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虚构的人类学根据 被引量:20
1
作者 贺晓武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45-49,共5页
文学虚构之所以具有人类学根据,是因为它与人类的本质属性紧密相关。文学虚构不但能够满足人类的审美交流需要,还能满足我们超越现实、超越自我和扩展自我的需要。虚构通过表演与文本游戏,把难以表现的可能性世界表现出来。现实限制着... 文学虚构之所以具有人类学根据,是因为它与人类的本质属性紧密相关。文学虚构不但能够满足人类的审美交流需要,还能满足我们超越现实、超越自我和扩展自我的需要。虚构通过表演与文本游戏,把难以表现的可能性世界表现出来。现实限制着我们对自我的认识,文学虚构却能够让我们发现存在的秘密,体验生命的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虚构 审美交流 自我扩展 超越 人类学根据
下载PDF
文学经典的生成谱系与传播机制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德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97,共7页
文学经典的生成是一个同时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持续不断地传播和被接受的过程。在此传播过程中,既有纯文学、纯学术的要素贯注其中,又有非文学、非经典的、世俗的力量介入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不是一个文本,而是一个"场域&... 文学经典的生成是一个同时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持续不断地传播和被接受的过程。在此传播过程中,既有纯文学、纯学术的要素贯注其中,又有非文学、非经典的、世俗的力量介入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不是一个文本,而是一个"场域"。在这个场域中,各种来自文学和非文学的力量形成的对话和张力使其意义得以生成、增殖和传播。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们只能从这个场域出发展开经典研究才能避免将文本细读与社会语境人为割裂的弊病,进而在文学与社会、精英与大众、商业与美学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经典 生成 谱系 传播机制
下载PDF
潜文本与文学翻译——从电影片名Waterloo Bridge的翻译说起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春柏 《中国外语》 CSSCI 2011年第2期82-86,共5页
本文讨论文学翻译中潜文本(sub-text)的处理问题。文中通过对潜文本概念的讨论,借用关联翻译理论中弱交际(weak communication)的概念,并从翻译伦理的角度,探讨了文学翻译的基本原则。文中指出: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应尽可能忠实地再现原... 本文讨论文学翻译中潜文本(sub-text)的处理问题。文中通过对潜文本概念的讨论,借用关联翻译理论中弱交际(weak communication)的概念,并从翻译伦理的角度,探讨了文学翻译的基本原则。文中指出: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应尽可能忠实地再现原文作者的意图,而这种意图不但是通过显文本、而且是通过潜文本表达的。本文还指出,译者对读者负有同样的责任。一方面,他应该尊重译入语读者了解原文真实面貌的权利,另一方面,他还应该相信他们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己的认知努力充分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因此,原文中的潜文本,在译入语文本中应该仍然是潜文本。本文最后指出,中国传统译论中关于"案本"的思想并没有过时,应该是文学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普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潜文本 弱交际 翻译伦理 文本类型
原文传递
语文统编教材文学语篇交际之维透视 被引量:10
4
作者 贡如云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5-50,共6页
在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文学语篇举足轻重。文学语篇借助特定的体裁实现交际目的,交际目的决定了体裁的选择,体裁制约着语篇的语言形式。文学语篇是作者与自我及读者对话的产物,对作者意识和读者意识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深入领悟文学... 在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文学语篇举足轻重。文学语篇借助特定的体裁实现交际目的,交际目的决定了体裁的选择,体裁制约着语篇的语言形式。文学语篇是作者与自我及读者对话的产物,对作者意识和读者意识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深入领悟文学写作的发生机制、动力来源和运思策略。文学作品的文学性与创造性在于语言形式的前景化,前景化理论为文学语言的鉴赏及文学文本的解读提供了一个动态交际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统编教材 文学语篇 交际
下载PDF
论文学翻译及其译语形式 被引量:7
5
作者 司显柱 薛旭辉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3-76,共4页
文学语篇的生命在于其美学价值 ,而语言形式在文学语篇的美学构建中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因此 ,文学翻译既需求真 ,又要求美 ,需要译者重视原作与译作的语言形式特征 ,以实现文学翻译的上述要求。以此作为理论指导 ,文章从内容与形式、... 文学语篇的生命在于其美学价值 ,而语言形式在文学语篇的美学构建中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因此 ,文学翻译既需求真 ,又要求美 ,需要译者重视原作与译作的语言形式特征 ,以实现文学翻译的上述要求。以此作为理论指导 ,文章从内容与形式、原语形式与译语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为视角 ,着力论证了基于文化交流本质属性的文学翻译的译语形式表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语言形式 文化交流
下载PDF
当代文学受众阅读活动的新特点 被引量:6
6
作者 宋妍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2-66,共5页
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当代文学传播深深地打上了大众媒介的烙印,传统的文学阅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进入视觉传播时代,“蒙太奇”、“比特”成为了世界通用的传播语言,原本多元化的文学文本在技术层面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一致性,... 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当代文学传播深深地打上了大众媒介的烙印,传统的文学阅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进入视觉传播时代,“蒙太奇”、“比特”成为了世界通用的传播语言,原本多元化的文学文本在技术层面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一致性,这使得传统的文学受众在阅读文学文本时,出现了一些新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特点。本文将传播学与文学结合在一起,考察当代文学受众阅读方式的变化,研究当代受众在文学阅读中显现的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阅读 文本 大众传播
下载PDF
文学经典的大数据分析与文化增殖 被引量:9
7
作者 傅守祥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7-133,共7页
在新媒体时代和深受后现代思潮影响的多元化时代,文学经典"存在与否"、"属于谁"以及"是何种层次上的"等反思性问题日益突出,"经典"的"地动山摇"为文学经典的重构以及文学史的重写开... 在新媒体时代和深受后现代思潮影响的多元化时代,文学经典"存在与否"、"属于谁"以及"是何种层次上的"等反思性问题日益突出,"经典"的"地动山摇"为文学经典的重构以及文学史的重写开启了新空间,否定经典、拓宽经典或更替经典纷纷登场;即便是依旧按照权威认定、继续认同传统,文学经典的辐射范围也与以往不同,它们不仅要在本民族内部传承,还要进入更广阔的跨文化场域。同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方式,还日益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思维与变革的能力,作为"数字人文"的文学经典的研究和传播愈发离不开"大数据"。重视大数据分析并不意味着放弃对意义的追索,文学经典传播必须搭建起人文与科技沟通的桥梁,诠释经典与"活用"经典并举。对于文学经典的视觉化生存与数字化发展决不能忽视,也不能拔高,应该将时新的媒介高科技运用与传统的人文意义追索结合,构建立体型、纵深性的人文谱系,以适应时代变化、接续人文根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分析 文学经典 传播 文化增殖 人文谱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文学叙事功能与传播演变审思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斯琦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8-156,共9页
技术革新有助于激发文学艺术的美,纵观中国文学的发展阶段绝大部分都是由传播媒介技术变迁来实现文学自我完满与自我提升的。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学叙事面临来自"类人智"机器的一系列挑战与机遇,其发展伴随着非人文主义、人已... 技术革新有助于激发文学艺术的美,纵观中国文学的发展阶段绝大部分都是由传播媒介技术变迁来实现文学自我完满与自我提升的。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学叙事面临来自"类人智"机器的一系列挑战与机遇,其发展伴随着非人文主义、人已死等言论。这触及了文学作为一门"人学"的根本问题。传统文学与人工智能时代的类人智文学存在不同的文学叙事与文学传播的系统与机制,可以为在面对人与机器和非人的自然之间界限越来越模糊的当下文学研究提出警示与反思,促使文学叙事研究对叙事文本意义的普遍性形成机制的深入,在困惑与交叉中逐渐跨越传统叙事边界并提供理解文学与人关系的全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文学叙事 文学传播 自动叙事生成 叙事主体
下载PDF
新媒体矩阵视域下江西文学经典的传播力提升
9
作者 姚远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9-82,共4页
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学经典的传播媒介和传播环境在不断更新和变化。借助新媒体矩阵传播文学经典,理应成为提升文学经典传播力的重要抓手,但这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研究基于文学与传播学的学科交叉融合,考... 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学经典的传播媒介和传播环境在不断更新和变化。借助新媒体矩阵传播文学经典,理应成为提升文学经典传播力的重要抓手,但这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研究基于文学与传播学的学科交叉融合,考察江西文学经典传播现状,探寻“新媒体矩阵+文学经典”的文学传播理论和研究范式。研究发现,构建新媒体矩阵并采用新媒体表达方式和呈现形式进行对外传播,能有效提升江西文学经典的传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矩阵 文学经典 传播力 江西
下载PDF
文艺社会学批评理论的新向度——“传播论”批评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家亮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2-55,共4页
2 0世纪 90年代 ,曾有论者提出文艺社会学批评理论要走出古典形态 ,开拓现代形态 ,建立“中介论”的文艺社会学批评理论。但从文艺学理论构架出发 ,结合当代艺术文化状态进行反思 ,“中介论”的文艺社会学批评理论存在局限性 ,而建构“... 2 0世纪 90年代 ,曾有论者提出文艺社会学批评理论要走出古典形态 ,开拓现代形态 ,建立“中介论”的文艺社会学批评理论。但从文艺学理论构架出发 ,结合当代艺术文化状态进行反思 ,“中介论”的文艺社会学批评理论存在局限性 ,而建构“传播论”向度的文艺社会学批评理论 ,即可在本体论结构上实现批评理论向度的新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社会学 中介论 传播论
下载PDF
“性灵”之交——孙士毅与袁枚的文学交游考
11
作者 于素香 宋荻 郭中明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3-109,共7页
孙士毅和袁枚,在彼此人生晚年的交游中都占有重要位置。钩稽孙士毅与袁枚文学交游的概貌,约略可观其人生之多个侧面,对于孙士毅和袁枚的了解可以更加立体全面,既见其主干,亦见其侧出旁逸。研究孙士毅与袁枚的文学交游,对清代中期诗界之... 孙士毅和袁枚,在彼此人生晚年的交游中都占有重要位置。钩稽孙士毅与袁枚文学交游的概貌,约略可观其人生之多个侧面,对于孙士毅和袁枚的了解可以更加立体全面,既见其主干,亦见其侧出旁逸。研究孙士毅与袁枚的文学交游,对清代中期诗界之荣辱沉浮,也可作尝鼎一脔,管中窥豹,略可见微知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士毅 袁枚 文学交游
下载PDF
文学语篇中人物话语之间的关联性——小说《好人难寻》中的无效交际 被引量:5
12
作者 景晓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60-164,共5页
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理解文学语篇,要求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认知环境不断趋同。同时,也要理解小说中不同人物认知环境的差异对小说发展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小说《好人难寻》中两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分析小说所建构的无效交际,以探索非理... 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理解文学语篇,要求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认知环境不断趋同。同时,也要理解小说中不同人物认知环境的差异对小说发展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小说《好人难寻》中两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分析小说所建构的无效交际,以探索非理性交际行为中的话语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语篇 话语关联性 无效交际 非理性交际
下载PDF
跨文化符号学:新传媒时代文学文化研究的新方法与新领域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泉 《符号与传媒》 CSSCI 2018年第1期214-226,共13页
跨文化符号学以跨学科与跨文化的理性认知结构为基础,从文化符号的表意与传播之维探寻新传媒时代新型文学的意义生成与传播机制,以此确立了跨文化符号学研究文化符号跨文化传播与接受的理论体系。跨文化符号学从推演逻辑和本体哲学的... 跨文化符号学以跨学科与跨文化的理性认知结构为基础,从文化符号的表意与传播之维探寻新传媒时代新型文学的意义生成与传播机制,以此确立了跨文化符号学研究文化符号跨文化传播与接受的理论体系。跨文化符号学从推演逻辑和本体哲学的理论视阈出发考察文化符号在跨文化语境中的表意与传达规律,为比较文学重新审视国别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可比性与跨越性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同时,作为方法论的符号学研究承载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思维亦有利于纠正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泛文化化问题和随意比附问题,因此应当成为文学文化研究持续推进的新方法与新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符号学 新传媒时代 跨学科 文学传播
下载PDF
Multipl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in Literary Texts
14
作者 Emilio Matricciani 《Open Journal of Statistics》 2022年第4期486-520,共35页
The statistical theory of language translation is used to compare how a literary character speaks to different audiences by diversifying two important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channels: the “sentences channel” and t... The statistical theory of language translation is used to compare how a literary character speaks to different audiences by diversifying two important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channels: the “sentences channel” and the “interpunctions channel”. The theory can “measure” how the author shapes a character speaking to different audiences, by modulating deep-language parameters. To show its power, we have applied the theory to the literary corpus of Maria Valtorta, an Italian mystic of the XX-century. The likeness index , ranging from 0 to 1, allows to “measure” how two linguistic channels are similar, therefore implying that a character speaks to different audiences in the same way. A 6-dB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ignal-to-noise ratios of two channels already gives I<sub>L</sub> ≈ 0.5, a threshold below which the two channels depend very little on each other, therefore implying that the character addresses different audiences differently. In conclusion, multiple linguistic channels can describe the “fine tuning” that a literary author uses to diversify characters or distinguish the behavior of the same character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The theory can be applied to literary corpora written in any alphabetical langu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habetical Languag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INFORMATION Likeness In-dex literary Character literary Text Maria Valtorta Signal-to-Noise Ratio Symmetry Index
下载PDF
补邸报之不足:明末士人文社与社稿的传播功能
15
作者 刘桦葳 《传媒观察》 2023年第5期30-38,共9页
作为明代主流的传播形式,通政司和邸报构成了传统的传播结构,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履行了政府规定的传播义务。明末,该结构因为皇帝懒政导致的制度衰退、政府对邸报内容的限制政策和明末较差的朝堂舆论环境这三大原因无法正常运行。士人... 作为明代主流的传播形式,通政司和邸报构成了传统的传播结构,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履行了政府规定的传播义务。明末,该结构因为皇帝懒政导致的制度衰退、政府对邸报内容的限制政策和明末较差的朝堂舆论环境这三大原因无法正常运行。士人借助组织民间文社和发行社稿构建了“士人文社+社稿”的新型传播结构,突破了官方对于信息的传播限制,把本属于邸报的朝政信息、军事战况、宫闱秘辛等内容传播给了普通民众。新型传播结构的出现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原有传播模式的弥散型传播模式,它把基层百姓纳入到社会的传播网络中,获得了更大的传播范围和更好的传播效果。以古鉴今,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这种民间自生自发的传播热情在当代也应得到珍视与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邸报 明代末年 文社 社稿 信息传播
原文传递
清代云南元江文人马汝为行谊交游考述
16
作者 李小凤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5-133,共9页
限于材料,学界关于清代云南元江文人马汝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学和书法两方面。文章基于《马悔斋先生遗集》,多方搜寻、补充相关文献,对马汝为的交游范围和行谊状况作初步研究。马汝为的行迹范围大致在云南、京师、贵州三地,交游对象主... 限于材料,学界关于清代云南元江文人马汝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学和书法两方面。文章基于《马悔斋先生遗集》,多方搜寻、补充相关文献,对马汝为的交游范围和行谊状况作初步研究。马汝为的行迹范围大致在云南、京师、贵州三地,交游对象主要有同乡、同僚、同教三类群体。新近发现的马汝为诗文对研究其生平特别是行谊很有帮助,新材料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从历史细节进一步了解马汝为其人其事,进而对当时的文人境况和心理、社会文化交往有所管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云南 马汝为 文学交往
下载PDF
七月诗派政治抒情诗的创作与传播研究
17
作者 戴惠 孙敏嘉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5-63,共9页
20世纪40年代文学既继承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衣钵,又开启了20世纪中后期“共和国文学”之先河。针对我国40年代文学进行研究,可以有效填补上述两个时期文学研究中存在的空缺部分,实现“拎起中间,带动两头”。20世纪40年代的诗歌创作... 20世纪40年代文学既继承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衣钵,又开启了20世纪中后期“共和国文学”之先河。针对我国40年代文学进行研究,可以有效填补上述两个时期文学研究中存在的空缺部分,实现“拎起中间,带动两头”。20世纪40年代的诗歌创作群体以七月诗派为主要代表,其诗歌创作观念和写作形式相较于以往的政治抒情诗创作别具一格。他们对中国20世纪30年代诗坛出现的“非诗化”现象进行反思,拒绝诗歌中的单纯“呐喊”,延续“五四”新文学运动开拓的道路,将文学的启蒙性和宣传性相结合。七月诗派集体创作实践的变化一方面受到作家外部生存环境及作家个体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20世纪以纸媒传播为主的文学传播方式的影响。因此,文章以《七月》《希望》两个期刊为研究对象,对其流派作品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进行论证,阐述集体创作实践与纸媒传播效果共同缔造了七月诗派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月诗派 政治抒情诗 文学创作 现代传播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文学传播研究
18
作者 邵斌 刘海涛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6-142,113,F0003,共9页
在考察作家作品的传播及其影响力时,之前研究多采用定性描写。但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驱动的文学传播研究正逐渐成形。本文以美国作家海明威的文学声誉在20世纪的传播为例,提出数据驱动的文学传播研究新范式。研究发现:(1)在大数据时代,远... 在考察作家作品的传播及其影响力时,之前研究多采用定性描写。但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驱动的文学传播研究正逐渐成形。本文以美国作家海明威的文学声誉在20世纪的传播为例,提出数据驱动的文学传播研究新范式。研究发现:(1)在大数据时代,远读和文化组学等宏观分析视角在文学传播研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2)数据驱动的文学传播研究模型既包含基于远读和文化组学的定量考察,也包含基于文本细读和文学社会学理论的定性分析;(3)作家作品的传播通常会受到非文学因素的操控,这些因素会在传播数据上得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传播 数据驱动 海明威 文化组学 语料库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视野下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审美沟通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静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13-14,共2页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就是完成美感传递的过程。由于审美价值体系的不同,美感传递并非是静态或镜像式的美学要素的对应转换,而是不同审美体系之间的审美沟通。要想实现这种审美沟通,就需要译者考虑到读者的审美习惯...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就是完成美感传递的过程。由于审美价值体系的不同,美感传递并非是静态或镜像式的美学要素的对应转换,而是不同审美体系之间的审美沟通。要想实现这种审美沟通,就需要译者考虑到读者的审美习惯,灵活地进行形式传统美和非形式传统美的传递。基于这种认识,文章对接受美学视野下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审美沟通问题进行研究,进而为文学作品的翻译提供指导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文学作品翻译 审美沟通
下载PDF
论抒情诗的历史空间呈现 被引量:2
20
作者 谭君强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4-161,共8页
在抒情诗中,由情感抒发产生的叙事交流主要不是以线性叙事的方式,而是以空间叙事的方式进行。抒情诗的空间叙事,表现为空间意象叙事,这种意象叙事以多种方式呈现出来。历史空间呈现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不同于历史叙事,抒情诗的历... 在抒情诗中,由情感抒发产生的叙事交流主要不是以线性叙事的方式,而是以空间叙事的方式进行。抒情诗的空间叙事,表现为空间意象叙事,这种意象叙事以多种方式呈现出来。历史空间呈现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不同于历史叙事,抒情诗的历史空间呈现作为一种文学叙事,是感性的、形象的、从个人经验出发的、充满个性的叙事。它使诗歌从个人走向更为广大的空间,将个人的情感与带有历史意味的时代的、社会的、大众的情感融合起来,并将个人的情感上升为一种更具普遍性与一般性、能为更多的人所理解的情感,从而,唤起世世代代更多人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诗 历史叙事 文学叙事 空间呈现 情感交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