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B超细非晶合金的化学制备、反应机理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沈俭一 李智渝 陈懿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研究了水溶液中NiCl2与KBH4的反应及其产物Ni-B超细非晶合金的性质,详细探讨了反应的电化学基础和反应过程及机理.发现Ni(2+)与的反应由三个独立的基本反应组成,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的分解即与H2O的反应,... 本文研究了水溶液中NiCl2与KBH4的反应及其产物Ni-B超细非晶合金的性质,详细探讨了反应的电化学基础和反应过程及机理.发现Ni(2+)与的反应由三个独立的基本反应组成,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的分解即与H2O的反应,Ni-B则产生于Ni(2+)的还原(被)和离子内部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反应液的pH值可自动恒定在3.18左右.在总包反应中,完全还原1molNi(2+)需要消耗1.84mol,其中的分解反应约占48%.根据反应机理可计算产物的组成,计算结果与实际测定值完全一致.电镜测定表明,反应产物呈非晶态,粒径约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玻璃 超细粒子 反应机理 还原
下载PDF
多形貌纳米银粒子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锦涛 马运柱 +2 位作者 刘文胜 唐思危 黄宇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197-7203,共7页
随着电子元器件向微型化、精密化和柔性化等方向发展,金属导电填料纳米化成为电子封装用导电银浆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多形貌纳米银粒子的制备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采用液相还原法,通过多种表面活性剂的添加调控纳米银晶粒的生长过程... 随着电子元器件向微型化、精密化和柔性化等方向发展,金属导电填料纳米化成为电子封装用导电银浆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多形貌纳米银粒子的制备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采用液相还原法,通过多种表面活性剂的添加调控纳米银晶粒的生长过程,制备出球状、片状、立方状等多种形貌的银纳米粒子,并揭示了它们的生长机理。结果表明,随着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浓度的增加,纳米银颗粒的分散性得到逐步优化,当PVP浓度为2mmol/L时,制备出平均粒径为20nm左右且分散性良好的球状银纳米粒子;柠檬酸钠和双氧水的添加能够诱导纳米银颗粒向片状结构转变,当柠檬酸钠浓度为20mmol/L,双氧水浓度为25mmol/L左右时,有大量片状银纳米粒子的形成;氯化钠(NaCl)能够诱导纳米银颗粒向立方体结构转变,当NaCl浓度为20mmol/L时能够得到形状规则的立方银纳米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貌 纳米银粒子 液相还原法 调控 生长机理
下载PDF
纳米银抗菌纸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陈海生 李娜 《纸和造纸》 2015年第9期98-101,共4页
以抗坏血酸(C6H8O6)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通过液相还原硝酸银溶液制备纳米银粉。经SEM表征和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测试,纳米银粉的平均粒径为5~10nm。将制备的纳米银粉与PVA217溶液混溶制备抗菌添加剂,采用... 以抗坏血酸(C6H8O6)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通过液相还原硝酸银溶液制备纳米银粉。经SEM表征和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测试,纳米银粉的平均粒径为5~10nm。将制备的纳米银粉与PVA217溶液混溶制备抗菌添加剂,采用涂布的方法将制备的抗菌添加剂均匀涂布在保鲜纸上,无菌实验室中自然晾干制得抗菌纸,选择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代表性菌种检测其抗菌性能。最后用抗菌纸在室温下对圣女果进行保鲜试验,研究抗菌纸的保鲜性能。结果显示:当PVA217的最佳使用浓度为10%,纳米银粉的添加量为25μg.mL-1时,纳米银抗菌纸对以上两种菌种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可以明显提高圣女果的货架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还原 银粉 抗菌 保鲜
原文传递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用新型氢化催化剂的制备 被引量:9
4
作者 米万良 王亚权 +3 位作者 侯永江 李静 崔能伟 米镇涛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1,共3页
采用水合肼液相还原法制备了负载型镍催化剂 ,对其催化蒽醌加氢反应的活性进行了考察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X射线衍射以及H2 化学吸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并与用氢气还原法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 ,用水合肼... 采用水合肼液相还原法制备了负载型镍催化剂 ,对其催化蒽醌加氢反应的活性进行了考察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X射线衍射以及H2 化学吸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并与用氢气还原法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 ,用水合肼还原制备的催化剂的Ni粒子较大 ,Ni分散度及H2 吸附量较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醌法 生产 过氧化氢 氢化催化剂 制备 氧化铝 负载型催化剂 水合肼 液相还原
下载PDF
碱度对高硅镁质球团矿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元波 陈茜钧 +3 位作者 苏子键 陈方 吴南勇 刘硕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43,53,共6页
针对w(MgO)过高对高硅球团矿的抗压强度不利,以及碱度对高硅镁质球团性能的影响情况不明确等问题,通过对高硅镁质熔剂性球团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等进行研究,分析碱度(CaO/SiO2)对高硅镁质球团矿的抗压强度、还原膨胀性和还原性的影响... 针对w(MgO)过高对高硅球团矿的抗压强度不利,以及碱度对高硅镁质球团性能的影响情况不明确等问题,通过对高硅镁质熔剂性球团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等进行研究,分析碱度(CaO/SiO2)对高硅镁质球团矿的抗压强度、还原膨胀性和还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高硅镁质球团的碱度,不仅能有效地改善镁质球团矿的抗压强度,而且可以进一步改善球团矿的冶金性能指标。当球团中w(MgO)为2.5%,碱度提高至1.2时,球团矿抗压强度为3 487 N/P,还原膨胀指数仅为0.72%,还原度为8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度 熔剂性球团 高硅铁精矿 液相 还原膨胀 还原性
下载PDF
两步还原法制备MLCC电极用超细铜粉 被引量:8
6
作者 胡敏艺 王崇国 +1 位作者 周康根 徐锐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9-543,共5页
为了制备MLCC电极用超细铜粉,克服CuSO4直接水合肼还原法制备的铜粉存在粒度分布不均匀、振实密度小的问题,提出了两步液相还原新工艺,即以CuSO4溶液为原料,首先采用NaOH沉淀-葡萄糖预还原制备Cu2O,然后用水合肼还原Cu2O制备超细铜粉.... 为了制备MLCC电极用超细铜粉,克服CuSO4直接水合肼还原法制备的铜粉存在粒度分布不均匀、振实密度小的问题,提出了两步液相还原新工艺,即以CuSO4溶液为原料,首先采用NaOH沉淀-葡萄糖预还原制备Cu2O,然后用水合肼还原Cu2O制备超细铜粉.针对实现铜晶体的成核与长大过程的分离,研究了水合肼加入方式对铜粉性能的影响,发现较慢的水合肼滴加速度和将水合肼还原Cu2O阶段分为升温均匀成核与水合肼连续滴加长大两个过程有利于得到粒度均匀的铜粉.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制得的铜粉呈类球形,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1.8μm,振实密度达4.2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LCC 铜粉 液相还原 制备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nano-copper as lubrication oil additive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晓丽 徐滨士 +3 位作者 许一 于鹤龙 史佩京 刘谦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5年第S2期203-206,共4页
Nano-copper used as lubrication oil additive has good tribological property and active self-repairing effect for friction pairs. The reduction in liquid phase for preparing nano-additiv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eth... Nano-copper used as lubrication oil additive has good tribological property and active self-repairing effect for friction pairs. The reduction in liquid phase for preparing nano-additiv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ethod. Nano-copper was prepared by reduction in liquid phase. The different project and routine practice for preparing nano-copper were researched. The dispersion problem of nano-copper was investigated by surface treatment and high dispersion. The particles dimension, the dispersion stability and the purity of nano-copper were characterized by TEM and XRD. The conclusion indicates that the methods of the preparation and dispersion can obtain 20nm copper additive with good dispersion property in lubrication 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COPPER LUBRICATION OIL ADDITIVE reduction in liquid phase DISPERSION
下载PDF
高分散性球形银粉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秦智 张为军 +3 位作者 匡加才 堵永国 李文焕 杨鹏彪 《电工材料》 CAS 2010年第3期12-15,共4页
以硝酸银为原料,甲醛为还原剂,丁二酸为分散剂,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高分散性球形银粉,研究了丁二酸用量、硝酸银浓度、甲醛浓度、pH值对所制得银粉粒径的影响。用激光粒度仪、XRD、SEM对所研制的银粉进行检测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反... 以硝酸银为原料,甲醛为还原剂,丁二酸为分散剂,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高分散性球形银粉,研究了丁二酸用量、硝酸银浓度、甲醛浓度、pH值对所制得银粉粒径的影响。用激光粒度仪、XRD、SEM对所研制的银粉进行检测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可制备2~3μm的高纯度高分散性的球形银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银粉 液相还原 硝酸银 丁二酸
下载PDF
太阳能电池正极浆料用超细Cu/Ag核壳金属粉制备 被引量:7
9
作者 黄惠 周继禹 +1 位作者 付仁春 郭忠诚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90-494,共5页
反应体系中引入强还原剂抗坏血酸,通过反应条件抑制置换反应,使EDTA银络合溶液优先发生液相还原反应,制备了Cu/Ag核壳金属粉。采用XRD、SEM、EDS、TGA和激光粒度仪等分析手段对所得核壳金属粉的晶相组成、形貌、粒度分布及含量进行分析... 反应体系中引入强还原剂抗坏血酸,通过反应条件抑制置换反应,使EDTA银络合溶液优先发生液相还原反应,制备了Cu/Ag核壳金属粉。采用XRD、SEM、EDS、TGA和激光粒度仪等分析手段对所得核壳金属粉的晶相组成、形貌、粒度分布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抗坏血酸还原法经过一次包覆后,在纳米级Cu粉的表面得到包覆完整的Ag层。本工艺得到Cu/30%Ag(质量分数)核壳粉末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热稳定性。并将所得Cu/30%Ag核壳金属粉调制成太阳能电池用浆料,通过丝网印刷在硅片上并烧结,用四探针测试仪测得烧结膜的方阻为12.35 mΩ/□,可满足太阳能电池的电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包铜粉 抗坏血酸 太阳能电池 液相还原 抗氧化性
原文传递
人工控制液相金属纳米粒子的组装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铭章 朱清时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37-245,共9页
液相中金属纳米粒子或团簇粒子的研究是现代化学和物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气相和真空中纳米粒子研究的补充。由于受到介质的强烈影响,体系更为复杂,然而却有了人工控制纳米粒子的大小和结构的可能性。本文介绍利用电离辐射或光化... 液相中金属纳米粒子或团簇粒子的研究是现代化学和物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气相和真空中纳米粒子研究的补充。由于受到介质的强烈影响,体系更为复杂,然而却有了人工控制纳米粒子的大小和结构的可能性。本文介绍利用电离辐射或光化学方法还原金属离子在液相中制备金属纳米粒子,通过调节介质的组成及介质的性质(如pH值等),可以有效地控制其颗粒度大小,并有可能最终控制纳米粒子的结构。该方法还具有颗粒度分布均匀、无须添加化学还原剂以及可以制备纳米合金粒子等优点。利用脉冲式辐照(脉冲辐解技术)可以对液相中金属纳米粒子形成的化学反应机理进行深入的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粒子 液相 辐射合成 光化学还原 脉冲辐解
下载PDF
基于液相还原法的不同粒径纳米银制备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朱晋华 薛永强 +1 位作者 崔子祥 郑曼玲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4-519,共6页
纳米银在超导材料、微电子、医药以及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其粒径差异对性能表现具有重要影响。采用液相还原法,针对具有广泛应用的15~86 nm 不同粒径纳米银进行了实验设计和制备实现,并对样品的形貌、粒径和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 纳米银在超导材料、微电子、医药以及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其粒径差异对性能表现具有重要影响。采用液相还原法,针对具有广泛应用的15~86 nm 不同粒径纳米银进行了实验设计和制备实现,并对样品的形貌、粒径和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表征,讨论了不同实验条件对纳米银粒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可以制备出不同平均粒径的纳米银;制备出的纳米银为立方晶系球形颗粒;纳米银的粒径随反应温度、反应物硝酸银的浓度、反应物加料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分散剂的类型及其用量对纳米银的粒径也有影响,添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利于制备小粒径的纳米银,而添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利于制备大粒径的纳米银,并且分散剂用量增加,粒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粒径 液相还原 制备
下载PDF
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球形镍粉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蕾 杜景红 +4 位作者 甘国友 严继康 张家敏 刘意春 易建宏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40,共5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以水合肼为还原剂,硫酸镍为原料,氢氧化钠为pH值调节剂,在不添加分散剂的情况下制备超细镍粉,并探究了体系反应温度、pH值、Ni^2+离子浓度、N2H4·H2O/Ni^2+摩尔比工艺参数对制备镍粉的平均粒径、形貌及分散性的... 采用液相还原法,以水合肼为还原剂,硫酸镍为原料,氢氧化钠为pH值调节剂,在不添加分散剂的情况下制备超细镍粉,并探究了体系反应温度、pH值、Ni^2+离子浓度、N2H4·H2O/Ni^2+摩尔比工艺参数对制备镍粉的平均粒径、形貌及分散性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ED)、能谱分析、激光粒度分析等测试手段表征粉体的性质。得出了实验的较佳工艺参数:反应温度80℃、pH值为11、Ni2+离子浓度为0.5 mol/L,[N2H4·H2O]:[Ni^2+]适宜范围为2-4,制得镍粉的平均粒径为40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粉 液相还原 粒径 水合肼
原文传递
Improving properties of fluxed iron ore pellets with high-silica by regulating liquid phase 被引量:5
13
作者 Yuan-bo Zhang Xijun Chen +4 位作者 Zi-jian Su Shuo Liu Fang Chen Nan-yong Wu Tao Jiang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9期1381-1392,共12页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pellet prod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reen development,high-quality iron concentrates were gradually exhausted;thus,using high-silica iron concentrates was expected to be a promising...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pellet prod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reen development,high-quality iron concentrates were gradually exhausted;thus,using high-silica iron concentrates was expected to be a promising way to relieve resource pressure for pellet production.However,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high-silica acid pellets into the furnace led to worse blast furnace slag,and the metallurgical properties of high-silica pellets were imperfect.To understand the reciprocal effects of basicity(CaO/SiO_(2))and MgO content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high-silica pellets,the phase compositions and microstructure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equipped with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metry.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imply increasing MgO content from O to 2.50 wt.%could decrease the reduction swelling index,but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rapidly declined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magnesioferrite.However,adding CaO to 2.50 wt.%MgO pellets greatly improved the pellet qualities,which could be attributed to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amount of high-melting-point silicate liquid ph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xed pellet High-silica liquid phase Compressive strength-reduction swelling
原文传递
贻贝壳负载纳米零价铁去除钒(Ⅴ)的性能与机制
14
作者 李然 纪丽丽 +2 位作者 何前锐 夏晓月 王亚宁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7-135,共9页
针对采矿、冶金、石油炼制等行业产生的含钒废水导致的环境污染难题,以热解后的贻贝壳粉(CMS)为载体,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了贻贝壳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nZVI@CMS),采用SEM、TEM、XRD、BET、FT-IR和XPS等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批量吸附... 针对采矿、冶金、石油炼制等行业产生的含钒废水导致的环境污染难题,以热解后的贻贝壳粉(CMS)为载体,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了贻贝壳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nZVI@CMS),采用SEM、TEM、XRD、BET、FT-IR和XPS等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批量吸附实验考察了nZVI@CMS对V(Ⅴ)的吸附性能,利用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分析了nZVI@CMS对V(Ⅴ)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nZVI@CMS具有疏松多孔的链球状结构,含有多种含氧官能团;在nZVI@CMS投加量0.05 g/L、初始pH=7、V(Ⅴ)初始质量浓度20 mg/L、溶液体积100 mL、温度25℃的条件下,nZVI@CMS在600 min内对V(Ⅴ)的最大吸附量为149.33 mg/g。nZVI@CMS对V(Ⅴ)的吸附过程可通过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与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且该过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nZVI@CMS对V(Ⅴ)的去除机制主要包括吸附、还原和共沉淀作用。本研究将贻贝壳变废为宝,同时为废水中V(Ⅴ)的高效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贻贝壳 液相合成 纳米零价铁 还原
下载PDF
不同长径比纳米银线合成机理及变形机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梅莉 甘国友 +5 位作者 冷崇燕 徐凤仙 袁鹏 白海龙 吕金梅 严继康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4,共9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通过调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摩尔浓度制备不同长径比的纳米银线。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同步热分析仪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纳米银线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光吸收性能、热分解、晶体... 采用液相还原法,通过调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摩尔浓度制备不同长径比的纳米银线。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同步热分析仪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纳米银线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光吸收性能、热分解、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并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单晶纳米银线的拉伸和熔化过程。结果表明:纳米银线主要由面心立方银构成。PVP与AgNO_(3)的摩尔比由1.5变为7.5,纳米银线直径先减小后增加;当摩尔比为6.0时,纳米银线直径最小,为77.7 nm。纳米银线直径由106.1 nm减小为77.7 nm,熔化温度随之减小,最低为281.2℃。单晶纳米银线长径比由6变为72时,屈服强度逐渐由0.63 GPa提升至0.83 GPa。单晶纳米银线熔化温度随长径比增加而减小,由690 K变为657 K。PVP与AgNO_(3)的摩尔比为6.0是合成银线的最佳条件,长径比大的纳米银线具有良好的抵抗变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还原法 纳米银线 生长机理 分子动力学 长径比
原文传递
纳米晶Cu-Co合金在不同浓度H_(2)SO_(4)溶液中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秀 刘嘉欣 +6 位作者 范馨月 周子力 韩漾 曹中秋 王艳 张轲 辛士刚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5-242,共8页
为探究纳米晶Cu-Co合金在H_(2)SO_(4)溶液中的腐蚀机理以及纳米化对其耐蚀性能的影响机制,采用电化学方法通过测定Cu-50Co纳米晶和粗晶块体合金在不同浓度H_(2)SO_(4)溶液中的极化曲线、活化能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2种Cu-50Co合金... 为探究纳米晶Cu-Co合金在H_(2)SO_(4)溶液中的腐蚀机理以及纳米化对其耐蚀性能的影响机制,采用电化学方法通过测定Cu-50Co纳米晶和粗晶块体合金在不同浓度H_(2)SO_(4)溶液中的极化曲线、活化能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2种Cu-50Co合金的耐蚀性能以及纳米化对其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溶液浓度升高,2种Cu-50Co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均变大;溶液浓度相同,晶粒尺寸降低,Cu-50Co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变小。2种Cu-50Co合金均能产生钝化,溶液浓度升高,维钝电流密度均变小;溶液浓度相同,Cu-50Co纳米晶合金的维钝电流密度比相应的粗晶合金小。2种Cu-50Co合金的电化学阻抗谱均由单一容抗弧构成,溶液浓度升高,电化学反应电阻和活化能均降低;溶液浓度相同,Cu-50Co纳米晶合金的电化学反应电阻和活化能比相应的粗晶合金大。这些都说明,2种Cu-50Co合金的腐蚀速率均随H_(2)SO_(4)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变大,其耐蚀性能下降;Cu-50Co合金纳米化后,其腐蚀速率降低,耐蚀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粒尺寸 纳米化 Cu-Co块体合金 腐蚀 液相还原 热压
下载PDF
阿拉伯树胶作分散剂制备超细球形银粉 被引量:5
17
作者 田庆华 李宇 +1 位作者 邓多 郭学益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18-825,共8页
以硝酸银为原料,氨水为络合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采用液相还原法及连续加料方式制备了球形超细银粉。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等对银粉进行表征,考察了分散剂种类、抗坏血酸溶液初始p H值... 以硝酸银为原料,氨水为络合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采用液相还原法及连续加料方式制备了球形超细银粉。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等对银粉进行表征,考察了分散剂种类、抗坏血酸溶液初始p H值、温度以及加料速度对于银粉形貌、粒径、分散性和振实密度的影响,并讨论了阿拉伯树胶的分散机制。结果表明:阿拉伯树胶相比于其他分散剂具有更优的分散性能;抗坏血酸溶液初始p H值对银粉的粒径及其分布有较大的影响,p H≤4.0时,银粉粒径为0.6μm左右且粒径分布较窄,p H>4.0时,银粉粒径为0.7μm左右且粒径分布较宽;加料速度对银粉粒径和振实密度影响较大,随着加料速度的增加,银粉粒径减小,振实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在抗坏血酸溶液初始p H值为2.45,反应温度30℃,加料速度133.3 ml·min-1的条件下,制备出了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0.73μm,振实密度为4.3 g·cm-3的球形超细银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银粉 液相还原 阿拉伯树胶 振实密度
原文传递
碳载PtNi合金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氧还原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鸿鹏 蒋云波 何建云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45-1351,共7页
以乙酰丙酮铂(Pt(acac)2)、乙酰丙酮镍(Ni(acac)2)为前驱体,三正辛基氧膦(TOPO)为表面修饰剂,油胺(OAm)为还原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助剂,超导碳科琴黑ECP为载体,采用液相合成法制备了碳载PtNi合金纳米催化剂(Pt_(2.7)Ni/C)。通过... 以乙酰丙酮铂(Pt(acac)2)、乙酰丙酮镍(Ni(acac)2)为前驱体,三正辛基氧膦(TOPO)为表面修饰剂,油胺(OAm)为还原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助剂,超导碳科琴黑ECP为载体,采用液相合成法制备了碳载PtNi合金纳米催化剂(Pt_(2.7)Ni/C)。通过TEM对其形貌进行表征,ICP-AE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XRD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进行电化学阴极氧还原催化性能研究。研究表明:所制备的Pt_(2.7)Ni/C纳米催化剂粒径分布在3~11 nm之间,平均粒径为6.25 nm;在酸性条件下,当电位在0.9 V(vs.RHE)时,Pt_(2.7)Ni/C纳米催化剂的质量比活性为796.08 mA·mgPt^(-1),为商业Pt/C(JM)催化剂的约4.0倍,面积比活性为3.60 mA·cm^(-2),为商业Pt/C(JM)催化剂的约11.3倍。同时在经过5000和10000次的加速耐久性实验后,Pt_(2.7)Ni/C纳米催化剂催化活性依旧高于商用Pt/C(JM)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氧还原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合成法 PtNi合金 催化剂 氧还原反应
原文传递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熊晓桐 黄蓓青 +2 位作者 魏先福 王立立 张露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0-24,共5页
目的探究和比较制备石墨烯的两种常见方法,即氧化还原法和液相剥离法。方法采用液相剥离法,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超声剥离膨胀石墨制备单层和多层石墨烯,与氧化还原法制备得到的石墨烯在微观形貌和结构表征方面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比较... 目的探究和比较制备石墨烯的两种常见方法,即氧化还原法和液相剥离法。方法采用液相剥离法,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超声剥离膨胀石墨制备单层和多层石墨烯,与氧化还原法制备得到的石墨烯在微观形貌和结构表征方面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不同有机溶剂液相剥离制备的石墨烯分散液的浓度和稳定性。结果液相剥离法得到的石墨烯具有更好的片层结构,分子结构含有较少的杂团和含氧基团,石墨烯片层间距较宽,热稳定性更好。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液相剥离制备的石墨烯质量浓度可达0.15 mg/m L,稳定性相对较好,该方法在一系列应用中也更易制备导电薄膜和复合材料。结论相较氧化还原法,液相剥离法制备的石墨烯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液相剥离 氧化还原 表征比较
下载PDF
球形微米镍颗粒的液相体系制备及应用
20
作者 徐秀凤 刘健 +2 位作者 谢蒙蒙 党蕊 王珊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76-1382,1281,共8页
本研究采用液相还原法,选用六水合硫酸镍为镍源,水合肼为还原剂,在封端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辅助下,制备得到粒径约为3μm、分布均匀、表面粗糙度较低的球形微米镍颗粒。分别探究了PVP浓度、氢氧化钠和水合肼用量及反应温度等工艺参... 本研究采用液相还原法,选用六水合硫酸镍为镍源,水合肼为还原剂,在封端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辅助下,制备得到粒径约为3μm、分布均匀、表面粗糙度较低的球形微米镍颗粒。分别探究了PVP浓度、氢氧化钠和水合肼用量及反应温度等工艺参数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VP浓度为0.5mol/L、NaOH用量为2.5mL、水合肼用量为5mL时,在60℃下水浴反应可获得表面粗糙度低的球形微米镍颗粒,其电导率为5×10^(5)S·m^(-1),饱和磁化强度为49.34emu·g^(-1)。通过添加去离子水、异丙醇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混合溶液,将球形微米镍颗粒配制成25(wt)%的导电油墨,并在纸基表面绘制导电线路,测得该线路的电导率为1.28×10^(3)S·m^(-1),此电路在弯折条件下呈现出良好的工作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镍颗粒 磁性材料 液相还原法 形貌控制 导电油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