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阅微草堂笔记》中文人的梦幻世界 |
魏晓虹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4
|
|
2
|
10—15岁儿童公正世界信念能促进人生追求吗?——基于对中国50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调查 |
杨其勇
|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3
|
基督精神与林语堂的人生追求 |
贾岩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02 |
2
|
|
4
|
先秦时期士的人生追求——以苏秦为例 |
王志刚
王磊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5
|
古典美学“远”范畴考论 |
郭守运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6
|
“雨王”汉德森的追求之路 |
任丽波
|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7
|
英雄想象中的价值取向与生命追求——闽南民间故事中的英雄形象 |
戴冠青
|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2
|
|
8
|
苏轼的睡眠书写 |
张萍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
0 |
|
9
|
王维对人生价值和生存方式的独特追求 |
荣小措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0
|
文化意象与从善心理——从闽南民间故事看闽南人的生命追求 |
戴冠青
|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1
|
|
11
|
村官+恋爱的写作模式与新变——以《平凡的世界》和《大学生村官》为例 |
张佳丽
|
《肇庆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2
|
论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 |
王琼
洪丹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1
|
|
13
|
精神自由与安身立命的统合——论葛洪的生命美学精神 |
杨康
|
《中国美学》
|
2018 |
0 |
|
14
|
日常生活视域下祥子命运的悲剧探析 |
潘有娣
|
《韶关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5
|
另读《诗经》四首 |
谢会昌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16
|
论漂泊生涯中杜甫的人生追求 |
祁福雪
|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7
|
新时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与信仰分析 |
袁菁菁
|
《教育教学论坛》
|
2020 |
0 |
|
18
|
历史文化语境视域下的天水“唐僧晒经”遗迹传说及其文化意蕴 |
张惠强
|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9
|
从个体生命的追寻到呐喊与承担——论汪铭竹1940年代诗歌的转变 |
司真真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20
|
大文学视野下的党员作家丁玲 |
阎浩岗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