is a largesize tin orefield. Although numerous studies have been undertaken on this orefield, its genesis, mineralization age, and tectonic ... The Xianghualing Sn-polymetallic orefield in Hunan Province, southern China, is a largesize tin orefield. Although numerous studies have been undertaken on this orefield, its genesis, mineralization age, and tectonic setting are still controversial, mainly because of the lack of reliable geochronological data on tin mineralization. The ^40Ar^39Ar stepwise heating dating method was first employed on muscovite from different deposits in this orefield. The muscovite sample from the Xianghualing Sn-polymetallic deposit defines a plateau age of 154.4±1.1 Ma and an isochron age of 151.9±3.0 Ma; muscovite from the Xianghuapu W-polymetallic deposit yields a plateau age of 161.3±1.1 Ma and an isochron age of 160.0±3.2 Ma; muscovite from the Jianfengling greisen-type Sn-polymetallic deposit gives a plateau age of 158.7±1.2 Ma and an isochron age of 160.3±3.2 Ma. The tungsten-tin mineralization ages in the Xianghualing area are therefore restricted within 150-160 Ma. The tungstentin mineralization in Xianghualing occurred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regional tin-tungsten mineralization including the Furong tin orefield, Shizhuyuan tungsten-tin polymetallic deposit and Yaogangxian tungsten-polymetallic deposit. Thus, the large-scale tungsten-tin metallogenesis in South China occurring at 160-150 Ma, probably is closely related to asthenospheric upwelling and crustmantle interaction under a geodynamic setting of crustal extension and lithosphere thinning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ctonic regimes during the Mid-Late Jurass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Ar age MUSCOVITE Sn-polymetallic orefield Xianghualing HUNAN lithosphere extension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及其边缘地区的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 被引量:69
10
作者 丁志峰 何正勤 +1 位作者 孙为国 孙宏川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7-205,共9页
利用在青藏高原东部及其邻近地区记录到的1万余条近震到时资料,反演该地区的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采用网格点模型描述三维速度结构,模型维数为22226,网格点间距水平向为100km,垂直向为20km,网格点之间的速度值... 利用在青藏高原东部及其邻近地区记录到的1万余条近震到时资料,反演该地区的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采用网格点模型描述三维速度结构,模型维数为22226,网格点间距水平向为100km,垂直向为20km,网格点之间的速度值通过线性插值给出。采用改进了的快速三维射线追踪方法,确定三维非均匀介质中的地震射线路径和理论走时。反演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南部的上地壳中(30km左右的深度)存在一低速区,这和面波反演的结果一致,羌塘块体下地壳有明显的低速异常带,青藏公路沿线的垂直速度剖面显示出岩石层受挤压增厚的构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岩石层 三维速度结构 地壳 地幔
下载PDF
造山带与造山作用及其研究的新起点 被引量:65
11
作者 张国伟 董云鹏 姚安平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9,共9页
当代地球科学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时期。人类社会发展向地学发出了新的严峻挑战 ,地球科学理论自身也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对社会与地学的发展及需求 ,作为地质科学研究最基本主要领域的造山带研究 ,应如何思考 ?本文据此在新世纪开始... 当代地球科学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时期。人类社会发展向地学发出了新的严峻挑战 ,地球科学理论自身也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对社会与地学的发展及需求 ,作为地质科学研究最基本主要领域的造山带研究 ,应如何思考 ?本文据此在新世纪开始之际 ,根据社会与科学的发展 ,回顾和讨论了造山带、造山作用及其研究内容、发展变化和新的研究起点与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造山作用 板块构造 大陆动力学 岩石圈 流变学 地槽学说
下载PDF
皖南江南陆内造山带的基本特征与中生代造山过程 被引量:77
12
作者 朱光 刘国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3-111,共9页
皖南地区的江南隆起带 ,在震旦纪—中三叠世与周边一样处于被动大陆边缘海相环境。印支—早燕山期 ,该带成为陆内造山带 ,其中发育了一系列近东西向、向北逆冲的逆冲—推覆构造 ,使基底岩系相互叠置、强烈隆升。江南陆内造山带属板内叠... 皖南地区的江南隆起带 ,在震旦纪—中三叠世与周边一样处于被动大陆边缘海相环境。印支—早燕山期 ,该带成为陆内造山带 ,其中发育了一系列近东西向、向北逆冲的逆冲—推覆构造 ,使基底岩系相互叠置、强烈隆升。江南陆内造山带属板内叠置山系 ,不具阿尔卑斯式远程推覆体。地球物理资料表明 ,该陆内造山带下的地壳和岩石圈曾显著加厚。江南陆内造山带形成于北部华北与扬子板块发生陆—陆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陆内造山带 逆冲-推覆构造 中生代 造山过程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岩石层热结构特征 被引量:70
13
作者 王良书 李成 杨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94-803,共10页
在大地热流密度分布的基础上,研究了塔里木盆地中库尔勒-若羌和阿克苏-叶城两条剖面岩石层热结构特征.由岩石层P波速度分布转换成生热率剖面,用二维数值模型获得了岩石层热结构和热状态特征.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壳幔边界温度的... 在大地热流密度分布的基础上,研究了塔里木盆地中库尔勒-若羌和阿克苏-叶城两条剖面岩石层热结构特征.由岩石层P波速度分布转换成生热率剖面,用二维数值模型获得了岩石层热结构和热状态特征.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壳幔边界温度的高低与其埋深密切相关.居里等温面深度大,地幔热流密度较低.岩石层厚度变化与其新生代期间挠曲过程密切相关.在岩石层温度分布基础上,确定了深部脆-韧性过渡带深度和岩石层屈服强度,表明塔里木盆地岩石层相对较冷,且具有刚性的地球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岩石层 热结构 流变学
下载PDF
扬子、华夏古板块会聚带在湖南的位置 被引量:70
14
作者 饶家荣 肖海云 +2 位作者 刘耀荣 柏道远 邓延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4-502,共19页
扬子、华夏板块会聚带在湖南的位置一直是地学界关注的热点和争论的焦点,但始终未能取得共识.确定扬子、华夏板块会聚带在湖南的位置,弄清板块结合带在湖南的走向,对于华南大地构造划分和基础地质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缺乏地表直... 扬子、华夏板块会聚带在湖南的位置一直是地学界关注的热点和争论的焦点,但始终未能取得共识.确定扬子、华夏板块会聚带在湖南的位置,弄清板块结合带在湖南的走向,对于华南大地构造划分和基础地质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缺乏地表直接地质证据,因此深部地球物理资料将成为探讨板块结合带走向的重要依据.本文结合地质资料,利用区域重磁、地震、大地电磁测深、地热流等提供的深部构造地球物理信息标志,对湖南及周边华南地区岩石圈三维结构特征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地质解释,对扬子-华夏板块结合带的构造性质、在湖南的位置以及江南古陆构造属性等提出了新认识.在江南古陆中段的湖南沅(江)麻(阳)—洞庭—衡阳弧形重力高主要为古火山锥型结晶基底隆起引起,在麻阳、桃源、益阳—南桥一线构成古火山岛链;推断在浏阳—衡阳一带存在湘东残剩隐伏古火山岛.首次厘定了扬子、华夏残剩古板块上地幔刚性块体的空间分布形态,在此基础上推测其间的过渡带属赣湘桂古华南洋.提出新元古代造山带属陆—弧—岛—陆碰撞造山带,陆间湘东残剩隐伏古火山岛成为现今板块融合带的组成部分,扬子、华夏古板块及其间的过渡带三者岩石圈上地幔纵横向三维结构特征完全不同.论证了赣湘桂中部岩石圈古俯冲带的存在,再次确定湘中地区岩石圈厚度在华南最厚.厘定扬子、华夏古板块深部结合带北西边界大致在安徽歙县—南昌—湖南大围山—沩山—城步—广西河池一线,结合带南东边界大致在江山—绍兴—新余—萍乡—衡东—双牌—桂林—柳州一线,两板块之间的中间融合带就是所谓"钦杭结合带"在湖南的位置,过去地学界较普遍认可的茶陵—郴州断裂,我们认为不是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的会聚带,而是华夏板块板内加里东期仰冲断裂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高 结晶基底 古火山岛链 岩石圈 板块结合带 古俯冲带
下载PDF
Remelting of subducted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Petrogenesis of Mesozoic magmatic rocks in the Dabie-Sulu orogenic belt 被引量:64
15
作者 ZHAO ZiFu ZHENG YongFe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9年第9期1295-1318,共24页
The Dabie-Sulu orogenic belt was formed by the Triassic continental collision between the South China Block and the North China Block. There is a large area of Mesozoic magmatic rocks along this orogenic belt, with em... The Dabie-Sulu orogenic belt was formed by the Triassic continental collision between the South China Block and the North China Block. There is a large area of Mesozoic magmatic rocks along this orogenic belt, with emplacement ages mainly at Late Triassic, Late Jurassic and Early Cretaceous. The Late Triassic alkaline rocks and the Late Jurassic granitoids only crop out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Sulu orogen, whereas the Early Cretaceous magmatic rocks occur as massive granitoids, sporadic intermedi- ate-mafic intrusive and volcanic rocks throughout the Dabie-Sulu orogenic belt. Despite the different ages for their emplacement, the Mesozoic magmatic rocks are all characterized not only by enrichment of LREE and LILE but depletion of HFSE, but also by high initial Sr isotope ratios, low εNd(t) values and low radiogeneic Pb isotope compositions. Some zircons from the Jurassic and Cretaceous granitoids contain inherited magmatic cores with Neoprotozoic and Triassic U-Pb ages. Most of the Cretaceous mafic rocks have zircon δ18O values and whole-rock δ13C values lower than those for the normal mantle. A systematic comparison with adjacent UHP metaigneous rocks shows that the Mesozoic granitoids and mafic rocks have elemental and isotopic features similar to the UHP metagranite and metabasite, respectively. This indicates that these magmatic and metamorphic rocks share the diagnostic features of lithospheric source that has tectonic affinity to the northern edge of the South China Block. Their precursors underwent the UHP metamorphism and the post-collisional anatexis, respectively at different times and depths. Therefore, the Mesozoic magmatic rocks were derived from anatexis of the subducted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itself beneath the collision-thickened orogen; the geo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post-collisional magmatisms is tectonic collapse of orogenic roots in response to lithospheric exten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ental subduction lithosphere ANATEXIS POST-COLLISIONAL magmatism MESOZOIC tectonics UHP metamorphic rocks DABIE-SULU
原文传递
中国岩石圈构造单元 被引量:63
16
作者 李廷栋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00-710,共11页
笔者根据地壳表层构造与深部构造相结合原则,提出岩石圈构造单元划分应遵循的6条原则。根据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别是地球物理场所显示的特征,以贺兰山—川滇南北构造带为界,初步把中国大陆及邻近海域划分为中亚岩石圈构造域和东亚岩石圈... 笔者根据地壳表层构造与深部构造相结合原则,提出岩石圈构造单元划分应遵循的6条原则。根据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别是地球物理场所显示的特征,以贺兰山—川滇南北构造带为界,初步把中国大陆及邻近海域划分为中亚岩石圈构造域和东亚岩石圈构造域2个一级岩石圈构造单元,并进一步划分出6个二级构造单元:西域岩石圈块体、青藏岩石圈块体、松辽岩石圈块体、华北岩石圈块体、华南岩石圈块体、南海岩石圈块体,分别阐述了它们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主要特征。最后,就岩石圈构造单元划分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 构造单元划分 中国
下载PDF
Mantle xenoliths from Late Cretaceous basalt in eastern Shandong Province: New constraint on the timing of lithospheric thinning in eastern China 被引量:62
17
作者 YAN Jun, CHEN Jiangfeng, XIE Zhi & ZHOU Taixi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19期2139-2144,共6页
The age of the alkali basalt from Daxizhuang in Jiaozhou, eastern Shandong, was determined to be 73.5±0.3 Ma by 40Ar-39Ar technique. The basalt gave high eNd(t) values of +7.5 and +7.6, suggesting that the primit... The age of the alkali basalt from Daxizhuang in Jiaozhou, eastern Shandong, was determined to be 73.5±0.3 Ma by 40Ar-39Ar technique. The basalt gave high eNd(t) values of +7.5 and +7.6, suggesting that the primitive magma was derived from depleted asthenospheric mantle with a formation depth of about 65—95 km. Spinel-lherzolite xenolith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basalt. The Fo values of olivine from the xenoliths range from 88 to 89. The estimated equilibrium P-T conditions of spinel-lherzolite xenoliths are about 2.0 GPa and 1010—1140℃, suggesting an equilibrium depth of about 65 km.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te Mesozoic (125—115 Ma) mantle-derived rocks in Shandong Province suggest an enriched lithospheric mantle along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block. However,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te Cretaceous basalts in Daxizhuang and the equilibrium P-T condition estimated from the xenoliths suggest that the lithosphere at 73 Ma ago was as thick as that of the Cenozoic in the region. Additionally, the xenoliths are rich in basaltic-component, suggesting a derivation from a newly-formed lithosphere. Therefor, lithospheric thinning took place at a time interval between about 120 and 73 Ma along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bl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捕虏岩 白垩纪 玄武岩 山东 东部地区 岩石圈稀释化 ^40Ar-^39Ar技术
原文传递
东亚西太平洋巨型裂谷体系岩石圈与软流圈结构及动力学 被引量:52
18
作者 蔡学林 朱介寿 +3 位作者 曹家敏 严忠琼 阳正熙 洪学海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4-245,共12页
笔者根据地震面波层析成像结果,对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岩石圈和软流圈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东亚至西太平洋间存在一巨型低速异常带,结合构造地质学、地幔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他地球物理特性的研究,确认该区存在巨型裂谷体系。该巨型... 笔者根据地震面波层析成像结果,对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岩石圈和软流圈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东亚至西太平洋间存在一巨型低速异常带,结合构造地质学、地幔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他地球物理特性的研究,确认该区存在巨型裂谷体系。该巨型裂谷体系的岩石圈和软流圈三维Vs速度结构与太平洋洋中脊、大西洋洋中脊和印度洋洋中脊及其邻区的岩石圈和软流圈地震Vs速度结构十分相似,而与东太平洋边缘现代板块俯冲带的岩石圈与软流圈Vs速度结构有显著差异。在进一步论述该区动力学特征后认为,该巨型裂谷体系是中生代中晚期以来岩石圈整体主动伸展变形,大型裂陷盆地形成,岩石圈强烈拆沉减薄,以及软流圈物质上涌加热引起的。边缘海是在大陆裂谷系形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导扩张期为中渐新世至中中新世(32~13Ma),这些边缘海在17~15Ma后停止扩张,因而未能将所有边缘海和洋中脊联通。据此划分出4期构造变形动力学演化阶段,现今东亚至西太平洋间大陆裂谷、边缘海与沟弧体系是新生代中晚期以来,邻区各板块构造相互作用叠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裂谷体系 巨型地震低速异常带 地震层析成像 岩石圈 软流圈 地幔岩 东亚大陆 太平洋 地球动力学
下载PDF
太行山造山带岩浆活动特征及其造山过程反演 被引量:56
19
作者 罗照华 邓晋福 +1 位作者 赵国春 曹永清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9-284,共6页
太行山造山带被大多数学者称为构造岩浆带,被认为是中生代环太平洋岩浆弧的组成部分.立足于太行山地区燕山期侵入岩类的研究和对比,以岩浆起源、岩浆演化的最新理论作为基础和主线,采用从宏观→微观→宏观的分析对比手法,对不同时... 太行山造山带被大多数学者称为构造岩浆带,被认为是中生代环太平洋岩浆弧的组成部分.立足于太行山地区燕山期侵入岩类的研究和对比,以岩浆起源、岩浆演化的最新理论作为基础和主线,采用从宏观→微观→宏观的分析对比手法,对不同时期、不同区段侵入岩类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反映的成因信息作了详细对比,从而提出了“太行山型”造山带的概念及其形成模式.认为太行山造山带属于一种新的造山带类型,受控于板缘俯冲作用的远距离效应.造山作用以强烈的岩浆活动为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岩浆活动 造山过程反演 太行山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59
20
作者 邹和平 李平鲁 饶春涛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C00期33-45,共13页
研究表明,南海(SCS)珠江口盆地新生代火山岩特征如下:早第三纪火山岩成分较复杂,既有玄武岩,也有较多的中酸性火山岩,岩石系列以钙碱性为主。火山岩的K/P值较高,但高场强元素(HFSE)丰度较低,Ti/Yb、Nb/L... 研究表明,南海(SCS)珠江口盆地新生代火山岩特征如下:早第三纪火山岩成分较复杂,既有玄武岩,也有较多的中酸性火山岩,岩石系列以钙碱性为主。火山岩的K/P值较高,但高场强元素(HFSE)丰度较低,Ti/Yb、Nb/La、Nb/Y值较小,玄武岩Sr、Nd同位素组成为相对富集型;而晚第三纪火山岩成分较单一,全为玄武岩,形成碱性玄武岩和拉斑玄武岩组合。玄武岩K/P值降低,但其HFSE增高,Ti/Yb、Nb/La、Nb/Y值增大,Sr、Nd同位素组成为相对亏损型。这种发展趋势与北美西部新生代裂谷区火山活动的发展序列颇为相似。此外,本区玄武岩的Pb同位素组成具有Dupal异常特征。岩浆作用的发展趋势及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岩石圈底层剥落或层离作用(delamination)可能是南海北部新生代陆缘扩张的一种重要的动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新生代火山岩 地球化学特征 样品分析 动力学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