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无名小卒》与《死而未死》——兼论司马辽太郎历史小说的创作态度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永良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4期86-89,共4页
司马辽太郎的<无名小卒>与其历史小说<死而未死>第四章都是以井上馨暗杀事件为素材的.<无名小卒>作为一篇叙事散文,详细记述了作者搜集、整理有关历史人物的历史资料的整个过程,而这些资料在<死而未死>中均得...
司马辽太郎的<无名小卒>与其历史小说<死而未死>第四章都是以井上馨暗杀事件为素材的.<无名小卒>作为一篇叙事散文,详细记述了作者搜集、整理有关历史人物的历史资料的整个过程,而这些资料在<死而未死>中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反映.这说明司马辽太郎的历史小说是严格按照'博考文献,言必有据'的原则创作的,历史真实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郁太郎
明治维新
井上馨暗杀事件
历史真实性
文学真实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叙述可靠性与文学真实性
被引量:
3
2
作者
江守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6-167,共12页
叙述可靠性侧重具体的文本策略,文学真实性侧重总体的呈现效果。就修辞学路径而言,叙述可靠性通过叙述者体现出隐含作者的修辞策略,让文学真实性在叙述层面获得保障;就认知学路径而言,叙述可靠性有赖于读者的视角机制,文学真实性是读者...
叙述可靠性侧重具体的文本策略,文学真实性侧重总体的呈现效果。就修辞学路径而言,叙述可靠性通过叙述者体现出隐含作者的修辞策略,让文学真实性在叙述层面获得保障;就认知学路径而言,叙述可靠性有赖于读者的视角机制,文学真实性是读者形成视角机制的潜在基础。如果考虑真实作者的因素,依靠隐含作者修辞或读者认知的叙述可靠性又会出现新的情况,这些新情况导致文学真实性的多样化。由于叙述可靠性和文学真实性的着眼点不同,叙述可靠性与文学真实性之间呈现出复杂的关系:或者是叙述可靠但给人感觉不真实,或者叙述不可靠但给人感觉真实。此外,随着接受语境的变化,叙述可靠性和文学真实性自身也会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可靠性
文学真实性
修辞
认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族文学中的“伪民俗”书写
3
作者
刘伟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0-77,共8页
“伪民俗”是一种民俗的虚构与发明,在民俗世界中并不罕见。在文本中,作家摹拟民俗也是民俗与文学常见的互动关系之一,其产品是“伪民俗”书写,尤其在民族文学文本中常常出现。“伪民俗”形成了文本的“景观化”,参与建构了文本的文学...
“伪民俗”是一种民俗的虚构与发明,在民俗世界中并不罕见。在文本中,作家摹拟民俗也是民俗与文学常见的互动关系之一,其产品是“伪民俗”书写,尤其在民族文学文本中常常出现。“伪民俗”形成了文本的“景观化”,参与建构了文本的文学效果。“伪民俗”书写出现在文本的各个层面,构成了文本的“场面”“段落”,形成了“情节”和“母题”,形成了广阔的阐释空间。它还标识了作家的文化身份和民族的文化语境,并产生了突破文本之外的动力,甚至成了生活世界的“涵化”力量。民族文学文本中的“伪民俗”书写是一种“系统的文化干预”,其展示过程接近“社会戏剧”和“表演”,具有“误传”和“神秘化”的文化策略,同时通过文学“前台”拉开了与“后台”的距离,提供了某种意义上民俗的“文学真实”,也对民俗本身起到了唤醒和激活的作用,我们应该更为立体多元地看待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民俗
民族文学
文学真实
文学前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学真实观的哲学背景考察
4
作者
袁春红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5期101-105,共5页
本文对八种文学思潮及流派的哲学背景进行考察 ,认为其文学真实观可归纳为四类 :本体论的文学真实观、由本体论向认识论过渡中的文学真实观。
关键词
文学真实观
哲学背景
本体论
认识论
语言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对余华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赵君
《襄樊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66-69,共4页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对余华的文学真实观产生了最直接、最集中、最深刻的影响:关于"个人的真实"的看法、关于"文明、秩序"的态度、关于作家要处在"不断发现之中"的观点及对非理性层面的把握等等,都直接或间...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对余华的文学真实观产生了最直接、最集中、最深刻的影响:关于"个人的真实"的看法、关于"文明、秩序"的态度、关于作家要处在"不断发现之中"的观点及对非理性层面的把握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可以在生命哲学里找到思想的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格森
生命哲学
余华
文学真实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名小卒》与《死而未死》——兼论司马辽太郎历史小说的创作态度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永良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济南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4期86-89,共4页
文摘
司马辽太郎的<无名小卒>与其历史小说<死而未死>第四章都是以井上馨暗杀事件为素材的.<无名小卒>作为一篇叙事散文,详细记述了作者搜集、整理有关历史人物的历史资料的整个过程,而这些资料在<死而未死>中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反映.这说明司马辽太郎的历史小说是严格按照'博考文献,言必有据'的原则创作的,历史真实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
关键词
所郁太郎
明治维新
井上馨暗杀事件
历史真实性
文学真实性
Keywords
Tkoro
Yikutarou
Meiji
restoration
the
assassination
of
Inoue
Kaoru
historical
authenticity
literary
authenticity
分类号
I106.1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叙述可靠性与文学真实性
被引量:
3
2
作者
江守义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6-167,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代历史小说叙事伦理研究”[项目编号:16BZW03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叙述可靠性侧重具体的文本策略,文学真实性侧重总体的呈现效果。就修辞学路径而言,叙述可靠性通过叙述者体现出隐含作者的修辞策略,让文学真实性在叙述层面获得保障;就认知学路径而言,叙述可靠性有赖于读者的视角机制,文学真实性是读者形成视角机制的潜在基础。如果考虑真实作者的因素,依靠隐含作者修辞或读者认知的叙述可靠性又会出现新的情况,这些新情况导致文学真实性的多样化。由于叙述可靠性和文学真实性的着眼点不同,叙述可靠性与文学真实性之间呈现出复杂的关系:或者是叙述可靠但给人感觉不真实,或者叙述不可靠但给人感觉真实。此外,随着接受语境的变化,叙述可靠性和文学真实性自身也会发生变化。
关键词
叙述可靠性
文学真实性
修辞
认知
Keywords
narrative
reliability
literary
authenticity
rhetoric
cognition
分类号
I02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族文学中的“伪民俗”书写
3
作者
刘伟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0-77,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翻译视野下少数民族作家非母语写作研究”(项目编号:15CZW055)。
文摘
“伪民俗”是一种民俗的虚构与发明,在民俗世界中并不罕见。在文本中,作家摹拟民俗也是民俗与文学常见的互动关系之一,其产品是“伪民俗”书写,尤其在民族文学文本中常常出现。“伪民俗”形成了文本的“景观化”,参与建构了文本的文学效果。“伪民俗”书写出现在文本的各个层面,构成了文本的“场面”“段落”,形成了“情节”和“母题”,形成了广阔的阐释空间。它还标识了作家的文化身份和民族的文化语境,并产生了突破文本之外的动力,甚至成了生活世界的“涵化”力量。民族文学文本中的“伪民俗”书写是一种“系统的文化干预”,其展示过程接近“社会戏剧”和“表演”,具有“误传”和“神秘化”的文化策略,同时通过文学“前台”拉开了与“后台”的距离,提供了某种意义上民俗的“文学真实”,也对民俗本身起到了唤醒和激活的作用,我们应该更为立体多元地看待这一问题。
关键词
伪民俗
民族文学
文学真实
文学前台
Keywords
fakelore
ethnic
literature
literary
authenticity
front
stage
of
literature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学真实观的哲学背景考察
4
作者
袁春红
机构
云南民族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5期101-105,共5页
文摘
本文对八种文学思潮及流派的哲学背景进行考察 ,认为其文学真实观可归纳为四类 :本体论的文学真实观、由本体论向认识论过渡中的文学真实观。
关键词
文学真实观
哲学背景
本体论
认识论
语言论
Keywords
concept
on
literary
authenticity
noumenalism
epistemology
language
theory
分类号
I022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对余华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赵君
机构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公共课部
出处
《襄樊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66-69,共4页
文摘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对余华的文学真实观产生了最直接、最集中、最深刻的影响:关于"个人的真实"的看法、关于"文明、秩序"的态度、关于作家要处在"不断发现之中"的观点及对非理性层面的把握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可以在生命哲学里找到思想的渊源。
关键词
柏格森
生命哲学
余华
文学真实观
Keywords
Bergson
Life
Philosophy
Yu
Hua
Concept
on
literary
authenticity
分类号
I054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无名小卒》与《死而未死》——兼论司马辽太郎历史小说的创作态度
杨永良
《山东外语教学》
200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叙述可靠性与文学真实性
江守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民族文学中的“伪民俗”书写
刘伟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文学真实观的哲学背景考察
袁春红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对余华创作的影响
李赵君
《襄樊学院学报》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