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在膝关节运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建昆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4期37-38,共2页
目的评价磁共振对膝关节多种运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9例已除外骨折的运动损伤膝关节的MRI图像,并与X线和CT片做对比分析。结果磁共振结果示:关节积液44例,半月板异常38例,韧带撕裂6例,骨挫伤18例,软骨骨折3例。结论磁共振是诊断... 目的评价磁共振对膝关节多种运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9例已除外骨折的运动损伤膝关节的MRI图像,并与X线和CT片做对比分析。结果磁共振结果示:关节积液44例,半月板异常38例,韧带撕裂6例,骨挫伤18例,软骨骨折3例。结论磁共振是诊断膝关节运动损伤的有效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关节积液 半月板骨挫伤 骨挫伤 韧带撕裂 软骨骨折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陈旧性完全撕裂的MRI表现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安震 丁长青 +1 位作者 刘德海 孙惠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35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陈旧性完全撕裂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9月经关节镜证实的20例ACL陈旧性完全撕裂的MRI资料。结果 MRI诊断准确率为75%(15/20),25%(5/20)误诊为部分撕裂。ACL陈旧性完全撕裂MR...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陈旧性完全撕裂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9月经关节镜证实的20例ACL陈旧性完全撕裂的MRI资料。结果 MRI诊断准确率为75%(15/20),25%(5/20)误诊为部分撕裂。ACL陈旧性完全撕裂MRI主要征象:ACL走行异常(20例,100%),ACL信号增高(14例,70%),胫骨前移(19例,95%)、异常加深的股骨外侧髁压迹和该处的骨挫伤或骨软骨侵蚀(20例,100%),后交叉韧带角度及弯曲指数变小(20例,100%),伴发内侧半月板损伤(18例,90%)。MRI还清晰显示了膝关节其他病变。结论 MRI诊断ACL陈旧性完全撕裂准确性较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韧带撕裂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MRI诊断 被引量:37
3
作者 周根泉 张悦萍 +5 位作者 张贵祥 马金忠 汪守中 胡运胜 诸慧铭 陈丽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1期1146-1149,共4页
目的 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ACL)撕裂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 32例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ACL撕裂和 2 0例ACL正常病例的膝关节MRI资料进行分析 ,对ACL的形态特征、走行、信号强度以及ACL撕裂的伴随征象均作了观察与分析 ,并判... 目的 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ACL)撕裂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 32例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ACL撕裂和 2 0例ACL正常病例的膝关节MRI资料进行分析 ,对ACL的形态特征、走行、信号强度以及ACL撕裂的伴随征象均作了观察与分析 ,并判断有无ACL撕裂。结果 MRI诊断ACL完全性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92 % ,95 %和 93%。MRI诊断ACL部分性撕裂与手术、关节镜完全符合 4例 ,1例诊断为完全性撕裂 ,2例假阴性。ACL撕裂的伴随征象主要有胫骨平台骨折 ,骨挫伤 ,半月板、侧副韧带损伤 ,PCL曲度异常 ,胫骨前移或外侧半月板后角后移等。结论 MRI诊断急性完全性ACL撕裂的准确性均较高 ,对于慢性或部分性撕裂 ,其诊断准确性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1诊断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撕裂 磁共振成像 MRI表现
下载PDF
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4
作者 陈家 魏世隽 王洪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489-1494,共6页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运动医学领域的常见病,多见于青壮年患者,常导致膝关节不稳。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已是非常成熟的手术治疗方法,被公认为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手段。但是关于手术治疗的时机仍然存在争议,对于前交叉韧带残端保留...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运动医学领域的常见病,多见于青壮年患者,常导致膝关节不稳。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已是非常成熟的手术治疗方法,被公认为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手段。但是关于手术治疗的时机仍然存在争议,对于前交叉韧带残端保留重建技术的临床疗效也还存在一些不同的意见。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仍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因此,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就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研究及治疗进展作以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术 前交叉韧带重建 前交叉韧带断裂
原文传递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撕裂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5
作者 郑雷 刘禄明 +3 位作者 孙百胜 姜辉 都基权 杜海峰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4-388,共5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撕裂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临床证实PCL撕裂患者的MRI资料。31例均行常规MRI矢状位T1WI、T2WI、脂肪抑制FSE双回波矢状位和冠状位扫描。结果 PCL完全撕裂18例,部分性撕裂13例...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撕裂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临床证实PCL撕裂患者的MRI资料。31例均行常规MRI矢状位T1WI、T2WI、脂肪抑制FSE双回波矢状位和冠状位扫描。结果 PCL完全撕裂18例,部分性撕裂13例,其中实质部撕裂20例,近端撕裂7例,远端撕裂4例,完全撕裂中,实质部撕裂13例,近端撕裂3例,远端撕裂2例,部分性撕裂中,实质部撕裂7例,近端撕裂4例,远端撕裂2例。PCL撕裂的MRI直接征象表现为PCL消失、不连续、PCL肿大增粗或不规则变细、韧带信号异常;PCL撕裂的MRI间接征象及其伴随损伤包括内侧副韧带(MCL)损伤、骨挫伤、交叉韧带三角间隙积液、半月板损伤及软骨损伤等。MRI诊断PCL完全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8.9%、100%、100%、86.7%和93.5%,MRI诊断PCL部分性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76.9%、88.9%、83.3%、84.2%和83.9%。结论 MRI能较好地显示PCL撕裂的直接征象、间接征象及其伴随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后交叉韧带撕裂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核磁共振检查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诊断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徐碧钰 彭小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21期3428-3431,共4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66例疑似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MRI检查,并将关节镜...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66例疑似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MRI检查,并将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66例疑似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经MRI检查共检出42例(63.64%)前交叉韧带损伤,24例(36.36%)前交叉韧带未见撕裂;MRI诊断准确率为92.42%(61/66),灵敏度为90.48%(38/42),特异性为95.83%(23/24),假阴性为6.06%(4,66),假阳性为1.52%(1/66)。结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采用MRI检查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与特异性,能清晰显示膝关节病理改变与病变组织,且操作简单、检查无创,患者易于接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撕裂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兵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第12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撕裂的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治疗的前交叉韧带撕裂患者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通过患者临床资料及图像,选择同期接受治疗的20例膝关节其他病变,但ACL正常的患者的MRI资料作为...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撕裂的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治疗的前交叉韧带撕裂患者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通过患者临床资料及图像,选择同期接受治疗的20例膝关节其他病变,但ACL正常的患者的MRI资料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对ACL的形态特点、信号强度、是否有走行异常以及ACL撕裂伴随征象进行分析。结果:MRI诊断ACL完全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较高(为87.5%、90%);诊断ACL部分性撕裂时和关节镜及手术结果相符的有8例,其余4例为完全性撕裂,4例为假阴性;ACL撕裂伴随征象包括骨挫伤、PCL曲度异常、半月板或者侧副韧带有明显损伤及胫骨前移等。ACL撕裂组与正常组的平均PCL角、PCL的L/H平均值有显著差异。结论:经分析,MRI临床诊断ACL完全性撕裂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在ACL部分性撕裂或者慢性撕裂诊断方面准确率则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撕裂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踝部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清林 范洪进 +2 位作者 荣存敏 栗威 张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踝部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合并下胫腓分离和三角初带损伤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2例,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两组。其中,41例开放复位骨折内固...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踝部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合并下胫腓分离和三角初带损伤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2例,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两组。其中,41例开放复位骨折内固定同时行三角靭带修复(修复组),另外41例仅行开放复位骨折内固定,未修复三角韧带(未修复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8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修复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失血量均显著大于未修复组(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18个月,平均(14.39±2.17)个月。修复组患者恢复完全负重时间显著早于未修复组(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A0FAS评分和踝背伸-跖屈ROM和踝足内翻-外翻ROM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修复组VAS、A0FAS评分显著优于未修复组(P<0.05),修复组踝足内翻-外翻ROM显著小于未修复组(P<0.05)。影像方面,相应时间点两组间踝关节内侧关节间隙(media clear space,MCS)、下胫腓关节间隙(tibiofibular clear space,TFCS)、胚腓骨重叠(tibiofibular overlap,TF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组骨折愈合显著早于未修复组(P<0.05)。[结论]采用三角韧带加强修复术治疗有利于改善踝部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三角韧带撕裂 下胫腓联合损伤 开放复位内固定 修复
原文传递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and knee osteoarthritis 被引量:4
9
作者 Nikolaos K Paschos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7年第3期212-217,共6页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injury is a traumatic event that can lead to significant functional impairment and inability to participate in high-level sports-related activities.ACL reconstruction is considered the t...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injury is a traumatic event that can lead to significant functional impairment and inability to participate in high-level sports-related activities.ACL reconstruction is considered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symptomatic ACL-deficient patients and can assist in full functional recovery.Furthermore,ACL reconstruction restores ligamentous stability to normal,and,therefore,can potentially fully reinstate kinematics of the knee joint.As a consequence,the natural history of ACL injury could be potentially reversed via ACL reconstruction.Evidence from the literature is controversial regard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CL reconstruction in preventing the development of knee cartilage degeneration.This editorial aims to present recent highlevel evidence in an attempt to answer whether ACL injury inevitably leads to osteoarthritis and whether ACL reconstruction can prevent this development or n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OSTEOARTHRITIS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Prevention of OSTEOARTHRITIS MENISCUS tea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ear
下载PDF
后交叉韧带撕裂的典型临床特征分析及关节镜手术与保守治疗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玲 李海清 +1 位作者 张韶辉 董占引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1-55,共5页
目的观察后交叉韧带撕裂的典型临床特征,并分析关节镜手术与保守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该研究收集后交叉韧带撕裂的患者128例进行研究,其中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共63例,保守治疗组患者65例,两组患者进行膝关节损伤及功能评价的相关... 目的观察后交叉韧带撕裂的典型临床特征,并分析关节镜手术与保守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该研究收集后交叉韧带撕裂的患者128例进行研究,其中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共63例,保守治疗组患者65例,两组患者进行膝关节损伤及功能评价的相关临床检查,包括胫骨移位水平以及两种评分体系评分等,统计分析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随访24个月,后抽屉试验(PDT)结果显示,关节镜手术组PDT评分总体情况优于保守治疗组,根据Lysholm和Tegner两种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术后关节镜手术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得分,关节镜组Tegner评分与保守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后交叉韧撕裂损伤的疗效较保守治疗更优,特别是表现在治疗后关节稳定性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韧带撕裂 关节镜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下载PDF
慢性踝外侧不稳镜下清理联合外侧副韧带重建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向阳 刘阳 +4 位作者 付立功 庞海鹏 陈军 王建义 陈连旭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评价踝关节镜关节清理联合自体腓骨短肌肌腱解剖重建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对18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先行关节镜踝关节清理,然后用同侧部分腓骨短肌肌腱解剖重建距腓前... [目的]评价踝关节镜关节清理联合自体腓骨短肌肌腱解剖重建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对18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先行关节镜踝关节清理,然后用同侧部分腓骨短肌肌腱解剖重建距腓前钿带和跟腓韧带。采用A0FAS和VAS评分和影像检查评估临床效果。[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71.56±6.0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6.50±5.38)m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术后时推移,A0FAS显著增加(P<0.05);而VAS显著减少(P<0.05)。术后X线片均显示踝关节位置正常,锚钉及骨道位置良好;MRI显示重建ATFL和CFL走形恢复正常,张力良好。[结论]踝关节镜关节清理联合部分腓骨短肌肌腱解剖重建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效果满意,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关节镜清理 外侧副韧带损伤 腓骨短肌肌腱 解剖重建
原文传递
韧带重建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治疗晚期前交叉韧带损伤 被引量:5
12
作者 冉鹤 张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241-2245,共5页
[目的]比较前交叉韧带重建联合或不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晚期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来本院治疗的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46例。其中,20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26例行... [目的]比较前交叉韧带重建联合或不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晚期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来本院治疗的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46例。其中,20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26例行常规单纯前交叉韧带重建。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术中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筋膜室综合症等严重并发症。联合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方面均显著大于常规组(P<0.05)。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ROM、HSS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而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末次随访时,联合组ROM、HSS评分、Lysholm评分和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影像方面,末次随访时,联合组机械轴偏离距显著小于常规组(P<0.05)、内侧股骨近端角显著大于常规组(P<0.05)、关节线匹配角显著小于常规组(P<0.05)。[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术可显著改善交叉韧带重建治疗晚期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前交叉韧带损伤 软骨损伤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胫骨高位截骨术
原文传递
前交叉韧带与Ramp损伤修复的生物力学对比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书振 王豪 +5 位作者 覃志 朱圣旺 曾沣 秦煜 孙可 尹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492-1496,共5页
[目的]比较前交叉韧带与Ramp损伤不同修复的运动学改变。[方法]16个新鲜尸体膝,均依次进行以下模型建立与运动学测试,处理顺序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ACL切断+Ramp损伤组(ACL cutting and Ramp injury,ACRI)、ACL重建+Ramp损伤... [目的]比较前交叉韧带与Ramp损伤不同修复的运动学改变。[方法]16个新鲜尸体膝,均依次进行以下模型建立与运动学测试,处理顺序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ACL切断+Ramp损伤组(ACL cutting and Ramp injury,ACRI)、ACL重建+Ramp损伤组(ACL reconstruction and Ramp injury,ARRI)。将16个膝分为两组,每组8膝,分别为ACL重建+Ramp缝合钩修复组(ACL reconstruction and suture hock repair for Ramp injury,ARSH)和ACL重建+Ramp Fast-fix修复组(ACL reconstruction and fast-fix repair for Ramp injury,ARFF)。将标本固定于力学测试仪,于屈曲0°、30°、60°、90°,施加前向134 N恒定载荷,和内外旋5 N·m载荷,测量胫骨前移距离、内旋和外旋角度。[结果]各屈膝角度状态下,胫骨前移、内旋和外旋由低至高总体依次为,NC<ARSH<ARFF<ARRI<ACRI,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屈膝角度下,ARSH组与ARFF组胫骨前移距离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屈膝0°、30°和60°下ARSH组胫骨内旋均显著小于ARFF组(P<0.05),但在屈膝90°下ARSH组与ARFF胫骨内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屈膝角度下ARSH组与ARFF胫骨外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ACL合并Ramp损伤ACL重建中,缝合钩与Fast-fix缝合修复Ramp损伤均能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但与Fast-fix缝合修复相比,缝合钩修复能更好地恢复膝关节内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断裂 Ramp损伤 缝合钩修复 Fast-fix修复 膝关节稳定性
原文传递
MRI评价成人前交叉韧带损伤与髌骨高位及股骨滑车发育不良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曾维鹏 林坚平 +1 位作者 周钢 毛汉儒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071-2075,共5页
背景:前交叉韧带损伤是年轻人群中常见的运动伤,膝关节的解剖学因素可能与其损伤相关,但很少有学者采用MRI评估前交叉韧带损伤与髌骨高位及股骨滑车发育不良之间的关系。目的:探究成人前交叉韧带损伤是否与髌骨高位和滑车发育不良之间... 背景:前交叉韧带损伤是年轻人群中常见的运动伤,膝关节的解剖学因素可能与其损伤相关,但很少有学者采用MRI评估前交叉韧带损伤与髌骨高位及股骨滑车发育不良之间的关系。目的:探究成人前交叉韧带损伤是否与髌骨高位和滑车发育不良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21年8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90例完全性前交叉韧带撕裂成年患者(病例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和性别匹配91例因膝关节疼痛就诊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膝关节MRI图像,测量髌腱和髌骨长度,并计算Insall-Salvati指数(ISI值)。根据Dejour分型将股骨滑车发育不良分为A、B、C或D型。结果与结论:①两组髌骨长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髌腱长度和ISI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相比对照组,病例组患者的髌腱较长(P<0.05),ISI值较大(P<0.05);③病例组股骨滑车发育不良率(14%)显著高于对照组(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在病例组13例股骨滑车发育不良患者中,A型9例,B型2例,C型1例,D型1例;⑤提示相比前交叉韧带正常人群,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具有较长的髌腱长度、较高的ISI值和股骨滑车发育不良率;因此临床中医生应该关注这些变异可能是前交叉韧带撕裂的危险因素,并提醒患有髌骨高位和股骨滑车发育不良人群在运动中更容易损伤前交叉韧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前交叉韧带撕裂 髌骨高位 滑车发育不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外侧半月板后根修复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15
作者 陈博 王庆帅 +1 位作者 张智乘 李颖智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19-27,共9页
目的评估外侧半月板后根修复或部分切除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后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22年3月经关节镜诊断为ACL撕裂合并外侧半月板后根撕裂(LMPRT)的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A组行ACL重建+L... 目的评估外侧半月板后根修复或部分切除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后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22年3月经关节镜诊断为ACL撕裂合并外侧半月板后根撕裂(LMPRT)的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A组行ACL重建+LMPR修复;B组行ACL重建+LMPR部分切除术。此外,随机匹配同时期单纯ACL撕裂行ACL重建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根据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评估膝关节客观功能,通过轴移试验、基于MRI测量的胫骨前半脱位(ATS)、外侧半月板外突(LME)、胫骨结节-滑车沟(TT-TG)间距、股骨胫骨旋转(FTR)角评估膝关节稳定性。结果共纳入患者45例,男性30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33.98±11.00)岁,随访时间(14.54±1.88)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各组患者Lysholm评分、IK-DC评分、ATS、TT-TG与FTR结果均显著改善(P<0.05);A组末次随访时LME与术前相比存在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1)术前,C组的Lysholm评分、IKDC评分、轴移试验结果、ATS、LME等指标显著优于A、B两组(P<0.05);各组TT-TG和FTR无显著差异(P>0.05)。(2)术后,B组轴移试验显著强于A、C两组(P<0.05),A、C两组的轴移试验无显著差异(P>0.05)。(3)末次随访时,A、C两组的自主功能评分和LME均显著优于BB组(P<0.05);B组ATS显著高于C组(P<0.05);A组与C组患者自主功能评分、ATS、LME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TT-TG与FTR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LMPRT修复可进一步提高ACL重建后膝关节的前向和旋转稳定性,并减少LME,提高患者自主功能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半月板后根撕裂 前交叉韧带撕裂 胫骨前半脱位 半月板外突 胫骨结节-滑车沟间距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与传统切开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脱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玉强 王续鹏 +2 位作者 刘宁 梁振雷 胡滨 《医药论坛杂志》 2017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ACL)撕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郑州市骨科医院关节镜科自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6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ACL撕脱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自身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ACL)撕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郑州市骨科医院关节镜科自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6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ACL撕脱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自身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者实施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膝关节功能及临床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而手术时间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HSS评分、Lysholm评分和Rasmussen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58%vs.63.16%,χ~2=3.876,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脱临床效果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机体创伤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胫骨平台骨折 前交叉韧带撕脱 微创手术 效果
原文传递
斜冠状位质子加权脂肪抑制成像对前交叉韧带撕裂的价值分析
17
作者 刘晓辉 邓煜 《当代医学》 2024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斜冠状位质子加权脂肪抑制成像(PDWI)对前交叉韧带撕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瑞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临床疑似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斜矢状位MRI、斜冠状位PDWI。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 目的探讨斜冠状位质子加权脂肪抑制成像(PDWI)对前交叉韧带撕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瑞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临床疑似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斜矢状位MRI、斜冠状位PDWI。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比较常规斜矢状位MRI与斜冠状位PDWI诊断前交叉韧带撕裂的诊断效能及准确度。结果斜冠状位PDWI诊断前交叉韧带撕裂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均高于常规斜矢状位MRI,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斜冠状位PDWI诊断前交叉韧带撕裂准确度高于常规斜矢状位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冠状位PDWI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分级的准确度为78.05%,高于常规斜矢状位MRI的6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斜矢状位MRI的基础上应用斜冠状位PDWI对前交叉韧带撕裂及损伤分级的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冠状位 质子加权脂肪抑制成像 前交叉韧带撕裂 诊断价值
下载PDF
CT和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刘常锋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5期12-15,29,共5页
目的:探讨CT和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撕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佛山中医院三水医院收治的86例ACL撕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测方法... 目的:探讨CT和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撕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佛山中医院三水医院收治的86例ACL撕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在ACL撕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86例患者均经关节镜检查,14例正常,30部分撕裂,42例完全撕裂.其中,MRI共检出14例正常,28部分撕裂,40例完全撕裂,诊断准确率为97.67%;CT共检出10例正常,21部分撕裂,34例完全撕裂,诊断准确率为75.58%,MRI诊断准确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测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表现中,CT检测ACL撕裂呈现低密度表现,患者可见韧带增宽、挛缩、交叉韧带有断裂.MRI检测若可见T1、T2分别为低信号、高信号,表明患者ACL撕裂处于急性发作期;若可见T1信号长过T2,关节韧带扭曲、增粗,且撕裂断端边缘较模糊,或断痕情况显著,表明ACL撕裂处于慢性发作期,信号异常明显.结论:给予ACL撕裂患者MRI进行检测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等指标均高于CT检测,且影像学特征明显,对提高患者诊断准确率有较好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 CT MRI 诊断应用 影像学表现
原文传递
军事训练伤所致前交叉韧带撕裂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帅 王丹丹 张联合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763-765,770,共4页
目的对军事训练伤所致前交叉韧带撕裂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至2022-12武警浙江总队医院收治的59例军事训练伤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前交叉韧带撕裂的MRI表现,分析致伤科... 目的对军事训练伤所致前交叉韧带撕裂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至2022-12武警浙江总队医院收治的59例军事训练伤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前交叉韧带撕裂的MRI表现,分析致伤科目、合并伤情况。结果致伤科目:木马训练24例(40.68%),400 m障碍训练21例(35.59%),长跑训练5例(8.47%),球类运动5例(8.47%),器械训练2例(3.39%),擒敌对抗1例(1.69%),攀登训练1例(1.69%)。MRI图像前交叉韧带撕裂表现为韧带肿胀、信号增高、纤维连续性中断、附着端回缩、胫骨前移等改变,同时伴有半月板损伤、骨折及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的发生。其中,木马训练组骨折发生率、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率均高于障碍训练组与其他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木马训练组合并伤最重,较易发生3种合并伤,即前交叉韧带合并骨折、半月板损伤及内外侧副韧带损伤;障碍训练组合并伤次之。结论官兵应加深对木马训练与400 m障碍训练的认识,采用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日常强化膝关节周围肌肉训练,合理设置场地,减少前交叉韧带撕裂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训练伤 前交叉韧带撕裂 合并伤 磁共振成像 木马训练 障碍
下载PDF
微创改良双纽扣型金属接骨板结合高强度纤维修复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锁韧带撕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祁志轶 胡杰亮 +3 位作者 周保军 高富军 吕宏燕 赵雁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6期1079-1083,1092,共6页
目的:探讨微创改良双纽扣型金属接骨板结合高强度纤维修复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锁韧带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锁韧带撕裂患者64例,采... 目的:探讨微创改良双纽扣型金属接骨板结合高强度纤维修复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锁韧带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锁韧带撕裂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为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观察组的治疗方案为微创改良双纽扣型金属接骨板结合高强度纤维修复喙锁韧带。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肩关节Constant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疼痛消失时间及住院费用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未见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肩关节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术后3个月及1年观察组肩关节Constant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改良双纽扣型金属接骨板结合高强度纤维修复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锁韧带撕裂更符合解剖学特点,可减轻肩关节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双纽扣型金属接骨板 高强度纤维 肩锁关节脱位 喙锁韧带撕裂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