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及其走向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忠 杨金梅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4-98,共5页
在评述新时期文学时 ,人们常常只把现实主义作为主潮 ,而忽视了浪漫主义的存在 ,其实 ,这是极不公正的。现实主义固然在新时期经历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三个阶段 ,后来由于作家执著于生活的本真还原 ,衍生出了“... 在评述新时期文学时 ,人们常常只把现实主义作为主潮 ,而忽视了浪漫主义的存在 ,其实 ,这是极不公正的。现实主义固然在新时期经历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三个阶段 ,后来由于作家执著于生活的本真还原 ,衍生出了“新写实文学” ,成为新时期文学的显学 ;而浪漫主义也经历了“朦胧诗”的低调浪漫、“寻根文学”的悲凉浪漫 ,发展到与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关系说不清、道不明的“后浪漫”阶段 ,成为新时期文学家族的重要一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浪漫主义 中国当代文学
下载PDF
论王安忆作品对人性的探索 被引量:4
2
作者 安映洒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33-38,共6页
人性应是文学表现的重要内容。王安忆的作品经历了从人物自我情感的展示上升到人性价值的审视这一过程。她通过性爱这一生命现象和女性生存价值的思索揭示人性的真谛。
关键词 王安忆 人性 女性文学 生存价值 小说
下载PDF
新时期文学中的“后现代”思潮 被引量:1
3
作者 樊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3-169,共7页
在新时期文学创作中 ,“后现代”思潮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诸多领域都有所表现 ,中国当代的“后现代”思潮具有相当鲜明的“中国性” ,它滥觞于“文革” ,植根于中国民间的世俗化心态和相对主义智慧之中 。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后现代 中国性
下载PDF
西方荒诞叙事对中国新时期荒诞派小说表现手法的影响及反思 被引量:5
4
作者 徐明 刘伟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1-117,共7页
西方现当代作品对中国新时期新潮小说的影响涵盖主题思想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就艺术形式而言,西方的荒诞派小说,开始成为文学革命和反思文学史的重要借鉴。寻找其间的相似点是必要的,但应该看到其创造性的贡献。先锋派文学中的荒诞写... 西方现当代作品对中国新时期新潮小说的影响涵盖主题思想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就艺术形式而言,西方的荒诞派小说,开始成为文学革命和反思文学史的重要借鉴。寻找其间的相似点是必要的,但应该看到其创造性的贡献。先锋派文学中的荒诞写作技巧是一个自主的、创造性的发挥,先锋派作家群体适应了中国作家反思历史、挑战主流话语的内在需求,实现了西方现代和后现代艺术思潮在中国本土的创造性转化。先锋派的先锋精神在于对自由的追求,已经成为当代文学持久的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诞 创造性转化 新时期文学 先锋派
下载PDF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的总体估价问题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卫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10,共10页
如何估价共和国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如何估价晚清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这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问题,作家、学者往往各执一词,见仁见智。而要想令人信服地解说,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背景和宏观的视野,必须将68年的中国当代文学与此前的中国现... 如何估价共和国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如何估价晚清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这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问题,作家、学者往往各执一词,见仁见智。而要想令人信服地解说,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背景和宏观的视野,必须将68年的中国当代文学与此前的中国现代文学、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相比照,否则是很难说清楚的;必须建构一个解析的、结构性的、整体性的综合坐标,我们才能对一个较长时段的文学作出相应的估价;同时,对于一体多面的中国当代文学还必须分类对待,避免笼而统之或"眉毛胡子一把抓"。如果我们把文学的影响力作为衡量文学的一个标尺的话,那么,现代文学的成就和当代文学的成就相比是占一些优势的,因为现代文学接受、评论、研究的时间长于当代文学。但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生态是多元复杂、一体多面的,我们可以进行总体估价,更应该进行分类评价。否则,极有可能以偏概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 新时期文学 总体估价 分类评价 综合坐标
下载PDF
《乔厂长上任记》在新时期文学中的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南章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48-49,共2页
《乔厂长上任记》无疑是改革文学的开山之作。乔光朴作为改革文学主人公的代表,具有了"类"的意义,他与海明威的"硬汉"形象又有精神上永不言败的相通之处。在特定历史阶段,这种硬汉精神与大众的阅读心理期待达成默契... 《乔厂长上任记》无疑是改革文学的开山之作。乔光朴作为改革文学主人公的代表,具有了"类"的意义,他与海明威的"硬汉"形象又有精神上永不言败的相通之处。在特定历史阶段,这种硬汉精神与大众的阅读心理期待达成默契,其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文学 新时期文学 乔光朴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时期”划分探析
7
作者 雷鸣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8期14-16,共3页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前沿学科——时期划分法,历来各家学派说法不一,有把"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归入现代文学之说,有只把新世纪文学作为当代文学之说。其实文学的发展和演进是不能断层和切割的,何况在中国这个特...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前沿学科——时期划分法,历来各家学派说法不一,有把"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归入现代文学之说,有只把新世纪文学作为当代文学之说。其实文学的发展和演进是不能断层和切割的,何况在中国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它又是与政治经济密不可分的。依据此,当代文学60年的时期划分应为:建国以来的文学、新时期文学、转型时期文学、新世纪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建国以来的文学 新时期文学 转型时期文学 新世纪文学
下载PDF
佛教与文学的再度联姻——论新时期作家对佛教的接受形态
8
作者 石杰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72-75,共4页
新时期作家对佛教的接受大体来说有四种形态,即宗教信仰型、自身修养型、人生理解型和题材应用型。它的发生主要取决于作家的情感和内在超越的需要,也出自作家的文化需求。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作家 佛教 接受 形态
下载PDF
政治景观和现代性想象——以新时期文学书写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继刚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国家政治对中国现代性进程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深刻的,而在意识形态建构下的政治景观(如宝塔山、天安门、长安街和卢沟桥等)既见证着历史运动中国家主流政治的变革,也成为中国新时期文学书写中富含意蕴的空间意象,对其的分析成为当下研... 国家政治对中国现代性进程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深刻的,而在意识形态建构下的政治景观(如宝塔山、天安门、长安街和卢沟桥等)既见证着历史运动中国家主流政治的变革,也成为中国新时期文学书写中富含意蕴的空间意象,对其的分析成为当下研究新时期文学话语变迁的独特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景观 现代性 新时期文学
下载PDF
新时期以来文学创作中的本土资源问题(笔谈)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光东 刘子杰 +2 位作者 吴小梅 赵莉 王丽娜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17,共8页
本土文化精神往往是当下文学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土文学资源与现代化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关系。苏童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南方”成为当代文学创作资源的可能以及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时代的另一种审美可能。陆文夫的小说中的独特... 本土文化精神往往是当下文学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土文学资源与现代化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关系。苏童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南方”成为当代文学创作资源的可能以及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时代的另一种审美可能。陆文夫的小说中的独特风味正式通过小巷这个本土空间得以实现,而且陆文夫以“小巷”这个本土空间为媒介,充分实现了作家审美表达和文化透视的统一。张大春的《城邦暴力团》将“现代”写作方式与丰富的传统小说元素杂糅互交,产生出更为多重的现代性,为我们重新思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本土资源 现代化
下载PDF
新时期文学中此起彼伏的现实主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红蕾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7-40,共4页
新时期现实主义作为20世纪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以往的不同意义在于不对生活做机械的模仿、照相,而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和崭新的风貌;即使吸收一些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文学观念和表现方式也是有限的,也是现实主义基础上的... 新时期现实主义作为20世纪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以往的不同意义在于不对生活做机械的模仿、照相,而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和崭新的风貌;即使吸收一些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文学观念和表现方式也是有限的,也是现实主义基础上的一种变异和探索。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来看,现实主义在这段时期里此起彼伏,大致经历了复苏、深化、低谷、回归这四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随着各自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有着不同的现实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此起彼伏 现实主义
下载PDF
建构与拆解:新中国“四十年”文学的历史叙述
12
作者 胡俊飞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88-93,共6页
新中国以来的四十年文学,自始至终都对历史叙述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此间各个时期的文学对历史的叙述都不是在纯粹审美修辞的维面上展开的,它们分别肩负了不同的意识形态启蒙使命。"十七年文学"为巩固现实政权的合理/合法性提... 新中国以来的四十年文学,自始至终都对历史叙述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此间各个时期的文学对历史的叙述都不是在纯粹审美修辞的维面上展开的,它们分别肩负了不同的意识形态启蒙使命。"十七年文学"为巩固现实政权的合理/合法性提供了形象上的依据。新时期文学接续"十七年文学"的传统,以笔为枪,控诉和反思刚过去不久的民族劫乱,探索国家发展的前途。质疑过去文学赋予历史话语的崇高意义,新历史小说以解构的立场与姿态,通过具体的艺术实践,颠覆了历史话语的神话。新历史小说以消解"十七年文学"权威历史叙述为初衷,然而后来的种种迹象表明,它正沦为一种新的历史叙述霸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叙述 十七年文学 新历史小说 新时期文学
下载PDF
论新时期“新潮编辑”群体的形成及影响
13
作者 刘莹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7-149,共3页
"新潮编辑"群体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文学运动兴起和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助推力。它的形成有着特定的时代原因和历史背景;它发掘、培植了一批文学新生力量;它和"新潮作家"、"新潮批评家"一同促进了... "新潮编辑"群体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文学运动兴起和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助推力。它的形成有着特定的时代原因和历史背景;它发掘、培植了一批文学新生力量;它和"新潮作家"、"新潮批评家"一同促进了文学形式变革的完成并影响了先锋文学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新潮编辑” 先锋文学
下载PDF
共识与差异:重审中国当代文学史书写问题
14
作者 房伟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5-124,共10页
由于启蒙文学传统、左翼文学传统和后现代文化思维三种文学史思维的分歧,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书写表现出缺乏“共识性”评判、“差异性”过分明显的“不稳定性”,其问题表现为外部研究与文学性的不平衡、断裂思维与关联性思维的不平衡、封... 由于启蒙文学传统、左翼文学传统和后现代文化思维三种文学史思维的分歧,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书写表现出缺乏“共识性”评判、“差异性”过分明显的“不稳定性”,其问题表现为外部研究与文学性的不平衡、断裂思维与关联性思维的不平衡、封闭性与开放性的不平衡和异质性与规律性的不平衡。40年节点是重新审视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契机,以此反思与政治性密切相关的文学史书写,倡导更具文学意味和审美个性的文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改革开放 共识性 差异性 审美性
下载PDF
经典需重新定义
15
作者 张军府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26-28,104,共4页
新时期文学三十年的整体成就相对现代文学三十年,存在被严重低估的现象,已经成为经典的现代作家作品本身成为一种伟大传统证明了自身的存在价值,再让我辈追认似乎已无必要。对于新时期文学我们在看到存在问题的同时,没必要自卑而持一种... 新时期文学三十年的整体成就相对现代文学三十年,存在被严重低估的现象,已经成为经典的现代作家作品本身成为一种伟大传统证明了自身的存在价值,再让我辈追认似乎已无必要。对于新时期文学我们在看到存在问题的同时,没必要自卑而持一种价值虚无的态度,产生不必要的创新焦虑情绪,这样才能用更积极自信的态度去看待前世经典,发掘当今的文学经典,对当今文学所特有的品质给予公正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现代文学 现代性 经典
下载PDF
生涩的蜕变——对新时期文学的一种描述
16
作者 沈嘉达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11-14,共4页
新时期文学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而发生着明显的变迁。即,从对信念伦理转移到对责任伦理的真实书写,从宏大叙事蜕变为个人化叙事,从社群文学滑向休闲文化。这既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时代使然,亦是作家对文学、对社会、对自身重新认知... 新时期文学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而发生着明显的变迁。即,从对信念伦理转移到对责任伦理的真实书写,从宏大叙事蜕变为个人化叙事,从社群文学滑向休闲文化。这既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时代使然,亦是作家对文学、对社会、对自身重新认知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信念伦理 责任伦理 个人化叙事 社群文学 休闲文化 当代文学 文学评论
下载PDF
新时期启蒙叙事空间意象的原型阐释
17
作者 陈力君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38-42,共5页
新时期承传了"五四"文学的启蒙传统,沿用了特定空间意象——"铁屋子",它具有突出等级秩序的权力建制、封闭又狭小的表现形态和凝滞又孤立的存在方式等典型特征。大致存在三种模式的空间架构:一是以当代中国历史为... 新时期承传了"五四"文学的启蒙传统,沿用了特定空间意象——"铁屋子",它具有突出等级秩序的权力建制、封闭又狭小的表现形态和凝滞又孤立的存在方式等典型特征。大致存在三种模式的空间架构:一是以当代中国历史为框架和民族集体记忆为基础的宏大空间,二是以个人经历或记忆为基础的写实性的空间设置,三是超越了现实社会的超验性空间设置。空间意象的分化源于启蒙叙事意义结构的松动,也受制于启蒙叙事中不同情节模式。空间意象的营构折射了新时期启蒙叙事的时代印记、意义限度和书写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空间意象 启蒙叙事
下载PDF
“新时期文学”的场域竞争——以刘心武小说为个案
18
作者 夏正娟 吴文芳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10-115,共6页
一直以来,描述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是文学史书写的主要模式,这种书写模式为文学史的合法存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然而,一种文学现象替代另一种文学现象的确定性书写极易忽略文学现象更替过程中的诸多偶然因素。从空间的角度考察"新... 一直以来,描述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是文学史书写的主要模式,这种书写模式为文学史的合法存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然而,一种文学现象替代另一种文学现象的确定性书写极易忽略文学现象更替过程中的诸多偶然因素。从空间的角度考察"新时期文学"的偶然性、操作性恰能弥补注重规律性书写模式的遗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场域竞争 刘心武小说 “发生空间”
下载PDF
新时期“改革小说”的现代性追求与失落
19
作者 余晶 《莆田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72-75,共4页
新时期的"改革小说"正面响应了文学现代性的要求,反映了中华民族迫切现代化的呼唤。其发展经历了初期的物质现代化转向人内心现代性的追求;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逐渐深入的时候,改革小说却出现停顿。探索这段... 新时期的"改革小说"正面响应了文学现代性的要求,反映了中华民族迫切现代化的呼唤。其发展经历了初期的物质现代化转向人内心现代性的追求;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逐渐深入的时候,改革小说却出现停顿。探索这段时间里它的变化,可以更好地为文学发展提供一个参考。现代性的复杂与多元,要求"改革小说"既要适应时代变化发展,又要时刻贴近人心,更多地关注于现代性过程中人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改革小说 现代性
下载PDF
新时期存在主义文学思潮与道家生存论
20
作者 刘小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16-20,共5页
新时期文学的一些作品曾经按照存在主义哲学和文论来理解和阐释,但它们与道家哲学、文化之间的深层联系也是不可否认和回避的。虽然目前学界很少从道家哲学、文化角度来理解和阐释它们,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重新发掘它们与存在主义、道家的... 新时期文学的一些作品曾经按照存在主义哲学和文论来理解和阐释,但它们与道家哲学、文化之间的深层联系也是不可否认和回避的。虽然目前学界很少从道家哲学、文化角度来理解和阐释它们,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重新发掘它们与存在主义、道家的双向会通之处。从"在世操心"、"情绪体验"、"沉沦与异化"三个层面,我们体认到海德格尔与老庄在生存论上存在着一种契合关系,具有互阐的可能性,这对发展丰富多彩的中国当代文学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存在主义 道家 生存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