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凌云白毫古茶树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小虎 叶柳健 +3 位作者 蒙健宗 叶靖平 农孟勋 周礼芹 《茶叶通讯》 2022年第1期54-58,共5页
凌云白毫古茶树作为广西本土古茶树资源,生长历史悠久,但其野生古茶树和古茶园的地理位置和数量并未得到有效记载。本项目经实地调查研究后发现,凌云白毫野生古茶树零散分布于具有数百年历史的风香坪、先锋岭等地区,但数目所剩无几。野... 凌云白毫古茶树作为广西本土古茶树资源,生长历史悠久,但其野生古茶树和古茶园的地理位置和数量并未得到有效记载。本项目经实地调查研究后发现,凌云白毫野生古茶树零散分布于具有数百年历史的风香坪、先锋岭等地区,但数目所剩无几。野生凌云白毫具有不同程度的病虫害,甚至濒于死亡;在先锋岭地区发现了典型的现阶段存活的、最古老的凌云白毫古茶树,且从地理分布和茶树生长状况上看,这些野生凌云白毫古茶树就是近、现代用于人工栽培茶园的种子源头。本研究可为凌云白毫古茶树的溯源、原生境种质资源保护及其开发与利用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云白毫茶 古茶树 朔源 原生境种质资源保护 开发与利用
下载PDF
凌云白毫茶刺梨含片的研制 被引量:7
2
作者 黄云大 朱泰运 +3 位作者 黄丽婷 邓钦锋 覃美仙 余彩玲 《现代食品》 2020年第22期116-117,122,共3页
本文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凌云白毫茶提取物、刺梨粉口含片,通过单因素实验法和正交实验法考察和优化辅料的添加量,并以感官评价作为指标得出凌云白毫茶刺梨口含片最佳配方和制备工艺。结果表明以90%乙醇为湿润剂、凌云白毫茶提取物1... 本文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凌云白毫茶提取物、刺梨粉口含片,通过单因素实验法和正交实验法考察和优化辅料的添加量,并以感官评价作为指标得出凌云白毫茶刺梨口含片最佳配方和制备工艺。结果表明以90%乙醇为湿润剂、凌云白毫茶提取物10 g、刺梨粉13 g、木糖醇90 g、填充剂50 g(玉米淀粉:麦芽糊精=2∶1)、柠檬酸3 g、硬脂酸镁0.5%,可制得表面光滑,具有凌云白毫茶风味、口感独特、酸甜适宜、硬度适中的凌云白毫茶刺梨含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云白毫茶 刺梨 含片 生产工艺
下载PDF
凌云白毫茶组培无菌体系的建立与抗褐化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农艳丰 陆吉祥 李健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66,共5页
以凌云白毫茶嫩芽为外植体,建立凌云白毫茶无菌体系,探讨抗褐化措施,建立白毫茶组织培养体系,为白毫茶优良品种产业化种植提供种苗技术基础。结果表明:以白毫茶树带腋芽茎段和顶芽为外植体,浓度为0.1%HgCl2溶液对外植体进行灭菌10 min,... 以凌云白毫茶嫩芽为外植体,建立凌云白毫茶无菌体系,探讨抗褐化措施,建立白毫茶组织培养体系,为白毫茶优良品种产业化种植提供种苗技术基础。结果表明:以白毫茶树带腋芽茎段和顶芽为外植体,浓度为0.1%HgCl2溶液对外植体进行灭菌10 min,污染率最低;在此基础上,预处理采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 min,抗褐化效果和降低污染率都较明显,褐化率低至30%;选用腋芽茎段的褐化率和污染率均比顶芽低,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1.5 mg/L,能降低褐化率至16.7%。凌云白毫茶初代培养使用6-BA诱导腋芽效果好,浓度为2.0 mg/L的诱导率达到100%;对无菌芽增殖来说较适宜的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1 mg/L NAA+7g/L琼脂+30 g/L蔗糖,增殖倍数为3.3,长势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云白毫茶 无菌体系 抗褐化 组织培养
下载PDF
凌云白毫茶红茶加工技术探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春 庞月兰 +3 位作者 林国轩 刘晓东 汤周斌 林朝赐 《广西农学报》 2014年第5期30-33,共4页
凌云白毫茶是广西特有的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品种特征特性独特,内含物质丰富。文章根据多次试验探索结果,总结凌云白毫茶红茶加工技术,关键把握:萎凋程度宜稍偏轻,发酵程度春季宜偏轻,有利于香气的形成;夏季宜稍偏重,使多酚类物质转化充... 凌云白毫茶是广西特有的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品种特征特性独特,内含物质丰富。文章根据多次试验探索结果,总结凌云白毫茶红茶加工技术,关键把握:萎凋程度宜稍偏轻,发酵程度春季宜偏轻,有利于香气的形成;夏季宜稍偏重,使多酚类物质转化充分,降低苦涩味;用提香机干燥,毛火温度110℃,有利于凌云白毫茶红茶品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云白毫茶 红茶 加工 技术
下载PDF
基于气味活度值法的凌云白毫发酵茶香气特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阳景阳 梁光志 +2 位作者 李子平 梁贤智 陈远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36-343,共8页
为分析不同类型凌云白毫发酵茶的香气成分差异及呈香特点,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茶叶香气成分,运用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法确定关键风味组分,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 为分析不同类型凌云白毫发酵茶的香气成分差异及呈香特点,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茶叶香气成分,运用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法确定关键风味组分,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聚类分析和感官审评对凌云白毫发酵茶香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共鉴定出48种香气成分,其中15种关键和修饰性风味组分(OAV>0.1),PCA模型(R_(X)^(2)(cum)=0.984,Q^(2)(cum)=0.846)和OPLS-DA(R_(X)^(2)(cum)>0.7,Q^(2)(cum)>0.9)模型拟合度高,主要差异成分为芳樟醇、异戊醇、2-甲基丁醛、β-紫罗兰酮、壬醛和茉莉酮。聚类分析将15种香气成分分为3类,Ⅰ类包含吲哚、脱氢芳樟醇,Ⅱ类包含芳樟醇、壬醛、苯乙醛、己醛、2-甲基丁醛、异戊醛、苯乙醇和异丁醛,Ⅲ类包含茉莉酮、β-紫罗兰酮、水杨酸甲酯、2-正戊基呋喃和二甲基硫,乌龙茶组表现突出的香气组分为Ⅰ类,红茶组为Ⅱ类,白茶组为Ⅲ类,黄茶组为Ⅱ、Ⅲ类,分析所得各茶类的香气特点与感官审评的香气评价相符。OAV法处理气相色谱-质谱数据,再结合PCA、OPLS-DA和聚类分析,可以实现不同工艺发酵茶的区分和评价,研究结果可为凌云白毫多茶类的深入开发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云白毫 香气成分 气味活度值 发酵茶
下载PDF
蚯蚓粪对凌云白毫茶扦插苗繁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农孟勋 覃丽青 +1 位作者 蒋琼 蒙健宗 《广西农学报》 2018年第6期11-13,21,共4页
【目的】为解决凌云白毫茶扦插苗繁育成活率低、根系不发达等技术瓶颈问题,考察蚯蚓粪对凌云白毫茶扦插苗成活率和根系发育等繁育效果的影响。【方法】以蚯蚓粪和黄泥为基质,设计6种不同蚯蚓粪配比水平,进行凌云白毫茶扦插苗繁育试验。... 【目的】为解决凌云白毫茶扦插苗繁育成活率低、根系不发达等技术瓶颈问题,考察蚯蚓粪对凌云白毫茶扦插苗成活率和根系发育等繁育效果的影响。【方法】以蚯蚓粪和黄泥为基质,设计6种不同蚯蚓粪配比水平,进行凌云白毫茶扦插苗繁育试验。【结果】在6种不同水平蚯蚓粪的处理中,蚯蚓粪对凌云白毫茶扦插苗的伤口愈合率、结瘤率、生根率,以及成活率、株高、茎粗、根数、根长都显现出积极的正向影响,各项指标随着蚯蚓粪在基质中的比重增加而显著提高,当蚯蚓粪在基质中的比重达到60%时,繁育成活率达93. 4%,[1]株高31cm,根长2. 79 cm。【结论】蚯蚓粪对凌云白毫茶扦插苗繁育效果极为显著,从生物效能和经济效用上考量,黄泥:蚯蚓粪的重量比4∶6的基质是凌云白毫茶扦插苗繁育的适宜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粪 凌云白毫茶 扦插苗 繁育 效果
下载PDF
‘凌云白毫茶’制茶的红外光谱差异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小虎 王睿 +2 位作者 叶靖平 覃福方 周礼芹 《茶叶通讯》 2022年第3期336-341,共6页
茶树品种‘凌云白毫茶’可用于加工红茶、绿茶、黑茶、黄茶、白茶、青茶等六大茶类产品,但其加工的茶产品内含物差异并未被报道。野生‘凌云白毫茶’茶树濒临灭绝,对其加工茶产品进行光谱分析,可为‘凌云白毫茶’品种的推广利用等提供... 茶树品种‘凌云白毫茶’可用于加工红茶、绿茶、黑茶、黄茶、白茶、青茶等六大茶类产品,但其加工的茶产品内含物差异并未被报道。野生‘凌云白毫茶’茶树濒临灭绝,对其加工茶产品进行光谱分析,可为‘凌云白毫茶’品种的推广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凌云白毫茶’加工的红茶、绿茶、黑茶、黄茶、白茶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2200 cm^(-1)~ 1680 cm^(-1)及800 cm^(-1)~ 500 cm^(-1)波数范围内,不同茶类产品的吸收峰的强度、具体位置以及形状不同。对‘凌云白毫茶’鲜叶及其制成的五种茶类产品的1800 cm^(-1)~ 900 cm^(-1)波长范围内的红外光谱图一阶导数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可有效根据关键成分将其区分鉴别。‘凌云白毫茶’加工的绿茶和白茶保留了更多的原来生茶(鲜叶)的品性,而黄茶则改变了更多的原来生茶的品性。鲜叶经加工处理后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特别是红茶和黄茶含有更多的多糖与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云白毫茶’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茶叶 PCA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傅里叶红外光谱鉴定区分凌云白毫古茶树鲜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小虎 贺愉岚 +1 位作者 朱绮霞 周礼芹 《中国茶叶》 2023年第2期30-35,共6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广西野生和栽培的凌云白毫茶鲜叶样品在400~4 000 cm^(-1)范围内进行分析,得到了相应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结果表明,野生和栽培的凌云白毫茶鲜叶在3 373 cm^(-1)、2 918 cm^(-1)以及指纹区处吸收峰的峰位置...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广西野生和栽培的凌云白毫茶鲜叶样品在400~4 000 cm^(-1)范围内进行分析,得到了相应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结果表明,野生和栽培的凌云白毫茶鲜叶在3 373 cm^(-1)、2 918 cm^(-1)以及指纹区处吸收峰的峰位置或形状或吸收峰大小方面出现差异,故可以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实现野生和栽培的凌云白毫茶鲜叶的鉴别。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以及聚类分析法对鲜叶样品进行分析,可将不同地域的鲜叶进行分类,从而快速准确地应用于古茶树鲜叶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云白毫鲜叶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主成分分析法 聚类分析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