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荔枝果肉微波真空干燥特性与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48
1
作者 李辉 林河通 +2 位作者 袁芳 林艺芬 陈艺晖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7-112,共6页
研究了荔枝果肉微波真空干燥特性,探讨不同微波功率、相对压力及装载量对荔枝果肉干燥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和装载量对荔枝果肉干燥速率的影响较大,而相对压力的影响不明显。干燥试验数据用于对12种可利用的干燥模型进行非线... 研究了荔枝果肉微波真空干燥特性,探讨不同微波功率、相对压力及装载量对荔枝果肉干燥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和装载量对荔枝果肉干燥速率的影响较大,而相对压力的影响不明显。干燥试验数据用于对12种可利用的干燥模型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求解,并确定模型系数。结果发现Modified Henderson andPabis模型具有较高的决定系数R2、较低的残差平方和(SSE)及均方根误差(RMSE),该模型能较准确地表达和预测荔枝果肉微波真空干燥过程的水分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果肉 微波真空干燥 干燥特性 干燥模型
下载PDF
干制荔枝果肉吸附等温线及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辉 林河通 +2 位作者 林毅雄 袁芳 林福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09-315,共7页
为了解干制“乌叶”荔枝果肉含水率与水分活度、贮藏温度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为干制“乌叶”荔枝果肉贮藏条件的确定提供技术依据,运用吸附原理,在水分活度为0.112~0.976范围内,研究了干制“乌叶”荔枝果肉在20、30和40℃时的水分吸... 为了解干制“乌叶”荔枝果肉含水率与水分活度、贮藏温度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为干制“乌叶”荔枝果肉贮藏条件的确定提供技术依据,运用吸附原理,在水分活度为0.112~0.976范围内,研究了干制“乌叶”荔枝果肉在20、30和40℃时的水分吸附等温线;采用8种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通过比较模型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确定用于描述干制“乌叶”荔枝果肉吸附等温线的最适模型;通过不同温度下干制“乌叶”荔枝果肉的吸附等温线数据获得净等量吸附热、焓变、熵变和自由能等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干制“乌叶”荔枝果肉的水分吸附呈Ⅲ型等温线,在相同水分活度时,平衡含水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Peleg模型用于描述吸附等温线是较适合的,决定系数为R2为0.9950~0.9979,均方根误差为1.9431~2.7102。热力学性质显示,净等量吸附热随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在较高含水率时趋近于0。焓变与净等量吸附热有相同的值,其范围为0.95~186.98 kJ/mol。熵变随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并没有表现出对温度的依赖性。自由能随含水率和温度的增加而减小。焓-熵补偿理论适用于干制“乌叶”荔枝果肉中的水分吸附过程,此水分吸附过程是焓驱动的。研究结果为干制“乌叶”荔枝果肉的加工和贮藏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藏 吸附 热力学性质 荔枝 果肉 等温线 平衡含水率 litchi (litchi CHINENSIS Sonn.)
下载PDF
荔枝果肉多酚氧化酶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春丽 杨跃寰 陈欲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46-648,651,共4页
[目的]为研究荔枝果肉多酚氧化酶(PPO)的作用机制,控制荔枝果肉在贮藏和加工过程中的酶促褐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荔枝果肉中提取多酚氧化酶,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荔枝果肉PPO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对热稳定性较强,90℃... [目的]为研究荔枝果肉多酚氧化酶(PPO)的作用机制,控制荔枝果肉在贮藏和加工过程中的酶促褐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荔枝果肉中提取多酚氧化酶,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荔枝果肉PPO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对热稳定性较强,90℃水浴保温30 min后剩余相对酶活为22.6%;pH值为7.0时该酶的活力最强,在pH值6.5~8.0范围内酶活力较稳定;邻苯二酚与该酶的结合能力最强,其次为4-甲基儿茶酚;谷胱甘肽为该酶的最好抑制剂,其次为半胱氨酸、抗坏血酸、NaF和亚硫酸钠;SnCl2和FeSO4对该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而CuSO4、MgC l2和CaCl2对其活性有促进作用。[结论]该研究确定了荔枝果肉多酚氧化酶的最适作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果肉 多酚氧化酶 酶学特性
下载PDF
超高压和酶抑制剂联合处理对荔枝果肉中过氧化物酶和果胶甲基酯酶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黄丽 孙远明 +2 位作者 陈柏暖 黄苇 谌国莲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9-94,共6页
为了研究超高压与酶抑制剂联合处理对荔枝果肉中过氧化物酶(POD)和果胶甲基酯酶(PME)的影响,将荔枝(“淮枝”品种)果肉在两种酶抑制剂组合溶液(A:5 g/L柠檬酸+2.5 g/L L-抗坏血酸+5 g/L氯化钙;B:10 g/L柠檬酸+5 g/L L-抗坏血酸+10 g/L... 为了研究超高压与酶抑制剂联合处理对荔枝果肉中过氧化物酶(POD)和果胶甲基酯酶(PME)的影响,将荔枝(“淮枝”品种)果肉在两种酶抑制剂组合溶液(A:5 g/L柠檬酸+2.5 g/L L-抗坏血酸+5 g/L氯化钙;B:10 g/L柠檬酸+5 g/L L-抗坏血酸+10 g/L氯化钙)中分别浸泡10 min,并在100-400 MPa压力、10℃温度条件下处理30 min,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果肉中POD、PME的活性。结果表明:A、B两种组合处理能够明显钝化POD,但却显著激活了PME;超高压与A组合联合处理不能使POD、PME活性下降;超高压与B组合联合处理对POD、PME的影响与压力值有关系,100-300 MPa的超高压与B组合联合处理使POD活性下降,200-400 MPa的超高压与B组合联合处理则使PME活性升高。因此,超高压与酶抑制剂联合处理对荔枝果肉中POD的钝化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且浓度越高,协同抑制效应越明显;而超高压与酶抑制剂联合处理对荔枝果肉中PME的钝化却表现出一定的拮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酶抑制剂 荔枝果肉 过氧化物酶 果胶甲基酯酶
下载PDF
荔枝果肉不同酚类成分群的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董丽红 张瑞芬 +6 位作者 肖娟 邓媛元 张雁 刘磊 黄菲 魏振承 张名位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4004-4015,共12页
【目的】比较荔枝果肉不同酚类成分群的总酚、总黄酮和缩合单宁含量、单体酚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差异,明确荔枝果肉中发挥抗氧化作用的有效酚类成分,为揭示荔枝果肉发挥健康效应的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利用C18硅胶层析柱将荔枝果肉... 【目的】比较荔枝果肉不同酚类成分群的总酚、总黄酮和缩合单宁含量、单体酚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差异,明确荔枝果肉中发挥抗氧化作用的有效酚类成分,为揭示荔枝果肉发挥健康效应的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利用C18硅胶层析柱将荔枝果肉多酚提取物分离成F1、F2、F3和F4共4个不同的酚类成分群,分析各成分群的总酚、总黄酮和缩合单宁含量及单体酚组成,采用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bility of plasma,FRAP)、1,1-二苯基-2-苦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DPPH)自由基消除能力、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及细胞抗氧化能力(cellular antioxidant ability,CAA)4种抗氧化活性评价体系比较这4个成分群的抗氧化活性大小。【结果】荔枝果肉多酚提取物可以分为F1、F2、F3和F4共4个酚类成分群,其中F2的得率高达36%,其他成分群得率分别为18.71%、16.79%、21.12%;各酚类成分群的总酚、总黄酮和缩合单宁含量分别介于218.86—499.78 mg GAE·g^(-1) DW、414.94—1 285.45 mg RE·g^(-1) DW、83.35—483.43 mg CE·g^(-1) DW。4个成分群中F2的总酚、总黄酮和缩合单宁含量最高,对荔枝果肉多酚提取物相应的贡献率最大,分别为50.31%、54.24%、72.06%,均高于其余3个成分群的贡献率;其次是F3和F4;F1的最低。经HPLC分析和鉴定发现F2成分群主要为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等单体酚,F3仅含槲皮素-3-O-芸香糖-7-O-α-L-鼠李糖苷一种单体酚,F4中含有芦丁等。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显示,4个成分群的FRAP抗氧化能力大小顺序为F2>F3>F4>F1;DPPH消除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27.00、9.76、19.41和16.25μg·m L^(-1),其中F2的IC50值最小,即DPPH消除能力最强,其次是F4、F3,F1最弱;ORAC抗氧化能力顺序为F2>F3>F4>F1,CAA抗氧化能力顺序为F2>F3>F4、F1,其中F2的ORAC和CAA抗氧化能力分别为8.36 mmol TE·g^(-1)DW和190.71μmol QE·g^(-1) DW,对荔枝果肉多酚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果肉 多酚 分离 成分群 抗氧化作用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测定荔枝果肉中酚类物质 被引量:12
6
作者 钟慧臻 徐玉娟 +3 位作者 李春美 温靖 廖森泰 陈卫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4,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对荔枝果肉含有的多酚进行定性分析。质谱检测在负离子模式下,利用全扫描模式、多反应检测模式和中性丢失模式进行。样品中的酚类物质在45min内得到分离,通过对分离组分的保留时间、质谱信息及光谱信...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对荔枝果肉含有的多酚进行定性分析。质谱检测在负离子模式下,利用全扫描模式、多反应检测模式和中性丢失模式进行。样品中的酚类物质在45min内得到分离,通过对分离组分的保留时间、质谱信息及光谱信息及参考文献比对分析,初步鉴定了荔枝果肉中的11种多酚,分别是: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原花青素三聚体、原花青素二聚体、芦丁及其同分异构体、芦丁鼠李糖配体、香蜂云苷-鼠李糖、香蜂云苷、异鼠李素-3-O-芸香糖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果肉 多酚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
下载PDF
荔枝果肉果汁深加工前处理工艺及设备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林泉 龚丽 苏建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4-45,共2页
综述了荔枝果肉果汁深加工前处理工艺及其成套加工设备,并简要叙述了自行研制的荔枝剥壳与去核设备的原理、性能及生产应用情况。
关键词 荔枝 果肉果汁 深加工前处理 分拣机 清洗机 分级机 去核机 剥壳机
下载PDF
荔枝汁中果肉沉淀物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龚小洁 余元善 +3 位作者 徐玉娟 吴继军 肖更生 陈卫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90-93,共4页
荔枝汁体系较不稳定,热加工后荔枝汁中的果肉成分非常容易出现分层沉淀,影响荔枝汁的感观品质。对热加工后荔枝汁中的果肉沉淀物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并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法优化了荔枝汁中果肉沉淀物的稳定体系。结果表明,荔枝汁中果肉... 荔枝汁体系较不稳定,热加工后荔枝汁中的果肉成分非常容易出现分层沉淀,影响荔枝汁的感观品质。对热加工后荔枝汁中的果肉沉淀物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并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法优化了荔枝汁中果肉沉淀物的稳定体系。结果表明,荔枝汁中果肉沉淀物的水分、总可溶性糖、粗蛋白、总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灰分和总酚的含量分别为83.43%、10.69%、3.9%、1.89%、1.23%、0.46%(W/W)、2 108.37 mg/kg。添加黄原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能对荔枝汁中的果肉沉淀物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优化后的最佳稳定体系为:pH值5.44、果肉沉淀物含量16.39%(W/W),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六偏磷酸钠的添加量分别为0.1%、0.35%和0.05%(W/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汁 果肉沉淀物 营养成分 稳定体系
下载PDF
影响荔枝果肉酶促褐变主要酶性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春丽 陈欲云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6-9,共4页
比较研究了在荔枝果肉酶促褐变过程中,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两种酶的性质。在荔枝果肉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远远大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但是PPO的热稳定性高于POD的热稳定性,应以多酚氧化酶作为灭酶的指标;并且有化学抑制剂可以完全抑制... 比较研究了在荔枝果肉酶促褐变过程中,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两种酶的性质。在荔枝果肉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远远大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但是PPO的热稳定性高于POD的热稳定性,应以多酚氧化酶作为灭酶的指标;并且有化学抑制剂可以完全抑制过氧化物酶活性,但对多酚氧化酶却具有抑制暂时性。p H对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稳定性影响基本一致,在p H小于5的酸性条件下活性和稳定性下降,因而在酸性条件下,可有效抑制酶促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促褐变 荔枝果肉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超高压加工对荔枝果肉中两种品质酶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艳霞 张水华 +2 位作者 刘仲明 潘科 孙远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9-52,共4页
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荔枝果肉中可溶性蛋白质和过氧化物酶、果胶甲基酯酶的特性影响,同时研究了柠檬酸、L-抗坏血酸以及氯化钙与超高压共同处理对荔枝果肉中过氧化物酶(POD)和果胶甲基酯酶(PME)活性的影响。
关键词 超高压 荔枝果肉 可溶性蛋白质 过氧化物酶 果胶甲基酯酶
下载PDF
GC-MS法分析荔枝果肉脂肪酸组成 被引量:6
11
作者 钟慧臻 徐玉娟 +3 位作者 李春美 温靖 吴继军 刘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20-222,共3页
采用氯仿甲醇(CM)法提取荔枝果肉中的脂肪酸,经甲酯化处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分离鉴定出16种脂肪酸,其主要化学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成分为油酸(44.405%),其次为棕榈酸(25.144%),再次为亚油酸(18.905%);其中... 采用氯仿甲醇(CM)法提取荔枝果肉中的脂肪酸,经甲酯化处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分离鉴定出16种脂肪酸,其主要化学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成分为油酸(44.405%),其次为棕榈酸(25.144%),再次为亚油酸(18.905%);其中直链饱和脂肪酸(SFA)为28.44%,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为52.4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为19.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果肉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
下载PDF
荔枝果肉多酚氧化酶提取与初步纯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春丽 肖更生 +1 位作者 刘亮 徐玉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3-205,共3页
酶促褐变是影响荔枝果肉加工和贮藏的重要问题,多酚氧化酶(PPO)是引起酶促褐变的重要酶类。用磷酸缓冲液匀浆提取荔枝果肉中的多酚氧化酶,提取液最佳离子浓度为0·1mol/L、最适pH为7·5、最佳提取时间为2h,最适料液比为1∶3。... 酶促褐变是影响荔枝果肉加工和贮藏的重要问题,多酚氧化酶(PPO)是引起酶促褐变的重要酶类。用磷酸缓冲液匀浆提取荔枝果肉中的多酚氧化酶,提取液最佳离子浓度为0·1mol/L、最适pH为7·5、最佳提取时间为2h,最适料液比为1∶3。并通过硫酸铵沉淀和Phenyl Sepharose CL-4B(苯基琼脂糖CL-4B)疏水柱层析进行初步纯化,该酶被纯化了9·4倍,得率为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果肉 多酚氧化酶 提取 纯化
下载PDF
荔枝果肉过氧化物酶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春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4-428,共5页
本文从荔枝果肉中提取了过氧化物酶(POD),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对热较敏感,当温度为70℃以上时,短时处理即可使酶活降至50%以下。最适pH 5,但在pH 6.0~8.0范围内活力比较稳定。该酶在25℃和0.1 mo... 本文从荔枝果肉中提取了过氧化物酶(POD),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对热较敏感,当温度为70℃以上时,短时处理即可使酶活降至50%以下。最适pH 5,但在pH 6.0~8.0范围内活力比较稳定。该酶在25℃和0.1 mol/L磷酸缓冲液(pH7.0)条件下对愈创木酚和没食子酸的Km值分别是4.64×10-3和0.063 mol/L。谷胱甘肽和亚硫酸盐能完全抑制POD活性,但谷胱甘肽抑制浓度远低于亚硫酸盐,抗坏血酸只能在延迟时间内抑制POD活性,对POD抑制具有暂时性,各抑制机制不同;CuSO4、ZnSO4、CaCl2、MgCl2、EDTA对荔枝果肉POD活性有一定激活作用;FeSO4和MnSO4对POD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果肉 过氧化物酶 酶学特性
下载PDF
6个不同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的高通量测序分析
14
作者 史发超 蔡长河 +5 位作者 严倩 姜永华 刘海伦 文英杰 欧良喜 陈洁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29-38,共10页
【目的】内生菌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不同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挖掘和利用潜在荔枝内生菌种资源,为进一步研究荔枝与内生菌互作关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6个不同品种荔枝的果肉组织为材料,PCR扩增16S... 【目的】内生菌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不同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挖掘和利用潜在荔枝内生菌种资源,为进一步研究荔枝与内生菌互作关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6个不同品种荔枝的果肉组织为材料,PCR扩增16SrDNA的V3~V4区,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果肉组织内生细菌在门、科、属和种分类水平上的群落组成及优势菌群,结合Alpha多样性分析评估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果】对6个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16S rDNA的V3~V4区进行扩增,共获得2139086条序列,其平均长度为376 bp。不同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群落在相对丰度和多样性上无显著差异。在门分类水平,变形菌门为主要优势细菌门类,其次为放线菌门。在科、属和种分类水平上,不同品种荔枝内生菌群落结构相似,但相对丰度占比不同。差异菌群分析结果显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和迪基氏菌属(Dickeya)在优良品种‘鹅蛋荔’‘糯米糍’和‘观音绿’中显著富集,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和变形菌属(Snodgrassella)只在‘鹅蛋荔’中富集。根据菌群相对丰度进行聚类分析,‘观音绿’‘糯米糍’和‘鹅蛋荔’的相似性更高。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种荔枝果肉内生菌群仅在丰度和多样性上存在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该研究首次分析了6个不同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并在优良荔枝品种中发现特有的微生物类群富集现象,可为后续提升荔枝品质、开发利用内生菌提供理论依据和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果肉 内生细菌 群落结构 微生物多样性 优势菌群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荔枝预冷过程果肉温度变化特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广海 虞新新 吕恩利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6-110,共5页
目的解决荔枝在采后预冷过程中预冷时间难把握、预冷后处理时间长导致的果肉温度偏高等问题。方法通过研究不同环境下荔枝果肉温度变化与时间的关系,设计荔枝果肉的温降和温升试验,模拟荔枝预冷和晾干包装阶段的温度变化过程,提出一种... 目的解决荔枝在采后预冷过程中预冷时间难把握、预冷后处理时间长导致的果肉温度偏高等问题。方法通过研究不同环境下荔枝果肉温度变化与时间的关系,设计荔枝果肉的温降和温升试验,模拟荔枝预冷和晾干包装阶段的温度变化过程,提出一种时间序列下的荔枝果肉温度预测模型。结果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荔枝果肉温度变化预测值与试验值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均方差均在80%以上,表明预测结果稳定、可靠。在2~3℃冰水预冷环境下,荔枝果肉从26℃降至5℃约需14 min,将预冷后在室温(25℃)下晾干的处理时间控制在4~6 min内,可以有效地减少荔枝入库贮藏前果肉温度过高的问题,提高了荔枝的冰水预冷效果,保证荔枝在贮藏期间具有较佳的品质。结论通过构建时间序列模型,研究荔枝预冷过程中果肉的温度变化特性,可为荔枝在预冷、晾干、包装环节的过程参数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果肉温度 时间序列 预冷
下载PDF
荔枝果肉过氧化物酶提取与初步纯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春丽 杨跃寰 边名鸿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13,共4页
酶促褐变是影响荔枝果肉加工和贮藏的重要问题,过氧化物酶(POD)被认为是参与酶促褐变的重要酶类。用丙酮粉磷酸缓冲液提取荔枝果肉中的过氧化物酶,提取液最佳离子浓度为0.3mol/L、最适pH为7、最佳提取时间为30min,最适料液比为1∶15(g∶... 酶促褐变是影响荔枝果肉加工和贮藏的重要问题,过氧化物酶(POD)被认为是参与酶促褐变的重要酶类。用丙酮粉磷酸缓冲液提取荔枝果肉中的过氧化物酶,提取液最佳离子浓度为0.3mol/L、最适pH为7、最佳提取时间为30min,最适料液比为1∶15(g∶mL)。通过丙酮粉缓冲液提取,硫酸铵沉淀和DEAE-SepharoseFF层析进行初步纯化。该酶被纯化了7.3倍,得率为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果肉 过氧化物酶 提取 纯化
下载PDF
不同打浆及杀菌处理对荔枝浆品质的影响
17
作者 张丽娟 邹波 +4 位作者 肖更生 徐玉娟 余元善 吴继军 李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29-336,共8页
荔枝浆品质的劣变与氧气和热处理存在密切关系,本文比较了常规打浆(CB)与低氧打浆(LB)对荔枝浆品质的影响,并研究了低氧打浆对超高压(HHP)和热处理(HT)荔枝浆4℃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打浆相比,低氧打浆对荔枝浆可溶性... 荔枝浆品质的劣变与氧气和热处理存在密切关系,本文比较了常规打浆(CB)与低氧打浆(LB)对荔枝浆品质的影响,并研究了低氧打浆对超高压(HHP)和热处理(HT)荔枝浆4℃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打浆相比,低氧打浆对荔枝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和总酸无显著影响(P>0.05),而L^(*)值显著上升(P<0.05),a^(*)值显著降低(P<0.05),总酚含量提高了24.70%,除原花青素B2、芦丁、儿茶素和香草酸外,其它6种单体酚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贮藏过程中,不同打浆方式联合HPP和HT的荔枝浆L^(*)值均呈下降趋势、a^(*)值均呈上升趋势,其中LB+HHP组L^(*)值始终最大;贮藏至28 d,低氧打浆联合超高压处理组总酚、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均高于其它三组。综上,低氧打浆能更好地保护荔枝浆的色泽、酚类物质和抗氧化能力,减少超高压和热处理的荔枝浆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其中LB+HHP处理更具优势,可作为一种新型荔枝浆加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打浆 荔枝浆 超高压 总酚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荔枝、龙眼果肉及荔枝、龙眼多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研究 被引量:53
18
作者 吴华慧 李雪华 邱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66-169,共4页
利用过硫酸铵N,N,N',N'-一四甲基乙二胺体系检测O2-·氧自由基的方法(AP-TEMED法),研究荔枝果肉、龙眼果肉对活性氧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以及对龙眼多糖、荔枝多糖的抗脂质过氧化物的作用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两... 利用过硫酸铵N,N,N',N'-一四甲基乙二胺体系检测O2-·氧自由基的方法(AP-TEMED法),研究荔枝果肉、龙眼果肉对活性氧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以及对龙眼多糖、荔枝多糖的抗脂质过氧化物的作用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水果果肉对活性氧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而且龙眼果肉的清除作用比荔枝强,而荔枝多糖在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呈正相关系,龙眼多糖在这方面能力比荔枝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果肉 龙眼果肉 龙眼多糖 荔枝多糖 活性氧 清除作用 自由基
下载PDF
低温对荔枝果肉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胡位荣 张昭其 +1 位作者 季作梁 刘顺枝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2,共5页
对‘白蜡’荔枝果肉在3℃和-1℃下的贮藏效果及果肉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去果皮的荔枝果肉在3℃下贮藏40 d,-1℃下保鲜50 d,不表现冷害症状。低温下果肉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冷藏30 d,-1℃与... 对‘白蜡’荔枝果肉在3℃和-1℃下的贮藏效果及果肉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去果皮的荔枝果肉在3℃下贮藏40 d,-1℃下保鲜50 d,不表现冷害症状。低温下果肉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冷藏30 d,-1℃与3℃果肉之间的膜透性、MDA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30 d后,-1℃处理明显延缓了果肉膜透性和MDA含量的增加。在3℃下贮藏果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20 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30 d时分别到达高峰值。-1℃延缓了这些保护酶活性的升高并降低了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 果肉 低温冷藏 膜脂过氧化 保护酶
下载PDF
干制荔枝果肉预处理的烫漂与护色工艺 被引量:7
20
作者 林福兴 李辉 +3 位作者 林毅雄 袁芳 林艺芬 林河通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9-173,共5页
为减轻荔枝果肉热风干制期间的褐变,研究荔枝果肉的烫漂和护色工艺。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烫漂温度、烫漂时间和冷却方式对荔枝果肉多酚氧化酶(PPO)的钝化效果,比较不同浓度配比护色液对荔枝果肉干制品色泽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 为减轻荔枝果肉热风干制期间的褐变,研究荔枝果肉的烫漂和护色工艺。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烫漂温度、烫漂时间和冷却方式对荔枝果肉多酚氧化酶(PPO)的钝化效果,比较不同浓度配比护色液对荔枝果肉干制品色泽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烫漂温度为100℃,烫漂时间为3 min,室温冷却时烫漂效果最好;当复配护色剂的浓度配比为0.10%抗坏血酸+0.20%柠檬酸+0.10%植酸+0.30%Ca Cl2时,荔枝果肉干制品的色泽和感官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果肉 干制 预处理工艺 热烫 护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