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2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翻译基础理论亟待实质性突破 被引量:17
1
作者 何刚强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2,F0003,共7页
对国外翻译理论的引介工作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成效卓著,有力推动了中国译学的蓬勃发展,而新时代的翻译实践更呼唤我国翻译基础理论要有实质性的突破。本文首先讨论了基础理论的重要性,认为它是我国学者必争的"核心技术",是翻译... 对国外翻译理论的引介工作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成效卓著,有力推动了中国译学的蓬勃发展,而新时代的翻译实践更呼唤我国翻译基础理论要有实质性的突破。本文首先讨论了基础理论的重要性,认为它是我国学者必争的"核心技术",是翻译大国走向翻译强国不可或缺的一个前提。接着,本文讨论中西学术范式的本质不同,并以西医与中医的差异为引子,引申说明中国翻译的基础理论完全具备可有所突破的理据,并以一个试验性的设想证明,中国丰富的广义传统文论中应有许多中国学者可去挖取的"宝藏"。最后本文作者认为,中国翻译理论真要有实质性突破,协同创新团队的建立、多学科跨学科模式的形成是必须的,仅凭目前外语院系之内或之间的单军热闹,恐怕难以真正搞出名堂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基础理论 中西学术范式 广义传统文论 “忠实”不同表现
原文传递
文艺理论的现状与未来之我见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元骧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7-11,共5页
要使我们的文艺理论研究真正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并真正有所作为 ,当务之急 ,就是要从改变“跟风赶潮”、“追新逐异”的不良风气入手 ,要从清算后现代主义带给我们的消极影响特别是批判反本质主义的思潮入手。尽管现在是价值多元的时代 ... 要使我们的文艺理论研究真正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并真正有所作为 ,当务之急 ,就是要从改变“跟风赶潮”、“追新逐异”的不良风气入手 ,要从清算后现代主义带给我们的消极影响特别是批判反本质主义的思潮入手。尽管现在是价值多元的时代 ,要达到共识非常困难 ,但只要大家有这个共同愿望 ,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到根本问题上来 ,并通过平等的对话 ,使认识逐步走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理论 现状 未来 反本质主义 批判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文论是如何进入中国和发生影响的? 被引量:14
3
作者 朱立元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7,共12页
本文回顾、考察了西方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从上世纪80年代起至今逐步进入中国并产生越来越大影响的五个阶段;以大量实证材料客观地揭示出这种影响是在文艺理论界对后现代文论借鉴、吸收和拒绝、批判的矛盾中发生发展的,而不是单向地盲目... 本文回顾、考察了西方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从上世纪80年代起至今逐步进入中国并产生越来越大影响的五个阶段;以大量实证材料客观地揭示出这种影响是在文艺理论界对后现代文论借鉴、吸收和拒绝、批判的矛盾中发生发展的,而不是单向地盲目接受和生搬硬套;以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讨论为例,阐明后现代主义文论在中国同时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错综复杂、交织互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文论 进入中国 影响
下载PDF
试论文学理论对英美文学教学的借鉴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勇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00-102,共3页
文学理论对文学教学理念的形成,对教学主要环节的认识以及对具体文学文本的分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受文学理论的启示,英美文学教学实质上是教师借助各种媒介方式,不断创造生动的文学情景,以分析文学作品为中心,与学生交流文学感受... 文学理论对文学教学理念的形成,对教学主要环节的认识以及对具体文学文本的分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受文学理论的启示,英美文学教学实质上是教师借助各种媒介方式,不断创造生动的文学情景,以分析文学作品为中心,与学生交流文学感受的一个动态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英美文学教学 教学理念 教学环节 文本分析
下载PDF
佛经科判与初唐文学理论 被引量:9
5
作者 张伯伟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0-70,共11页
科判即分析章段,在文学理论中最早提出此说乃在初唐,而此说之形成实与佛经科判的启示有关。本文阐述了佛经科判的基本涵义及其对隋唐以来儒家经典义疏的渗透,意在说明科判之学的影响广大深远,从而在文学理论上引起的回响。文章又从论文... 科判即分析章段,在文学理论中最早提出此说乃在初唐,而此说之形成实与佛经科判的启示有关。本文阐述了佛经科判的基本涵义及其对隋唐以来儒家经典义疏的渗透,意在说明科判之学的影响广大深远,从而在文学理论上引起的回响。文章又从论文术语、文势义脉以及文论作者与佛教的因缘等三方面,具体指出了佛经科判对初唐文论影响的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佛经科判 唐朝 儒家 文论术语
原文传递
美国文学教学探微 被引量:6
6
作者 胡泓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61-65,共5页
英美文学课是高校英语专业的传统科目。然而 ,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活动如何开展 ,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以美国文学课的教学为例 ,说明文学选读或文学史等课程的教学要立足现在 ,联想过去 ,用文论指导 ... 英美文学课是高校英语专业的传统科目。然而 ,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活动如何开展 ,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以美国文学课的教学为例 ,说明文学选读或文学史等课程的教学要立足现在 ,联想过去 ,用文论指导 ,以红线贯穿 ,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文学 文论 美国梦
下载PDF
文学理论的知识学属性 被引量:7
7
作者 邢建昌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9-146,共8页
文学理论是以知识的形式展开的关于文学的道理。文学接受既需要超越文字的默会以实现文学向个体的生成,也需要知识视野中的再生。知识视野中的再生,就是文学进入社会、进入认知、进入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理性建构。文学理论的知识学属性... 文学理论是以知识的形式展开的关于文学的道理。文学接受既需要超越文字的默会以实现文学向个体的生成,也需要知识视野中的再生。知识视野中的再生,就是文学进入社会、进入认知、进入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理性建构。文学理论的知识学属性表现为:非实证性的知识,解释的知识,可以名言的知识,寄生性的知识等。文学的知识不能通过实证得来,因为文学理论要关注心灵,确立价值,阐发意义。文学理论的终极目标不是提供关于文学的符合论知识,而在于守望人文世界或人生境界。文学理论作为对于文学及其相关干问题的认识,以语言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具有可以理解的确切性质。寄生性强调文学理论自己不生产知识,而只是借助相关学科的知识以生产自身。知识的寄生性,看似是文学理论的某种局限,其实恰恰说明文学理论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的知识学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知识 非实证性 解释 寄生性
下载PDF
学术研究不能反学理——对黄浩教授“经论”和“后论”的学术批评 被引量:5
8
作者 郑惠生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4-20,共7页
由于黄浩教授对以往和当下的文学生活的分析与概括都极其片面,所以其以此为基础的"以往的关于文学的理论看法和文学史观正在失去意义"的说法是偏颇的。如果为了"培植"自己所谓的"新理论",就对既存的理论... 由于黄浩教授对以往和当下的文学生活的分析与概括都极其片面,所以其以此为基础的"以往的关于文学的理论看法和文学史观正在失去意义"的说法是偏颇的。如果为了"培植"自己所谓的"新理论",就对既存的理论横加指摘甚或把它们说得一钱不值,那绝对不是应有的学术态度——尤其在新理论"怀胎还只有一两个月的时候",更是如此。还须特别指出的是,黄浩教授在"经论"和"后论"中常表现出"彻底消解"的"理论勇气",但有时候,他彻底到连自己说出的话也给"消解掉"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批评 学术研究 反学理 经论 后论 文学生活 文学理论
下载PDF
文本结构·符号模拟·文化互译——尤里·洛特曼的核心命题三则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启超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3-130,159,共9页
一代人文大师尤里·洛特曼的理论建树十分丰厚。我们在这里且对洛特曼在文学学、符号学、文化学领域三个核心命题略作梳理。“文本结构与文本外结构之互动共生”可谓洛特曼理论大厦的主轴,“语言的派生与符号的模拟”与“不同类型... 一代人文大师尤里·洛特曼的理论建树十分丰厚。我们在这里且对洛特曼在文学学、符号学、文化学领域三个核心命题略作梳理。“文本结构与文本外结构之互动共生”可谓洛特曼理论大厦的主轴,“语言的派生与符号的模拟”与“不同类型文化间的互动与互译”堪称这一大厦的两翼。文本—符号—文化乃洛特曼理论建构的核心话语。文本结构、符号结构、文化结构确乎是洛特曼理论建构的中枢。探讨文本意义—符号意义—文化意义的生成机制应是洛特曼毕生倾心的学术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特曼 结构主义 文学理论 符号学 翻译 文化互动 意义生成
下载PDF
冯君木序跋考释
10
作者 唐燮军 曾强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3期34-39,共6页
载于《回风堂文》卷1中冯君木的九篇序跋,皆作于其从新学向国学回归的过程中,或洋溢着对其挚友怀才不遇的深切同情,或受托推介而疑似刻意回避其评述对象的结构性缺陷,或藉以阐述他对史书编纂体裁的新见解,或是致敬川人词学成就的捉刀代... 载于《回风堂文》卷1中冯君木的九篇序跋,皆作于其从新学向国学回归的过程中,或洋溢着对其挚友怀才不遇的深切同情,或受托推介而疑似刻意回避其评述对象的结构性缺陷,或藉以阐述他对史书编纂体裁的新见解,或是致敬川人词学成就的捉刀代笔之作。无论写作旨趣如何,这些序跋都是考察冯君木文学理论、史学观念的第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君木 序跋 文学理论 史学观念
下载PDF
批评化不是中国文学理论的出路——对文学理论研究一种走向的价值审视 被引量:3
11
作者 盖生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64,76,共6页
文学理论批评化是导致文学理论危机的重要原因,因为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理论并不属于同一个学理层面。搁置文学基本理论研究片面发展文学批评理论,导致文艺学学科的知识化、浅层化和无序化。以方法论代替本体论研究,使“片面的深刻”相... 文学理论批评化是导致文学理论危机的重要原因,因为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理论并不属于同一个学理层面。搁置文学基本理论研究片面发展文学批评理论,导致文艺学学科的知识化、浅层化和无序化。以方法论代替本体论研究,使“片面的深刻”相互否定,耗尽自己,最后只好走出文学的边界。促成文学理论批评化固然有文学理论自身的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由于文艺学学科的体制化,学术研究功利化、市场化。因此,仅用二十年时间走完欧美百年之路恰是中国文学理论的幸运:消化不良才中毒不深,改弦更张还有余地。在加强文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同时,应有选择地借鉴欧美文学批评理论的成果,发展自己的批评理论,形成文艺学学科各部类共谋和谐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批评化 危机
下载PDF
古文论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伯海 《阴山学刊》 1999年第4期1-5,共5页
20 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历史可划分为三段:从20 年代至40 年代末为一段,形成独立的学科;建国至“文革”为一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确立;新时期为一段,拓展出多元化的研究格局。古文论研究中每一新步的跨出,都有一股新... 20 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历史可划分为三段:从20 年代至40 年代末为一段,形成独立的学科;建国至“文革”为一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确立;新时期为一段,拓展出多元化的研究格局。古文论研究中每一新步的跨出,都有一股新的社会思潮的发动为之撑柱。就古文论学科的建设而言,其新的趋向,可能从以往“史”的研究的侧重逐渐转向“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文学理论 历史 趋向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特征及其现代转换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曼君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5-10,共6页
中国古代文论是基于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哲学观,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伦理观,美与善相统一的审美观,以主情重情为核心的文艺观而建立起来的。这些文化基因规定了中国古代文论的总体特征,制约着中国古代文论体系的建构与发展。19世纪90年代以... 中国古代文论是基于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哲学观,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伦理观,美与善相统一的审美观,以主情重情为核心的文艺观而建立起来的。这些文化基因规定了中国古代文论的总体特征,制约着中国古代文论体系的建构与发展。19世纪90年代以来,从文学观念和文论批评的发展上看,虽然还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过渡性质特征,但它本身仍然是一个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阶段。在中外文化、文学思潮的冲撞、交汇中,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品格正在形成,现代化过程亦已展开,许多重大问题都预示着今后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论 特征 现代 转换
下载PDF
关于西方文论分期问题的讨论——历史分期的标准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江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8,共11页
文学理论的演进和成长有自己的独特进程,有必要建立学科的历史分期理论。从一般意义上讲,文学理论的发展要经历混沌发生期、稳定共识期、震荡调整期、系统整合期四个阶段。在理论发展的整个进程中,四个时期有序演进,由低级到高级循环进... 文学理论的演进和成长有自己的独特进程,有必要建立学科的历史分期理论。从一般意义上讲,文学理论的发展要经历混沌发生期、稳定共识期、震荡调整期、系统整合期四个阶段。在理论发展的整个进程中,四个时期有序演进,由低级到高级循环进步。以此为依据,可以对20世纪以前演进了几千年的西方文论进行阶段划分。粗线条地看,以荷马史诗为起点,到20世纪当代西方文论兴起,可以大致分成四个阶段,构成一个完整的周期。对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其意义在于,第一,科学把握文论历史的趋势,第二,正确判断历史理论的实际价值,第三,预测理论发展的可能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历史分期 西方文论史
原文传递
文艺理论的新探索——读邵建的《文学与现代性批判》
15
作者 陈辽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17-120,共4页
邵建的《文学与现代性批判》在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本质、艺术的本体等文艺根本问题上提出了具有原创性的观点。该书重新论述了艺术功能论,认为文艺不是意识形态,文艺观点才是意识形态,把已经定型的二位一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变易为... 邵建的《文学与现代性批判》在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本质、艺术的本体等文艺根本问题上提出了具有原创性的观点。该书重新论述了艺术功能论,认为文艺不是意识形态,文艺观点才是意识形态,把已经定型的二位一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变易为三位一体,阐述了许多具有创意的新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文艺理论 文艺论争
下载PDF
文学伦理学批评:从方法探索到理论建构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巍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7-163,187,188,共9页
针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界存在的“消化不良症”“失语症”和社会现实中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中国学者提出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倡导从伦理视角审视、剖析文学作品。该方法被众多学者运用于文学批评实践,广泛吸纳中外理论资源与文... 针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界存在的“消化不良症”“失语症”和社会现实中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中国学者提出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倡导从伦理视角审视、剖析文学作品。该方法被众多学者运用于文学批评实践,广泛吸纳中外理论资源与文本展开深入对话,并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受到关注和认可。在批评实践基础上,文学伦理学批评向文本纵深和广延两个方向拓展,探讨文学的本质、起源、功能等文学基本问题,同时进行跨学科对话,逐步建构起以伦理选择为架构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从方法探索到理论建构,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发展历程,展示出扎实、可行、有效的“螺旋式上升”逻辑进路,体现出极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包容性、反思性,对建构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批评 文学批评方法 文学理论 话语体系 伦理选择
下载PDF
艺术“突围”与文化“暴动”——20世纪80年代文学思潮和“五四”文化启蒙关系再梳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邵向阳 杨荷泉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61-66,共6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企图通过对民主、科学、平等、自由等西方思想的输入和宣扬,从思想文化层面启蒙愚昧麻木落后的国民,但其理论宣传和创作实践的分离,却使得"五四"启蒙最终陷入了"启而尚蒙"的悲哀;20世纪8... "五四"新文化运动企图通过对民主、科学、平等、自由等西方思想的输入和宣扬,从思想文化层面启蒙愚昧麻木落后的国民,但其理论宣传和创作实践的分离,却使得"五四"启蒙最终陷入了"启而尚蒙"的悲哀;20世纪80年代文学试图延续并完成"五四"没有完成的启蒙任务,但在具体的文学创作中却远离了现代启蒙精神,不可避免地走向式微的命运,并很快被20世纪90年代的物质主义所解构。然而,每一个时代都需要传统人文精神的启蒙与滋养,因此,启蒙并没有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启蒙 20世纪80年代 文学思潮 新启蒙
下载PDF
意境·意象·物态化——兼论中国古代文论向现代转换的条件及可能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88-92,共5页
本文描述了文论史上意境、意象、物态化这几个基本概念的特征及转化过程。同时 ,力求对此转换趋势作出价值评判。并以此为实例 。
关键词 物态化 中国 古代文论 意境 意象 文学批评 诗歌
下载PDF
中国现代印象批评研究述论
19
作者 王青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9-132,共4页
中国现代诗学的建构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过程。伴随着西方文艺理论与文学思潮的译介,中国知识分子对西学产生了持久的热情。由于中国特有的文化、社会语境的制约,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作为异质理论的西方文学批评,在引进过程中发生了变... 中国现代诗学的建构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过程。伴随着西方文艺理论与文学思潮的译介,中国知识分子对西学产生了持久的热情。由于中国特有的文化、社会语境的制约,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作为异质理论的西方文学批评,在引进过程中发生了变异,这恰恰说明了接受者的主体精神。以印象批评作为研究个案,探索西方文学批评中国化的过程,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家在中西文化碰撞中显示出会通、变形、创造的品格,以及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生态空间的建构,希望能对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文学批评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现代 印象批评 文艺理论
下载PDF
鲁迅的苏联文学理论翻译与左翼文学运动 被引量:2
20
作者 顾钧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48,共5页
1929~1930年鲁迅集中翻译了四部苏联的文学理论著作.面对纷纷扰扰的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争论,翻译这些理论著作成为鲁迅廓清自己思想的重要手段.在翻译的过程中,鲁迅对于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左翼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看法,并... 1929~1930年鲁迅集中翻译了四部苏联的文学理论著作.面对纷纷扰扰的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争论,翻译这些理论著作成为鲁迅廓清自己思想的重要手段.在翻译的过程中,鲁迅对于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左翼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看法,并对他后期的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翻译 左翼文学 文学理论 文艺政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