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监控系统显示报警电路的一种设计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东生 姚宪华 《山西矿业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25-29,共5页
本文给出了煤矿监控系统显示报警电路的一种新的设计方法,介绍了其硬件结构及软件设计方法,可做为煤矿监控系统和智能化仪表设计时的参考。
关键词 监控系统 煤矿开采 显示报警电路
下载PDF
一种改善LED显示屏亮度均匀性的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严利民 潘浩 +1 位作者 杜斌 殷晓文 《量子电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0-404,共5页
基于显示屏控制技术与校正原理,提出了一种改善LED显示屏亮度均匀性的算法。通过CCD相机采集显示屏RGB图像,用数学形态学和模板匹配法确定灯点的位置并根据发光区域的灰度值计算其相对亮度,生成每个灯点的校正参数,用脉冲宽度调制控制... 基于显示屏控制技术与校正原理,提出了一种改善LED显示屏亮度均匀性的算法。通过CCD相机采集显示屏RGB图像,用数学形态学和模板匹配法确定灯点的位置并根据发光区域的灰度值计算其相对亮度,生成每个灯点的校正参数,用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灯点的亮度。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有效改善显示屏的亮度均匀性,提高显示屏的显示质量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LED显示 亮度均匀性 阈值分割
下载PDF
两维LED阵列初探
3
作者 蒋庆全 《现代显示》 2001年第4期44-48,共5页
本文阐述大型两维发光二极管(LED)阵列的设计、制造及其在虚拟显示象源中的应用。利用双台面蚀刻工艺,由铟镓铝磷(InGaAlP)系材料制成LED象素。边长为10μm的正方形LED在峰值发射波长约650nm时,外量子效率为0.5%,亮度达10fL,而阵列功耗... 本文阐述大型两维发光二极管(LED)阵列的设计、制造及其在虚拟显示象源中的应用。利用双台面蚀刻工艺,由铟镓铝磷(InGaAlP)系材料制成LED象素。边长为10μm的正方形LED在峰值发射波长约650nm时,外量子效率为0.5%,亮度达10fL,而阵列功耗仅为2.9mW。LED阵列由240行×144列(~VGA/8)个象素组成,象素节距为20μm,显示速度每秒60帧,按行主导矩阵寻址方式来驱动。象素在恒定电流下以脉宽调制来驱动,灰度达16级。本文对阵列亮度的均匀性作了分析。取样图象、图形及灰度图象皆证明,LED阵列可用作虚拟显示的单色象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虚拟显示 平板显示
下载PDF
显示技术比较及新进展 被引量:52
4
作者 李继军 聂晓梦 +1 位作者 甄威 杜云刚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4-84,共11页
分析了液晶显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及激光显示这几种主流显示技术的结构及原理,并从结构、材料、性能、应用领域几方面对它们进行了比较,最后给出了这几种主流显示技术的最新进展。LCD显示经过多年发展,技术成... 分析了液晶显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及激光显示这几种主流显示技术的结构及原理,并从结构、材料、性能、应用领域几方面对它们进行了比较,最后给出了这几种主流显示技术的最新进展。LCD显示经过多年发展,技术成熟,成本低廉,仍然在显示技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OLED显示具有响应速度快,轻薄,可柔性化等优点,已成为目前主流显示技术,有取代LCD显示之势。QLED显示技术凭借其优越的发光性能正在朝着自发光显示的目标不断前进。激光显示具有亮度高、色域宽、寿命长、功耗低、节能、环保等优势,也将成为下一代高端显示的主流,实现高保真超大屏幕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示技术 液晶显示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 激光显示
下载PDF
平板显示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向真 《光电子技术》 CAS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对目前的平板显示技术进行了概述。介绍和评价了平板显示的主流产品及其现状和平板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了平板显示新技术,并对该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平板显示 液晶显示 等离子显示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 立体显示 柔性显示
下载PDF
FPGA实现全彩色OLED动态视频显示控制 被引量:6
6
作者 金茂竹 刘卫忠 +1 位作者 尹盛 程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8-101,共4页
在分析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显示方法和灰度实现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四分场的数字灰度方案.介绍了如何采用FPGA实现OLED视频显示控制电路的方法,分析了电路中各个模块的作用及整个电路的工作过程,并给出了仿真和电路测试结果.采... 在分析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显示方法和灰度实现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四分场的数字灰度方案.介绍了如何采用FPGA实现OLED视频显示控制电路的方法,分析了电路中各个模块的作用及整个电路的工作过程,并给出了仿真和电路测试结果.采用无间隔显示法实现16级灰度显示,使用FPGA由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HDL)设计了控制电路,从DVI接口获取动态图像,并将LCD的驱动IC用于驱动AM-OLED,最后成功获得了能实时动态显示的5.1cm(2英寸)120×(160×3)全彩色AM-DLED显示屏显示,图像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灰度 分场
下载PDF
平板显示器驱动电路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勇 邓记才 +1 位作者 姚宁 张兵临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12期48-53,共6页
介绍了各平板显示器件,包括发光二极管显示(LED)、液晶显示(LCD)、等离子体显示(PDP)及场发射显示(FED)的驱动电路。
关键词 平板显示器件 驱动电路 等离子体显示 FED PDP LCD 场发射显示 液晶显示 LED 发光二极管
原文传递
光敏聚酰亚胺光刻胶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郭海泉 杨正华 高连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19-1137,共19页
近年来,光敏聚酰亚胺(PSPI)在先进封装、微机电系统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等新兴领域的需求牵引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产业化方面,PSPI的进展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光敏聚酰亚胺作为一种实用的可自图案化薄膜材... 近年来,光敏聚酰亚胺(PSPI)在先进封装、微机电系统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等新兴领域的需求牵引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产业化方面,PSPI的进展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光敏聚酰亚胺作为一种实用的可自图案化薄膜材料显示出越来越突出的重要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正性、负性光敏聚酰亚胺的结构设计、光化学反应及其感光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在集成电路、微机电系统以及OLED显示等方面的应用需求,最后对光敏聚酰亚胺在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聚酰亚胺 光刻胶 再布线 集成电路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 微机电系统图案化
下载PDF
两维LED显示屏制作浅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蒋庆全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2-75,共4页
阐述大屏面两维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屏的设计、制造及其在虚拟显示样机像源中的应用。对LED阵列亮度的均匀性作了分析。典型的取样图像、图形及灰度图像皆证明LED阵列的性能可用作虚拟显示的单色像源。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虚拟显示 平板显示
下载PDF
玻璃微区钙钛矿纳米晶发光调控与应用
10
作者 阮超 孙轲 +2 位作者 李昕阔 邱建荣 谭德志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43-2658,共16页
钙钛矿纳米晶玻璃由于其在可见光波段发光波长可调、超高稳定性、光致发光量子效率高、单色性良好等独特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光存储、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超高分辨显示等前沿领域。本文探讨了钙钛矿纳米晶的独特光学特性,综述了... 钙钛矿纳米晶玻璃由于其在可见光波段发光波长可调、超高稳定性、光致发光量子效率高、单色性良好等独特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光存储、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超高分辨显示等前沿领域。本文探讨了钙钛矿纳米晶的独特光学特性,综述了近年来通过B位取代、热处理和玻璃组成改性等方法优化钙钛矿纳米晶的晶体质量,进而提高其量子效率的各项研究。深入分析了热处理、超快激光直写等方式调控钙钛矿晶体组分和发光波长的根本机制。最后总结并展望了钙钛矿纳米晶玻璃在LED和光存储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纳米晶玻璃 优化量子效率 调控发光波长 光存储 发光二极管显示
原文传递
便携式航天服通风热调节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席林斌 李潭秋 +1 位作者 李猛 林贵平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在地面大气环境下,对穿着航天服作业和移动的航天员进行便携式通风,以达到降温和除湿的目的。方法根据航天员在地面着航天服进行便携式通风和散热的需求,提出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阐述了无刷直流离心式风机、电源、风量调节、智能化... 目的在地面大气环境下,对穿着航天服作业和移动的航天员进行便携式通风,以达到降温和除湿的目的。方法根据航天员在地面着航天服进行便携式通风和散热的需求,提出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阐述了无刷直流离心式风机、电源、风量调节、智能化系统参数监测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结构、软件等模块的设计方案。结果研制的便携式航天服通风热调节装置功能完善,工作稳定,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操作简单,有较好的人-机界面,重量轻,结构紧凑,便于携带。结论便携式航天服通风热调节装置在国内首次实现了航天员着航天服时的便携式通风热调节,也满足了航天服使用后的通风干燥和日常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服 通风 热调节 无刷直流离心式风机 锂离子蓄电池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
下载PDF
基于a-IGZO型OLED的顶栅自对准TFT结构中遮光层的研究
12
作者 高颖 周星宇 《光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2-307,共6页
顶栅自对准(Top-gate self aligned)结构的a-IGZO TFT器件具有较小的寄生电容,适用于驱动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显示器。为了增加TFT器件在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驱动OLED的TFT(Thin film transistors)器件通常需要加入遮光... 顶栅自对准(Top-gate self aligned)结构的a-IGZO TFT器件具有较小的寄生电容,适用于驱动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显示器。为了增加TFT器件在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驱动OLED的TFT(Thin film transistors)器件通常需要加入遮光层。文章对遮光层的作用、遮光层信号连接方式、缓冲层厚度以及遮光层尺寸的选择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遮光层可以有效降低TFT因为光照射造成的阈值电压负偏;(2)遮光层连接电讯号电性会更稳定,并且信号连接到源极,驱动电流更容易饱和,最适合驱动OLED;(3)缓冲层厚度选择400μm的器件性能较好;(4)在设计允许的情况下,遮光层应尽可能多的遮挡IGZO,以改善器件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栅自对准结构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遮光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