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五四以来“人学”文论观念的双重维度及其辩证发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赖大仁 张园园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2-182,共11页
现代"人学"文论观念是五四以来中国文论的自觉建构,其内部存在着"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两个基本维度。"人的文学"重视表现个人生活情感,追求个体自由解放和个性发展;"人民文学"则... 现代"人学"文论观念是五四以来中国文论的自觉建构,其内部存在着"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两个基本维度。"人的文学"重视表现个人生活情感,追求个体自由解放和个性发展;"人民文学"则重视反映人民生活,服务人民大众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二者构成辩证统一关系。考察百年来我国"人学"文论观念的历史嬗变,涉及几个主要理论命题:"人的文学"是追求个性解放的启蒙话语,旨在唤起人的觉醒,走向追求个性和情感解放;"人民文学"体现了为人民大众的文学方向,旨在让文学在人民革命事业中充分发挥作用;"文学是人学"旨在张扬主体精神及其文学自觉,把人的主体意识觉醒和强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从历史实践来看,"人学"观念始终存在着双重维度之间的张力互动关系,因时代条件变化其双重维度不断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某种新的平衡状态。新时代"人学"文论观念的总体发展趋向,必然要求走向两个维度之间的双重变奏和辩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学”文论观念 人的文学 人民文学 双重维度 辩证发展
原文传递
略论金庸的《连城诀》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自然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23-26,共4页
《连城诀》是金庸的一部不引人注意的武侠小说 ,但它在金庸的全部创作中内容独特 ,地位重要。它以人性恶为叙事中心 ,描摩人类社会可能存在的种种丑恶现象 ,挖掘人性的弱点 ,并找寻到其根源———物欲 ,从而揭开人的生存之谜。它突破了... 《连城诀》是金庸的一部不引人注意的武侠小说 ,但它在金庸的全部创作中内容独特 ,地位重要。它以人性恶为叙事中心 ,描摩人类社会可能存在的种种丑恶现象 ,挖掘人性的弱点 ,并找寻到其根源———物欲 ,从而揭开人的生存之谜。它突破了传统“大侠”的观念 ,塑造了崭新的英雄狄云的形象 ,是金庸小说由“侠”的文学向“人”的文学转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连城诀》 武侠小说 人性恶 叙事中心 物欲 侠文学 人文学 人性弱点
下载PDF
“人的文学”与人性叙事的维度——以苏童、余华、阎连科等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平 张博实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9-229,236,共12页
苏童、余华、阎连科、残雪等作家,是探讨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人的文学""人性的隐秘"和"人性叙事"等命题的重要参考坐标。考察作家在作品中揭示人不同层次的"本性"、性格以及人性的丰富性、... 苏童、余华、阎连科、残雪等作家,是探讨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人的文学""人性的隐秘"和"人性叙事"等命题的重要参考坐标。考察作家在作品中揭示人不同层次的"本性"、性格以及人性的丰富性、复杂性过程,分析他们在文本中深入挖掘人性在特定境遇下的嬗变以及人性的"隐秘角落"和多重向度,能够探测作家在具体文本结构和故事中展现的人性真实形态,绘制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图谱"。在了解他们书写前人未表现、未尝试过的叙事和主题的基础上,发掘、拓展、丰富"人的文学"的内涵。这一维度或视域,考量着当代作家的写作深度和美学价值,是对"人的文学"在审美领域的延展,也是对前辈作家、学者们理念的继承与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文学 人性叙事 潜意识 苏童 余华 阎连科 残雪
原文传递
论“怪人”形象的现代意蕴 被引量:1
4
作者 丁燕燕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07-111,共5页
文学中的"怪人"形象包括疯子、傻瓜、白痴、狂人、小丑、身体残缺者、畸形人、变态者等,他们在文学观念与审美形态两个层面呈现出丰富的文化意蕴和现代内涵。"怪人"形象一方面折射出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的面貌,展示... 文学中的"怪人"形象包括疯子、傻瓜、白痴、狂人、小丑、身体残缺者、畸形人、变态者等,他们在文学观念与审美形态两个层面呈现出丰富的文化意蕴和现代内涵。"怪人"形象一方面折射出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的面貌,展示出"人的文学"观之产生、成熟和日趋复杂的现代性走向;另一方面则完成了文学审美形态的现代变革:它以反讽怪诞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法,喜剧色彩鲜明,呈现出"审丑"倾向,"怪人"式叙事人的选取则实现了叙事视角的现代性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怪人”形象 人的文学 审丑 叙事
下载PDF
人的文学
5
作者 袁诗宁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03-106,共4页
周作人提出的“人的文学”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概念和基本理念之一 ,也是“文学革命”由形式层面——“白话文改革”延伸到思想层面的重大发展。它的提出和延伸 ,成为现代文学建构的基本维度之一 ,对现代文学在初期无序、混乱的文化生... 周作人提出的“人的文学”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概念和基本理念之一 ,也是“文学革命”由形式层面——“白话文改革”延伸到思想层面的重大发展。它的提出和延伸 ,成为现代文学建构的基本维度之一 ,对现代文学在初期无序、混乱的文化生成中确立方向起了莫大的作用。其自身的丰富内涵和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文学革命、文学现代性的内在动力之一 ,成为现代文学的一个基本面貌、基本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人的文学 新文化运动 基本理念 内在动力
下载PDF
革命时代的“人的文学”——重评“京派”
6
作者 张洁宇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8-98,共11页
提出"重评‘京派’",意在打破京派与海派对比研究的传统思路与方法,强调历史纵贯的角度,考察京派的形成及其与"五四"传统的内在联系,尤其肯定其在革命时代中继承与发展五四时期"人的文学"传统的特殊意义... 提出"重评‘京派’",意在打破京派与海派对比研究的传统思路与方法,强调历史纵贯的角度,考察京派的形成及其与"五四"传统的内在联系,尤其肯定其在革命时代中继承与发展五四时期"人的文学"传统的特殊意义。通过对京派的思想主张与文学创作两方面的考察认为:京派是以文学的方式间接参与思想界论争。他们的出现,既体现了"五四"以后知识分子阵营的分化,又体现了在不同时代条件下、不同知识分子群体对"五四"传统的继承、调整与发展。京派作为"五四"传统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与"革命文学"潮流一同分享了"五四"思想资源,同时更为"五四"传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衍生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派 五四时期 人的文学
原文传递
“人的文学”:现代中国文学史核心理念重构 被引量:9
7
作者 朱德发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5-191,218,共8页
研究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抽绎文学史理念 ,然而能够成为重构现代中国文学史核心理念的则应似“人的文学”。这是因为它既可透视和发掘现代中国不同样态文学的多层面多维度的内涵 ,又可穿越和梳理现代中国文学艰难曲折流变的历史隧道 ,即使... 研究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抽绎文学史理念 ,然而能够成为重构现代中国文学史核心理念的则应似“人的文学”。这是因为它既可透视和发掘现代中国不同样态文学的多层面多维度的内涵 ,又可穿越和梳理现代中国文学艰难曲折流变的历史隧道 ,即使那些政治意识色彩浓重的“革命文学”的“人学”意蕴也可以洞察和概括。故“人的文学”观念能够作为科学把握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理论思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文学' 核心理念 革命文学 重构
下载PDF
巴赫金“狂欢化诗学”述评 被引量:8
8
作者 万海洋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5-157,共3页
巴赫金"狂欢化诗学"揭示了"狂欢化"对作家艺术思维和体裁形式的影响,对文学与人学的关系进行重新阐释,并且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文学观念的层面上,巴赫金独树一帜地宣称:文学是一场"狂欢化"的活动,一... 巴赫金"狂欢化诗学"揭示了"狂欢化"对作家艺术思维和体裁形式的影响,对文学与人学的关系进行重新阐释,并且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文学观念的层面上,巴赫金独树一帜地宣称:文学是一场"狂欢化"的活动,一切本真意义的文学应具有"狂欢化"的精神,呈现"狂欢化"的美学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欢化诗学 理论蕴含 文学与人学 现实意义
下载PDF
重返“人的文学”——1980年代中国文学的知识分子话语之四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新宇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2-30,共9页
1980年代中国文学知识分子话语回归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重返“人的文学”的过程。最先的基本内容是对极左政治的控诉与批判,但一些作家已着眼于极左政治对人的压抑、扭曲和摧残并开始呼唤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利。控诉与呼唤的潮流虽然遭... 1980年代中国文学知识分子话语回归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重返“人的文学”的过程。最先的基本内容是对极左政治的控诉与批判,但一些作家已着眼于极左政治对人的压抑、扭曲和摧残并开始呼唤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利。控诉与呼唤的潮流虽然遭遇挫折,但文学的人道主义并没有因此而消失。一些作家走向了个人,展示和肯定人的个性;一些作家走向人的生命,呼唤人的自然权利。“性大潮”的出现是人的自然权利在文学中的一次回归。文学因此而对人的表现有了新的开拓,但也意味着一种退缩性的转向。重返“人的文学”的障碍不仅来自以阶级论为中心的旧的权威话语,而且来自海外引进的新思潮。1980年代文学对此给予了有力的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0年代中国文学 知识分子话语 “人的文学” 人道主义
下载PDF
论梁实秋著译题材的“审美自律”特征
10
作者 严晓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90-93,共4页
梁实秋先生的"雅舍"系列散文和汉译《莎士比亚全集》日渐受到读者和学术界的重视。他的著译题材以"人的文学"、"自由的文学"和"伦理的文学"为主要内涵,反映了文学作品的"审美自律"... 梁实秋先生的"雅舍"系列散文和汉译《莎士比亚全集》日渐受到读者和学术界的重视。他的著译题材以"人的文学"、"自由的文学"和"伦理的文学"为主要内涵,反映了文学作品的"审美自律"特征。他以展示普遍的、永恒的人性为宗旨,探索人性特点而又回归传统古典;他坚定地维护着文学的独立和尊严,著译选材交织着"平民意识"和"绅士意识";他注重文学的社会责任感和伦理道德意义,提倡关注现实人生又要胸怀淡泊。梁实秋"审美自律"的著译题材观蕴含了他对于"时代文学"的理解,呈现出与当时主流文学价值相悖的边缘性文学价值,对提升文学作品的艺术品位、彰显文学活动的"审美"本质和"人学"本义等方面起到了重要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文学 自由的文学 伦理的文学 审美自律
下载PDF
在人的知识基础上的艺术建构——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的逻辑基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祖华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11-118,共8页
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是在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和中外文学的碰撞、交汇的背景下建构的,它的逻辑基点也直接受到了其背景的影响。总的看来,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建构的逻辑基点就是"文学是人学"的文学观念,而这一观念又是与关于... 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是在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和中外文学的碰撞、交汇的背景下建构的,它的逻辑基点也直接受到了其背景的影响。总的看来,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建构的逻辑基点就是"文学是人学"的文学观念,而这一观念又是与关于人的知识分不开的。正是在这一逻辑基点上,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形成了自己家族叙事及关于家族话语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小说 逻辑基点 文学是人学 家族叙事 家族话语
下载PDF
“人的文学”探微
12
作者 李靓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68-70,共3页
论述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人的文学”观,其实是周作人和茅盾所代表的两种观念所共同建立起来的二维世界这样一个观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思潮即自由、激进、保守文学思潮都可以纳入这个体系之内来加以观照。
关键词 人的文学 激进主义 自由主义 保守主义 革命文学
下载PDF
五四启蒙文学思潮论
13
作者 余新明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07年第11期104-107,共4页
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要求相一致,在文学领域内兴起了一股启蒙文学思潮,它主要表现在五四新文化先驱的文学思想主张上,以周作人"人的文学"观为精神标高。"人的文学"观包蕴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侧面:人... 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要求相一致,在文学领域内兴起了一股启蒙文学思潮,它主要表现在五四新文化先驱的文学思想主张上,以周作人"人的文学"观为精神标高。"人的文学"观包蕴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侧面:人道主义和个性主义。这股启蒙文学思潮在五四后半期(1921年以后)分化成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3种文学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 启蒙 文学思潮 人的文学
下载PDF
建构“现代中国文学”的大学科新体系——论朱德发的创新力作《世界化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
14
作者 闫奇男 《贺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9-31,60,共4页
文章从六个方面论述了《世界化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建构大学科新体系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该书的创新在于突破旧有框架,开拓创新的研究空间、发掘文化资源。对于现代文学学科来说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论著。
关键词 “现代中国文学” 现代“人的文学” 民族化与世界化(或现代化) 指导性传统
下载PDF
周作人的风物书写与“人的文学”
15
作者 石圆圆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94,共5页
周作人的文学思想以"人的文学"为核心,而他的风物书写,也与此紧密相连。周氏的风物书写,可从"人的图腾"、"世相的描述"以及"国民文化的书写"三个方面出发加以解读,其中前者是后两者的基础,而... 周作人的文学思想以"人的文学"为核心,而他的风物书写,也与此紧密相连。周氏的风物书写,可从"人的图腾"、"世相的描述"以及"国民文化的书写"三个方面出发加以解读,其中前者是后两者的基础,而后两者则为前者的展开。在此基础上,周作人的风物书写具有文学与国民的双重意义,从中我们可以找到周作人的兴趣、气质以及与文学事功的契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风物书写 人的文学
下载PDF
再论“文学是人学”
16
作者 单学帮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86-88,共3页
分析指出,"文学是人学"作为当代文学研究颇具代表性的文学观念之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重新被彰显并赋予了新的内涵。"文学是人学"不再是纯粹人道主义的表现,而是以人为本反映人的各种需求,并以此为理念建立新... 分析指出,"文学是人学"作为当代文学研究颇具代表性的文学观念之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重新被彰显并赋予了新的内涵。"文学是人学"不再是纯粹人道主义的表现,而是以人为本反映人的各种需求,并以此为理念建立新的文学构架,为完善人格、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是人学” 科学发展观 文学
下载PDF
论周作人的“人的文学”观——以《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为例
17
作者 钟观凤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61-65,共5页
周作人认为文学应该重新发现"人",倡导"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并主张以"时代"审视古今中外之文学。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文学观的提出其意义重大:一是体现了"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热潮... 周作人认为文学应该重新发现"人",倡导"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并主张以"时代"审视古今中外之文学。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文学观的提出其意义重大:一是体现了"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热潮;二是对周作人日后创作有着指导意义,并推进了新文学的发展进程;三是促进中西文化交汇与撞击。同时,随着对"人的文学"观的日益重视,人们开始反思"为人生"与"为艺术"、借鉴与自我殖民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人的文学”观 意义 反思
下载PDF
客体论到主体论的转向--新时期“文学是人学”命题论争及其反思
18
作者 刘皇俊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71-76,共6页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新启蒙主义与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共同登上了历史舞台。它们高扬思想解放的旗帜,一扫“左”的沉闷,在中国社会各领域重建起相对的自主性和主体自由。“文学是人学”命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重获新生,理论家们纷纷著文...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新启蒙主义与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共同登上了历史舞台。它们高扬思想解放的旗帜,一扫“左”的沉闷,在中国社会各领域重建起相对的自主性和主体自由。“文学是人学”命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重获新生,理论家们纷纷著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文艺学、美学等角度论证“人性”之于文学的合法性。从根本上看,新时期的“文学是人学”命题是五十年代“人学”论争的余绪,是新启蒙思想和政治文化“祛魅”之下的产物,是理论家批判“阶级论”“工具论”的强大武器,更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从客体论转向主体论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文学是人学”命题 论争 反思
下载PDF
试论楚文化对女书文学创作的影响
19
作者 李庆福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4年第3期181-184,共4页
女书是世界上唯一还在流传的一种女性文字,女书文学是指用这种特殊的女性文字创作的作品,多数是七言诗体韵文,仅在湘南桂北一带瑶族和部分汉族妇女中传唱,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和性别色彩的民间文学.女书文学的产生有它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 女书是世界上唯一还在流传的一种女性文字,女书文学是指用这种特殊的女性文字创作的作品,多数是七言诗体韵文,仅在湘南桂北一带瑶族和部分汉族妇女中传唱,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和性别色彩的民间文学.女书文学的产生有它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其内容包含的女性意识、鸟图腾崇拜、稻作文化现象反映出女书文化与楚文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书文学 创作 人文地理 楚文化
下载PDF
论灾难诗的价值及其文学人类学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唐亚娟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83-86,共4页
灾难诗具有社会价值、文学价值、历史价值。灾难诗的文学人类学意义至少在两个方面得到体现和证实:第一、文学是"人学";第二、诗歌在民间。
关键词 灾难诗 文学人类学 社会价值 文学价值 历史价值 文学是“人学” 诗歌在民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