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闪电特征海拔高度影响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刘海兵 张云峰 李玉塔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2-348,共7页
利用2004—2015年江西省闪电定位系统监测的地闪资料,通过数理统计、线性回归等方法,重点分析不同海拔高度变化对江西闪电特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江西省闪电主要发生在海拔高度0~500m的平原、丘陵(占地总面积7.4×104km^2)和... 利用2004—2015年江西省闪电定位系统监测的地闪资料,通过数理统计、线性回归等方法,重点分析不同海拔高度变化对江西闪电特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江西省闪电主要发生在海拔高度0~500m的平原、丘陵(占地总面积7.4×104km^2)和小起伏山地(总面积6.1×104km^2),占总闪电次数的83.5%,其中91.0%的正闪电发生在这些地区;(2)闪电密度大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而且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其变化率不同。正负闪电平均强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强,且其变化率在各海拔高度区段内不同,正闪电的变化比较明显,负闪电的变化幅度相对正闪电比较小;(3)江西省多雷区所占比例最大,强雷区基本上分布在江西南部,多雷区和强雷区大部分是地处0~500m的平原、丘陵和小起伏山地;在500~2200m的山区里,大部分地区为少雷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尔逊(Pearson)检验 相关性 等值线图 闪电特征 闪电定位系统
下载PDF
2011年11月5日贵州梵净山强雷电特征及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舒国勇 黄红 晏理华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3年第1期65-70,共6页
2011年11月5日贵州东北部梵净山景区出现强雷电天气,导致34名游客遭遇不同程度的雷击伤害。利用闪电定位资料、天气图、雷达卫星资料、高空资料,对这次雷击事故的雷电特征和雷电天气成因的分析结果表明:1)雷击事故发生时,闪电密度不大,... 2011年11月5日贵州东北部梵净山景区出现强雷电天气,导致34名游客遭遇不同程度的雷击伤害。利用闪电定位资料、天气图、雷达卫星资料、高空资料,对这次雷击事故的雷电特征和雷电天气成因的分析结果表明:1)雷击事故发生时,闪电密度不大,但正闪强度高达259 kA,这在铜仁的冬季属于万分之二的小概率事件。2)高山以及山体上的金属物充当了引雷载体,完全石质结构的山体,因防雷设施不健全,强雷电不能扩散,而产生了直接雷击伤人。3)复杂的大气电场产生球形闪电接地后不能顺利放电,发生爆炸,分解成多个球形闪电,四处飞窜伤人。4)500 hPa波动气流与850 hPa弱切变配合,为对流天气产生提供了条件,但高空要素和相关的对流参数量级较小,不具备强对流产生的条件。5)地形辐合(边界层辐合带)叠加在移入的切变系统上,使风场气旋式切变增强,D(散度)值大幅度降低,ζ(涡度)值大幅度增加,垂直上升运动加强,促成了弱对流向强对流演变;同时辐合线附近冷暖空气交替,使得条件不稳定能量增加,促进暖湿气流加速上升,产生梵净山景区强雷电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特征 成因 地形作用
下载PDF
基于雷达资料的雷电特征分析及预警 被引量:15
3
作者 魏雪 黄兴友 +3 位作者 孙伟 于莉丽 王晟博 王永胜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1年第3期31-36,共6页
利用2009年6-8月南京Doppler雷达资料和江苏闪电定位资料,通过对雷电活动过程与雷达回波强度、回波顶高及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的特征关系的分析,得出适合于江苏地区夏季(6-8月)雷暴预警的因子:40dBz回波强度发展到7 km高度及以上,垂直液... 利用2009年6-8月南京Doppler雷达资料和江苏闪电定位资料,通过对雷电活动过程与雷达回波强度、回波顶高及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的特征关系的分析,得出适合于江苏地区夏季(6-8月)雷暴预警的因子:40dBz回波强度发展到7 km高度及以上,垂直液态水含量(VIL)值达到25 kg/m2,风场在雷电发生前多表现为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回波顶高在雷电发生时均在9 km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将上述4个因子结合分析,预警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回波 闪电特征 雷电预警
下载PDF
2008-2010年北京地区云地闪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如箭 逯曦 +2 位作者 张华明 李京校 张宇龙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3年第2期52-56,共5页
利用北京地区ADTD地闪定位资料,分析了2008 2010年北京地闪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正地闪次数占总地闪次数的6%,地闪的平均电流强度为24.55 kA,正地闪的平均电流强度为负地闪的3倍。北京地区地闪月变化呈双峰结构,频次高峰月份为6—8... 利用北京地区ADTD地闪定位资料,分析了2008 2010年北京地闪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正地闪次数占总地闪次数的6%,地闪的平均电流强度为24.55 kA,正地闪的平均电流强度为负地闪的3倍。北京地区地闪月变化呈双峰结构,频次高峰月份为6—8月,正地闪呈单峰结构,峰值出现在7月。日变化的闪电频次高峰期主要出现在16 19时和00 05时两个时段。地闪频次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密云、平谷、顺义东北部和房山西部。有些地区呈现出地闪密度不高,但高回击电流的地闪频次和比例较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区 地闪 闪电频次 闪电特征
下载PDF
一次多单体冰雹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与闪电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曾勇 万雪丽 +3 位作者 李丽丽 邹书平 罗喜平 杨哲 《暴雨灾害》 2020年第3期250-258,共9页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三维闪电监测网资料和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对2017年4月5日发生在贵州中部一次多单体冰雹天气过程雷达回波演变与闪电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在高空槽和低空切变线配合的有利天气背景下,对流单体相继在贵...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三维闪电监测网资料和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对2017年4月5日发生在贵州中部一次多单体冰雹天气过程雷达回波演变与闪电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在高空槽和低空切变线配合的有利天气背景下,对流单体相继在贵州西部生成并向东移动发展,造成下游大范围冰雹灾害。(2)冰雹云单体移动发展过程中表现不同的增长特性,偏北路径冰雹云单体属于"跃增型"增长,偏南路径冰雹云单体属于"递增型"增长。"递增型"雹云单体具有较长的孕育时间,其产生的冰雹直径及密度高于"跃增型"冰雹云单体。(3)地闪频次5 min变化在降雹之前出现"跃增"现象并伴随地闪峰值,地闪频次峰值时间提前于降雹时间平均为7.3 min。"跃增型"冰雹云单体与"递增型"冰雹云单体平均正闪比和负闪比相当,但"跃增型"冰雹云单体云闪比率(Z)远高于"递增型"单体,在闪电发生空间分布上没有差异性,均沿脉冲单体移动方向呈带状分布。(4)闪电发生空间分布与雹云回波移动位置基本一致,闪电逐时分布标识出冰雹云的发展移动方向,对冰雹云移动发展具有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单体冰雹云 雷达回波 闪电特征 闪电频次
下载PDF
莆田市雷电特征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永强 曾华 +1 位作者 蔡建春 陈敏 《电脑开发与应用》 2013年第12期26-28,共3页
在运用Excel2007工作表的基础上,与VBA结合开发出一套莆田市雷电特征可视化系统,实现了雷闪数据统计分析的自动化处理。莆田市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年平均雷暴日数为42.9个,属多雷区。为满足不断发展的防雷业务和服务的需要,通过Excel办... 在运用Excel2007工作表的基础上,与VBA结合开发出一套莆田市雷电特征可视化系统,实现了雷闪数据统计分析的自动化处理。莆田市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年平均雷暴日数为42.9个,属多雷区。为满足不断发展的防雷业务和服务的需要,通过Excel办公软件建立数据库及实现可视化界面,对雷暴日数、闪电定位等数据进行有效的检索和显示,形象直观地揭示雷电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特征 EXCEL VBA 可视化 程序设计
下载PDF
苏州地区雷暴活动规律和雷灾分析 被引量:47
7
作者 曾山泊 肖稳安 李霞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7-524,共8页
本文利用苏州气象局布点的4台可覆盖整个苏州地区的闪电定位仪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苏州地区近几年的落雷密度和年平均雷暴日等雷暴活动规律;然后再结合苏州地区1999-2003年雷电灾害实例和雷灾发生的原因,分析给出苏州地区雷灾的特点... 本文利用苏州气象局布点的4台可覆盖整个苏州地区的闪电定位仪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苏州地区近几年的落雷密度和年平均雷暴日等雷暴活动规律;然后再结合苏州地区1999-2003年雷电灾害实例和雷灾发生的原因,分析给出苏州地区雷灾的特点和发生规律,为今后防雷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定位仪 落雷密度 雷电流强度 雷灾特点
下载PDF
高速铁路路基段综合接地系统雷电冲击特性 被引量:17
8
作者 吴广宁 黄渤 +2 位作者 曹晓斌 崔运光 高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69-675,共7页
为研究高速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雷电冲击特性,运用基于矩量法的电磁分析软件CDEGS建立了高速铁路路基段线路模型,并对其雷电流作用下的冲击响应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综合接地系统雷击特性的影响因素及规律。结果表明:线路结构中,增设保护... 为研究高速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雷电冲击特性,运用基于矩量法的电磁分析软件CDEGS建立了高速铁路路基段线路模型,并对其雷电流作用下的冲击响应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综合接地系统雷击特性的影响因素及规律。结果表明:线路结构中,增设保护线可以对雷电流进行分流,降低单点进入综合接地系统的电流,大幅降低雷击点冲击电压幅值,同时线路结构中的接触网支柱基础对雷击特性的影响不能忽略;与雷击贯通地线横向连接线远端支柱相比,当雷击横向连接线附近支柱时,贯通地线发挥了更大的散流作用,受雷击支柱接入综合接地系统处冲击电流幅值增大,同时综合接地系统中的冲击电流以更快速度衰减;而土壤电阻率的增大,会增大雷击点冲击电压幅值,改变导体的分流情况,减慢贯通地线上冲击电流的衰减速度,并增大贯通地线上各点的冲击电压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路基段 综合接地系统 雷击特性 CDEGS软件 线路结构 雷击点位置 土壤电阻率
下载PDF
洛阳地区雷暴活动规律和雷灾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庆伟 张丽娟 林径春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年第B09期120-122,共3页
利用洛阳市及9县10个观测站1966-2005年的雷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洛阳地区雷暴活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洛阳地区雷暴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栾川、嵩县、孟津偏多,宜阳、新安、汝阳偏少,南北多中部少;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雷暴日数偏... 利用洛阳市及9县10个观测站1966-2005年的雷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洛阳地区雷暴活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洛阳地区雷暴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栾川、嵩县、孟津偏多,宜阳、新安、汝阳偏少,南北多中部少;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雷暴日数偏多,80年代至今雷暴日数偏少,但从80年代开始,洛阳地区雷暴日数有缓慢上升的趋势,年际变化幅度大,季节性特点非常明显,集中出现在4-9月,而夏季雷暴日数接近全年的80%。洛阳地区雷击人员伤亡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造成的财产损失主要在市区,近年来雷击次数及所造成的损失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时空分布 雷灾特征
下载PDF
2008年广西雷电活动和雷电灾害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义耕 刘洁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4-130,共7页
利用闪电定位资料,对广西地区闪电活动的时间、强度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闪电主要集中在春末仲夏发生,4-9月是闪电高发期(约占全年总闪电活动的98.33%),闪电活动绝大多数发生在午后至傍晚时分;云地闪电中负闪占绝大多数... 利用闪电定位资料,对广西地区闪电活动的时间、强度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闪电主要集中在春末仲夏发生,4-9月是闪电高发期(约占全年总闪电活动的98.33%),闪电活动绝大多数发生在午后至傍晚时分;云地闪电中负闪占绝大多数,正闪的平均强度大于负闪;闪电密度高值区主要位于桂东南、北部湾沿海地区和十万大山迎风面,闪电的空间分布差异与地形和水汽条件有很大关系。同时,根据2008年广西雷电灾害事例,分析了雷电灾害的特点和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活动 时空分布 雷灾特点 雷灾原因
下载PDF
山东省闪电分布及雷电灾害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唐巧玲 孙荆茶 孙迎春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2期65-68,共4页
利用2010年LD-Ⅱ型闪电定位系统所取得的地闪资料,分析山东地区闪电活动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地闪中负闪占绝大多数;闪电的季节性分布特征明显,主要出现在夏季6 8月份;闪电活动日变化特征是15:00 22:00为闪电高发时段;闪电平均电流强度约... 利用2010年LD-Ⅱ型闪电定位系统所取得的地闪资料,分析山东地区闪电活动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地闪中负闪占绝大多数;闪电的季节性分布特征明显,主要出现在夏季6 8月份;闪电活动日变化特征是15:00 22:00为闪电高发时段;闪电平均电流强度约为11.83kA;正闪电流强度主要集中在15~40kA,负闪电流强度主要集中在0~25kA;山东地区平均闪电密度为2.97次.km-2.a-1,年平均雷暴日数约为19.48天。根据山东省气象部门的雷电灾害数据,得到6 8月份发生的雷电灾害起数约占全年总雷灾起数的83.82%。分析雷击事故类型发现,电子电器设备受损成为雷电灾害的主要对象,在雷击导致行业事故类型中,电力行业事故排在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定位系统 闪电活动 雷电灾害 闪电分布特征
下载PDF
基于EMTP模拟雷电流入侵低压配电线路仿真与防护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泽伟 周歧斌 +1 位作者 陈贻亮 唐涛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66,83,共8页
架空线路未设置线路及绝缘子闪络防护、变压器二次侧未设置合理电涌防护等措施易导致线路及绝缘子闪络导致线路跳闸、雷电电磁脉冲造成二次侧设备损坏等故障频繁发生。基于EMTP搭建典型低压配电入户线路变压器一、二次侧模型,计算不同... 架空线路未设置线路及绝缘子闪络防护、变压器二次侧未设置合理电涌防护等措施易导致线路及绝缘子闪络导致线路跳闸、雷电电磁脉冲造成二次侧设备损坏等故障频繁发生。基于EMTP搭建典型低压配电入户线路变压器一、二次侧模型,计算不同电涌保护器安装方式下瞬态过电压变化特性及不同节点幅值分布特征,验证了高低压侧及二次侧设置三级SPD的优化防护效果,对负载及接地电阻与各级瞬态过电压分布相关性影响进行横向分析,总结出降低直击线路概率、实现高低压侧间隙性避雷器放电特性与二次侧三级SPD伏安特性合理绝缘配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流特征 配电线路 瞬态过电压 EMTP SPD
原文传递
隧道牵引分区所雷击暂态特性及其二次设备电磁兼容研究
13
作者 王继来 王朋成 +1 位作者 张威振 张国钢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牵引供电系统遭受雷击会在分区所内产生过电压与过电流,对分区所开关柜中二次设备产生瞬态电磁干扰,影响其正常运行。文中针对电气化铁路隧道分区所,建立雷击暂态仿真模型,计算了接触网不同位置遭受雷击时分区所的过电压与过电流,建立了... 牵引供电系统遭受雷击会在分区所内产生过电压与过电流,对分区所开关柜中二次设备产生瞬态电磁干扰,影响其正常运行。文中针对电气化铁路隧道分区所,建立雷击暂态仿真模型,计算了接触网不同位置遭受雷击时分区所的过电压与过电流,建立了27.5 kV开关柜的电磁场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开关柜中不同区域的瞬态电场、磁场分布。结果表明:雷击接触网会在分区所内产生幅值较大、频率较高的过电压与过电流,在其作用下开关柜低压室瞬态电场可达147.2 V/m、瞬态磁场可达1.3 kA/m,断路器室前壁处瞬态电场可达822.9 kV/m、瞬态磁场可达15.85 kA/m,超过标准规定的幅值,二次设备需要考虑相应的电磁屏蔽措施。论文结果对牵引供电系统雷击过电压/电流防护以及二次设备电磁兼容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牵引供电系统 分区所 雷击暂态特性 开关柜 二次设备 电磁兼容
下载PDF
不同配置方式下的同杆双回输电线路雷电冲击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海龙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5-140,共6页
同杆双回输电线路在电能传输中登场的几率越来越高,特别是110kV、220kV输电等级更是占了该等级传输网络的47%~64%,而运行资料表明输电线路三分之二的故障是由于雷击引起,雷击地闪时双回面临单跳和同跳的风险比单回进一步提高。通过ATP-... 同杆双回输电线路在电能传输中登场的几率越来越高,特别是110kV、220kV输电等级更是占了该等级传输网络的47%~64%,而运行资料表明输电线路三分之二的故障是由于雷击引起,雷击地闪时双回面临单跳和同跳的风险比单回进一步提高。通过ATP-EMTP电磁暂态软件对不同配置方式下的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仿真计算,得到在不同配置方式下的雷电冲击特性并给出了各种配置方式下雷电冲击特性效果最好的方式,可以为在建以及规划中的双回电网防雷提供建设性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杆双回输电线路 ATP-EMTP 配置方式 雷电冲击特性
原文传递
棒形合成绝缘子的雷电冲击放电特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谢津 吴维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共2页
在实验室中进行了 110、2 2 0kV不同伞盘结构的棒形合成绝缘子的雷电冲击放电特性试验 ,还与瓷绝缘子的特性进行了比较 ,用计算机处理分析试验数据得出了 5 0 %雷电放电电压与绝缘子结构长度的关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 ,伞盘结构影响因... 在实验室中进行了 110、2 2 0kV不同伞盘结构的棒形合成绝缘子的雷电冲击放电特性试验 ,还与瓷绝缘子的特性进行了比较 ,用计算机处理分析试验数据得出了 5 0 %雷电放电电压与绝缘子结构长度的关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 ,伞盘结构影响因素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绝缘子 雷电冲击 放电特性 瓷绝缘子
下载PDF
2017-2018年广西三维闪电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阳宏声 卢炳夫 +1 位作者 植耀玲 伍华丽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0年第3期43-48,共6页
利用2017-2018年广西ADTD-2C型三维闪电定位探测系统监测数据,分析了广西三维闪电时空分布规律和雷电流特征。结果表明,2017-2018年广西多数地区的年总闪电密度为8~16次·km^-2·a^-1;秋、冬季的云闪比大于50%,冬季的正闪比大于... 利用2017-2018年广西ADTD-2C型三维闪电定位探测系统监测数据,分析了广西三维闪电时空分布规律和雷电流特征。结果表明,2017-2018年广西多数地区的年总闪电密度为8~16次·km^-2·a^-1;秋、冬季的云闪比大于50%,冬季的正闪比大于50%;全年各月均有闪电发生,5-9月是广西闪电发生集中期,闪电频次日变化呈单峰分布,主峰发生在13-20时之间;雷暴日部分地区超过220d,比人工观测值明显偏大;云地闪的电流强度主要在5~35kA之间,大部分地区的单位面积闪电电流强度值为25~30 kA·km^-2·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闪电 时空分布 雷暴日 雷电流特征
下载PDF
雷电侵入波波形对避雷器放电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蔡汉生 徐建铁 +4 位作者 郭洁 张金凤 魏琪 贾磊 刘刚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53,59,共5页
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雷电残压特性、雷电动作负载特性是避雷器雷电保护特性的核心特征,这些特性和作用的雷电波有很大关系。利用电磁暂态分析程序EMTP—ATP建立了典型750 k V变电站雷电计算模型,依据国内外捕获的雷电波特征参数统... 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雷电残压特性、雷电动作负载特性是避雷器雷电保护特性的核心特征,这些特性和作用的雷电波有很大关系。利用电磁暂态分析程序EMTP—ATP建立了典型750 k V变电站雷电计算模型,依据国内外捕获的雷电波特征参数统计结果,雷电流的波头约为1μs^5μs,波长约为20μs^100μs,选取了有代表性的5种雷电侵入波波形,即1/20μs、1/100μs、2.6/50μs、5/20μs、5/100μs。研究了不同雷电侵入波对避雷器放电电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残压特性 雷电动作负载特性 电磁暂态分析程序 放电电流
原文传递
影响绝缘子雷电冲击特性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武利会 《广东电力》 2008年第5期23-25,共3页
结合线路运行中绝缘子雷击故障的特点,对绝缘子悬挂方式、均压环的形状及均压环的布置方式进行了耐雷电冲击特性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并联绝缘子串的雷击击穿电压较单串时低;开口状均压环的均压效果和引弧效果均优于闭口状均压环;均压... 结合线路运行中绝缘子雷击故障的特点,对绝缘子悬挂方式、均压环的形状及均压环的布置方式进行了耐雷电冲击特性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并联绝缘子串的雷击击穿电压较单串时低;开口状均压环的均压效果和引弧效果均优于闭口状均压环;均压环的开口方向与导线垂直时,可保护绝缘子和导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雷电闪络 均压环 冲击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