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铁矿粉的烧结基础特性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建朝 伊凤永 +2 位作者 李福民 孙凯 吕庆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0,40,共5页
对邯钢5种常用矿粉及其混合矿的烧结基础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巴粗矿粉对混合矿的同化温度和液相流动性的影响最大,澳矿粉对混合矿的粘结相强度影响最大。以粘结相强度为基准,综合考虑同化温度和液相流动性,邯钢最优配矿方案为:澳... 对邯钢5种常用矿粉及其混合矿的烧结基础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巴粗矿粉对混合矿的同化温度和液相流动性的影响最大,澳矿粉对混合矿的粘结相强度影响最大。以粘结相强度为基准,综合考虑同化温度和液相流动性,邯钢最优配矿方案为:澳矿粉(30%~35%)+邯邢精粉(15%~20%)+巴粗矿粉(20%~25%)+杨迪粉(10%~15%)+北非粉(5%~10%);混合矿中单种矿的烧结基础特性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但混合矿烧结基础特性不能简单地由单种矿烧结基础特性的线性加和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铁矿石 同化温度 液相流动性 粘结相强度 配比
原文传递
液体原药被制备成农药水乳剂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钰 温劭 王伟 《世界农药》 CAS 2009年第6期39-44,共6页
把液体原药制备成水乳剂时,在乳化剂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加入溶剂的多少会影响油相密度、分散液滴的粒径(使用不同乳化剂所受影响程度不同)和水乳分散体系的黏度,进而影响水乳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加入溶剂越多油相密度越小,体系黏度越大,... 把液体原药制备成水乳剂时,在乳化剂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加入溶剂的多少会影响油相密度、分散液滴的粒径(使用不同乳化剂所受影响程度不同)和水乳分散体系的黏度,进而影响水乳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加入溶剂越多油相密度越小,体系黏度越大,分散液滴的平均粒径越小。因此一般情况下把液体原药制备成水乳剂,溶剂加入多一些,即油相比例大一些,有利于制剂分散体系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原药 农药水乳剂 油相比例 粒径 稳定性
下载PDF
气藏中微量液烃对相态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旭林 杨健全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94-296,共3页
在天然气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含有微量液烃气藏的相态分析,可以解决好地面条件下液烃的回收问题,从而保证经济效益和储运利用安全。认为不能忽略微量液烃对天然气相态分析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气藏 微量液烃 相态分析 气油比
下载PDF
混合表面活性剂双水相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世虎 绍红云 +3 位作者 赵玲 陈雷 姚军 滕弘霓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6-509,共4页
本文利用电导法及冷冻蚀刻实验技术研究了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双水相上相中的液晶结构状态及其相关性质。在双水相相体积比一组成关系曲线上及上相电导率—组成曲线上,均存在明显的转折。转折处组成是有偏光现象的双水相与无偏光现象的双... 本文利用电导法及冷冻蚀刻实验技术研究了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双水相上相中的液晶结构状态及其相关性质。在双水相相体积比一组成关系曲线上及上相电导率—组成曲线上,均存在明显的转折。转折处组成是有偏光现象的双水相与无偏光现象的双水相的分水岭,立方液晶导电能力与容纳水的能力强于层状液晶或六方液晶。冷冻蚀刻实验证实了无偏光现象的立方液晶的存在。本文对一些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物 双水相 液晶 电导 相体积比
下载PDF
Tunable Phase Structure of Side-chain 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s Enabled by Molecular Engineering of Dual Mesogenic Cores
5
作者 Wen-Huan Yao Lan-Sheng Liu +5 位作者 Jie Zhao Yan-Xia Wang An-Zhi Ma Zheng-Rui Ma Lan-Ying Zhang Ruo-Chen Lan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1459-1469,I0009,共12页
A series of novel side-chain liquid crystalline(SCLC)copolymers were synthesized by attaching two distinct mesogenic units,namely a chiral cholesteryl-based monomer(M1)and an achiral biphenyl-based monomer(M2),to a po... A series of novel side-chain liquid crystalline(SCLC)copolymers were synthesized by attaching two distinct mesogenic units,namely a chiral cholesteryl-based monomer(M1)and an achiral biphenyl-based monomer(M2),to a poly(3-mercaptopropylmethylsiloxane)(PMMS)backbone via thiol-ene click chemistry.The influence of side chain composition on the self-assembly behavior and phase structures of these SCLC copolymers wa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using different instrument.Results indicate that three distinct liquid crystalline phases and four unique molecular configurations were identified within the polymer series,with the emergence of the liquid crystalline phase being a synergistic outcome of the two distinct side chains.This study underscores the critical influence of side chain dimensions,rigidity,and spatial volume on the self-assembly structures and phase characteristics of 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s,providing valuable insights for the ration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with tailored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crystalline copolymers SELF-ASSEMBLY phase structure Chiral molar ratio
原文传递
不同粒度W粉与TiH_2液相烧结制备W-10Ti合金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晓红 孙特 +1 位作者 肖鹏 梁淑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92-1496,共5页
以粒度6和300nm的高纯钨粉级配后与TiH2粉混匀,经冷等静压压制后采用液相烧结制备W-10Ti合金。通过测试合金致密度,利用XRD,SEM及T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钨粉粒度对W-10Ti合金显微组织和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部用6μm钨粉时,制备... 以粒度6和300nm的高纯钨粉级配后与TiH2粉混匀,经冷等静压压制后采用液相烧结制备W-10Ti合金。通过测试合金致密度,利用XRD,SEM及T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钨粉粒度对W-10Ti合金显微组织和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部用6μm钨粉时,制备的W-10Ti合金致密度仅为85%;但组织中W和Ti分布比较均匀,形成相结构相对单一的富W固溶体。全部用300nm钨粉时,合金致密度可达到97%以上,但组织中有较多的富Ti固溶体。采取纳米与微米W粉级配时,级配比越小,W-10Ti合金中富W固溶体含量越多,但致密度越低。级配比为1:2时,致密度可达到95%,且形成相对单一的富W固溶体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10Ti合金 液相烧结 级配比 致密度 富W固溶体
原文传递
不同长径比纳米银线合成机理及变形机理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梅莉 甘国友 +5 位作者 冷崇燕 徐凤仙 袁鹏 白海龙 吕金梅 严继康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4,共9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通过调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摩尔浓度制备不同长径比的纳米银线。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同步热分析仪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纳米银线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光吸收性能、热分解、晶体... 采用液相还原法,通过调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摩尔浓度制备不同长径比的纳米银线。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同步热分析仪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纳米银线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光吸收性能、热分解、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并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单晶纳米银线的拉伸和熔化过程。结果表明:纳米银线主要由面心立方银构成。PVP与AgNO_(3)的摩尔比由1.5变为7.5,纳米银线直径先减小后增加;当摩尔比为6.0时,纳米银线直径最小,为77.7 nm。纳米银线直径由106.1 nm减小为77.7 nm,熔化温度随之减小,最低为281.2℃。单晶纳米银线长径比由6变为72时,屈服强度逐渐由0.63 GPa提升至0.83 GPa。单晶纳米银线熔化温度随长径比增加而减小,由690 K变为657 K。PVP与AgNO_(3)的摩尔比为6.0是合成银线的最佳条件,长径比大的纳米银线具有良好的抵抗变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还原法 纳米银线 生长机理 分子动力学 长径比
原文传递
壳管式相变蓄热换热器换热特性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闫全英 郭媛 张静 《暖通空调》 2023年第11期144-149,共6页
设计了一种以石蜡为相变材料的圆柱型壳管式相变蓄热换热器,以三维单元相变储热模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换热数值模拟。分析了相变材料的液相比、温度场、平均温度及换热介质出口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该壳管式相变蓄热换热器在蓄、放热阶... 设计了一种以石蜡为相变材料的圆柱型壳管式相变蓄热换热器,以三维单元相变储热模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换热数值模拟。分析了相变材料的液相比、温度场、平均温度及换热介质出口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该壳管式相变蓄热换热器在蓄、放热阶段的换热特性。结果表明:液相石蜡的自然对流会增强相变材料与换热介质之间的换热,并加快石蜡的熔化和凝固速率;蓄热阶段液相比达到18.6%后,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逐渐明显;放热阶段初期,液相比在80 s内下降了63%,固态石蜡层完全包裹传热管束前的自然对流换热最强,之后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管式相变蓄热换热器 换热特性 石蜡 相变材料 液相比 蓄热 放热 自然对流换热
下载PDF
CO气氛中液相催化COS水解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秀平 李春虎 +1 位作者 杨林 王林学 《工业催化》 CAS 2007年第3期41-44,共4页
在鼓泡反应器中,采用液相催化剂,对高浓度CO气氛中高浓度COS的水解反应进行考察,研究催化剂浓度、气液体积比、温度的变化对COS水解转化率及催化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反应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COS水解转化率... 在鼓泡反应器中,采用液相催化剂,对高浓度CO气氛中高浓度COS的水解反应进行考察,研究催化剂浓度、气液体积比、温度的变化对COS水解转化率及催化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反应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COS水解转化率随气液体积比增大而降低,随催化剂浓度增大而升高;在常温、常压和气液体积比为150 h-1的条件下,质量分数为10%的催化剂水溶液中COS的水解转化率可达100%,连续使用20 h转化率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水解 液相催化剂 均相催化 气液体积比 催化稳定性
下载PDF
煤层气开采过程中的逸散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苏阳 李传亮 +2 位作者 杜志敏 李泽沛 彭小龙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1-326,共6页
分析煤层气的赋存方式、成藏过程以及开采过程中的逸散问题,通过定义逸散速度比与逸散距离比,提出了判断煤层气在开采过程中是否发生逸散的条件,模拟计算了开采过程中的煤层气逸散量及其分布情况,同时研究了围岩渗透率、煤层的初始含气... 分析煤层气的赋存方式、成藏过程以及开采过程中的逸散问题,通过定义逸散速度比与逸散距离比,提出了判断煤层气在开采过程中是否发生逸散的条件,模拟计算了开采过程中的煤层气逸散量及其分布情况,同时研究了围岩渗透率、煤层的初始含气量以及气井产量对煤层气逸散量的影响。若煤层气逸散距离比大于逸散速度比的最大值,则可以认为煤层气无法发生逸散。实例计算表明,距离井筒越远越容易发生逸散;开采过程中煤层气的逸散可以损失10%~15%储量,超过占储量10%的煤层气是在开采初期逸散的。高含气量和低含气量的煤层气在开采过程中的逸散量较少,而中等含气量的煤层气逸散较多。减少开采过程中煤层气逸散量的关键是在煤层中快速建立生产压差,实现开发初期的快速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赋存方式 液相吸附 逸散条件 逸散速度比 逸散距离比
下载PDF
汽液分离器对两相流引射器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索金鹏 郭宪民 槐艳双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71,共4页
针对汽液分离效果差的问题,重新设计了应用于两相流引射器制冷系统的汽液分离器,将使用新汽液分离器的两相流引射器制冷系统的性能与原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汽液分离器对引射器性能及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重新设计的汽液... 针对汽液分离效果差的问题,重新设计了应用于两相流引射器制冷系统的汽液分离器,将使用新汽液分离器的两相流引射器制冷系统的性能与原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汽液分离器对引射器性能及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重新设计的汽液分离器分离效果大大改善,对于不同的实验工况条件,采用新设计的汽液分离器的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主蒸发器制冷量由占总制冷量的21.1%~27.8%,提升到82.2%~87.3%,主蒸发器起到了主要作用;在引射器结构参数相同的条件下,引射器的引射比由0.2~0.46提升到0.56~0.64;采用新设计的汽液分离器系统制冷量和COP均与原系统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液分离器 两相流 引射比 制冷量
原文传递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IgI and z of SDM-R in RP-LC
12
作者 耿信笃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5年第12期1409-1416,共8页
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 first set of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z and lg/ ofstoichiometric displacement model for retention in reversed-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s separatelyproportional to contact surface ... 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 first set of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z and lg/ ofstoichiometric displacement model for retention in reversed-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s separatelyproportional to contact surface area,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z and lg/ for both of polar and apolarsmall solute molecules was theoretically derived and experimentally tested.The j obtained,one of the secondset of the linear parameters,is a characterization parameter for organic solvent strength and the column phaseratio(?)is defined as the value of k’ when the partition coefficient of solute in two phases is un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CHROMATOGRAPHY REVERSED-phase CHROMATOGRAPHY RETENTION mechanism STOICHIOMETRIC displacement model column phase ratio.
原文传递
The critical behavior of shear modulus in solid-liquid mixing phase
13
作者 RAN XianWen TANG WenHui +1 位作者 TAN Hua DAI ChengDa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07年第6期742-746,共5页
The behavior of shear modulus in solid-liquid mixing phase has been discuss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 was concluded that shear modulus went to zero as the melting mass ratio attained a critical value. The percolation... The behavior of shear modulus in solid-liquid mixing phase has been discuss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 was concluded that shear modulus went to zero as the melting mass ratio attained a critical value. The percolation theory model we pro-posed showed that this value was about 0.68742. The melting-induced destabilizing factor of material proposed by us can represent phenomenologically the change of shear modulus in melt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liquid mixing phase critical behavior shear modulus destabilizing factor
原文传递
基于射线技术的低压竖直管气液两相流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艳芝 郑永建 +2 位作者 王栋 安维峥 牛棚满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756-2761,共6页
为解决油田开采末期因地层压力下降引起的含气率增加、气液速度差异变大而导致的气液两相流测量困难,本文采用文丘里管和射线传感器相结合的方法对竖直管自下而上流动方向的气液两相流进行了试验研究。其中射线传感器布置在文丘里的喉部... 为解决油田开采末期因地层压力下降引起的含气率增加、气液速度差异变大而导致的气液两相流测量困难,本文采用文丘里管和射线传感器相结合的方法对竖直管自下而上流动方向的气液两相流进行了试验研究。其中射线传感器布置在文丘里的喉部,用于测量空隙率,而文丘里管用于测量两相流总流量。从均相流模型出发,结合Chisholm滑速比经验公式,提出了一种新的液相修正系数与空隙率的关联式。试验工质采用来自大庆油田产出的天然气、原油及地层水,试验压力为0.1~0.4 MPa,空隙率范围为34.5%~95.8%。根据试验结果,利用本文计算模型得到的液流量、气流量及气液总流量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4%、9.6%和3.2%。与利用滑速比计算液相修正系数的Zhang模型进行对比,本文的模型计算得到气量结果明显更优,表明空隙率可以更好地表征低压力下气体流量变化,为工业应用提供一种新的计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线 气液两相流 文丘里 液相修正系数 空隙率 滑速比 竖直管流
原文传递
液相烧结钼基合金粘结相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国洲 张兆森 +1 位作者 刘华佾 刘槟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1-15,10,共6页
研究了粘结相的成分Ni和Cu的变化对液相烧结Mo W Ni Cu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 ,随镍铜量或镍铜比的增加 ,烧结温度下降 ,合金的晶粒球化、细化。当镍铜比一定 ,合金的抗拉强度随镍铜量的增加先是急剧上升 ,然后缓慢下降。当镍铜量一... 研究了粘结相的成分Ni和Cu的变化对液相烧结Mo W Ni Cu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 ,随镍铜量或镍铜比的增加 ,烧结温度下降 ,合金的晶粒球化、细化。当镍铜比一定 ,合金的抗拉强度随镍铜量的增加先是急剧上升 ,然后缓慢下降。当镍铜量一定 ,抗拉强度随镍铜比的增加亦有上述关系。当镍铜比为 2 4 ,镍铜量为 6% ,烧结温度不低于 1380℃时 ,液相烧结钼基合金几乎无孔隙 ,抗拉强度可达 110 0MP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烧结 钼基合金 粘结相 镍铜量 镍铜比
下载PDF
基于活性组分微化学状态调控的高性能Rh/CeO_(2)-ZrO_(2)-Al_(2)O_(3)催化剂构筑及三效催化性能
16
作者 牟嘉琳 陈柳伶 +5 位作者 范君 曾路 江雪 焦毅 王健礼 陈耀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2-144,共13页
近年来,贵金属Pt、Pd、Rh价格不断攀升,提高贵金属利用效率成为未来汽油车三效催化剂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协同液相还原和气氛热处理技术精细调控贵金属铑(Rh)的微化学状态,以优化低含量Rh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同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 近年来,贵金属Pt、Pd、Rh价格不断攀升,提高贵金属利用效率成为未来汽油车三效催化剂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协同液相还原和气氛热处理技术精细调控贵金属铑(Rh)的微化学状态,以优化低含量Rh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同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CO化学吸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CO-漫反射红外(COFTIR)、透射电镜(TEM)和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in situ DRIFTS)等催化剂表征方法,详细研究了Rh微化学状态(价态比例、分散性等)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通过上述协同方法制备的re-Rh/CeO_(2)-ZrO_(2)-Al_(2)O_(3)-H2(re-Rh/CZA-H2)催化剂表现出最好的催化活性,并且拓宽了空燃比操作窗口,其T90值分别比液相还原法和浸渍法合成的催化剂低30–73℃和51–86℃。此外,通过协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老化后也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高温热稳定性,其T50和T90值均低于新鲜样品。构效关系结果表明,re-Rh/CZA-H2催化剂优异的催化性能归因于Rh物种具有最佳价态比例和高分散性,从而增加了活性位点的数量。同时,re-Rh/CZA-H2-a催化剂具有相当优异的高温热稳定性,这归因于载体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及活性Rh物种的高含量和高分散,从而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促进反应物的吸附和转化。因此,采用本工作提出的协同方法来调整贵金属的微化学状态,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高温稳定性以及空燃比操作窗口,为设计低负载量Rh基三效催化剂提供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化学状态 三效催化剂 液相还原 价态比例 气氛热处理技术
下载PDF
不同出入口条件下气液喷射器喷射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7
作者 秦敬轩 郑平 陈旭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9-476,共8页
针对气液喷射器传统二维几何模型和模拟中未考虑温度导致气液相变的不足,建立三维几何模型,导入考虑时间、温度影响的气液相变UDF程序,用CFD软件模拟气液喷射器喷射性能.40000 s条件下有相变的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改变气液喷射... 针对气液喷射器传统二维几何模型和模拟中未考虑温度导致气液相变的不足,建立三维几何模型,导入考虑时间、温度影响的气液相变UDF程序,用CFD软件模拟气液喷射器喷射性能.40000 s条件下有相变的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改变气液喷射器出入口气液相的速度和压力条件,得到气液喷射器轴线速度、压力、温度、引射比及气液相体积分数等参数.结果表明,随液化天然气(LNG)入口速度增加,气液喷射器引射比增大,合理的LNG入口速度能使喷射器内各相体积分数及引射比趋于稳定,有利于喷射器正常喷射;随混合出口压力增加,引射比减小,LNG体积分数增大,过大的出口压力会导致气液喷射器内喷射偏斜、扩散室出口气相闪蒸汽(BOG)液化现象,不利于喷射器正常喷射.液相入口速度11~12 m/s、混合出口压力0.101~0.304 MPa时,气液喷射器喷射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器 气液两相流 相变 引射比 CFD建模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液相氧化法从海底锰结核中浸出锰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云山 李佐虎 李浩然 《中国锰业》 2005年第1期26-29,共4页
开发了液相氧化法处理海底锰结核的工艺,并对结核中锰的浸出进行了研究。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一定温度、空气流量及碱矿比条件下,锰结核中的锰大部分能被从结核中浸出。通过对结核中锰浸出率的各影响因素的考察... 开发了液相氧化法处理海底锰结核的工艺,并对结核中锰的浸出进行了研究。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一定温度、空气流量及碱矿比条件下,锰结核中的锰大部分能被从结核中浸出。通过对结核中锰浸出率的各影响因素的考察,提出了液相氧化法从海底锰结核中提取锰的适宜工艺条件。该工艺不仅适用于浸出海底锰结核,还可应用于陆地相似金属矿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锰结核 液相氧化 温度 空气流量 碱矿比
下载PDF
考虑温度相变气液喷射器喷射性能瞬态模拟 被引量:1
19
作者 秦敬轩 郑平 陈旭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46,共6页
针对以往稳态法和未考虑温度相变研究气液喷射器性能的缺陷,利用CFD软件,导入受温度影响的UDF相变程序,进行欧拉法瞬态气液喷射器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得到随时间变化的混合管入口中心固定点湍动能、湍流耗散率和喷射器的引射比、加热系... 针对以往稳态法和未考虑温度相变研究气液喷射器性能的缺陷,利用CFD软件,导入受温度影响的UDF相变程序,进行欧拉法瞬态气液喷射器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得到随时间变化的混合管入口中心固定点湍动能、湍流耗散率和喷射器的引射比、加热系数及含气率,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气液喷射器两相流体气化、液化效果及喷射性能,不仅取决于冷热流体的冷热量,还与喷射器运行时间密切相关。对于文中所述气液喷射器,当t<10 000 s时,喷射性能参数不稳定,不能进行正常喷射;当10 000 s<t<40 000 s时,湍动能及湍流耗散率趋于稳定,瞬态且有气液相变参与的引射比及加热系数符合实际周期相变化规律;当t=40 000 s时,湍流耗散率达到最低值,液化效果最强,喷射器喷射效果最好;当t>40 000 s时,湍流耗散率增加,喷射性能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器 气液两相流 瞬态 相变 引射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体积占比不同的组合式石蜡相变传热数值模拟
20
作者 随立言 陈宝明 +1 位作者 常钊 罗丹 《煤气与热力》 2022年第2期37-42,共6页
石蜡组合式腔体的长、宽、高均为30 mm,内部用两个长30 mm、宽1.5 mm、高30 mm的铜板分割成3个腔体层,每个腔体层填充不同相变温度的石蜡。组合式腔体左壁面为加热面,其余壁面均绝热。在组合式腔体长、宽、高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各... 石蜡组合式腔体的长、宽、高均为30 mm,内部用两个长30 mm、宽1.5 mm、高30 mm的铜板分割成3个腔体层,每个腔体层填充不同相变温度的石蜡。组合式腔体左壁面为加热面,其余壁面均绝热。在组合式腔体长、宽、高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各腔体层的宽度来改变石蜡的体积占比,共设置7种排布方式。排布方式1:各腔体层均填充石蜡RT55,各腔体层体积占比为1∶1∶1。排布方式2~7:与加热面相邻的腔体层填充石蜡RT55,中间腔体层填充石蜡RT50,最右侧腔体层填充石蜡RT44HC,各腔体层体积占比分别为1∶1∶1、2∶2∶5、2∶3∶4、1∶3∶5、3∶4∶2、4∶3∶2。采用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组合式腔体二维模型,研究不同相变温度的石蜡体积占比对石蜡液相率随熔化时间变化、温度场以及速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内,含多种相变材料的组合式腔体的液相率明显高于单一相变材料。组合式腔体中存在多个固、液共存区,缩短了石蜡熔化时间。方式7的完全熔化时间最短,温度场以及速度场均匀性最好,可以表明,相变温度高的石蜡体积占比越大,组合式腔体石蜡整体熔化时间越短,并且温度场及速度场越均匀。在组合式腔体中,不同相变温度的石蜡的体积占比不同,其熔化时间、温度场以及速度场不同。合理选择相变材料的体积占比可有效缩短石蜡熔化时间,改善温度场及速度场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石蜡组合式腔体 液相率 熔化时间 温度场 速度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