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留叶枝对抗虫杂交棉库源关系的调节效应和对叶片衰老与皮棉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2
1
作者 董合忠 李维江 +3 位作者 唐薇 李振怀 牛曰华 张冬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09-915,共7页
【目的】去叶枝是我国传统的棉田管理技术,但现有研究认为叶枝具有保留利用的价值。因此进一步探索棉花留叶枝的可行性及对库源关系、叶片衰老和产量、品质的影响与机理十分必要。【方法】于2004~2005年在山东临清比较研究了大田稀植(... 【目的】去叶枝是我国传统的棉田管理技术,但现有研究认为叶枝具有保留利用的价值。因此进一步探索棉花留叶枝的可行性及对库源关系、叶片衰老和产量、品质的影响与机理十分必要。【方法】于2004~2005年在山东临清比较研究了大田稀植(3.0株/m2)条件下3个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去叶枝和留叶枝后的形态和生理变化。【结果】与去叶枝相比,留叶枝棉花的衣分变化不大,全株平均铃重有所降低,铃数显著增多,2004和2005年的皮棉单产分别比去叶枝的对照提高了9.8%和6.2%,但纤维长度和比强度略低于去叶枝的对照。留叶枝棉株的绿叶比例和冠层叶绿素含量高于去叶枝的棉株,但主茎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却显著低于对照。留叶枝具有中前期增源、后期扩库的作用,但对中前期的“流”似有不利影响。【结论】抗虫杂交棉在稀植条件下保留叶枝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这与留叶枝增源、扩库的作用有关;留叶枝没有从根本上延缓棉花冠层的衰老,也没有改善纤维品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杂交棉 叶枝 库源关系 叶片衰老 皮棉产量
下载PDF
衣分不同陆地棉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35
2
作者 李成奇 郭旺珍 张天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90-1999,共10页
选用衣分不同的陆地棉品种配置组合,率先将主基因-多基因联合世代分析与双列杂交试验分析相结合,分别从单个和整体基因水平上对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遗传研究。对2个高×低衣分组合的主基因-多基因6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 选用衣分不同的陆地棉品种配置组合,率先将主基因-多基因联合世代分析与双列杂交试验分析相结合,分别从单个和整体基因水平上对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遗传研究。对2个高×低衣分组合的主基因-多基因6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各产量性状至少在1个组合中检测到主基因的存在,说明产量性状主基因存在的普遍性。由2个组合各产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率比较得出,产量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比多基因遗传率在不同组合间趋势变化相对较稳定;各性状在2个组合中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率分量不完全相同。衣分、铃重和籽指在2个组合中分别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和以多基因遗传为主;子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在2个组合中均以主基因遗传为主;衣指在组合I中以多基因遗传为主,在组合II中属于典型的多基因遗传;单株铃数在组合I中属于典型的主基因遗传,在组合II中以多基因遗传为主。双列杂交结果表明,陆地棉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都有较高的遗传主效应方差,产量性状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共同控制,其中,衣分、衣指以加性效应为主;子棉产量、铃重和籽指以显性效应为主;皮棉产量和单株铃数以加性和显性效应为主。衣分和衣指的普通广义遗传率和普通狭义遗传率均最高,与联合世代分析两性状的总遗传率平均值结果趋势一致。相关和通径分析一致表明,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铃数对皮棉产量的贡献最大,衣分次之,铃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分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主基因-多基因 双列杂交
下载PDF
不同钾效率棉花基因型对低钾胁迫的反应 被引量:34
3
作者 姜存仓 高祥照 +2 位作者 王运华 鲁剑巍 徐芳森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9-114,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对通过苗期筛选获得的4个(103、122、163、165)钾效率不同的棉花基因型进行全生育期试验,主要研究在不施钾(K2O 0 g.kg-1)与施钾(K2O 0.80 g.kg-1)条件下各部位钾含量、农艺性状、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反应。高效高潜基因型10... 采用盆栽试验,对通过苗期筛选获得的4个(103、122、163、165)钾效率不同的棉花基因型进行全生育期试验,主要研究在不施钾(K2O 0 g.kg-1)与施钾(K2O 0.80 g.kg-1)条件下各部位钾含量、农艺性状、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反应。高效高潜基因型103结桃数最多,而脱落率最低;它的衣分高而子指较低,说明其能把较多养分转移到皮棉,以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其单株皮棉产量在缺钾和施钾条件下分别是低效低潜基因型122的2.57倍和1.83倍;低效低潜基因型122的脱落率在各个时期均最高,结桃数最少,单铃重、子指、单株皮棉产量都是最小。103各个部位钾含量较低,122的钾含量则较高,说明103以较低的钾含量即能维持其正常的生长,这或许是其钾高效的因素之一;施钾显著提高了各个基因型的纤维整齐度、比强度、纤维长度和麦克隆值,但降低了伸长率;103衣分最高,纤维长度、整齐度、比强度、伸长率中等,麦克隆值施钾和缺钾分别是A1和C2级。122纤维长度为最高,衣分、整齐度、比强度中等,其伸长率最低,麦克隆值B1级。高效低潜基因型163、165的产量和纤维品质等表现中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基因型 钾效率 农艺性状 产量 纤维品质
下载PDF
陆地棉皮棉产量与植株性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李胄 刘有良 刘党培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44-49,共6页
研究了棉花皮棉产量与其植株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衣分等12个性状与皮棉产量呈正相关,其中子棉产量和经济系数与之极显著相关,衣分与之显著相关;伏前桃等5个性状与之呈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对皮棉产量可直接选择的性状有衣... 研究了棉花皮棉产量与其植株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衣分等12个性状与皮棉产量呈正相关,其中子棉产量和经济系数与之极显著相关,衣分与之显著相关;伏前桃等5个性状与之呈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对皮棉产量可直接选择的性状有衣分、株高、伏前桃、果枝数、侧根重、总秆重、总根重、秋桃、伏桃和果枝重;不能直接选择的性状有子棉产量、经济系数、主茎重、主根长度、单铃重、主根重和10月10日前收获产量占总产量的百分率。在所研究的17个性状中,对选择皮棉产量最有效的是衣分,其次是株高、侧根重和果枝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皮棉产量 植株性状 相关 选择 棉花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生长结铃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9
5
作者 周永萍 杜海英 +4 位作者 田海燕 葛朝红 燕建召 孙辉 师树新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5-99,共5页
以冀棉958为供试材料,研究了5个不同密度水平(3.0、5.0、7.0、9.0与11.0万株/hm^2)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棉花株高呈增加趋势,果枝台数与果节数呈降低趋势;单株内围铃、外围铃、下部铃、中部... 以冀棉958为供试材料,研究了5个不同密度水平(3.0、5.0、7.0、9.0与11.0万株/hm^2)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棉花株高呈增加趋势,果枝台数与果节数呈降低趋势;单株内围铃、外围铃、下部铃、中部铃、上部铃的成铃数呈下降趋势,而单位面积的成铃数,内围铃呈递增趋势,外围铃、下部铃、中部铃与上部铃则先增后减。不同处理之间的子棉产量差异达极显著,单位面积干物重与总生物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之间的棉花纤维品质只有马克隆值差异显著,其他指标如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和伸长率差异均不显著。适宜的种植密度为7.0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结铃性 产量 品质
原文传递
陆地棉衣分差异群体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QTL标记和定位 被引量:24
6
作者 李成奇 郭旺珍 +1 位作者 马晓玲 张天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3-169,共7页
以衣分差异较大的陆地棉品种为材料,构建了包含188个F2单株的作图群体,应用6111对SSR引物对亲本进行了分子标记筛选,结果仅获得了123个多态性位点,其中88个位点构建了总长为666.7cM、平均距离为7.57cM的遗传图谱,覆盖棉花基因组的14.9%... 以衣分差异较大的陆地棉品种为材料,构建了包含188个F2单株的作图群体,应用6111对SSR引物对亲本进行了分子标记筛选,结果仅获得了123个多态性位点,其中88个位点构建了总长为666.7cM、平均距离为7.57cM的遗传图谱,覆盖棉花基因组的14.9%。通过复合区间作图法对F2单株和F2:3家系进行QTL检测,共鉴定出了18个控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变异的QTLs,包括2个衣分QTLs、4个子棉产量QTLs、4个皮棉产量QTLs、2个衣指QTLs、3个单株铃数QTLs、2个铃重QTLs和1个子指QTL。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为6.9%~16.9%、5.6%~16.2%、4.8%~15.6%、7.7%~13.3%、8.2%~11.6%、6.1%~7%和6.6%。不同QTLs在相同染色体区段上的成簇分布表明与产量性状相关的基因可能紧密连锁或一因多效。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QTLs的遗传方式主要以显性和超显性效应为主。检测到的主效QTLs可以用于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衣分 产量性状 遗传图谱 QTLS
下载PDF
整枝方式与种植密度对蒜套棉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被引量:27
7
作者 谢志华 李维江 +3 位作者 苏敏 缪蕾 程丽娟 董合忠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9-465,共7页
以棉花抗虫杂交种鲁棉研15号(F1)为材料,在鲁西南3个不同的地点,研究了整枝方式(去叶枝、留叶枝)与种植密度(2.7、3.3、3.9、4.5万株·hm-2)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整枝方式和种植密度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不显著,... 以棉花抗虫杂交种鲁棉研15号(F1)为材料,在鲁西南3个不同的地点,研究了整枝方式(去叶枝、留叶枝)与种植密度(2.7、3.3、3.9、4.5万株·hm-2)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整枝方式和种植密度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不显著,但对棉花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3.3万株·hm-2×留叶枝、2.7万株·hm-2×留叶枝和3.3万株·hm-2×去叶枝的组合比传统栽培(2.7万株·hm-2×去叶枝)分别增产20.4%、9.2%和10%,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合;生物产量分别提高了13.7%、27.8%和11.6%,而经济系数只降低了5.3%、11.5%和4.5%。在维持较高经济系数和铃重的基础上增加生物产量和铃数是该3个处理组合显著增产的原因,适当提高密度并配合简化整枝是实现蒜套棉高产高效的重要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套棉 整枝 种植密度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Multi-Location Investigation of Optimum Planting Density and Boll Distribution of High-Yielding Cotton (G.hirsutum L.) in Hubei Province,China 被引量:24
8
作者 YANG Guo-zheng ZHOU Ming-y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SCD 2010年第12期1749-1757,共9页
Cotton yield per unit ground area has stagnated for a dozen years in Hubei Province, China, although a series of new high- yielding varieties have been commercialized. A multi-location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Cotton yield per unit ground area has stagnated for a dozen years in Hubei Province, China, although a series of new high- yielding varieties have been commercialized. A multi-location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2008 and 2009 in 13 counties to determine if increased planting population density (PPD) would break the stagnant yie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fields existed in theoretical yield, PPD, and bolls per square meter (BPM). The lowest yield of 1 641.1 kg ha-I was resulted from the lowest PPD of 1.7 plants m-2 and the lowest BPM of 71.8 bolls m-2, while the highest yield of 2 779.7 kg ha-~ was resulted from the highest PPD of 2.5 plants m-2, and the highest BPM of 129.4 bolls m-z. Plant mapping revealed that boll retention rate (BRR) was maintained over 30 or 40% for the first 17-18 fruiting branches (FBs) and decreased dramatically thereafter, rotten boll rate (RBR) decreased, but open boll rate (OBR) rose first and dropped later with rising FB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But BRR, RBR, and OBR were all dropped with the fruiting positions (FPs) extending outwards. The optimum range of plant density would be 2-3 plants m-2 and the proper individual plant structure would be 16-19 FBs with 5-7 FPs for cotton production in Hubei Provi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planting population density (PPD) lint yield boll retention rate (BRR)
下载PDF
缩节胺和整枝打顶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刘燕 原保忠 +4 位作者 张献龙 聂以春 付小勤 柯昌煌 叶胜池 《农学学报》 2013年第6期8-12,共5页
为了研究棉花留叶枝与不打顶在长江流域棉区的可行性及整枝打顶与缩节胺的互作效应,试验于2011—2012年在湖北省鄂州市路口农场进行,在大田环境条件下研究了缩节胺(DPC)和打顶与整枝对‘华杂棉H318’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纤维品质的影... 为了研究棉花留叶枝与不打顶在长江流域棉区的可行性及整枝打顶与缩节胺的互作效应,试验于2011—2012年在湖北省鄂州市路口农场进行,在大田环境条件下研究了缩节胺(DPC)和打顶与整枝对‘华杂棉H318’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留叶枝与不打顶处理棉花单铃重较小,单位面积铃数较多,且2012年皮棉产量和单位面积铃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分别提高14.3%和13.3%,不整枝不打顶对产量无负效应,并具有增产作用,衣分不受整枝影响。喷施缩节胺能够提高单铃重,单位面积铃数略少,但对皮棉产量影响不显著,可能会降低衣分。上半部平均长度不受整枝打顶和缩节胺影响,整枝打顶和缩节胺分别对整齐度指数和马克隆值有显著影响,整枝打顶不影响其他品质指标,不整枝不打顶降低了整齐度指数,喷施DPC的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略高。因此,在鄂州路口农场试验条件下,棉花留叶枝与不打顶具有增产潜力,缩节胺可根据棉花长势合理喷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节胺 整枝打顶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纤维品质
下载PDF
密度与播种期对直播棉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欣悦 刘爱玉 +1 位作者 邹茜 向凤玲 《作物研究》 2014年第6期597-601,共5页
为探索长江流域棉区棉花油后直播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了播种期和密度对直播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000~60000株/hm2密度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棉花株铃数和单铃重呈下降趋势,密度为50000株/hm2条件下... 为探索长江流域棉区棉花油后直播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了播种期和密度对直播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000~60000株/hm2密度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棉花株铃数和单铃重呈下降趋势,密度为50000株/hm2条件下的皮棉产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3种密度下的皮棉产量;比较不同播种期的皮棉产量,以早播处理(4月30日)为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播期下的皮棉产量。密度对上半部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马克隆值和伸长率均无显著影响;低密度下(30000株/hm^2)的断裂比强度显著低于其它3种密度处理;播种期最迟的棉株在上半部纤维长度、马克隆值、伸长率和断裂比强度上与其它3个播期的相应水平上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密度 播期 产量 纤维品质
下载PDF
盐碱地深播覆膜的生态效应及对棉花成苗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董合忠 李维江 苗兴武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126,共6页
于2008-2009年在山东省东营市滨海盐碱地以露地直播(无地膜覆盖)或传统的浅播覆膜(开浅沟播种后平盖地膜)为对照,研究了深播覆膜(深播浅盖并形成膜下温室)对棉苗的效应。结果表明,与露地直播相比,浅播覆膜和深播覆膜都能显著提高幼苗期... 于2008-2009年在山东省东营市滨海盐碱地以露地直播(无地膜覆盖)或传统的浅播覆膜(开浅沟播种后平盖地膜)为对照,研究了深播覆膜(深播浅盖并形成膜下温室)对棉苗的效应。结果表明,与露地直播相比,浅播覆膜和深播覆膜都能显著提高幼苗期的地温,降低表层土壤的含盐量,深播覆膜比浅播覆膜的抑盐效果更好;深播覆膜后膜下温室内的日平均气温比外部气温提高了1.9℃。覆膜显著提高了棉花的成苗率、苗期单株干重和皮棉产量,降低了棉苗叶片Na+含量,并且深播好于浅播。与浅播覆膜相比,2008年深播覆膜的成苗率、播种后31 d的棉苗干重和最终皮棉产量分别提高了26.3%,9.9%和5%,棉苗叶片Na+含量降低了22%;2009年5个试验点的成苗率平均提高了24.9%,皮棉产量平均提高了6%。深播覆膜使棉田生态系统因增加膜下温室而成为4层次结构,改善了棉花成苗和幼苗生长的环境,促进了成苗和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地膜覆盖 膜下温室 生态效应 成苗 皮棉产量
下载PDF
国内外57份棉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卫泽 孙学振 +6 位作者 柳宾 张兴居 王芳 马军 刘庆彩 郭海刚 宋宪亮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6期13-18,26,共7页
通过表型聚类和SSR分子标记聚类研究了国内外57份棉花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45—5.56之间,说明供试种质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根据UPGMA法构建聚类树状图,基于产量性状的聚类,在平均遗传距离4.0水平... 通过表型聚类和SSR分子标记聚类研究了国内外57份棉花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45—5.56之间,说明供试种质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根据UPGMA法构建聚类树状图,基于产量性状的聚类,在平均遗传距离4.0水平上,可将57份材料分为3类,第一类衣分最高,平均值达38.22%,单株皮棉产量也达到最高,平均值为29.35g;第二类的籽指、单株籽棉产量和单株铃数最高,其平均值达12.05g、76.73g和23.60个;第三类铃重最大,为5.54g。基于纤维品质性状的聚类,在阈值3.96时也可分为3类,第一类整齐度和马克隆值最高,平均值分别为48.04%和4.36;第二类的纤维长度及伸长率最大,平均值分别为31.57mm和7.11%,第三类的比强度最大,为36.18eN/tex。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聚类,57份材料也可聚为三大类。不同聚类方法的结果间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不同方法反映的多态性水平不同。各种聚类结果都表明,同一国家的品种遗传差异较小,国家间品种差异较大,但也存在明显的相互渗透,多数品种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 产量 纤维品质 遗传多样性 棉花
下载PDF
播期对麦(油)后直播棉产量、品质及氮磷钾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杨长琴 张国伟 +2 位作者 刘瑞显 王晓婧 倪万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49,共8页
为明确长江流域下游棉区麦(油)后直播棉生产的适宜播期,本研究以?中棉所50‘为材料,于2017-2018年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播期(5月15日、5月25日、6月4日、6月14日和6月24日)对直播棉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推迟,棉... 为明确长江流域下游棉区麦(油)后直播棉生产的适宜播期,本研究以?中棉所50‘为材料,于2017-2018年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播期(5月15日、5月25日、6月4日、6月14日和6月24日)对直播棉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推迟,棉花生育进程推迟;花铃期日均温和日照时数降低、有效积温先升高后降低且以6月4日播期花铃期有效积温最高。可见,前3个播期棉花花铃期温光条件较好。棉株与生殖器官的生物量及氮磷钾累积量随播期推迟降低,且前3个播期的棉株生物量和养分累积进入较高速率累积期早于后2个播期的棉株。随着播期的推迟,直播棉成铃数与皮棉产量显著降低。与5月15日播期相比,其余4个播期直播棉的皮棉产量分别降低15.9%~16.9%、13.1%~16.9%、26.9%~33.5%、58.2~62.0%。100kg皮棉氮、磷和钾吸收量随播期推迟而增加,但养分利用效率降低。不同播期间,以6月4日和6月14日播期棉纤维综合品质较优。综上,本试验条件下,5月15日-6月4日是长江流域棉区麦(油)后直播棉获得较高产量的适宜播期,该播期内适当推迟播种有利于棉花优质纤维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油)后直播棉 播期 皮棉产量 纤维品质 养分利用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棉花生长结铃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周永萍 田海燕 +4 位作者 杜海英 葛朝红 燕建召 孙辉 师树新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4-88,共5页
以冀863为供试材料,研究了5个不同密度水平(3.0、5.0、7.0、9.0与11.0万株/hm^2)对棉花生长结铃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棉花株高呈先上升然后略降之后再升的趋势,单株果枝台数与总果节数呈降低趋势;单株外围... 以冀863为供试材料,研究了5个不同密度水平(3.0、5.0、7.0、9.0与11.0万株/hm^2)对棉花生长结铃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棉花株高呈先上升然后略降之后再升的趋势,单株果枝台数与总果节数呈降低趋势;单株外围铃、下部铃、上部铃的成铃数呈下降趋势,而单位面积的成铃数则均为先升后降趋势,单位面积的总成铃数以9.0万株/hm^2处理最高,各部位的成铃率则以7.0万株/hm^2处理最高。不同处理之间的单位面积子棉产量、单位面积植株干物重和总生物量差异显著,处理9.0万株/hm^2的单位面积子棉产量最高,7.0万株/hm^2处理次之;不同处理之间的棉花纤维品质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和伸长率差异均不显著。冀863适宜的种植密度为7.0~9.0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结铃性 产量 品质
原文传递
氮肥运筹对麦后直播棉产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杨长琴 张国伟 +3 位作者 刘瑞显 倪万潮 张雷 周关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07-1613,共7页
研究氮肥运筹对麦后直播棉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制定适宜的氮肥运筹策略。以早熟棉品种‘中棉所50’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施氮量[0 kg(N)·hm-2、75 kg(N)·hm-2、150 kg(N)·hm-2、225 kg(N)... 研究氮肥运筹对麦后直播棉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制定适宜的氮肥运筹策略。以早熟棉品种‘中棉所50’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施氮量[0 kg(N)·hm-2、75 kg(N)·hm-2、150 kg(N)·hm-2、225 kg(N)·hm-2和300 kg(N)·hm-2]和施用次数(1次和2次)对麦后直播棉生物量、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0~150 kg(N)·hm-2时,皮棉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施氮量150 kg(N)·hm-2以上时,皮棉产量增加不显著;两次施肥皮棉产量显著高于一次施肥。施氮量与施用次数互作显著,施氮量150 kg(N)·hm-2、分两次施用时,皮棉产量达到较高水平。生物量、氮素累积量随施氮量、施用次数增加呈增加趋势,但生殖器官氮素分配系数呈相反变化。氮素表观利用率(NARE)、氮素农学利用率(NAE)及氮素生产效率(NPE)在施氮量75 kg(N)·hm-2以上时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NARE和NAE随施用次数增加而增加,NPE则反之。施氮量和施氮次数互作分析显示,NARE和NAE以氮肥2次施用而NPE以1次施用、施氮量为75~150 kg(N)·hm-2时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生物量、皮棉产量与氮素累积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氮素分配系数相关性不显著;皮棉产量与氮素利用率相关性均不显著。综上,本试验条件下,麦后直播棉施氮量为150 kg(N)·hm-2且分两次施用,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并有利于提高氮素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后直播棉 施氮量 施氮次数 皮棉产量 生物量 氮素利用率
下载PDF
调亏灌溉对海岛棉生物量和氮素累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闫曼曼 郑剑超 +4 位作者 张巨松 石洪亮 田立文 郭仁松 林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41-850,共10页
研究蕾期调亏灌溉对海岛棉生物量、氮素累积分配特征及产量的影响,可为海岛棉水氮高效利用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新海24号’和‘新海35号’为材料,设置重度调亏(蕾期滴灌定额为0 m3·hm-2,生长期总灌溉定额为2 850 m3·h... 研究蕾期调亏灌溉对海岛棉生物量、氮素累积分配特征及产量的影响,可为海岛棉水氮高效利用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新海24号’和‘新海35号’为材料,设置重度调亏(蕾期滴灌定额为0 m3·hm-2,生长期总灌溉定额为2 850 m3·hm-2)、轻度调亏(蕾期滴灌定额为900 m3·hm-2,生长期总灌溉定额为3 750 m3·hm-2)、丰水(蕾期滴灌定额为1 800 m3·hm-2,生长期总灌溉定额为4 650 m3·hm-2),对不同品种不同灌溉处理的生物量和氮素累积分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滴灌定额间,重度调亏处理地上部生物量最大累积速率出现时间较轻度调亏和丰水处理提前3 d和7 d,最大累积速率降低45.1%和51.0%;生物量快速增长持续期表现为重度调亏<轻度调亏<丰水;重度调亏处理的氮素累积最大速率出现时间分别比轻度调亏和丰水处理平均提前8 d、15 d,氮素最大累积速率表现为轻度调亏>丰水>重度调亏。重度调亏处理茎和叶的氮素分配比例与轻度调亏、丰水处理差异显著,而轻度调亏与丰水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盛蕾期以后,蕾/花/铃的氮素累积量均以轻度调亏处理较高。皮棉产量以轻度调亏处理最高,可达2 372.9 kg·hm-2,比丰水、重度调亏处理分别平均高11.0%和41.8%。品种间,‘新海24号’的地上部生物量及氮素的最大累积速率出现时间较早,生物量及氮素的累积速率较大,皮棉产量较高。因此,轻度调亏(蕾期滴灌定额为900 m3·hm-2)下,海岛棉地上部生物量及氮素累积特征值较协调,各器官分配比例较合理,使皮棉产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亏灌溉 滴灌 海岛棉 盛蕾期 生物量累积 氮素累积 产量
下载PDF
陆地棉机采性状对皮棉产量的遗传贡献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努斯热提.吾斯曼 喻树迅 +2 位作者 范术丽 梅拥军 原日红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7,共8页
采用加性-显性-加加上位性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ADAA模型),对8个陆地棉亲本(其中有6个机采棉品种)及其F1和F2的28个组合5个机采性状和单株皮棉产量的新疆阿拉尔和石河子2试点资料,进行了贡献分析。结果表明,5个机采性状对皮棉产量... 采用加性-显性-加加上位性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ADAA模型),对8个陆地棉亲本(其中有6个机采棉品种)及其F1和F2的28个组合5个机采性状和单株皮棉产量的新疆阿拉尔和石河子2试点资料,进行了贡献分析。结果表明,5个机采性状对皮棉产量表型值的贡献变化范围为-20%~-14%;在显性贡献中,第一果枝高度对皮棉产量的贡献率最大(CRD=10%),其次是节间长度的贡献(CRD=8%),而霜前花率对皮棉产量有较大的抑制作用(CRD=-25%);霜前花率对皮棉产量的加加上位贡献率最大(CRAA=86%),其次是第一果枝节位(CRAA=24%)。霜前花率在特殊的环境中对皮棉产量表现为很大的显性正向贡献(CRDE=78%)和加加上位效应抑制作用。不同亲本5个机采性状对其皮棉产量的显性和加加上位效应贡献不同。5个机采性状对不同组合皮棉产量显性效应的贡献较小,霜前花率对皮棉产量的显性效应的贡献在2个地点的表现往往和单株皮棉产量在不同地点表现显性效应的性质(正或负)相一致,并且在5个机采性状中对皮棉产量的显性贡献是最大的。加加上位效应在皮棉产量的遗传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在8个亲本及其后代各组合的5个机采性状中,霜前花率可作为选择皮棉产量加加上位效应的主选性状。在不同的环境中,皮棉产量加加上位效应的主选机采性状随组合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机采性状 皮棉产量 ADAA模型 贡献分析
下载PDF
氮肥与化控配合应用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建平 顾双平 刘伟仲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9-54,共6页
1989~1991年采用均匀设计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研究了氮肥与化控配合应用对棉花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建立了以皮棉产量、纯利润、霜前花率、僵瓣率和纤维长度等为目标性状的二元二次函数模型。解析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 1989~1991年采用均匀设计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研究了氮肥与化控配合应用对棉花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建立了以皮棉产量、纯利润、霜前花率、僵瓣率和纤维长度等为目标性状的二元二次函数模型。解析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其增减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大,适量施氮产量、效益高;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霜前花比例下降,僵瓣率提高。适当化控有改进品质、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作用。氮肥与化控之间存在协同效应,表明增施氮肥同时适当化控有利于产量、品质和效益的提高。在本棉区中等偏上肥力水平的条件下,每公顷产皮棉1200~1425kg、纯利润8100~9600元的优化方案是:纯氮112.5~150.0kg/hm^2,化控缩节安量为30~72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均匀设计 氮肥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花铃期棉田速效养分时空变异特征及对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杨志彬 陈兵林 周治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93-1402,共10页
试验于2004年在河南安阳(黄河流域黄淮棉区)和江苏南京(长江流域下游棉区)大田进行。氮素设0、120、240、360和480kghm-2(分别用N0、N1、N2、N3、N4表示)5个水平,磷、钾施用量分别为185kghm-2和118kghm-2,研究花铃期棉田土壤速效养分时... 试验于2004年在河南安阳(黄河流域黄淮棉区)和江苏南京(长江流域下游棉区)大田进行。氮素设0、120、240、360和480kghm-2(分别用N0、N1、N2、N3、N4表示)5个水平,磷、钾施用量分别为185kghm-2和118kghm-2,研究花铃期棉田土壤速效养分时间、空间变异特征及对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两试点N0处理0~60cm土壤各层碱解氮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他4个处理先呈现下降趋势,棉田追肥后,含量明显增加,之后明显降低,吐絮后又开始回升;两试点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0~60cm土壤各层速效养分含量随深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相同土层碱解氮、速效磷含量随距棉株水平距离的增加,南京N1、N2、N3、N4处理呈下降趋势,N0处理水平变异特征不明显;南京碱解氮含量时空变异较安阳显著,安阳速效磷含量时空变异较南京显著。南京0~60cm、安阳20~60cm土层速效钾含量表现为随距棉株水平距离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而安阳0~20cm呈现相反趋势。安阳、南京分别以360kghm-2和240kghm-2施氮水平棉花产量构成相对合理、皮棉产量最高、纤维长度和比强度较优。因此,不同生态区应根据花铃期棉田速效养分时空变异特征,确定适宜施肥量,提高棉花产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铃期 速效养分 时空变异特征 棉花产量 纤维品质
下载PDF
留营养枝对棉株同化物生产、运转、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孙学振 单世华 +1 位作者 施培 周治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404-409,共6页
运用 14 C示踪技术研究了留营养枝棉株 14 C同化物生产运转分配规律。结果表明 :留营养枝与否对全株 14 C总同化量基本没有影响 ,但留营养枝棉株果枝叶的相对光合强度 (以放射性比强度表示 )降低 ;主茎叶、果枝叶的 14 C同化量显著降低 ... 运用 14 C示踪技术研究了留营养枝棉株 14 C同化物生产运转分配规律。结果表明 :留营养枝与否对全株 14 C总同化量基本没有影响 ,但留营养枝棉株果枝叶的相对光合强度 (以放射性比强度表示 )降低 ;主茎叶、果枝叶的 14 C同化量显著降低 ;营养枝叶具有较高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向外输送 14 C同化物的转运速率 ,在 14 C同化物生产运转分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留营养枝棉株 14 C同化物在花铃期向主茎和果枝的分配极显著降低 ,从而导致主茎和果枝发育较差、结铃数量减少 ,但营养枝可间接着生蕾铃 ,在产量形成中占有一定比重。因此 ,留营养枝与否对皮棉产量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14C 同化产物 皮棉产量 运转 分配 营养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