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众参与、“双重”商业化与数字时代公共价值的生成与转移——以短视频平台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曾国华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8-117,136,共11页
本研究以短视频平台为例,论述了数字时代公共价值的生成与转移机制。从较长时段的当前史视角来看,数字时代的公共价值,是在媒介技术演进机制、逐利的欲望机器与公众的社会交往机器三者之间的深度关联之后,所形成的大规模公众参与的数字... 本研究以短视频平台为例,论述了数字时代公共价值的生成与转移机制。从较长时段的当前史视角来看,数字时代的公共价值,是在媒介技术演进机制、逐利的欲望机器与公众的社会交往机器三者之间的深度关联之后,所形成的大规模公众参与的数字文化实践中生成的;而它们三者之间的内在张力又使得大规模公众参与的数字文化实践随着技术媒介形式和媒介平台的更迭,不断以块茎式、游牧式的方式生成与转移,从而构成了数字时代不断延伸的公共价值"逃逸线"。在这个过程中,商业化因素对数字平台公共价值兼具构建性和耗散性效应,因而也是数字时代公共价值生成与转移的重要要素,对其复合作用的评价需要超出单纯的拒斥或赞誉这两种常见的态度。本研究通过对数字时代公共价值生成与转移机制的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大规模公众参与的人民性、公共性与社会建构性,从另一个侧面重申了公众参与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公共价值 数字文化 逃逸线 平台
原文传递
后人类视域下《阿凡达:水之道》的游牧主体研究
2
作者 谢天言 杨金才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19-124,共6页
《阿凡达:水之道》建构的具有自主智慧的潘多拉星球生态体系与17世纪哲学家斯宾诺莎提出的一元论相吻合,展现了后人类主义关照下个体与自然融为一体、所有物种之间平等和谐共处的愿景。主人公们的杂合身份使他们超越了先验式的身份框架... 《阿凡达:水之道》建构的具有自主智慧的潘多拉星球生态体系与17世纪哲学家斯宾诺莎提出的一元论相吻合,展现了后人类主义关照下个体与自然融为一体、所有物种之间平等和谐共处的愿景。主人公们的杂合身份使他们超越了先验式的身份框架,成为德勒兹所言说的具有生产性的游牧主体,在遵循逃逸线的生成之路上,成为部落与部落之间,星球与星球之间的纽带。这不仅消解了自笛卡尔以来的二元对立观,还使主角们为星际关系扩展了和平共处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凡达:水之道》 一元论 后人类主义 游牧主体 逃逸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