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相对独立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武群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相对独立性是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基本属性。就其形式而言,它有着稳定的版面和固定的出版日期,有自身独特的文体选择,有着自身稳定的撰稿人队伍和读者群体;就其编辑形态而言,主编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向来决定文艺副刊的特色,诸如制定编辑... 相对独立性是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基本属性。就其形式而言,它有着稳定的版面和固定的出版日期,有自身独特的文体选择,有着自身稳定的撰稿人队伍和读者群体;就其编辑形态而言,主编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向来决定文艺副刊的特色,诸如制定编辑工作方针和宗旨、编排栏目、组织稿源和发排稿件。在一般的情况下,它不会受到报纸倾向的制约。民国时期报纸的文艺副刊寻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空间的现象非常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副刊 相对独立性 主编者 倾向 阵地
下载PDF
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消闲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武群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366-369,共4页
消闲性是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基本属性。最初见诸于报端的副刊性质的文字,完全是提供给作者或读者消闲、解闷的。中国第一张文艺副刊《消闲报》,立足于当时文化市场的需求,明确提出了"遣愁、解闷、醒睡、除烦"的办刊宗旨。在&q... 消闲性是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基本属性。最初见诸于报端的副刊性质的文字,完全是提供给作者或读者消闲、解闷的。中国第一张文艺副刊《消闲报》,立足于当时文化市场的需求,明确提出了"遣愁、解闷、醒睡、除烦"的办刊宗旨。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消闲性的文艺副刊遭到了全面的否定和批判。报纸文艺副刊既注重消闲性,又不失去文化品位,是一种很高的理想追求,也是始终困扰着编辑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副刊 消闲性 品位 文化市场 文化生活
下载PDF
古代科技文献整理的目标、路径与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明杰 《图书情报研究》 2021年第3期14-21,65,共9页
[目的/意义]中国古代科技文献源远流长,对它们的整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方法/过程]从理论上归纳了古代科技文献整理要达成的三个目标:保护古代科技文献资源,服务当代科学技术研究,弘扬优秀的古代科技文化。将古代科技文献整理的... [目的/意义]中国古代科技文献源远流长,对它们的整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方法/过程]从理论上归纳了古代科技文献整理要达成的三个目标:保护古代科技文献资源,服务当代科学技术研究,弘扬优秀的古代科技文化。将古代科技文献整理的路径划分为实体的保护、文本的复原、语义的阐释、内容的组织、数据的加工五个层次。[结果/结论]结合当前古代科技文献整理的实际,提出编纂《中国古代科技文献总目》、《中国古代科技代表作选刊》、《中国古代科技人物传记资料汇编》以及建设中国古代科技文献全文数据库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学 科技文献 文献整理 科技史
下载PDF
唐以前带下病症文献整理研究
4
作者 田丙坤 苗彦霞 《现代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66-69,共4页
在系统研究《黄帝内经》、《金匮要略》、《脉经》、《针灸甲乙经》、《名医别录》、《肘后备急方》和《诸病源候论》等7部著作的基础上,对唐以前带下病症从名称、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梳理研究。
关键词 带下病症 唐以前 文献整理
下载PDF
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及文献版本源流(一)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景源 《中医教育》 2002年第6期45-47,共3页
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温病学文献的版本源流进行探讨,对研究温病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中部分内容前人未曾提及... 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温病学文献的版本源流进行探讨,对研究温病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中部分内容前人未曾提及。本刊将从本期起连续刊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学 形成 发展 文献版本 源流 中医学
原文传递
中世纪德语文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及方法简介
6
作者 张怡 《昆明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16-121,共6页
中世纪德语文学中流传下来的英雄人物、传说、诗歌对德国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后世德语作家灵感和隐喻的来源,并在近现代德语文学中得到继承、升华和反思。由于语言与文化的距离,中国日耳曼学者在研究中世纪德语文... 中世纪德语文学中流传下来的英雄人物、传说、诗歌对德国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后世德语作家灵感和隐喻的来源,并在近现代德语文学中得到继承、升华和反思。由于语言与文化的距离,中国日耳曼学者在研究中世纪德语文学时面临比德国学者更多的困难和挑战。深入了解中世纪德语文学的二语性及相关学科知识、了解基督教对德语文学创作的影响和中世纪文学与当时历史和社会的关系等问题是研究中世纪德语文学的前提和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德语文学 手抄本 基督教 口头文学 古文献编辑
下载PDF
巴金早期的编辑活动研究
7
作者 徐小敏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7期64-66,共3页
巴金早期的编辑活动基本上是为了实践他的无政府主义思想这一目标来进行的。随着他在无政府主义理论实践探索上的失败,以及文学创作的成功使巴金开始向着文学活动转向。特别是参加《文学季刊》的编辑实践活动为他后来主持文化生活出版... 巴金早期的编辑活动基本上是为了实践他的无政府主义思想这一目标来进行的。随着他在无政府主义理论实践探索上的失败,以及文学创作的成功使巴金开始向着文学活动转向。特别是参加《文学季刊》的编辑实践活动为他后来主持文化生活出版社的编辑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政府主义运动 文学编辑活动
下载PDF
赓续与建构:当代文学史版本及修改有限性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秀明 章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6-35,76,共11页
当代文学史版本研究不但关系到对文学史编纂经验和思想学术成果的清理,同时也对学科建设乃至文学教育、人才培养产生重要的辐射和影响。本文基于此,以80年代后期"重写文学史"及其编写范式变化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探讨当代文... 当代文学史版本研究不但关系到对文学史编纂经验和思想学术成果的清理,同时也对学科建设乃至文学教育、人才培养产生重要的辐射和影响。本文基于此,以80年代后期"重写文学史"及其编写范式变化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探讨当代文学史版本及修改有限性问题。意在强调和指出:从政治或泛政治向审美、文化范式转换固然是修史的一大突进,但它同时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纠结与历史局限;仅仅凭藉观念创新是不够的,只有以坚实的史料为支撑,实行观念与史料的参证互渗,才有可能使文学史编写及修改在赓续与建构的学术链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史 版本修改 历史发展 内在局限 史料问题
下载PDF
《宁调元集》勘误
9
作者 邓江祁 《特立学刊》 2018年第6期47-54,共8页
杨天石、曾景忠所编《宁调元集》对宁调元一些诗文的写作时间作了考订,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其中存在一些过于宽泛或讹误的情况。现根据有关史料,对部分诗文的写作时间进行重新考订,并考订了部分未作考订的诗文的写作时间,共计 62篇,以期... 杨天石、曾景忠所编《宁调元集》对宁调元一些诗文的写作时间作了考订,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其中存在一些过于宽泛或讹误的情况。现根据有关史料,对部分诗文的写作时间进行重新考订,并考订了部分未作考订的诗文的写作时间,共计 62篇,以期对广大读者正确阅读和使用《宁调元集》,以及今后宁调元文集的重新修订工作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调元 《宁调元集》 杨天石 曾景忠 文献整理与编辑 诗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