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是否显著影响了居民消费--来自中国家庭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1218
1
作者 易行健 周利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7-67,共21页
本文就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促进了样本期的居民消费,且这一促进效应在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以及中低收入阶层家庭更为明显,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除... 本文就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促进了样本期的居民消费,且这一促进效应在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以及中低收入阶层家庭更为明显,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除覆盖广度外,使用深度以及使用深度指标中支付、保险与货币基金这三个子指标均显著促进居民消费;(2)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便利居民支付两种机制促进了样本期的居民消费;(3)使用工具变量法以及将数据集替换为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结论比较稳健和可靠;(4)人力资本差异的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当户主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认知能力越强时,数字普惠金融对样本期居民消费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5)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促进衣着、居住、日用品、交通通信以及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支出;(6)家庭债务收入比的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仅仅促进了中低债务收入比家庭的消费支出,而对高债务收入比家庭的消费支出却存在不显著的抑制效应,同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确实增加了家庭的债务收入比,因此在积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同时,也需提防居民家庭债务的过度和过快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居民消费 流动性约束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原文传递
社会保险缴费、企业流动性约束与稳就业——基于《社会保险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41
2
作者 刘贯春 叶永卫 张军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2-169,共18页
在内部需求疲软和外部不确定性双重压力叠加的经济下行阶段,"稳就业"成为维持社会经济稳定运行的首要任务。本文将2011年《社会保险法》的出台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07—2016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方... 在内部需求疲软和外部不确定性双重压力叠加的经济下行阶段,"稳就业"成为维持社会经济稳定运行的首要任务。本文将2011年《社会保险法》的出台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07—2016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方法系统考察了社会保险缴费对企业劳动力雇佣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保险缴费增加显著降低了企业劳动力雇佣增长率,而且该效应在劳动密集型、融资约束严重、税收征管力度大以及成本转嫁能力弱的企业更为凸显。进一步的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社会保险法》限制企业劳动力雇佣能力的核心逻辑在于流动性约束效应,而非要素相对价格调整引致的"替代效应",具体表现为:现金持有显著减少、应付账款显著增加、股利支付规模显著下降,以及现金持有—现金流敏感度显著上升,但固定资产投资显著下降且资本密集度未发生显著改变。此外,在《社会保险法》出台之后,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债务规模显著下降以及经营风险显著上升,但"激励效应"促使企业研发创新得到显著提升。本文结论表明,在下调社会保险法定缴费率时,政府部门无须过分担心劳动力价格下降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挤出效应",这为采取"降费"手段以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险缴费 流动性约束 稳就业 创新效应
原文传递
“房奴效应”导致居民消费低迷了吗? 被引量:133
3
作者 李江一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5-430,共26页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在2011年与2013年采集的微观面板数据,本文考察了"房奴效应"的两大表现——购房动机与偿还住房贷款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购房动机挤出了7.4%的家庭消费,且主要挤出了食品衣着、教育文化娱乐支出,...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在2011年与2013年采集的微观面板数据,本文考察了"房奴效应"的两大表现——购房动机与偿还住房贷款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购房动机挤出了7.4%的家庭消费,且主要挤出了食品衣着、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偿还住房贷款挤出了15.8%的家庭消费,且主要挤出了耐用品、住房装修维修支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购房动机通过降低边际消费倾向而挤出了消费,且预期房价增长速度越快,购房动机对消费的挤出效应越强,有购房动机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越低,而偿还住房贷款使家庭受到了严重的流动性约束,其表现为住房贷款占收入的比重越高,消费被挤出越严重。研究还发现,除了直接影响消费,"房奴效应"还会通过抑制住房财富效应而间接降低消费。本文为理解中国居民消费低迷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奴效应” 消费 流动性约束
原文传递
二元金融体制与农户消费信贷选择——对合会的解释与分析 被引量:113
4
作者 朱信凯 刘刚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3-55,共13页
正规金融失灵为非正规金融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两者并存的二元化结构是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主要特征。本文在Besley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农户收入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等假设条件,以我国南方农村广泛存在的轮会(合会的一种形式)为例... 正规金融失灵为非正规金融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两者并存的二元化结构是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主要特征。本文在Besley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农户收入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等假设条件,以我国南方农村广泛存在的轮会(合会的一种形式)为例,分析了农户收入不确定的情况下民间合作性金融组织在减少农户为得到耐用消费品的等待时间,扩大当期消费,缓解流动性约束,提高效用水平方面的优势;分析了轮会的违约风险以及相比正规金融的独特优势,得出了轮会和正规金融机构共存时农户消费信贷行为选择的边界。最后,在结论性评述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流动性约束 不确定性 合会 消费信贷
原文传递
劳动调整成本、流动性约束与中国经济波动 被引量:81
5
作者 胡永刚 刘方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2-43,共12页
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和隐性失业的存在使得中国就业人数变动表现得与产量增减无关,信用制度的不完善使中国消费的波动远远大于其他国家,从标准RBC模型得到的与产量高度相关的劳动投入和平滑的消费与中国实际相差甚远。然而,本文在劳... 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和隐性失业的存在使得中国就业人数变动表现得与产量增减无关,信用制度的不完善使中国消费的波动远远大于其他国家,从标准RBC模型得到的与产量高度相关的劳动投入和平滑的消费与中国实际相差甚远。然而,本文在劳动不可分的RBC模型基础上引入劳动的调整成本和消费的流动性约束,得到了与中国经济波动事实匹配的令人较为满意的模拟结果。由包含劳动调整成本的RBC模型得到的就业与产出波动相对标准差与实际值基本一致,模型同时显示了劳动波动的弱顺周期性,较好地解释了中国1978年以来就业波动的相关特征。在劳动调整成本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流动性约束,进一步改善了模型各变量尤其是消费与其实际值的匹配程度,较好地再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消费波动较大的特征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波动 RBC 劳动调整成本 流动性约束
原文传递
农村收入差距抑制了农户创业吗?--基于流动性约束与人力资本投资视角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7
6
作者 尹志超 刘泰星 王晓全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95,共20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呈现扩大态势,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农村家庭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利用2012~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农村收入差距对农户创业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农村收入差距的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呈现扩大态势,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农村家庭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利用2012~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农村收入差距对农户创业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农村收入差距的扩大显著降低了农户创业的概率,基尼系数每提高0.1单位,农户创业的概率下降1.45%,这一数值约为农村地区创业比例的21%,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通过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滞后效应和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仍然稳健。研究还发现,农村收入差距的扩大显著降低了农户创业的参与人数、经营规模、经营绩效和新创企业的概率,并显著提高了创业失败的可能性,增加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和家庭成员外出打工的概率。机制分析发现,农村收入差距的扩大提升了农户面临流动性约束的概率并降低了农户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抑制了农户创业。此外,异质性分析还发现,农村收入差距的扩大对低教育水平、中低收入阶层和中西部地区家庭产生了更显著的负向影响。本文的研究为全面认识农村创业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视角,对更好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农村的贯彻实施具有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收入差距 农户创业 流动性约束 人力资本投资
原文传递
风险态度与居民财富--来自中国微观调查的新探究 被引量:61
7
作者 张琳琬 吴卫星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5-127,共13页
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在风险资产回报率剧烈波动的现实背景下,考察居民风险态度关于财富的函数形式对于研究家庭资产配置和相关市场政策的福利影响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使用代表性家庭调查数据,首次通过构建绝对和相对风险态度的指标,... 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在风险资产回报率剧烈波动的现实背景下,考察居民风险态度关于财富的函数形式对于研究家庭资产配置和相关市场政策的福利影响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使用代表性家庭调查数据,首次通过构建绝对和相对风险态度的指标,系统分析了我国居民风险偏好与财富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居民的绝对风险厌恶系数是财富的减函数,相对风险厌恶系数是财富的增函数,从而拒绝了常用于经济学模型假设的常绝对风险厌恶(CARA)和常相对风险厌恶(CRRA)偏好。进一步,我们发现背景风险可能是财富对风险态度的作用渠道之一,财富的变化改变了投资者面对的背景风险水平,继而改变其风险厌恶程度和对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这意味着平抑经济过度波动等控制背景风险的政策将有助于提高居民金融市场参与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态度 财富 背景风险 流动性约束
原文传递
流动性约束、持久收入与农户消费——基于中国农村微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59
8
作者 高梦滔 毕岚岚 师慧丽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8-55,共8页
本文利用中国8省农村1420户的微观面板数据,检验了农户消费行为的三个理论假说。经验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①整体上,中国农户消费行为能够很好的用PIH/LCH来描述,但是流动性约束对消费也有重要影响;②对于流动性约束组的农户来说... 本文利用中国8省农村1420户的微观面板数据,检验了农户消费行为的三个理论假说。经验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①整体上,中国农户消费行为能够很好的用PIH/LCH来描述,但是流动性约束对消费也有重要影响;②对于流动性约束组的农户来说,存在消费的过度敏感现象;而对于非流动约束组而言,则消费行为很好的遵循PIH假说;③根据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流动性约束平均使得农户消费增长率提高1%-2%,农户相对避险系数为1.7—2.1左右;④本文尝试使用动态面板数据进行了IV估计,结果表明,收入的内生性可能会使得标准的固定效应模型产生对流动性约束对消费增长影响的高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 持久收入假说 流动性约束
下载PDF
非农就业如何影响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基于总量与结构视角 被引量:56
9
作者 文洪星 韩青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1-109,共19页
本文从增收效应、预期效应、示范效应、挤出效应四个方面构建非农就业影响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分析框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虑农村居民参与非农就业的自选择特征和家庭异质性特征,采用倾向分值匹配法和分位数回归模型,从消费总... 本文从增收效应、预期效应、示范效应、挤出效应四个方面构建非农就业影响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分析框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虑农村居民参与非农就业的自选择特征和家庭异质性特征,采用倾向分值匹配法和分位数回归模型,从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两个层面检验非农就业如何影响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研究发现,非农就业通过改善家庭收入增长性、弱化收入不确定性、强化城镇居民消费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示范性,促进了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增长,但也会增加教育和医疗支出的不确定性,从而对家庭消费造成挤出效应。上述四种效应叠加后,非农就业能促使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总支出平均提高13.09%,但这一促进作用随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提高而逐渐减弱;非农就业对不同类型产品消费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对家庭设备、居住类受流动性约束较强的耐用品消费的促进作用强于对食物、衣着、交通通讯消费的促进作用,对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类"软性"消费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农就业对家庭收入为中上水平、存在流动性约束、没有购买商业保险及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本文研究结论不仅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这一经验判断提供了直接证据,也为进一步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非农就业 消费结构 流动性约束 预防性储蓄动机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促进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的微观效应——基于CHFS的经验证据研究 被引量:44
10
作者 杨碧云 郭壮哲 +1 位作者 易行健 张凌霜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47,共17页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构造平衡面板数据,系统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的微观效应。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家庭层面的数字经济指数,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优化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促进居民家庭实现消费升级...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构造平衡面板数据,系统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的微观效应。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家庭层面的数字经济指数,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优化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促进居民家庭实现消费升级。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提升居民各类收入水平、降低收入与消费不确定性、缓解流动性约束以及拓宽社会网络机制推动消费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处于高数字创新要素水平、高数字基础设施和高金融可得性地区的家庭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的研究为数字经济促进居民家庭消费升级提供了微观证据,因此持续推动数字经济的普及与应用是实现消费升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消费升级 消费结构 收入不确定性 流动性约束
原文传递
关于金融市场化减少消费流动性约束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0
11
作者 叶耀明 王胜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0-86,97,共8页
本文根据扩展的生命周期-永久收入假说以及Euler方程建立模型,对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1979-2004年的整体情况和东、中、西部的区域情况进行GLS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市场化通过各种渠道降低了消费者面临的流动性约束,释放了消费... 本文根据扩展的生命周期-永久收入假说以及Euler方程建立模型,对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1979-2004年的整体情况和东、中、西部的区域情况进行GLS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市场化通过各种渠道降低了消费者面临的流动性约束,释放了消费需求。从国际比较上看,金融市场化还能进一步释放消费需求。从地区比较上看,金融市场化减少消费流动性约束的作用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和中部地区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市场化 消费需求 流动性约束 过度敏感
下载PDF
短期消费性贷款与居民消费:基于信用卡余额代偿的研究 被引量:35
12
作者 熊伟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156-167,共12页
本文以新加坡最大商业银行2010年4月到2012年3月的微观数据为样本,基于信用卡余额代偿分析了短期消费性贷款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通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平均效应回归模型和动态效应回归模型,我们发现:受信用卡余额代偿条款中规定... 本文以新加坡最大商业银行2010年4月到2012年3月的微观数据为样本,基于信用卡余额代偿分析了短期消费性贷款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通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平均效应回归模型和动态效应回归模型,我们发现:受信用卡余额代偿条款中规定的偿债顺序影响,为获得银行优惠利率,消费者在转账金还款期内减少了信用卡转账金账户的消费。由于银行的信用卡余额代偿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了降低短期流动性约束的工具,在信用卡转账金偿付完后,消费者的总消费水平显著提高,且不同类型消费者的消费额调整幅度和调整速度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卡余额代偿 流动性约束 居民消费
原文传递
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下的商业银行风险承担 被引量:28
13
作者 代军勋 陶春喜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7-43,共7页
随着银行业进入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阶段,两者之间存在的冲突和矛盾可能导致银行行为机理发生变异。本文基于2006-2014年我国36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下我国银行业的风险承担行为。研... 随着银行业进入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阶段,两者之间存在的冲突和矛盾可能导致银行行为机理发生变异。本文基于2006-2014年我国36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下我国银行业的风险承担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变动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变动之间总体上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流动性变动与银行风险承担变动之间也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银行会根据上一期的资本、流动性与风险承担反向调整本期水平,三者均存在内生的稳定性。有鉴于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下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变异,资本约束与流动性约束的合成效应应该纳入银行监管框架调整的考虑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约束 流动性约束 银行风险承担
下载PDF
消费信贷对消费影响作用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张奎 金江 +1 位作者 王红霞 胡迎春 《技术经济》 2010年第2期103-106,共4页
本文基于美国1959—2009年近60年的消费信贷和个人消费支出的月度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消费信贷对消费的影响作用。结论显示,消费信贷对消费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本文为我国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以拉动消费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的实证研究支撑。
关键词 消费信贷 消费 流动性约束 VAR模型 误差修正模型
下载PDF
流动性约束与消费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金全 邵欣炜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2004年第4期90-94,共5页
流动性约束是指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动具有单向性,流动性约束的存在可以提高储蓄水平,降低当期累积消费.通过三阶段生命期界的最优消费模型,证明了流动性约束的定量存在,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消费总量中受流动性约束影响的比例达到83.4... 流动性约束是指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动具有单向性,流动性约束的存在可以提高储蓄水平,降低当期累积消费.通过三阶段生命期界的最优消费模型,证明了流动性约束的定量存在,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消费总量中受流动性约束影响的比例达到83.46%.因此,增强信贷市场的流动性,对于扩张有效需求将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行为 消费需求 流动性约束
下载PDF
银行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下的货币政策传导——基于风险承担渠道的中国实证 被引量:20
16
作者 代军勋 戴锋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6-128,共13页
随着国际银行业进入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的新阶段,两者的合成效应必将导致银行的微观经营特征发生调整和变异,并可能会导致基于银行传导的货币政策效应发生变化。本文基于2010-2015年期间我国50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采用一阶系统GMM... 随着国际银行业进入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的新阶段,两者的合成效应必将导致银行的微观经营特征发生调整和变异,并可能会导致基于银行传导的货币政策效应发生变化。本文基于2010-2015年期间我国50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采用一阶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银行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下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变化,以此探究银行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冲击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下的银行风险承担继续存在,但其合成效应导致银行风险承担意愿有所减弱;(2)不同类型、强度的货币政策在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下通过银行微观特征对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效果并非对称。因此,监管当局和货币政策当局应关注监管政策调整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扰动,在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和协调中重构货币政策体系,以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协同性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约束 流动性约束 货币政策传导 风险承担
原文传递
投资者理性预期、流动性约束与股价崩盘传染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徐飞 花冯涛 李强谊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9-187,共19页
"传染性"是股价崩盘三大基本特征之一,会加剧股价崩盘负面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本文重点关注股价崩盘传染机制研究。首先,本文基于两阶段理性预期均衡模型,提出股价崩盘传染两大假设,即投资者理性预期与流动性... "传染性"是股价崩盘三大基本特征之一,会加剧股价崩盘负面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本文重点关注股价崩盘传染机制研究。首先,本文基于两阶段理性预期均衡模型,提出股价崩盘传染两大假设,即投资者理性预期与流动性约束导致传染;其次,基于2000-2016年全球28个国家或地区资本市场数据,实证检验股价崩盘传染机制和传染渠道。研究显示:(1)投资者理性预期、流动性约束会导致股价崩盘发生传染;(2)股价崩盘事件会在资本市场关联国家或地区传染;(3)提高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度、加强金融管制有助于降低受关联国家或地区股价崩盘传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价崩盘 传染性 理性预期 流动性约束
原文传递
中国城镇家庭的资产配置与消费行为:理论与证据 被引量:20
18
作者 蒋涛 董兵兵 张远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3-152,共20页
根据流动性资产和非流动性资产的配置组合,家庭可以分为P-HtM(贫穷月光族)、W-HtM(富裕月光族)、P-nHtM(贫穷非月光族)和W-nHtM(富裕非月光族)四类,他们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消费特征。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年至2017年四轮数据,我们发... 根据流动性资产和非流动性资产的配置组合,家庭可以分为P-HtM(贫穷月光族)、W-HtM(富裕月光族)、P-nHtM(贫穷非月光族)和W-nHtM(富裕非月光族)四类,他们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消费特征。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年至2017年四轮数据,我们发现中国城镇家庭中四种类型的占比分别为6.8%、36.7%、6.6%和49.9%;在消费-收入弹性上,P-HtM和W-HtM家庭显著高于W-nHtM家庭,而P-nHtM家庭显著低于W-nHtM家庭;在暂时性收入冲击的边际消费倾向上,P-HtM和W-HtM家庭大于W-nHtM家庭,而P-nHtM家庭小于W-nHtM家庭。这些发现意味着若要取得更好的消费刺激效果,需要更加精准的消费刺激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资产配置 流动性约束 边际消费倾向 财政政策
原文传递
财富差距的居民消费抑制效应:机制探讨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19
19
作者 易行健 李家山 +1 位作者 万广华 杨碧云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47,共21页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并“稳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面对这一重大现实经济问题,深入思考“推进共同富裕”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聚焦于财富不平等对中国...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并“稳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面对这一重大现实经济问题,深入思考“推进共同富裕”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聚焦于财富不平等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基于中观层面加总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财富差距显著抑制居民消费支出,财富差距对居民消费的抑制效应高于收入差距。通过分析近20年来财富差距和平均消费倾向的变动趋势,财富差距能够解释中国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的58.6%。微观层面的机制研究表明,财富差距通过消费收入敏感性、流动性约束、财富-地位寻求动机以及社会资本四个渠道抑制居民消费。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实现共同富裕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富差距 居民消费 流动性约束 社会资本 地位寻求
原文传递
农村制度变迁、流动性约束与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增长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柏杰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0,共10页
在中国农村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变迁的背景下,通过构建农村居民消费理论模型,利用2003-2011年中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发现,受农村居民收入制约和流动性约束,农村居民的各类消费均表现为缺乏弹性;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更具... 在中国农村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变迁的背景下,通过构建农村居民消费理论模型,利用2003-2011年中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发现,受农村居民收入制约和流动性约束,农村居民的各类消费均表现为缺乏弹性;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更具理性和长期性,遵循需求层次理论,且具有明显的"阈值"效应;农村居民的习惯形成更多集中于衣着和教育消费支出,在其他消费支出中则不显著。由于农村制度变迁带来的不确定性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因此,加强农村制度保障和制度引导,消除制度不确定性,确保农民享有土地流转收入配置权,提供农村金融信贷支持,是实现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现实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制度变迁 不确定性 流动性约束 消费阈值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