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文创设计与IP打造看传统手工艺进入日常生活的路径 被引量:50
1
作者 张君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86-291,共6页
目的重新认识传统手工艺的生活化本质与当代价值,通过研究手工艺资源的文创转化与文化活化,探讨“创意性”保护与传承。方法通过阐释、比较等质化研究方法,分析手工艺的生活化本质与审美化特质,阐述了手工艺遗产作为资源的文化价值,比... 目的重新认识传统手工艺的生活化本质与当代价值,通过研究手工艺资源的文创转化与文化活化,探讨“创意性”保护与传承。方法通过阐释、比较等质化研究方法,分析手工艺的生活化本质与审美化特质,阐述了手工艺遗产作为资源的文化价值,比较文创设计与文化IP打造的差异,探讨手工艺文创设计和创意活化的途径。结论在手工艺文化资源IP转化的过程中,文创设计是最为具体的落地形式。尽管如今的传统工艺已失去了最初的使用功能,可是对其传承保护多基于文化价值的需要,因此设计的介入使得传统手工艺资源得以活化,通过文创设计和IP开发,一方面使传统手工艺的使用价值得以延伸,在使用功能上启发了现代设计;另一方面使当今的日用之需具有了文化价值,使日常生活延续了传统的文化基因。传统工艺在文创设计和IP转化过程中得以传承工匠精神,延续造物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工艺 日常生活 文创设计 IP打造 创意性保护
下载PDF
课程要“回归生活”吗——论课程与生活的关系 被引量:30
2
作者 张楚廷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共5页
课程在一定条件下“回归生活”是有意义的,必要的。但课程承担的更主要、更积极的使命是,拥有生活、开拓生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生活是生命的活动,课程促成生命的成长和发展,课程让生命更富活力,课程让生命获得新的生命,而不... 课程在一定条件下“回归生活”是有意义的,必要的。但课程承担的更主要、更积极的使命是,拥有生活、开拓生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生活是生命的活动,课程促成生命的成长和发展,课程让生命更富活力,课程让生命获得新的生命,而不只是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教学 回归生活 生命 创造
下载PDF
生活陶艺创作之我见 被引量:21
3
作者 吕金泉 《中国陶瓷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67,共2页
在陶艺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今天 ,生活陶艺以其实用性和个性化的品格日渐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生活陶艺不仅具有陶艺的一般文化内涵 ,而且以实用的形式出现在生活中 ,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
关键词 生活陶艺 创作 生活化 实用化
下载PDF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路径 被引量:13
4
作者 蒋秀琴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第11期51-53,共3页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很自然地融入学习,知、情、意、行得到统一。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应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紧扣教学目标,创新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升其道德品质,指导其道德行为。
关键词 生活化情境 情境创设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下载PDF
教育的元价值是创新生命本质——生命哲学视域中教育的本真意蕴新探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克利 欧阳鹏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36,123,共9页
生命的本质原是"虚无的、徒劳的、永恒生成-毁灭的无意识",是无意义的"黑暗苦海";教育(涵括科学、文艺、哲学、史学、宗教等因素),则为生命的"黑暗苦海"带来一种审美的生机——它通过各种途径来对生命予... 生命的本质原是"虚无的、徒劳的、永恒生成-毁灭的无意识",是无意义的"黑暗苦海";教育(涵括科学、文艺、哲学、史学、宗教等因素),则为生命的"黑暗苦海"带来一种审美的生机——它通过各种途径来对生命予以拯救、辩护和创造。独立、宽容、自由是人的完整生命不可或缺的要素,个适性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独立宽容自由的生命品性,进而润泽整个社会环境和文化生态。教育的上述属性让它成为"美德",成为新的生命本质的创造者。洞悉教育之"美德"意蕴,用教育的"爱"去弥补生命的"空",杜绝对"空"物质的肆意追逐;助力个体生命发掘、守护、发展自身百分之零点一的"与众不同",从而成就生命的"功德"和世界的美好。这即为教育之元价值实现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本质 教育创造 生命品性 个适性教育 教育的爱 教育的元价值
下载PDF
教育的生命价值探索 被引量:4
6
作者 马秋丽 燕良轼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0,共4页
教育既是一种生命活动,又是获得生命价值的手段和途径。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提高生命的价值。教育的生命价值根植于非理性深处,存活于创造之中,要到直觉的地盘上去寻找。
关键词 教育 生命价值 非理性 创造
原文传递
审美与信仰的消长——对海子"生命叙事"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4
7
作者 胡书庆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9-86,共8页
本文以海子为重点个案,以透析诗性活动过程中主体的思想和精神之基本进路为观照视角,以考量审美与信仰作为潜在极性的抒情场中诗性个体的精神生态深富悲剧色彩的两重性表现为主线,试图触摸一下诗人"生命叙事"的内涵,找出某些... 本文以海子为重点个案,以透析诗性活动过程中主体的思想和精神之基本进路为观照视角,以考量审美与信仰作为潜在极性的抒情场中诗性个体的精神生态深富悲剧色彩的两重性表现为主线,试图触摸一下诗人"生命叙事"的内涵,找出某些贯穿诗人心路历程的"真值"函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叙事” 审美诉求 超越性创作 精神黑洞 精神临界点
下载PDF
由沈从文“寄食者”群体生存状态看其文学创作的生命观
8
作者 何欢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沈从文的作品常常竭尽全力掩饰自己的主观意识,同时又在不经意间将对每个人物的偏好、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这种既想要赞颂湘西人物的真切、自然,又对这些人物的苦难有着难以言表的悲痛和怜悯的矛盾,恰好体现了其文学创作中的生命观... 沈从文的作品常常竭尽全力掩饰自己的主观意识,同时又在不经意间将对每个人物的偏好、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这种既想要赞颂湘西人物的真切、自然,又对这些人物的苦难有着难以言表的悲痛和怜悯的矛盾,恰好体现了其文学创作中的生命观。“寄食者”群体在沈从文笔下占比较大,且具有身份上的独特性,文章从“寄食者”这一独特群体的生存状态来看其文学创作的生命观,为沈从文作品的解读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寄食者 生命观 文学创作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美好生活创造的体育维度
9
作者 向东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7-102,共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现实的人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场域中指导人们自由地从事美好生活创造,其根本任务和价值旨趣是印证人的存在的地位、作用、意义。从本质上讲,人的生活需要、生命延续和生存发展是贯穿人的生命存在的现实基点,而通过...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现实的人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场域中指导人们自由地从事美好生活创造,其根本任务和价值旨趣是印证人的存在的地位、作用、意义。从本质上讲,人的生活需要、生命延续和生存发展是贯穿人的生命存在的现实基点,而通过体育表现人对自身生命的终极关怀则是人实现自我确证、否定、超越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人们体育意识的演化和衍生彰显了体育与人们美好生活创造的多维度动态关联和互动融合,因此突出了体育与美好生活相融对体育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哲学上讲,体育劳动不仅维持和确证了人自然生命的健康存在,而且能够增强和提高人对这个现实生活世界的理解、认知和把握,更进一步通过体育劳动展现对美好生活的自由创造和无限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学 美好生活 自由创造 体育维度
下载PDF
生命就是创造——柏格森《创造进化论》的现代启迪 被引量:2
10
作者 齐爱兰 宋泽滨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63-66,共4页
柏格森在《创造进化论》中对生命本质做了深刻阐述 ,指出“我们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 ,每一瞬间都是一种创造”;“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 ,因而必须有所选择”;“当我们自由行动时 ,就在自身中体验到了创造”,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仍有... 柏格森在《创造进化论》中对生命本质做了深刻阐述 ,指出“我们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 ,每一瞬间都是一种创造”;“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 ,因而必须有所选择”;“当我们自由行动时 ,就在自身中体验到了创造”,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仍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格森 《创造进化论》 生命 创造 创新
下载PDF
路远文学年谱
11
作者 王妍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9-79,共11页
路远从1978年发表处女作《最后一次约会》至今已46载,他的创作与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的时间脉络相吻合。路远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他的创作聚焦现实与历史,彰显中华多民族文化,在曲折、跌宕的故事中书写生命传奇,张扬生命力量;多元复调混杂... 路远从1978年发表处女作《最后一次约会》至今已46载,他的创作与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的时间脉络相吻合。路远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他的创作聚焦现实与历史,彰显中华多民族文化,在曲折、跌宕的故事中书写生命传奇,张扬生命力量;多元复调混杂、对照,小说创作与剧本创作并行不悖。将路远的生活经历、文学创作与文学活动相结合,进行综合考量,可以把路远的创作分为四个阶段:1978年至1984年的酝酿期;1984年至1987年的发轫期;1987年发表《红马鞍》为界,路远的创作进入转型期;1990年之后的创作为成熟期。以编年的形式梳理路远不同时期的作品,可以为路远研究提供详实的资料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远 年谱 人生经历 文学创作 文学活动
下载PDF
社区化导向下衢州芳村乡村生活圈营建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葛丹东 梁浩扬 +1 位作者 童磊 郑艳艳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35,共6页
将城市社区建设中彰显人本关怀的"生活圈"理念引入乡村建设领域,以衢州市芳村为例展开了乡村生活圈营建思路探讨:(1)跨村界组织乡村社区生活圈空间范围;(2)"层级化、场景化"构建生活圈内容体系;(3)"多中心&qu... 将城市社区建设中彰显人本关怀的"生活圈"理念引入乡村建设领域,以衢州市芳村为例展开了乡村生活圈营建思路探讨:(1)跨村界组织乡村社区生活圈空间范围;(2)"层级化、场景化"构建生活圈内容体系;(3)"多中心"组织生活圈空间结构;(4)"差异化、精准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5)"人本化、绿色化"组织交通路网,营造交通场景;(6)"产居一体化"引导生活圈产业布置。通过芳村乡村生活圈的建设探讨,期望为未来乡村社区的探索实践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化 生活圈 空间营造 衢州芳村
下载PDF
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管理战略创新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泰玲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83-90,共8页
家族企业同生物界生命体一样,同样经历一个孕育期、青春期、盛年期和老化期。本文揭示了家族 企业生存发展所固有的基本规律,针对中国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特征,根据苏宁电器集团的成长 经验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创新战略。
关键词 家族企业 生命周期 管理战略 创新
下载PDF
地域生活美学体系——一种以“创造性的生活”为核心的老城更新模式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超 《国际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3,共9页
营建能够支撑“创造性的生活”的空间是践行以“人”为核心的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而老城是其最佳土壤。本文由反思入手,针对“泛地域符号”化的模式趋同问题,总结出“三个本末倒置”——生活与生存、未来与历史、文化与经济本末... 营建能够支撑“创造性的生活”的空间是践行以“人”为核心的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而老城是其最佳土壤。本文由反思入手,针对“泛地域符号”化的模式趋同问题,总结出“三个本末倒置”——生活与生存、未来与历史、文化与经济本末倒置的内因;进而提出正本清源的解决之道:建立“地域生活美学”理念,并基于此探索人本时代老城更新的规划模式。最后本文以绍兴柯桥实践为例,具体阐释地域生活美学空间规划的“六化”方法框架。地域生活美学体系为老城更新的理论完善和实践经验总结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 “人”的城镇化 地域生活美学体系 创造 老城更新 柯桥
原文传递
虚拟企业:企业在全球竞争环境下的一种强有力竞争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陆金伟 达庆利 陆金林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57-60,共4页
虚拟企业(theVirtualEnterprise,VE)的应用是企业在全球竞争环境下的一种策略。本文首先综括了虚拟企业的效应;其次提出了虚拟企业的四阶段生命周期:设计、组建、运作和总结;然后依次探讨了虚拟企业的设计、组建。
关键词 虚拟企业 效应 生命周期 设计 组建 管理
全文增补中
教研:教师的教学创造和价值实现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亮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8年第4期16-19,共4页
教学生活的理想境界是教学创造。教研是实现教学创造的重要途径之一。教研活动是一种集体活动,但更多的时候是教师个体的智慧活动。教研活动有三重境界:功利式教研、问题式教研和价值实现式教研。教师通过阅读获得思想生成的土壤,通过&q... 教学生活的理想境界是教学创造。教研是实现教学创造的重要途径之一。教研活动是一种集体活动,但更多的时候是教师个体的智慧活动。教研活动有三重境界:功利式教研、问题式教研和价值实现式教研。教师通过阅读获得思想生成的土壤,通过"我思"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最终到达教研的理想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 教学生活 教学创造
下载PDF
教师职业的生命哲学省思 被引量:3
17
作者 肖丹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5-9,共5页
教师职业生命是教师作为职业人对自我生命内涵、生命尊严、生命价值、生命权力、生命义务、生命终结等重大问题所采取的基本认识及思想裁断。生命哲学"流动"、"绵延"、"经历"、"创造"等理念的... 教师职业生命是教师作为职业人对自我生命内涵、生命尊严、生命价值、生命权力、生命义务、生命终结等重大问题所采取的基本认识及思想裁断。生命哲学"流动"、"绵延"、"经历"、"创造"等理念的倡导,为教师理性审视自身的职业生命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对教师而言,这种诠释本身,无疑已经超越纯粹人生哲学意义上的自觉,从而包含了一种丰富而生动的现实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职业生命 生命哲学 经历 信仰 创造
下载PDF
关于张孝祥生平和创作几个问题的考辩 被引量:2
18
作者 彭国忠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723-731,共9页
张孝祥在绍兴间的仕历,宛敏灏的研究基本无误;对张孝祥罢建康府的原因,知潭州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生前进显谟阁学士致仕的考证,宛先生也是有证据的;张同之是张孝祥的亲生子;太平为其子,永通为其孙,也难以断然否定;《文集》附录的《信谱... 张孝祥在绍兴间的仕历,宛敏灏的研究基本无误;对张孝祥罢建康府的原因,知潭州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生前进显谟阁学士致仕的考证,宛先生也是有证据的;张同之是张孝祥的亲生子;太平为其子,永通为其孙,也难以断然否定;《文集》附录的《信谱传》之作者、署时无误无伪;《文集》版本为经过抄补的宋版,其附录无误无伪;关于《念奴娇》等词的笺校,宛先生亦不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孝祥 生平 文学创作 亲属 版本 词校笺 考证
下载PDF
柳永词中的市民形象研究
19
作者 黎慧璇 黎家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柳永是北宋杰出词人,他对宋词进行了大胆革新,不仅拓宽了词的题材,更用俚俗的语言进行创作。特殊的时代背景、坎坷的人生境遇在很大的程度上促使柳永转变了对都市生活、人物等的观察角度,他也在市民意识和市民文化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完... 柳永是北宋杰出词人,他对宋词进行了大胆革新,不仅拓宽了词的题材,更用俚俗的语言进行创作。特殊的时代背景、坎坷的人生境遇在很大的程度上促使柳永转变了对都市生活、人物等的观察角度,他也在市民意识和市民文化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完成了其独特艺术风格的转变。柳词的出现使北宋词坛焕然一新,其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北宋市民生活的情景,也深刻地展示市民人物的精神面貌,适应了快速发展的市民文化需求,为市民所喜爱。该文主要从柳永独特的生平轨迹和北宋市民文化的产物这两个角度分析柳词市民形象的创作背景,再通过分类梳理来探究柳词中的市民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 柳永词 市民形象 市民生活 市民文化 创作风格
下载PDF
神韵内涵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全国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1期58-72,共15页
文学活动系统理论的发展为研究神韵提供了新的视野。依据文学活动四要素即生活、作者、作品、读者,从现实生活、创作主体、作品和接受主体这四个角度来探讨神韵。现实生活的内在精神是神韵产生的源泉。创作主体通过养气,形成富有神韵... 文学活动系统理论的发展为研究神韵提供了新的视野。依据文学活动四要素即生活、作者、作品、读者,从现实生活、创作主体、作品和接受主体这四个角度来探讨神韵。现实生活的内在精神是神韵产生的源泉。创作主体通过养气,形成富有神韵的审美气质和个性,进而创作出富有神韵的作品。作品是神韵的载体,神韵在作品中表现为超越语言、由作品整体产生的深远无穷的意蕴。接受主体在接受作品时,在创作主体意图的指引下感悟出人的生命意义、人生存在的价值以及现实生活的意蕴,形成富有个性的认识,丰富作品神韵的内涵,实现对神韵的再创。现实生活、创作主体、作品、接受主体构成了文学创作活动连续的、上升的循环系统,神韵在这一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韵 现实生活 创作主体 作品 接受主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