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ee New Cucurbitacins from Hemsleya lijiangensis 被引量:2
1
作者 Ming Hua CHIU Juan GAO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89-392,共4页
Three new cucurbitacin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BuOH extract of the rhizomes of Hemsleya lijiangensis.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as 23, 24 -dihydro cucurbitacin F-16, 25-diacetate(1), 23, 24-dihydro cucurbitaci... Three new cucurbitacin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BuOH extract of the rhizomes of Hemsleya lijiangensis.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as 23, 24 -dihydro cucurbitacin F-16, 25-diacetate(1), 23, 24-dihydro cucurbitacin F-16, 25-diacetate-2-O-β-D glucopyranoside (2), 23, 24-dihydro-cucurbitacin F-16-acetate(3), respectively; by spectral analy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sleya lijiangensis CUCURBITACEAE Hemslecins D E F.
下载PDF
雪菊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恩乾 张枝润 +5 位作者 邓媛元 周琳 和爱军 李忠荣 张弢 邱明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6-709,607,共5页
采用微波提取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与计算机检索联用技术,对雪菊挥发油的化学组分进行分析和鉴定。从该挥发油中检测出54个峰,确定了其中的43个化合物,其含量占全油的88.28%,主要成分为(1R)-右旋樟脑(3.68%)、大根香叶烯(4.63%)、二十... 采用微波提取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与计算机检索联用技术,对雪菊挥发油的化学组分进行分析和鉴定。从该挥发油中检测出54个峰,确定了其中的43个化合物,其含量占全油的88.28%,主要成分为(1R)-右旋樟脑(3.68%)、大根香叶烯(4.63%)、二十烷(5.20%)、2-乙基-4-甲基咪唑(8.32%)、(2R-cis)-1,2,3,4,4a,5,6,7-八氢-α,α,4,8-四甲基-2-萘甲醇(18.30%)、等。采用微波提取方法具有时间短、提取率高等优点;首次系统分析了雪菊中挥发油的组成和相对含量,为其质量评价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菊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GC-MS)
下载PDF
丽江云杉种子大痣小蜂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潘涌智 阿兰.罗阔斯 +1 位作者 李维刚 张珍英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18-120,共3页
丽江云杉种子大痣小蜂(MegastigmuslikiangensisRoquesetSun)属长尾小蜂科(Torymidae)大痣小蜂属(Megastigmus),是云南省西北部地区丽江云杉的主要种实害虫,此害虫在云... 丽江云杉种子大痣小蜂(MegastigmuslikiangensisRoquesetSun)属长尾小蜂科(Torymidae)大痣小蜂属(Megastigmus),是云南省西北部地区丽江云杉的主要种实害虫,此害虫在云南省丽江地区1年完成1个世代,主要以末龄幼虫在种子内越冬,每粒种子内只有1条幼虫,幼虫一生仅食1粒种子,无转移危害习性.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幼虫取食云杉种子,并在种子内化蛹,成虫羽化时咬破种皮飞出.文中还报道了丽江云杉种子大痣小蜂的形态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提出了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云杉 种子 大痣小蜂 生物学特性 防治措施
下载PDF
两种报春苣苔属(苦苣苔科)植物传粉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黄石连 王鸥文 温放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69,共6页
以原产于广西阳朔的漓江报春苣苔(Primulina lijiangensis)和心叶报春苣苔(P.cordata)2种报春苣苔属植物为试材,从开花生物学、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花粉/胚珠(P/O)比率、访花昆虫种类和访花行为、杂交指数(OCI)以及繁育系统等方面对... 以原产于广西阳朔的漓江报春苣苔(Primulina lijiangensis)和心叶报春苣苔(P.cordata)2种报春苣苔属植物为试材,从开花生物学、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花粉/胚珠(P/O)比率、访花昆虫种类和访花行为、杂交指数(OCI)以及繁育系统等方面对2种报春苣苔属植物的传粉生物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报春苣苔属植物花期长度相近,均约45d,心叶报春苣苔开花较早;前者单花周期短,花小,每花序花多,开花式样大;后者单花周期相对较长,花大,每花序花少,开花式样小;花粉/胚珠比率(P/O)分别为290.85±5.34和331.76±13.08;二者均为雌雄异熟(雄蕊先熟),柱头和花药存在空间隔离,可以避免自花传粉,但自交亲和,需要依靠传粉媒介完成异花传粉或自花传粉,传粉者黄纹无刺蜂(Trigona ventralis)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相同的传粉者在不同的物种中表现出不同的传粉行为;二者OCI指数均≥4,为异交型,自交亲和,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自然授粉结实率均低于人工授粉结实率,前者自然结实率高于后者自然结实率,二者自然结实率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育系统 传粉生物学 漓江报春苣苔 心叶报春苣苔
原文传递
5种针叶树球果所含挥发性物质与丽江球果花蝇危害关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磊 潘勇智 +2 位作者 薛辉 普罗 侯伟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1期95-97,113,共4页
采用XAD2吸附法和GC/MS法,对喜马拉雅落叶松、华山松、小果垂枝柏、丽江云杉和滇柏球果中所含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其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从喜马拉雅落叶松球果中共检测到7种挥发性物质,并以α-蒎烯、月桂烯、柠檬烯3种化合物为优势组分... 采用XAD2吸附法和GC/MS法,对喜马拉雅落叶松、华山松、小果垂枝柏、丽江云杉和滇柏球果中所含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其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从喜马拉雅落叶松球果中共检测到7种挥发性物质,并以α-蒎烯、月桂烯、柠檬烯3种化合物为优势组分,其中月桂烯含量较高,且该成分在其他4种针叶树球果所含挥发性物质中检测到的含量极少或未检测到。由此推测,在丽江球果花蝇选择寄主植物及其危害球果时,喜马拉雅落叶松球果中所含的大量月桂烯挥发性物质对该虫起到引诱作用,而异油松烯和高含量的柠檬烯、香桧烯对该虫起到趋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叶树球果 挥发性物质 丽江球果花蝇 引诱作用 趋避作用
下载PDF
袋衣属二新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健斌 《真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7-110,共4页
本文报道袋衣属中两个新种,即亚霜袋衣(Hypogymnia subpruino Chen)和丽江袋衣(Hypogymnia lijiangensis Chen),并从形态和化学相结合比较了新种与其近似种的异同。
关键词 袋衣属 亚霜袋衣 丽江袋衣 新种
原文传递
云南3种远志属植物糖酯含量测定 被引量:2
7
作者 余小红 黄艳杰 +3 位作者 周凌云 王军民 陈星建 华燕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4-197,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云南小远志、丽江远志、西南远志3种远志属植物的根,以及全草中3,6'-二芥子酰基蔗糖、tenuifoliside C、3'-E-3,4,5-三甲氧基肉桂酰基-6-苯基蔗糖3种糖酯类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3种远志属植物中3个糖酯类成... 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云南小远志、丽江远志、西南远志3种远志属植物的根,以及全草中3,6'-二芥子酰基蔗糖、tenuifoliside C、3'-E-3,4,5-三甲氧基肉桂酰基-6-苯基蔗糖3种糖酯类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3种远志属植物中3个糖酯类成分在根中含量均较全草高,其中3,6'-二芥子酰基蔗糖作为中药远志质量控制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在小远志及丽江远志根中含量分别为8.32、6.52 mg/g,高于药材规定的5 mg/g;本研究结果为远志属植物的药用价值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酯类化合物 小远志 丽江远志 西南远志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下载PDF
新种漓江猕猴桃
8
作者 梁畴芬 陆益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1-23,共3页
大型落叶攀援藤本。幼枝密被淡黄褐色星状短绒毛,尤于枝顶端为甚;二至多年生的枝条毛渐脱落,最后秃净,红褐色至黑褐色,皮孔长圆形,显著;髓心白色至淡褐色,片层状。叶纸质,倒阔卵形至倒卵形或阔卵形,长4.5—12cm,宽4—12.5cm,先端短渐尖... 大型落叶攀援藤本。幼枝密被淡黄褐色星状短绒毛,尤于枝顶端为甚;二至多年生的枝条毛渐脱落,最后秃净,红褐色至黑褐色,皮孔长圆形,显著;髓心白色至淡褐色,片层状。叶纸质,倒阔卵形至倒卵形或阔卵形,长4.5—12cm,宽4—12.5cm,先端短渐尖或急尖,极少截平并中间凹入,基部心形,边缘具硬质小齿,幼叶腹面被稀薄的星状短绒毛,背面密被淡白色星状短绒毛,老叶两面毛渐脱落,叶脉显著,在背面突起,侧脉6—9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漓江猕猴桃 新种
下载PDF
丽江大树蜂幼虫空间分布型研究
9
作者 成定宽 潘涌智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65-67,共3页
应用多个聚集度指标和Iwao、Taylor等回归分析方法,对丽江大树蜂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用B lackith提出的“聚集均数”法对聚集原因的分析表明:丽江大树蜂幼虫的聚集现象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在回... 应用多个聚集度指标和Iwao、Taylor等回归分析方法,对丽江大树蜂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用B lackith提出的“聚集均数”法对聚集原因的分析表明:丽江大树蜂幼虫的聚集现象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在回归分析检验中,以兰星平的La-m回归模型拟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大树蜂 空间分布型 聚集度指标 回归分析法
下载PDF
丽江球果花蝇研究 Ⅰ.分布、危害、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
10
作者 沈洪香 潘涌智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68-71,共4页
对丽江球果花蝇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生物学习性进行了记述,并对其分布及危害状况进行了调查.该虫在丽江市及迪庆州1年发生1代,以蛹在枯枝落叶层或土中越冬;成虫于4月中、下旬开始羽化,5月上旬产卵,5月中旬开始孵化;经30 d左右的危害,... 对丽江球果花蝇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生物学习性进行了记述,并对其分布及危害状况进行了调查.该虫在丽江市及迪庆州1年发生1代,以蛹在枯枝落叶层或土中越冬;成虫于4月中、下旬开始羽化,5月上旬产卵,5月中旬开始孵化;经30 d左右的危害,末龄幼虫于6月中旬落地化蛹;该虫以幼虫取食喜马拉雅落叶松幼嫩种鳞及种子,球果被害率为22.65%~78.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球果花蝇 形态特征 危害 生物学特性 喜马拉雅落叶松
下载PDF
中国皱颖草属二新种
11
作者 孙必兴 钱洁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8年第1期33-34,共2页
中国皱颖草属二新种孙必兴1钱洁2(1云南大学生物系,昆明650091)(2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4)TwoNewSpeciesofRhytachne(Gramineae)fromChinaSUNBi... 中国皱颖草属二新种孙必兴1钱洁2(1云南大学生物系,昆明650091)(2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4)TwoNewSpeciesofRhytachne(Gramineae)fromChinaSUNBi-Xin(B.X.Sun)1Q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颖草属 新种 丽江皱颖草 异节皱颖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