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好读《诗》更求甚解 每达诂必有会心——论许总《诗经诗解》对《诗经》学研究的贡献
1
作者 黄立一 《天中学刊》 2024年第3期56-64,共9页
许总的《诗经诗解》体例精严新颖,解析详辨通达,洵为当代《诗经》学研究的一大力作。其主要特色有:一是回归经学传统,在经学的脉络中阐发《诗》旨;二是极力挖掘《诗经》的文学内涵,呈现经学与诗学的双重意蕴;三是寄寓现实关怀,以古视今... 许总的《诗经诗解》体例精严新颖,解析详辨通达,洵为当代《诗经》学研究的一大力作。其主要特色有:一是回归经学传统,在经学的脉络中阐发《诗》旨;二是极力挖掘《诗经》的文学内涵,呈现经学与诗学的双重意蕴;三是寄寓现实关怀,以古视今,反思历史兴亡,关注社会现实,重寻传统文化之基;四是以诗解《诗》,赓续七绝论诗传统,解《诗》绝句风神绝妙。从学术发展的视野来看,许先生的著作不仅有鲜明的个人治学特色,对当代《诗经》学的推进也有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诗解》 经学传统 文学意蕴 现实关怀 解《诗》绝句
下载PDF
《长恨歌》中的“芙蓉”与“梨花”意象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娟 《学术探索》 CSSCI 2014年第6期147-151,共5页
"芙蓉"与"梨花"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两种意象。本文对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出现的意象迥异的两种花——芙蓉和梨花展开分析,重点阐述它们在诗中所包含的文学意蕴以及在文学叙... "芙蓉"与"梨花"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两种意象。本文对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出现的意象迥异的两种花——芙蓉和梨花展开分析,重点阐述它们在诗中所包含的文学意蕴以及在文学叙事方面的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恨歌》 芙蓉 梨花 文学意蕴
下载PDF
庾信骈文数字之美及其二重文学意蕴
3
作者 刘涛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2,共9页
庾信为六朝后期的骈俪宗师,通观其作品,赫然可见有大量数字镶嵌于句中,反映出六朝骈文创作的一种风气。考察数字的生成方式,则包括虚写和实写两种,且以虚为主,实为辅。观其位置,则灵活多样,可在句首、句中或句尾。无论位置如何,上下两... 庾信为六朝后期的骈俪宗师,通观其作品,赫然可见有大量数字镶嵌于句中,反映出六朝骈文创作的一种风气。考察数字的生成方式,则包括虚写和实写两种,且以虚为主,实为辅。观其位置,则灵活多样,可在句首、句中或句尾。无论位置如何,上下两句数字皆对仗工稳,呈现出对称均衡与齐整和谐之美。从格律来看,两句数字平仄相反,声调抑扬有致,有效地加强了声韵音乐之美。数字与典故交相融汇,则又促成了言简意赅及典雅含蓄之美。结合庾信各体骈文的创作实际,可推断诸数字含虚、实二重文学意蕴:言及虚者,可通过融入数字、典故的古人古事营造作品情境,增加美学意趣,最终服务于抒情写志;观之实者,则可借数字来叙述说明、强调细节或拓展内容,突出意象,增强形象性,从而实现叙事写物的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庾信 骈文 数字之美 二重文学意蕴
原文传递
新编广东汉剧《金莲》的文学意蕴与艺术审美
4
作者 肖艳平 陈明威 《地方文化研究》 2023年第5期49-56,共8页
新编广东汉剧《金莲》改编自明代古典小说《金瓶梅》,唱词典雅秀美,舞台表演精湛,具有深刻的文学意蕴与艺术审美。现从戏曲剧本和舞台表演视角出发,探析《金莲》内容的文学意蕴,挖掘背后的艺术审美内涵。《金莲》突出“人的戏剧”的现... 新编广东汉剧《金莲》改编自明代古典小说《金瓶梅》,唱词典雅秀美,舞台表演精湛,具有深刻的文学意蕴与艺术审美。现从戏曲剧本和舞台表演视角出发,探析《金莲》内容的文学意蕴,挖掘背后的艺术审美内涵。《金莲》突出“人的戏剧”的现代化品格,尽显广东汉剧的现代美学,是具有代表性的新时代女性题材戏曲。该剧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展现兼具叙事性、象征性和矛盾性文学意蕴,呈现古朴的音乐美、古典的语言美、均衡的结构美,以及自由的品性美的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编广东汉剧 《金莲》 文学意蕴 艺术审美
下载PDF
《红楼梦》中打趣描写的文学功能与文学意蕴
5
作者 许文雪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5-49,共5页
打趣一词是古代文学理论中“趣”世俗化后的演变。《红楼梦》中描写打趣的回目约占全书的一半,有些回目甚至多次描写人物之间打趣。《红楼梦》中的打趣描写,具有丰富人物形象、建构文本故事走向、揭示人际关系的文学功能。同时,打趣描... 打趣一词是古代文学理论中“趣”世俗化后的演变。《红楼梦》中描写打趣的回目约占全书的一半,有些回目甚至多次描写人物之间打趣。《红楼梦》中的打趣描写,具有丰富人物形象、建构文本故事走向、揭示人际关系的文学功能。同时,打趣描写展示古代女性的娱乐方式,肯定女性的个体价值,体现作者的平等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打趣描写 文学功能 文学意蕴
下载PDF
马步升的精神故乡和文学世界 被引量:3
6
作者 程金城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5-19,共5页
"故乡"是马步升的人生起点,是他的精神渊薮,也是他写不完道不尽的创作领地。反观并超越"故乡"而面向人类世界,由此建构起作家的文化心理结构,并聚焦于一个立意高远的创作目标--乡村文明共同体的复原与重构,是理解... "故乡"是马步升的人生起点,是他的精神渊薮,也是他写不完道不尽的创作领地。反观并超越"故乡"而面向人类世界,由此建构起作家的文化心理结构,并聚焦于一个立意高远的创作目标--乡村文明共同体的复原与重构,是理解马步升及其文学世界的重要切入点。认识其创作的"另类"先锋性和重识其被遮蔽的思想深刻性,是有待拓展的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故乡 文学意蕴 研究空间
下载PDF
梁武帝君臣《赋体》文学意蕴阐释 被引量:2
7
作者 孔德明 《昆明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五六"杂文部"、宋高似孙《纬略》、清康熙主持编撰的《御定渊鉴类函》及《御定历代赋汇》"文学"部,录梁武帝萧衍及其臣属任昉、陆倕、王僧孺、柳憕等人的《赋体》赋五首。探视梁武帝君臣《...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五六"杂文部"、宋高似孙《纬略》、清康熙主持编撰的《御定渊鉴类函》及《御定历代赋汇》"文学"部,录梁武帝萧衍及其臣属任昉、陆倕、王僧孺、柳憕等人的《赋体》赋五首。探视梁武帝君臣《赋体》赋内涵意蕴,知其是以孔子代言人自居,继承赋诗言志传统,为赋正体,把赋纳入以文治教化为核心的文学范畴,发挥其政治教化功用,作为教化之具。这种赋体文学观念,对后世统治者和文人均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武帝 赋体 儒家文化 政治教化 文学意蕴
下载PDF
论《陆判》的文学渊源和文学意蕴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相雨 《蒲松龄研究》 2020年第3期169-179,共11页
《陆判》描写了陆判为朱尔旦“剖腹换心”、为朱尔旦的妻子“割头换头”的故事。“剖腹”的故事最早出现于《后汉书·华佗传》,“洗肠”的故事最早出现于《旧五代史·王仁裕传》。《西游记》《封神演义》中都出现了“剖腹剜心... 《陆判》描写了陆判为朱尔旦“剖腹换心”、为朱尔旦的妻子“割头换头”的故事。“剖腹”的故事最早出现于《后汉书·华佗传》,“洗肠”的故事最早出现于《旧五代史·王仁裕传》。《西游记》《封神演义》中都出现了“剖腹剜心”的故事,《醒世姻缘传》中出现了“剖腹换心”的故事,但是比较简单。对《陆判》中“剖腹换心”情节影响最大的作品,当属徐芳的《换心记》。“割头换头”的故事最早来源于《幽明录·贾弼之》,《夷坚志·孙鬼脑》也有相似的记载。《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封神演义》中的申公豹,都曾经有过“砍头”的表演。与《陆判》中“割头换头”故事比较接近的,是王晫《今世说》中周启隽的故事。《陆判》借鉴了此前文学作品中的相关构思,但是又进行了自己的加工和改造,它突出了“剖腹换心”“割头换头”的因果关系,把原本纯粹猎奇的事件,升华为冥间的判官与人间朋友的真挚友谊。《陆判》在新颖怪异的故事背后,寄托了对真挚友情的呼唤,对跨越生死的舐犊之情的赞美,对于科举的期待和“命运天定”的不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判 蒲松龄 文学渊源 文学意蕴
下载PDF
清代蒙古族使臣朝鲜纪行诗文及其书写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丽娟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6期179-185,共7页
清代蒙古族使臣朝鲜纪行诗文是清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纪行诗文是记录、佐证和补充中朝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同时因其创作主体的身份而具有特殊的政治文化意涵。蒙古族使臣的诗文承载宣谕皇权正统、“天下共主”的政治意涵,凸显蒙... 清代蒙古族使臣朝鲜纪行诗文是清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纪行诗文是记录、佐证和补充中朝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同时因其创作主体的身份而具有特殊的政治文化意涵。蒙古族使臣的诗文承载宣谕皇权正统、“天下共主”的政治意涵,凸显蒙古族文人在中朝政治文化交往以及中华多民族文化共同体形成与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出使朝鲜的蒙古族使臣,不仅是政治意义上的使臣,也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特殊使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蒙古族 朝鲜纪行 政治属性 文化属性 书写意义
下载PDF
浅谈我国上古神话的文学意蕴
10
作者 宋丽娟 李寅生 《钦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41-44,共4页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创作出了许多色彩斑斓的神话,开启了古代文明的先河。上古神话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批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作品,而且无论是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还是表现其中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及乐观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创作出了许多色彩斑斓的神话,开启了古代文明的先河。上古神话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批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作品,而且无论是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还是表现其中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及乐观主义精神,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的神话思维更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丽的一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神话 文学意蕴 神话思维
下载PDF
时宜得致 古式何裁——创新扎根于中国园林传统特色中 被引量:13
11
作者 孟兆祯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2,共8页
《园冶》载"时宜得致,古式何裁",要继承并传承中国传统特色,不忘初心。世界园林博览会之园中园将园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文化艺术效益和中国特色、地方风格及乡情融为一体。应某地方人民之约,从立意、相地、明旨、布局的思路出... 《园冶》载"时宜得致,古式何裁",要继承并传承中国传统特色,不忘初心。世界园林博览会之园中园将园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文化艺术效益和中国特色、地方风格及乡情融为一体。应某地方人民之约,从立意、相地、明旨、布局的思路出发,立意主题"天香华梦",对某地方园作了创新摸索。中华以诗言志,诗意化象。中国园林艺术特色景面文心。诗画藉文言志,山水以形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世园博地方园 天香华梦 镂山构园 景面文心
下载PDF
江南园林中的文人精神浅析——以无锡寄畅园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帅琦 王金叶 《园林》 2022年第3期131-137,共7页
从时代变迁之视镜洞观中国古典园林,最具“精神”的莫过于明清江南园林。寄畅园作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个案,始终受锡山秦氏家族传承之影响,彰显了不同时期的文人精神和家族风貌。其文源体现隐逸风情和诗画情意;文脉贯穿于寄畅园初建、转折... 从时代变迁之视镜洞观中国古典园林,最具“精神”的莫过于明清江南园林。寄畅园作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个案,始终受锡山秦氏家族传承之影响,彰显了不同时期的文人精神和家族风貌。其文源体现隐逸风情和诗画情意;文脉贯穿于寄畅园初建、转折、改建和兴盛各时期,从最初的山林原野到臻入佳境;文体集中体现在山水、植物和建筑方面,园林山水具有环山而园、山水相依的特点;园林植物具有错落搭配、时序有节等特点;园林建筑以“凤谷行窝”为特色,集诗书文化于一体。探析寄畅园文人精神不仅可观察江南“山水园林”之实,亦可知文学望族孝友传承之礼,以及江南文人乐知天命、隐遁自然之风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园林 景面文心 文人精神 锡山秦氏 寄畅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