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临床诊疗中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被引量:6
1
作者 赵玉峰 《创伤外科杂志》 2020年第7期481-485,共5页
四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在临床上较常见,是骨科医师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深入讨论了四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的常用分类方法、诊断策略和技术,临床治疗中的清创、死腔处理、骨稳定性重建、软组织缺损修复和骨缺损重建等问题,并对如... 四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在临床上较常见,是骨科医师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深入讨论了四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的常用分类方法、诊断策略和技术,临床治疗中的清创、死腔处理、骨稳定性重建、软组织缺损修复和骨缺损重建等问题,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长骨创伤 骨髓炎 诊疗
下载PDF
四肢骨干创伤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郑泓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13期82-8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四肢骨干创伤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治疗效果。方法2019年4月—2020年7月随机选择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四肢创伤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手术方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50例...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四肢骨干创伤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治疗效果。方法2019年4月—2020年7月随机选择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四肢创伤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手术方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通过外固定支架术式展开治疗,观察组通过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式展开治疗,最终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可发现,观察组患者具有更高的骨折恢复优良率;较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低(P<0.05)。结论在临床中,利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是治疗四肢创伤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能够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避免不良情况对患者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干创伤 开放性 粉碎性 外固定支架术 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方法
下载PDF
外固定架治疗青藏高原地区四肢骨创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分析
3
作者 樊世龙 《智慧健康》 2020年第28期20-22,共3页
目的针对四肢骨创伤患者,研究分析外固定架治疗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总计78例四肢骨创伤患者为对象,随机抽取以每组39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实施传统内固定治疗针对对照组,外固定架治疗针... 目的针对四肢骨创伤患者,研究分析外固定架治疗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总计78例四肢骨创伤患者为对象,随机抽取以每组39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实施传统内固定治疗针对对照组,外固定架治疗针对观察组,将两组的临床指标、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做比较分析,评价外固定架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的临床指标(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日)中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距有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疗效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7.44%)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05%),差距有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出现术后感染患者1例,关节僵硬患者1例,不愈合患者1例;对照组治疗后出现术后感染患者3例,关节僵硬患者2例,皮肤坏死患者2例,不愈合患者4例。两组的并发症情况中观察组(总发生率7.69%)明显低于对照组(总发生率28.21%),差距有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能提高四肢骨创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了多发伤危重症合并四肢骨创伤患者的救治率,符合损伤控制理论,加快身体机能的恢复,提高了开放性粉碎性四肢骨创伤的骨折愈合率,同时减少了并发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地区 外固定架治疗 四肢骨创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准 陈宁 《系统医学》 2020年第8期86-88,共3页
目的分析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017年8月—2019年1月该院骨科收治的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从中选择98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奇偶数法随机分组,各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 目的分析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017年8月—2019年1月该院骨科收治的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从中选择98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奇偶数法随机分组,各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肢体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肢体功能评分(89.27±1.73)分高于对照组(72.59±1.68)分,VAS疼痛评分(2.26±0.36)分低于对照组(4.07±0.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1、4.143,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3.42±0.52)个月比对照组(7.83±0.62)个月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8,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4%)低于对照组18.37%、治疗总有效率(95.91%)高于对照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3、5.339,P<0.05)。结论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患者术后疼痛感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且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更快,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 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 肢体功能 疼痛程度
下载PDF
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光博 刘淑珍 +1 位作者 颜文萍 王建国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445-447,共3页
目的讨论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应用于四肢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20年5月~2022年5月,随机选取四肢骨创伤骨折患者76例。对照组38例,采取石膏外固定术。试验组38例,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评析各组应用效果。结果术后,试验组手术效... 目的讨论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应用于四肢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20年5月~2022年5月,随机选取四肢骨创伤骨折患者76例。对照组38例,采取石膏外固定术。试验组38例,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评析各组应用效果。结果术后,试验组手术效果、手术相关指标、运动功能、疼痛程度、ADL评分、生活质量等,均更为优异,P<0.05。结论四肢骨创伤骨折治疗中,以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为方案,对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提高其患肢功能,减轻其术后疼痛感,促进其生活质量提升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创伤骨折 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 石膏内固定术
原文传递
髓内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邓颖全 《智慧健康》 2022年第7期45-47,51,共4页
目的研究治疗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过程中应用髓内钉内固定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50例(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采用随机方式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25例,应用钢板内固定技术展开治疗)与观察组(25例,应... 目的研究治疗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过程中应用髓内钉内固定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50例(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采用随机方式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25例,应用钢板内固定技术展开治疗)与观察组(25例,应用髓内钉内固定技术展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天数等指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8.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6.00%(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期间,应用髓内钉内固定技术效果理想,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备较高的推广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内固定技术 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以PDCA循环模式为框架的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下肢骨创伤患者对疼痛管理及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琼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18期169-170,共2页
目的研究以PDCA循环模式为基本框架,对下肢骨创伤患者实施质量持续改进的护理干预,对其疼痛管理和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下肢骨创伤患者中抽选86例纳入该次实验,利用双盲法将这86例患者分为传统组(43例)和... 目的研究以PDCA循环模式为基本框架,对下肢骨创伤患者实施质量持续改进的护理干预,对其疼痛管理和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下肢骨创伤患者中抽选86例纳入该次实验,利用双盲法将这86例患者分为传统组(43例)和改进组(43例),对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对改进组患者则以传统护理为基础,以PDCA循环模式为基本框架,实施质量持续改进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案下患者的疼痛情况和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护理前,组间疼痛、屈曲、行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疼痛、屈曲、行走评分均改善,但改进组疼痛评分低于传统组,屈曲、行走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传统护理为基础,以PDCA循环模式为基本框架,对下肢骨创伤患者实施质量持续改进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缓解疼痛,并可促进患者躯体功能尽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质量持续改进 下肢骨创伤 疼痛管理 功能康复
原文传递
视频功能锻炼结合阶段式康复护理对下肢骨创伤手术后患者关节活动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魏丽 康改娟 高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7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视频功能锻炼结合阶段式康复护理对下肢骨创伤手术后患者关节活动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下肢骨创伤手术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 目的探讨视频功能锻炼结合阶段式康复护理对下肢骨创伤手术后患者关节活动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下肢骨创伤手术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视频功能锻炼结合阶段式康复护理),各55例。比较两组的关节活动功能、膝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物质功能、运动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功能锻炼结合阶段式康复护理应用于下肢骨创伤手术后患者的护理中,有助于提高其关节活动功能,减轻疼痛程度,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功能锻炼 阶段式康复护理 下肢骨创伤手术 关节活动功能
下载PDF
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严章强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0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安顺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 目的:探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安顺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实施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程度、生活自理能力、运动功能及康复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基础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引流量、功能康复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缩短整体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 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 并发症 运功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