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要素配置促进共同富裕?——基于土地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视角 被引量:18
1
作者 赵燕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41,共20页
中国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一个工作重点就是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与生产要素(劳动力和土地)在城乡之间的配置密切相关。基于城乡土地要素二元分割的现实背景,考察在城乡土地要素“占补平衡、增减挂... 中国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一个工作重点就是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与生产要素(劳动力和土地)在城乡之间的配置密切相关。基于城乡土地要素二元分割的现实背景,考察在城乡土地要素“占补平衡、增减挂钩”的政策体制下,土地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虽然在“以地谋发展”的发展格局中,土地的城乡配置给城市带来了巨量的土地财政收入,但是城乡土地“占补平衡、增减挂钩”政策规定,土地增值收益中必须保证一定的比例用于农村建设。研究发现,土地在城乡之间的再配置可以通过提升城镇化水平、提高就业率以及促进制造业发展等途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城镇化 占补平衡 增减挂钩 城乡收入差距
下载PDF
村民集中居住的实现途径及其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淑芹 刘倩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87-91,共5页
以村民集中居住为手段的,以提高城、乡土地、人口与资本优化配置为目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减少与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的实践,在全国各地以差别化的缘由展开。在分析村民集中居住的政府与社会期望的基础上,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城市化、家庭宅... 以村民集中居住为手段的,以提高城、乡土地、人口与资本优化配置为目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减少与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的实践,在全国各地以差别化的缘由展开。在分析村民集中居住的政府与社会期望的基础上,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城市化、家庭宅基地集约化和规模化和承包地规模化与物权化等村民集中居住的现实途径进行了绩效评价,并为寻找适宜的符合国情的农民集中居住方式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集中居住 集体建设用地 宅基地 增减挂钩
下载PDF
县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以河北省清河县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园秋 吴克宁 +2 位作者 赵华甫 汤怀志 许妍 《资源与产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80,共6页
本文以河北省清河县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指标体系分析和测算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界定了挂钩规模的允许范围,并对项目区增减挂钩的布局进行了安排。研究结果表明,清河县农村建设用地有较大整理复垦潜力,通过挂钩能满足城镇建... 本文以河北省清河县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指标体系分析和测算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界定了挂钩规模的允许范围,并对项目区增减挂钩的布局进行了安排。研究结果表明,清河县农村建设用地有较大整理复垦潜力,通过挂钩能满足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最终得出挂钩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一项重要手段,最终可以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使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本文可为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内容提供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减挂钩 潜力 规模 布局 清河县
下载PDF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公众参与的两个层面——以“增减挂钩”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毅 《现代法治研究》 2017年第1期32-44,共13页
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农村建设用地国有化征收、政府的主导和垄断地位等既有制度无法突破的前提下,农民权利保障的关键在于两个层面的公众参与模式的贯彻落实:一是决定与实施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二是基础决策过程的深度公共参与,即农民在... 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农村建设用地国有化征收、政府的主导和垄断地位等既有制度无法突破的前提下,农民权利保障的关键在于两个层面的公众参与模式的贯彻落实:一是决定与实施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二是基础决策过程的深度公共参与,即农民在土地国有化过程中以更为积极、主动、有效的方式与政府互动,从而实现效益的双赢与最大化。后一方面受到当前法制理论和实践的关注极为有限,而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恰成为该层面公众参与的实践典型。虽然优劣并存,但至少为将来以第二层面的公众参与为核心推动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推广和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建设用地 土地征收 公众参与 两个层面 增减挂钩
原文传递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对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杨禹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7-101,共5页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国家出台的一项土地政策已运行10余年,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助推城镇化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复杂原因,也暴露出一些隐藏着的问题,需要在"十四五"高质量...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国家出台的一项土地政策已运行10余年,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助推城镇化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复杂原因,也暴露出一些隐藏着的问题,需要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结合双循环发展要求,认真进行总结和完善,使其更加规范,更加有效,更加科学,才能使这一符合民族地区实际并已为其发展起到较大作用的政策进一步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文章对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结合工作实践,分析研究民族地区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十四五"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提出民族地区增减挂钩政策转型完善的建议,为各级党委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乡村振兴 作用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研究——基于农村宅基地性质 被引量:9
6
作者 时磊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33-38,共6页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乡村振兴和农村脱贫攻坚过程中既有效缓解了发展用地需求,又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发挥了重要功用。但各地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偏离保障耕地、集约用地政策初衷的现象,出现政策执行成本较高等困境。基于农村宅...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乡村振兴和农村脱贫攻坚过程中既有效缓解了发展用地需求,又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发挥了重要功用。但各地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偏离保障耕地、集约用地政策初衷的现象,出现政策执行成本较高等困境。基于农村宅基地的基本社会保障和可复垦为耕地,以及政策性财产收益价值和综合配套等性质,提出完善退地农民补偿安置,拓展增减挂钩政策多元融资渠道,因地制宜编制增减挂钩方案,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等措施,以实现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减挂钩政策 宅基地性质 政策性财产价值 乡村振兴 农村宅基地退出
下载PDF
市场主导型增减挂钩项目区农户福利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谢致红 王秀兰 +1 位作者 梅昀 彭丹丹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98-807,共10页
从农户福利视角研究市场主导模式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对于理清增减挂钩政策实施成效、促进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选取湖北省3个典型的市场主导型增减挂钩项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项目区农户... 从农户福利视角研究市场主导模式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对于理清增减挂钩政策实施成效、促进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选取湖北省3个典型的市场主导型增减挂钩项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项目区农户福利变化进行定量测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福利变化的影响因素,探讨市场主导型增减挂钩项目区农户福利的变化特征及其内在机理。结果表明:项目实施前,彭墩村、郭店村和白云人家三个项目区农户的总福利指数偏小,分别为0.468 0、0.373 4、0.360 4,项目实施后,三个项目区农户的总福利指数分别增加了0.062 5、0.174 3、0.203 1,市场主导型增减挂钩项目对农户福利改进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但作用效果有待加强。户主年龄、家庭非农劳动力比重、还建区面积、项目对公平的重视程度和区域经济水平对农户福利变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家庭被抚养人口比重对农户福利变化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研究表明,市场主导模式的增减挂钩项目具有较大优势,适宜在经济环境较好的地区推广,保护农户权益、尊重农户异质性是改进农户福利的关键点。基于此,提出完善农户权益保障机制;增强政府的政策制定和监督引导职能;优先在经济发达地区推行市场主导的增减挂钩模式;制定差异化补偿方案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 农户福利 市场主导模式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期255-257,260,共4页
通过查阅、分析归纳现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成果,借鉴不同区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经验,分析得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主要环节可运用的模式,其中拆旧区土地复垦方面有迁村并点模式、缩村腾地模式、迁村上山模式、撤村并居... 通过查阅、分析归纳现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成果,借鉴不同区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经验,分析得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主要环节可运用的模式,其中拆旧区土地复垦方面有迁村并点模式、缩村腾地模式、迁村上山模式、撤村并居模式及整村搬迁模式;资金筹措方面有财政资金投入模式、社会资金投入模式及农村集体组织自筹资金模式;周转指标管理方面有先借后还模式及先还后借模式。通过研究,可辅助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范标准,优化农村居民点科学布局,用活乡村存量建设用地,缓解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紧缺,促进乡村振兴及农村人居生活环境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 模式
下载PDF
山区县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区适宜性评价——以陕西省镇巴县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小燕 付恒阳 +1 位作者 姚强儒 邢海虹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5期88-92,共5页
以陕西省镇巴县为例,在系统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点对镇巴县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区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镇巴县林地和耕地占绝对优势;土地利用变化以建设及交通用地稳步增加为显著特征,其中增幅最大的是村... 以陕西省镇巴县为例,在系统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点对镇巴县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区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镇巴县林地和耕地占绝对优势;土地利用变化以建设及交通用地稳步增加为显著特征,其中增幅最大的是村庄,增加了123.56 hm ^2,变化率最大的是建制镇,每年增长2.30%;(2)拆旧区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镇巴县可拆旧区潜力较大。适宜拆旧区6 826.75 hm ^2,约占镇巴县总面积的2.02%;较适宜拆旧区129 413.75 hm^ 2,占比38.26%,拆旧潜力较大。镇巴县适宜拆旧区和不适宜拆旧区空间上呈镶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减挂钩 拆旧区 适宜性评价 镇巴县
下载PDF
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执行中的创新模式研究——以广西“河村模式”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邱亚彪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8-24,共7页
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这既保证了耕地总量要求,又解决了城市建设用地匮乏的问题。广西河村在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执行中的模式创新,促进了乡村集体经济建设,进而实现了乡村可持续发展... 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这既保证了耕地总量要求,又解决了城市建设用地匮乏的问题。广西河村在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执行中的模式创新,促进了乡村集体经济建设,进而实现了乡村可持续发展。通过案例分析探索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在执行中的创新机制,即政策执行者充分利用与目标群体在互动过程中存在的“弹性空间”,将有助于实现乡村发展中政策执行的创新,进而改善政策执行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减挂钩 政策执行 河村模式 土地 弹性空间
下载PDF
重庆市坡改梯工程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探讨
11
作者 郭宏忠 于亚莉 +3 位作者 汪三树 彭旭东 蒋平 史东梅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5年第2期5-10,共6页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地丘陵区实施坡改梯工程,不仅能改善山区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同时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生产力,为城乡建设用地提供补充耕地资源。坡改梯工程建设成基本农田的标准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地丘陵区实施坡改梯工程,不仅能改善山区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同时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生产力,为城乡建设用地提供补充耕地资源。坡改梯工程建设成基本农田的标准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等四个方面;根据重庆市水土保持区位及自然环境特点,荒地采用"工程整地+水平梯田+土壤改良"模式,坡耕地(土层较厚型,土层较薄、石料丰富型和破碎化利用型)采用"水平梯田+植物护埂+水系配套"模式,废弃宅基地采用"工程整地+熟土覆盖+植物护埂"模式;不同水土保持分区下土地置换对象、资金筹措方式及置换标准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占补平衡 坡改梯工程 增减挂钩 城乡建设用地
下载PDF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综合成效评估研究——以上海市小昆山镇为例
12
作者 冯东敬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9年第6期42-48,共7页
文章在对上海市近十年来增减挂钩项目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综合指标体系,涵盖项目完成情况、实施成效、规范管理、权益保障及经验推广等方面,并以松江区小昆山镇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总体上能够反映出小昆山镇增... 文章在对上海市近十年来增减挂钩项目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综合指标体系,涵盖项目完成情况、实施成效、规范管理、权益保障及经验推广等方面,并以松江区小昆山镇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总体上能够反映出小昆山镇增减挂钩的实施情况,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减挂钩 指标体系 综合成效 层次分析法 小昆山镇 上海
下载PDF
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下的合村并居及其内在逻辑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增元 张兴佳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4-132,共9页
为促进城乡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应运而生,获取规模化的土地指标成为合村并居的直接诱导因素。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下的合村并居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适合推进的地区有其利处,但诸多地方政府借此违背乡村社会... 为促进城乡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应运而生,获取规模化的土地指标成为合村并居的直接诱导因素。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下的合村并居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适合推进的地区有其利处,但诸多地方政府借此违背乡村社会发展规律,大跃进式推进合村并居工程带来更多风险与矛盾。增减挂钩政策下的合村并居体现着政府、社会、农民及开发商等不同主体围绕宅基地进行的利益分配博弈,其实质是土地利益之争,即不同利益主体对腾出的宅基地产生的利益如何分配进行博弈。博弈背后体现了农村宅基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由于产权界定不明晰带来的利益分配矛盾。在挂钩政策推动下宅基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后,使用经营主体发生转移,对土地具有较强控制权的主体很容易利用手中权力强行改变土地利益分配格局,造成了农村居民合法权益受损,由此造成一系列矛盾冲突。违背民意的合村并居实践更使乡村发展陷入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 合村并居 内在逻辑 利益分配
下载PDF
基于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适宜区评价 被引量:11
14
作者 程龙 董捷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2-476,共5页
本研究引入生态评价中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指标法,从拆旧适宜性和建新适宜性两个大的方面出发,综合考虑挂钩拆旧和建新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特点和发展目标,构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适宜性评价四级指标体系,并以武汉城市圈为实证对象,分... 本研究引入生态评价中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指标法,从拆旧适宜性和建新适宜性两个大的方面出发,综合考虑挂钩拆旧和建新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特点和发展目标,构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适宜性评价四级指标体系,并以武汉城市圈为实证对象,分别进行拆旧、建新和挂钩综合适宜性评价,依据评价结果遴选拆旧建新"优良","较好","一般"和"较差"四个等级区域,按照优先联动拆旧,建新"优良"区域的原则,制定武汉城市圈挂钩拆旧和建新区域联动规划方案。研究表明: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简单易行,有效避免了主观因素在适宜性评价中的影响,适宜用于挂钩适宜性评价工作。武汉城市圈在短期内可优先安排拆旧的"优良"区域(即鄂州和潜江)与建新的"优良"区域(即天门、武汉和仙桃)进行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适宜性评价 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指标法 武汉城市圈
原文传递
基于村庄调查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潜力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梅昀 陈银蓉 +2 位作者 黎孔清 屈宇宏 马增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53-57,共5页
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内涵和要求出发,分析了现有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的利弊,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挂钩的潜力调查及测算方法。以随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其规划目标年(2020年)按人均用地指标法推算的随县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为... 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内涵和要求出发,分析了现有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的利弊,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挂钩的潜力调查及测算方法。以随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其规划目标年(2020年)按人均用地指标法推算的随县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为8 314.66hm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规模可达到1 003.58hm2,扣除安置用地,挂钩指标可达805.47hm2。研究表明:采用现有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测算方法测算的潜力是理想条件下增减挂钩的最大潜力;而实际潜力需要在拟定拆旧和安置地块基础上,通过实地核实图斑,推算整理复垦新增耕地面积,以及因安置占用的耕地面积,由此推算挂钩潜力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潜力 村庄调查 农村居民点整理
下载PDF
武汉城市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潜力空间自相关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勉 王秀兰 程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3-227,共5页
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速的新时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提出和实施对统筹城乡发展,满足城市用地需求和保护耕地具有现实意义。以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引入Moran′s I指数以及Moran′s I散点图对武汉城市圈各市增减... 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速的新时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提出和实施对统筹城乡发展,满足城市用地需求和保护耕地具有现实意义。以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引入Moran′s I指数以及Moran′s I散点图对武汉城市圈各市增减挂钩潜力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以2000—2008年的人口及土地利用结构数据,和2008年为基期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预测武汉城市圈各市农村人口及城镇人口数量,测算目标年2015年和2020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潜力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各市增减挂钩潜力在空间位置上存在一定的聚集效应。可为武汉城市圈大部分城市增减挂钩潜力较大,区域之间存在相关性,有利于指标的转换和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空间自相关分析 Moran’s I 潜力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人地挂钩政策研究
17
作者 杨永磊 郭万明 《特区经济》 2016年第2期18-20,共3页
我国继续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有力弥补了僵硬的土地计划管理体制,但在推进人口城镇化方面仍作用有限。中原经济区实行的人地挂钩政策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有机联系起来,但实践中仍存在改... 我国继续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有力弥补了僵硬的土地计划管理体制,但在推进人口城镇化方面仍作用有限。中原经济区实行的人地挂钩政策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有机联系起来,但实践中仍存在改进空间。基于"地随人走"的操作模式不具可行性,实践中应一方面继续采用"城镇化率增长指标"模式,另一方面应对城镇化率指标加以修正,并扩大指标交易范围、扩展指标交易主体、融合多种土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人地挂钩 城镇化率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18
作者 苟锡荣 《价值工程》 2022年第18期115-117,共3页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以来,有效的缓解了各地建设用地指标紧缺和资金紧张的现状,优化了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有效的保护了耕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政策实施以来,探索了建设用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新方式,通过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以来,有效的缓解了各地建设用地指标紧缺和资金紧张的现状,优化了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有效的保护了耕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政策实施以来,探索了建设用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新方式,通过建设用地指标和资金的互换流动,互相促进发展,一方获得建设用地指标,有效解决建设用地指标紧缺,促进项目落地和经济发展,另一方获得指标流转资金,缓解资金紧张压力,促进乡村振兴和改善民生。增减挂钩指标的产生流转不仅需要通过严密的制度设计,更需要通过一种技术手段作支撑保障,来监督政策的执行。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以空间数据为基础的决策支持系统,可以作为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执行、项目实施验收、指标流转等全流程监管的一种有效技术支撑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应用探讨
下载PDF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助推脱贫攻坚的思考和建议——以云南省为例
19
作者 马显光 魏蕾 冯淦 《地矿测绘》 2019年第4期39-41,共3页
根据云南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实际,结合周边省份经验和做法,在认真梳理分析增减挂钩政策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对策,以期能对全省、全国增减挂钩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脱贫攻坚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对策 云南省
下载PDF
我国不同阶段合村并居模式对比及启示 被引量:8
20
作者 朱凤凯 张凤荣 《广东土地科学》 2015年第5期19-25,共7页
本文从我国不同阶段合村并居的背景、成因出发,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调研和实例引证等方法,对比分析了城乡资源要素流动、政策实施出发点以及农民响应等方面的差异,揭示了不同模式推动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结论认为:(1)行政... 本文从我国不同阶段合村并居的背景、成因出发,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调研和实例引证等方法,对比分析了城乡资源要素流动、政策实施出发点以及农民响应等方面的差异,揭示了不同模式推动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结论认为:(1)行政村合并是政府引导下,市场机制在更大范围内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则是"吃饭"与"建设"的双重压力下,统筹城乡发展,节约集约用地的新形式。(2)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发展农村经济,并逐步引导村庄迁并和农民集中居住的模式,可以有效弥补增减挂钩实施期限短、农村土地资产流失和农民不适应等缺陷,具有借鉴意义;(3)保障农民财产权利,长期引导与村庄兼并的结合,以及尊重乡土文化的科学规划是未来做好合村并居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村并居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行政村合并 对比分析 启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