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形冷屏下长线列器件光敏元立体角的变化趋势及其成像仿真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忆锋 范乃华 庄继胜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31-633,共3页
给出了圆形冷屏限制下长线列器件光敏元立体角的数学模型。以288×4器件为例,计算了光敏元立体角的变化趋势。将这些立体角的相对值投影到0~255的整数值范围,可以得到一张伪灰度图,该图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反映理想情况下器件的成像... 给出了圆形冷屏限制下长线列器件光敏元立体角的数学模型。以288×4器件为例,计算了光敏元立体角的变化趋势。将这些立体角的相对值投影到0~255的整数值范围,可以得到一张伪灰度图,该图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反映理想情况下器件的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列器件 立体角 红外成像系统 成像仿真
下载PDF
SiGe BiCMOS线性器件脉冲激光单粒子瞬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安恒 张晨光 +3 位作者 杨生胜 薛玉雄 王光毅 王俊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9-155,共7页
验证SiGe BiCMOS工艺线性器件的单粒子瞬态(Single Event Transient, SET)效应敏感性,选取典型运算放大器THS4304和稳压器TPS760进行了脉冲激光试验研究。试验中,通过能量逐渐逼近方法确定了其诱发SET效应的激光阈值能量,并通过逐点扫... 验证SiGe BiCMOS工艺线性器件的单粒子瞬态(Single Event Transient, SET)效应敏感性,选取典型运算放大器THS4304和稳压器TPS760进行了脉冲激光试验研究。试验中,通过能量逐渐逼近方法确定了其诱发SET效应的激光阈值能量,并通过逐点扫描的办法分析了器件内部单粒子效应敏感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脉冲激光能量与SET脉冲的相互关系,获得了单粒子效应截面,为SiGe BiCMOS工艺器件在卫星电子系统的筛选应用以及抗辐射加固设计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E BICMOS 线性器件 单粒子效应 单粒子瞬态 脉冲激光
下载PDF
新型精密线性光耦器件在IGBT逆变焊机中的应用
3
作者 代彦锦 《电焊机》 1999年第3期9-12,共4页
介绍了新型精密线性光耦器件TIL300的工作原理、特点、参数及应用范围,同时给出了在IGBT逆变焊机中的实际应用电路。
关键词 IGBT 逆变焊机 线性光耦器件 焊接
下载PDF
一种示波器测量时延的方法及测量结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勇 黄凯冬 尹仲琪 《电讯技术》 2008年第8期105-107,共3页
介绍了用示波器进行线性器件和调制器时延测试的方法。通过大量实验和分析,发现影响示波器测量准确度的各种原因,提出提高线性器件测试准确度的解决方法,同时解决了BPSK调制器调制端到输出端时延的准确测试;最后给出了用示波器进行不同... 介绍了用示波器进行线性器件和调制器时延测试的方法。通过大量实验和分析,发现影响示波器测量准确度的各种原因,提出提高线性器件测试准确度的解决方法,同时解决了BPSK调制器调制端到输出端时延的准确测试;最后给出了用示波器进行不同被测件时延测试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器件 BPSK调制器 时延测量 不确定分析
下载PDF
PCL压缩机焊接机壳专用线性预热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5
作者 郝建国 《风机技术》 2015年第5期53-55,共3页
长输管线压缩机是我国西气东输重大项目工程中为天然气输气管道供给动力的重要核心设备装置,焊接机壳是该压缩机的重要定子部件。本文详细阐述了PCL压缩机筒形焊接机壳的专用线性预热装置的开发研制以及实际应用,为该类压缩机机壳进出... 长输管线压缩机是我国西气东输重大项目工程中为天然气输气管道供给动力的重要核心设备装置,焊接机壳是该压缩机的重要定子部件。本文详细阐述了PCL压缩机筒形焊接机壳的专用线性预热装置的开发研制以及实际应用,为该类压缩机机壳进出风筒与筒体的相贯焊缝均匀预热要求提供强力的设备保障,降低了焊接裂纹的产生几率,提高了相贯焊缝的焊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出风筒 相贯焊缝 线性装置 均匀预热 超声波探伤
下载PDF
电调天线设备嵌入式AISG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文生 吕燚 +1 位作者 罗仁泽 邓春健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5-120,共6页
针对移动通信网络对于远程控制单元(RCU)、塔顶放大器(TMA)等电调天线设备(ALD)远程监控要求,讨论了ALD设备嵌入式AISG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开发的AISG协议栈完整实现了AISG2.0要求,保证ALD设备能够与任何符合AISG2.0的电调天线控... 针对移动通信网络对于远程控制单元(RCU)、塔顶放大器(TMA)等电调天线设备(ALD)远程监控要求,讨论了ALD设备嵌入式AISG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开发的AISG协议栈完整实现了AISG2.0要求,保证ALD设备能够与任何符合AISG2.0的电调天线控制系统或基站系统兼容和互操作。协议栈采用层次化、模块化的体系结构,对于不同类型的ALD设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扩展性,对于不同的硬件平台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调天线设备 远程控制单元 塔顶放大器 AISG 嵌入式协议栈
下载PDF
基于SiC MOSFET非线性电容CGD的Matlab电路仿真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杜星 王翠霞 +3 位作者 余有灵 吴江枫 刘坤 李思思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52,73,共5页
基于Matlab和Simulink,提出了一种针对非线性器件的建模方法。以CREE公司的型号为C2M0080120D的SiC MOSFET为例,对其非线性电容CGD进行等效电路建模,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使原本在Simulink中不易实现的功率器件的非线性电容特性得以表征... 基于Matlab和Simulink,提出了一种针对非线性器件的建模方法。以CREE公司的型号为C2M0080120D的SiC MOSFET为例,对其非线性电容CGD进行等效电路建模,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使原本在Simulink中不易实现的功率器件的非线性电容特性得以表征,将该模型的特性与datasheet进行对比,模型精度达到97.44%,证明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 SIMULINK SIC MOSFET 非线性器件 等效电路模型 曲线拟合 仿真模型 建模
下载PDF
电大腔中非线性器件响应统计规律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李彬 赵远 +2 位作者 曹张帅 赵翔 闫丽萍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62-1266,共5页
通过实验研究了带有模式搅拌器电大腔体模拟的混响室测量环境中电场模值以及腔内通过场线耦合激发的线性器件和非线性器件功率响应的统计规律,获得了不同输入功率时,空腔内电场总场模值,线性/非线性器件归一化功率响应的概率密度函数.... 通过实验研究了带有模式搅拌器电大腔体模拟的混响室测量环境中电场模值以及腔内通过场线耦合激发的线性器件和非线性器件功率响应的统计规律,获得了不同输入功率时,空腔内电场总场模值,线性/非线性器件归一化功率响应的概率密度函数.结果显示不同输入功率对应的空腔电场模值和线性器件的归一化功率值各自满足的统计规律基本相同.而非线性器件输出功率中谐波功率的统计规律随输入功率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这些统计规律对于复杂电磁环境下电子系统的电磁效应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大腔 模式搅拌 统计规律 非线性器件
原文传递
基于线阵CCD的高精度位置检测 被引量:33
9
作者 骆文博 王广志 +2 位作者 丁海曙 秦志军 吴剑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139-1143,共5页
为对大范围内运动的物体进行精确定位 ,该文描述了一种使用线阵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进行空间位置检测的方法。首先阐明物像空间的坐标关系 ,在传统摄像机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了包括成像误差在内的一维摄像机修正模型。通过先进... 为对大范围内运动的物体进行精确定位 ,该文描述了一种使用线阵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进行空间位置检测的方法。首先阐明物像空间的坐标关系 ,在传统摄像机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了包括成像误差在内的一维摄像机修正模型。通过先进行成像误差矫正再进行系统标定的两步法完成对系统的校准。实际测试表明 ,系统定位精度可达 1‰。该方法中 ,成像误差矫正方法适用性广 ,两步校准法物理意义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检测 线阵摄像机修正模型 线阵CCD 摄像机校准 直接线性变换 射电天文望远镜 三维检测
原文传递
内镜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10
作者 刘彦国 王俊 +6 位作者 李运 刘军 李剑锋 姜冠潮 赵辉 杨帆 卜梁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探讨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内镜用直线切割缝合器的应用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9月至2008年1月连续完成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60例,其中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59.8岁。肺良性病变8例,原发性肺癌及其他肺恶性... 目的探讨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内镜用直线切割缝合器的应用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9月至2008年1月连续完成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60例,其中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59.8岁。肺良性病变8例,原发性肺癌及其他肺恶性肿瘤52例。手术在全身麻醉双腔气管内插管、全胸腔镜下完成,其中行右肺上叶切除术12例,中叶切除术10例,下叶切除术14例;左肺上叶切除术8例,下叶切除术16例。术中肺血管、支气管以及叶间裂的处理均使用内镜用直线切割缝合器。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因淋巴结致密粘连中转开胸1例(1.67%),无术中大出血、术后活动性出血、持续漏气、支气管胸膜瘘和严重金属异物反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全组共完成内镜用直线切割缝合器钉合切割操作381次,平均6.35次/例,其中肺动脉钉合124次(2.06次/例),肺静脉钉合66次(1.10次/例),支气管钉合60次,叶间裂钉合131次。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8个月,平均随访11.3个月,无1例患者发生迟发性出血、支气管胸膜瘘、胸腔感染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内镜用直线切割缝合器的使用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主要难点之一,遵循一定原则的精细操作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肺叶切除术 直线切割缝合器 器械 外科
下载PDF
基于CCD的两轮自平衡智能车系统设计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俊 许林 +2 位作者 岳东 李德亮 王悦 《信息技术》 2013年第8期179-182,185,共5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线阵CCD图像传感器的两轮自平衡循迹智能车系统设计与开发。系统基于第八届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准则,通过陀螺仪与加速度计测量智能车姿态进行反馈调节实现动态自平衡和速度调节,并根据CCD获取的赛道信息控制智能车转向实... 介绍了一种基于线阵CCD图像传感器的两轮自平衡循迹智能车系统设计与开发。系统基于第八届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准则,通过陀螺仪与加速度计测量智能车姿态进行反馈调节实现动态自平衡和速度调节,并根据CCD获取的赛道信息控制智能车转向实现自动循迹。系统在控制算法上采用了增量式数字PID控制,使系统更加稳定,改善了系统鲁棒性,最终实现了智能车动态自平衡和自动循迹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平衡 线阵CCD 循迹 PID 智能车
下载PDF
基于线阵CCD的大视场高精度三维实时定位系统 被引量:9
12
作者 秦志军 王广志 +2 位作者 骆文博 丁海曙 南仁东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39-42,48,共5页
研究应用于大型射电天文望远镜 FAST(five hun-dred 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预研项目模型检测的大视场、高精度三维实时定位系统。系统采用光电直接位置检测技术 ,利用 3个一维线阵电荷耦合装置 (CCD)传感器的摄像系... 研究应用于大型射电天文望远镜 FAST(five hun-dred 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预研项目模型检测的大视场、高精度三维实时定位系统。系统采用光电直接位置检测技术 ,利用 3个一维线阵电荷耦合装置 (CCD)传感器的摄像系统 ,检测空间三维标志点的实时运动位置。为满足大视场的要求 ,设计了由复合柱面透镜组成的成像透镜系统。在由一维 CCD传感器的检测信号重建空间三维位置过程中 ,构造了基于 7系数直接线性变换 (DL T)的改进的解算方法。通过镜头对平面点阵的成像测试研究 ,完成了光学镜头的畸变的校准 ,并在上述校准算法基础上完成了整个摄像系统的标定。测试结果表明 ,系统可同时满足大视场和高精度的检测要求 ,各项关键技术指标均优于传统的面阵相机位置检测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耦合装置(CCD) 位置传感器 柱面镜 直接线性变换(DLT)
原文传递
DG4型0.08mm薄带硅钢磁芯的脉冲磁化特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凤举 邱爱慈 +2 位作者 曾江涛 邱毓昌 尹佳辉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2年第3期17-20,共4页
本文对高功率直线型脉冲变压器常用的一种 0 0 8mm薄带DG4型硅钢片绕制的环形磁芯的脉冲磁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在周期为百微秒量级欠阻尼振荡激磁电流作用下 ,磁芯磁滞回线基本与工频电流激磁时相同 ,而周期在微秒量级... 本文对高功率直线型脉冲变压器常用的一种 0 0 8mm薄带DG4型硅钢片绕制的环形磁芯的脉冲磁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在周期为百微秒量级欠阻尼振荡激磁电流作用下 ,磁芯磁滞回线基本与工频电流激磁时相同 ,而周期在微秒量级欠阻尼振荡激磁电流作用下 ,磁芯在激磁电流第一个脉冲磁化达到饱和后 ,当激磁电流反向时 ,磁芯不能随之反向磁化 ,而是一直处于饱和状态 ,失去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G4型0.08mm薄带 硅钢磁芯 脉冲磁化特性 高功率直线型脉冲变压器
下载PDF
直线切割缝合器引导管在全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卫兵 陈亮 +2 位作者 朱全 张石江 邵永丰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38-641,共4页
目的探讨在全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中引导管辅助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的应用方法,以提高操控直线切割缝合器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178例、肺良性病变26例患... 目的探讨在全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中引导管辅助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的应用方法,以提高操控直线切割缝合器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178例、肺良性病变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5例,女119例;年龄(62±11)岁。行肺叶切除术172例,肺段切除术32例。术中用我们自主设计的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引导管引导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切闭肺动脉、肺静脉、叶间裂和支气管,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因淋巴结致密粘连而中转开胸3例(1.47%),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无血管损伤,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围手术期无死亡。肺叶切除术中切闭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肺叶间裂引导管使用比率分别为95.6%(303/317)、66.9%(115/172)、22.7%(39/172)、78.5%(255/325)。肺段切除术中切闭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和肺叶间裂引导管使用比率分别为94.4%(34/36)、77.3%(17/22)、25.0%(8/32)、33.1%(45/136)。肺叶切除术中共使用钉仓986枚,平均5.7枚/例,手术时间(192.5±54.0)min,术中出血量(118.1±104.1)ml;肺段切除术中共使用钉仓226枚,平均7.1枚/例,手术时间(193.7±37.4)min,术中出血量(60.9±78.0)ml。结论使用引导管可降低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的操作难度,缩短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提高使用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的安全性、便利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叶切除 肺段切除 直线切割缝合器引导管
原文传递
光电设备的三维减振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洪阳 孟庆祎 宋田 《光电技术应用》 2011年第4期1-3,7,共4页
分析了振动对光电设备的影响,针对光电设备中光学装置的减振设计,提出了三维减振设计构想。设计了一套既有隔振缓冲能力,同时也具备抑制角振动功能的三维减振系统。对三维减振系统的抗振动设计和抗冲击设计进行了分析计算,并通过台架试... 分析了振动对光电设备的影响,针对光电设备中光学装置的减振设计,提出了三维减振设计构想。设计了一套既有隔振缓冲能力,同时也具备抑制角振动功能的三维减振系统。对三维减振系统的抗振动设计和抗冲击设计进行了分析计算,并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减振特性,能够满足光电设备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减振系统 传递率-频率关系曲线 隔振缓冲装置 线位移装置
下载PDF
中子辐照导致线阵电荷耦合器件电荷转移效率退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肖志刚 唐本奇 +4 位作者 李君利 张勇 刘敏波 王祖军 黄绍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7-120,共4页
利用TRIGA型脉冲反应堆提供的快中子,对线阵电荷耦合器件进行中子辐照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1012-1013cm-2中子注量范围内,该器件的电荷转移效率(CTE)随辐照中子注量的增加而线性下降;电荷转移效率的下降与电荷包在沟道中的转移时... 利用TRIGA型脉冲反应堆提供的快中子,对线阵电荷耦合器件进行中子辐照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1012-1013cm-2中子注量范围内,该器件的电荷转移效率(CTE)随辐照中子注量的增加而线性下降;电荷转移效率的下降与电荷包在沟道中的转移时间及转移电荷包的电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电荷耦合器件 中子辐照 电荷转移效率
下载PDF
基于主频预估的波浪发电系统自适应滑模控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海峰 杨俊华 +1 位作者 沈辉 黄宝洲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4-99,共6页
为提高波浪发电装置的输出功率,提出基于主频预估的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案。通过分析点吸收式直线波浪发电系统和海浪高度场,搭建系统仿真模型。应用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预估波浪激励力主频频率,进而利用功率优化模块寻求最优负载。为保证... 为提高波浪发电装置的输出功率,提出基于主频预估的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案。通过分析点吸收式直线波浪发电系统和海浪高度场,搭建系统仿真模型。应用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预估波浪激励力主频频率,进而利用功率优化模块寻求最优负载。为保证系统跟踪性能,在分数阶滑模控制器中引入具有扰动补偿的自适应控制律,动态估计系统扰动,减少滑模切换增益,利用李氏稳定判据验证系统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案可有效改善跟踪效果,提高装置输出功率,系统鲁棒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吸收式直线发电装置 无迹卡尔曼滤波 自适应滑模控制
下载PDF
一种航天线性分离装置装药量可靠性设计及可靠性评定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范新中 苏晗 +1 位作者 杨小龙 朱广生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65,共3页
针对线性分离装置设计药量的确定及其可靠性评定,提出一种工程方法,可以简便地确定分离装置在指定可靠性指标下的设计装药量及装置的可靠性评定,大大节省试验件数量,节约成本和研制周期,在工程研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线性分离装置 药量设计 可靠性评定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直驱式AMT无传感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强 李波 +2 位作者 李玉娇 葛文庆 谭草 《微电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61,共6页
为提高直驱式AMT的结构紧凑性,降低制造成本,研究了一类基于电磁直线驱动装置的无传感控制技术。阐述了基于电磁直线驱动装置的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针对其运动过程呈现强非线性特点,建立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位移预测仿真模型。以电磁直... 为提高直驱式AMT的结构紧凑性,降低制造成本,研究了一类基于电磁直线驱动装置的无传感控制技术。阐述了基于电磁直线驱动装置的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针对其运动过程呈现强非线性特点,建立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位移预测仿真模型。以电磁直线驱动装置的电流、电压、输入轴的转速作为网络的输入特征,经过预测得到电磁直线驱动装置动子位移。预测位移值作为控制策略的参考,实现对直驱式AMT的换挡控制。使用直驱式AMT换挡试验台架完成换挡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转动惯量0.04 kg·m^2,转速差400r/min的工况下,RBF神经网络预测精确度为93.8%,RMSE为97,MAPE为0.42%,可顺利实现换挡。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无传感控制技术可应用于复杂直线运动的位移预测,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直线驱动装置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RBF神经网络 直驱式AMT
下载PDF
融合磁势矢模型和等效面电流模型的电磁直线驱动装置解析建模方法
20
作者 李波 江金昊 +3 位作者 葛文庆 王赓 谭草 陆佳瑜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61-270,共10页
为进一步提高动圈式电磁直线驱动装置电磁场解析模型求解精度,提出研究此类电磁驱动装置的混合解析建模方法。采用磁势矢模型与等效面电流模型相融合的混合解析模型研究了驱动装置的电磁特性,引入径向磁通密度修正系数对单一磁势矢模型... 为进一步提高动圈式电磁直线驱动装置电磁场解析模型求解精度,提出研究此类电磁驱动装置的混合解析建模方法。采用磁势矢模型与等效面电流模型相融合的混合解析模型研究了驱动装置的电磁特性,引入径向磁通密度修正系数对单一磁势矢模型进行修正,结合动圈式电磁直线驱动装置电磁场边界条件建立较为精确的驱动装置电磁特性数学模型,并最终得到气隙处磁场的分布规律以及电磁力-行程函数。有限元仿真及试验的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磁势矢模型,混合模型具有更高的求解精度,修正前后电磁力最大求解误差分别为6.9%及2.8%,相对误差下降了4.1%,证明了该修正方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与解析模型结果的误差小于2.5%,验证了解析模型的正确性与精确性。该方法为实现电磁直线驱动装置的模块化设计和无位移传感器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丰富和发展全电集成动力系统控制方法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直线驱动装置 混合解析模型 磁势矢模型 等效面电流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