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美学与超越必然的自由问题──四论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 被引量:9
1
作者 潘知常 《河南社会科学》 2001年第2期59-64,共6页
认识必然的自由即自由的客观性、必然性与超越必然的自由即自由的主观性、超越 性之间存在着不可还原性。对于超越必然的自由即自由的主观性、超越性的考察,正是美学 之为美学所必须面对的当代问题,也正是生命美学得以诞生的根本前提... 认识必然的自由即自由的客观性、必然性与超越必然的自由即自由的主观性、超越 性之间存在着不可还原性。对于超越必然的自由即自由的主观性、超越性的考察,正是美学 之为美学所必须面对的当代问题,也正是生命美学得以诞生的根本前提。审美活动并非意在 对于美的寻找、反映,而是意在生命自身的提升。审美活动不是事实判断,而是价值判断, 是对于生命活动自身的一种自由愉悦的揭示。审美活动完全应该成为人类生命活动中最根本 的东西,成为人类在漫长的生命进化过程中为自己所创造的一种推动生命向前向上的动力之 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必然 还原 生命美学 自由愉悦
下载PDF
美学之存在或审美与人的自由价值——兼论生命美学的失误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怀璞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9-62,共4页
审美活动是人的自觉而自由的活动,是使人成为全面、完整的亦即感性的人的活动,但审美是在人的丰富而多样的实践过程中与对象发生联系,进而通过对对象的主体性创造来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确认的,这样的审美活动才使人的自由有了具体的价值... 审美活动是人的自觉而自由的活动,是使人成为全面、完整的亦即感性的人的活动,但审美是在人的丰富而多样的实践过程中与对象发生联系,进而通过对对象的主体性创造来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确认的,这样的审美活动才使人的自由有了具体的价值内涵。而生命美学论运用简单否定的方法使美学研究陷入了虚无主义,同时抛开了具体的实践活动而空谈人的自由,也使人及其生命自由成为不可知的抽象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活动 自我 实践 自由价值 形而上学
下载PDF
波德莱尔的“应和论”与中国生命美学
3
作者 妥建清 李小雨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2-172,共11页
启蒙运动理性的非理性发展造成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分裂。赓续浪漫主义要求恢复人之为人的完整性的主张,波德莱尔提出了作为现代性思想结晶的“应和论”,以期弥合人与世界的分裂,实现宇宙万象的和谐统一。作为波德莱尔诗歌创作与文... 启蒙运动理性的非理性发展造成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分裂。赓续浪漫主义要求恢复人之为人的完整性的主张,波德莱尔提出了作为现代性思想结晶的“应和论”,以期弥合人与世界的分裂,实现宇宙万象的和谐统一。作为波德莱尔诗歌创作与文艺理论的核心,“应和论”具有丰富的思想意蕴,并产生了绵延的效果历史。百年来,学界围绕“应和论”的思想渊源、理论内涵、历史效果、比较研究,以及评价等论域进行了深入阐释。但是鉴于波德莱尔是“现代性”概念的始作俑者,其“应和”思想关涉现代性的基源问题,并引发了后世的“问题美学”现象,亟须拓展新的视角对其进行多维阐释。中国真善美合一的生命美学为此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借鉴中国生命美学思想,可以为走出审美现代性的困境,实现人类美的生存贡献中国思想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德莱尔 “应和论” 现代性 唯美主义 生命美学
下载PDF
“境界”与“趣味”:王国维、梁启超人生美学旨趣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金雅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2-119,共8页
"境界"和"趣味"作为王国维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开启了中国现代美学理论诉求与人生诉求相谐的致思路径,发扬了中国美学融审美艺术人生为一体的精神传统。从生命之欲到静观到无我,王国维的"境界"最... "境界"和"趣味"作为王国维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开启了中国现代美学理论诉求与人生诉求相谐的致思路径,发扬了中国美学融审美艺术人生为一体的精神传统。从生命之欲到静观到无我,王国维的"境界"最终回到了生命之欲不可消、人生之苦不可解、艺术与审美终不能拯救人生的审美救世之悖论中;而从生命之力到迸合到化我,梁启超的"趣味"则将人生审美推向了春意蕴溢的超拔之境,既是诗意的也是乌托邦的。两种人生美学旨趣呈现了民族美学和谐蕴藉的人生情致在中国现代的演化与分化、深入与拓展,是中国现代人生美学精神自觉的重要始源。特别是梁启超之后,经朱光潜、宗白华等的丰富发扬,远功利而入世的趣味化诗性精神蔚成中国现代美学精神之主脉,聚焦为人生艺术化等命题。这种追求现实生存与人生超越相统一的诗性张力品格,跳出了王国维式的纠结,在今天这个实利化、技术化的时代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界 趣味 王国维 梁启超 人生美学
原文传递
美学:期待平等多元的对话——兼论生命美学的失误(三)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怀璞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3-97,共5页
审美言说使人与自身、与外部整体世界形成一种对话关系,并确立了审美活动中主客体间的平等交流关系;包括“一切活动和行为”在内的实践活动,既是关系性的也是超越性的,关系性使人既成为个体的也成为社会的人,超越性使人在自由创造中打... 审美言说使人与自身、与外部整体世界形成一种对话关系,并确立了审美活动中主客体间的平等交流关系;包括“一切活动和行为”在内的实践活动,既是关系性的也是超越性的,关系性使人既成为个体的也成为社会的人,超越性使人在自由创造中打开了通往审美的理想之路。在西方美学框架内展开的生命美学的言说方式,并未向人们昭示出全新的美学意义,没能真正架通人生现实与审美理想之间的精神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言说 实践超越 王国维 鲁迅 生命美学 理论“霸权”
下载PDF
中国美学传统的新阐释──以生命美学作为阐释背景的《中西比较美学论稿》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焕志 《河南社会科学》 2001年第2期65-68,共4页
美学界对于中国美学传统的研究,往往局限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往往潜在地以 西方美学传统作为参照框架。生命美学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状况。生命美学能够以 其全新的阐释框架与方法去深刻精辟地阐释中国美学传统,深刻地阐释... 美学界对于中国美学传统的研究,往往局限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往往潜在地以 西方美学传统作为参照框架。生命美学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状况。生命美学能够以 其全新的阐释框架与方法去深刻精辟地阐释中国美学传统,深刻地阐释以往的美学派别所已 经阐释过的中国美学问题,独到地发现以往的美学派别所无法阐释、无法洞见的中国美学问 题,从而在中国美学传统研究中真正地切入美的源泉和核心,为当代的中国美学传统研究别 开洞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传统 生命美学 阐释
下载PDF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命美学思想管窥
7
作者 梅华 刘志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33-36,共4页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命美学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的生命活动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活动在于人除了有低层次的动物式的快感外,还有高层次的美感;二是人的生命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是物质性的生命与精神性的生命的高度统一;...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命美学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的生命活动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活动在于人除了有低层次的动物式的快感外,还有高层次的美感;二是人的生命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是物质性的生命与精神性的生命的高度统一;三是生命的自由境界是共产主义,它是对群体生命即类生命的终极关怀,是生命的天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美 生命活动 物质性的生命 精神性的生命 个体生命 群体生命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下载PDF
艺术参与社区微改造的美育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朝虹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6-147,共2页
随着社会美术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美育实践推进,如何打通美育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有意义的社区美育,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艺术介入社区微改造、生活美学导向下的美育课程进入社区的案例分析,关注艺术、生活、... 随着社会美术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美育实践推进,如何打通美育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有意义的社区美育,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艺术介入社区微改造、生活美学导向下的美育课程进入社区的案例分析,关注艺术、生活、社群场域之间的关系,研究当下社区美育实现的形态、特点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美育 生活美学 社区微改造 艺术介入
原文传递
多重生命视角下道教诗词的审美境界——以金元全真诗词为中心
9
作者 郭中华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49-54,共6页
道教诗词拥有不同于尘俗作品的思想文化内质,就审美而言,其境域开阔、视角多重,且有着超越而终极的审美境界。以金元全真教诗词为例,在多重的生命审美视角下,其审美境界展现为“天人合一”“性命和合”“真善美相统一”等三个方面。这... 道教诗词拥有不同于尘俗作品的思想文化内质,就审美而言,其境域开阔、视角多重,且有着超越而终极的审美境界。以金元全真教诗词为例,在多重的生命审美视角下,其审美境界展现为“天人合一”“性命和合”“真善美相统一”等三个方面。这分别是在生命归置、生命修养、生命价值实现视角下的具体审美觉识。这些围绕生命审美的境界追求与理想,集中展现了道教诗词深刻的人文关怀,以及独具终极蕴味的道教审美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诗词 全真道教 生命审美 审美境界
下载PDF
“后碳”社会皖北篾器的审美现象和工艺创新
10
作者 彭心勤 《红河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87-91,共5页
"后碳"社会为皖北篾器工艺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新的传承和创新路径。用现象学的相关概念和内容研究"后碳"下皖北篾器呈现的审美现象和独特的审美内容。从民俗审美、视觉审美、生活审美三个方面分析皖北篾器的审美现象... "后碳"社会为皖北篾器工艺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新的传承和创新路径。用现象学的相关概念和内容研究"后碳"下皖北篾器呈现的审美现象和独特的审美内容。从民俗审美、视觉审美、生活审美三个方面分析皖北篾器的审美现象:精编细作的工艺美、韵律节奏共存的图案美、造型美和色彩美。一则可以从审美现象学上传习、创新皖北篾器的视觉影像;二则为篾器的工艺传承和创新带来新的思维触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碳”社会 皖北篾器 民俗审美 视觉审美 生活审美
下载PDF
李渔生活审美研究综述——以《闲情偶寄》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玉梅 《阴山学刊》 2010年第6期54-59,共6页
从整体上看,李渔研究包括李渔生平思想和李渔作品,已经非常全面深入。但是李渔美学研究,尤其是李渔生活审美研究还需深入。李渔美学研究突出了戏剧美学,而忽略了生活审美。在李渔生活审美研究中还存在概念把握不准、重复性高、较零散肤... 从整体上看,李渔研究包括李渔生平思想和李渔作品,已经非常全面深入。但是李渔美学研究,尤其是李渔生活审美研究还需深入。李渔美学研究突出了戏剧美学,而忽略了生活审美。在李渔生活审美研究中还存在概念把握不准、重复性高、较零散肤浅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渔 《闲情偶寄》 生活审美
下载PDF
论晏殊词生命美学的精神向度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章庆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42-47,共6页
晏殊词生命美学的精神向度,大多表现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促的沉重叹息;对人生孤独与尘世聚散无常的深沉感慨;更表现为享受当下富贵娴雅生活情趣的价值追求和对人类生命无往不复的圆融观照。这美学四维,体现了晏殊对生命现象由感性体验... 晏殊词生命美学的精神向度,大多表现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促的沉重叹息;对人生孤独与尘世聚散无常的深沉感慨;更表现为享受当下富贵娴雅生活情趣的价值追求和对人类生命无往不复的圆融观照。这美学四维,体现了晏殊对生命现象由感性体验到本质认识的逐步深化,展现了他对生命本质不断体悟和升华的智慧精神。与同代词人张先、柳永相比,晏殊词更善于从主体生命精神的纵深之处掘进,在生命的感性欲望中积淀着更多的理性操持和诗性智慧,对生命本质的体察把握更为深刻,这就是晏殊词生命美学精神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殊 生命美学 精神向度
下载PDF
生命美学语境中的《牡丹亭》艺术内涵透视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劲松 罗可曼 《铜陵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73-76,共4页
在继承前代戏曲艺术的基础上,以汤显祖为代表的明代戏剧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情感表现路径,在今天看来这种富有个性情感表现手法,吻合戏剧美学的生命化取向,即戏剧主题的生命情感化、戏剧表现手法的生命化描摹、人物语言追求真我之表达。... 在继承前代戏曲艺术的基础上,以汤显祖为代表的明代戏剧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情感表现路径,在今天看来这种富有个性情感表现手法,吻合戏剧美学的生命化取向,即戏剧主题的生命情感化、戏剧表现手法的生命化描摹、人物语言追求真我之表达。通过对此三个维度的分析说理过程中,展现《牡丹亭》的戏剧时空,提示其独特的生命化艺术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美学 情节设计 个性
下载PDF
贾平凹小说的神秘感
14
作者 张东茹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71-73,共3页
贾平凹创造的文学世界变幻无常,扑朔迷离、让人难以捉摸,给读者以强烈的神秘感,阅读他的小说,会被其中描述的各种怪异的事件、神秘的地方和神奇特异的人物深深攫住。对家乡本土民间文化的深刻领悟、生命审美化的人格气质和对西方现代派... 贾平凹创造的文学世界变幻无常,扑朔迷离、让人难以捉摸,给读者以强烈的神秘感,阅读他的小说,会被其中描述的各种怪异的事件、神秘的地方和神奇特异的人物深深攫住。对家乡本土民间文化的深刻领悟、生命审美化的人格气质和对西方现代派创作方法的借鉴是其小说颇具神秘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秘感 生命审美化 东方神秘主义 西方现代派
下载PDF
提高中专学生生活审美能力的调查报告
15
作者 郑兰 《科教导刊》 2011年第28期198-199,共2页
本文从当前中职学生生活审美的现状出发,通过问卷与访谈,了解学生的美术学习基础与生活中的审美习惯、感受和需求,并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中专学校提高学生生活审美能力的方法与策略,具有一定的教育借鉴价值。
关键词 中专学生 生活审美
下载PDF
元末江南士人生活美学略论——以顾瑛与玉山雅集为中心的考察
16
作者 闫好丽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4-20,共7页
学界关于元代美学的论述,一般止于绘画与戏曲美学,且篇幅短小。实际上,元代诗文创作与士人集会之盛并不亚于其他朝代,有其独特性与成就。从生活美学的视角切入,以顾瑛主持的玉山雅集为中心,考察元代末年江南士人雅集的美学活动实践,以... 学界关于元代美学的论述,一般止于绘画与戏曲美学,且篇幅短小。实际上,元代诗文创作与士人集会之盛并不亚于其他朝代,有其独特性与成就。从生活美学的视角切入,以顾瑛主持的玉山雅集为中心,考察元代末年江南士人雅集的美学活动实践,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生活美学,可以发现,其在园林、书法、诗歌、绘画、音乐诸领域均有贡献,值得今人借鉴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末年 江南士人 顾瑛 玉山雅集 生活美学
下载PDF
刘知几《史通》中的生命美学思想抉要
17
作者 刘伟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45-48,共4页
刘知几《史通》是唐代一部重要的史学评论著作,它从理论和方法层面着重阐述了史书的编纂体裁体例。在文学上,《史通》也成就巨大,体现了对人性的高扬,对人之价值的敬重,张扬着炽热的生命脉动。从崇儒重德的政治伦理色彩、不以人为因素... 刘知几《史通》是唐代一部重要的史学评论著作,它从理论和方法层面着重阐述了史书的编纂体裁体例。在文学上,《史通》也成就巨大,体现了对人性的高扬,对人之价值的敬重,张扬着炽热的生命脉动。从崇儒重德的政治伦理色彩、不以人为因素而屈笔的直书精神、对人事作用的高度重视三方面对《史通》中的生命美学思想进行学理型的阐释与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美学 直书精神 人文气息
下载PDF
从“兴”“味”“意象”看中国诗学的生命美学精神
18
作者 郑德聘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1-4,共4页
由于中华民族原始的"万物有灵观"和人物"同情观"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家常从生命本体论出发评诗论文。因此,中国诗学重视生命体验,讲求物我同一境界的营造,带有明显的生命美学之特点。通过对"兴""味&... 由于中华民族原始的"万物有灵观"和人物"同情观"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家常从生命本体论出发评诗论文。因此,中国诗学重视生命体验,讲求物我同一境界的营造,带有明显的生命美学之特点。通过对"兴""味""意象"几个诗学范畴进行简单梳理,探求其生命美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生命美学
下载PDF
孔颖达易学生命美学思想简论
19
作者 林国兵 江玉娥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71-75,共5页
孔颖达恢复汉人以象数解易的传统,以"元气"①释易之太极。天(阳气)地(阴气)交感,产生了万事万物、人伦社会,二者共同构成了生生不息的大化流行。感应之道遍布于宇宙万物的各个层面。心物彼此感受对方的节奏和生命。人心感万... 孔颖达恢复汉人以象数解易的传统,以"元气"①释易之太极。天(阳气)地(阴气)交感,产生了万事万物、人伦社会,二者共同构成了生生不息的大化流行。感应之道遍布于宇宙万物的各个层面。心物彼此感受对方的节奏和生命。人心感万物所生的念虑之情在自然而然的本性的指引下成为审美之情,生生之宇宙由此而成为人情化、审美化的宇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颖达 《周易正义》 咸卦 生命美学
下载PDF
生命视野中全面发展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5
20
作者 冯建军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4年第3期1-5,25,共6页
全面发展教育包括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四育"是身心和谐发展、真善美人格完美统一的要求,为生命发展所设计,但现实中的教育却偏离生命,疏远甚至遮蔽生命。因此,必须把全面发展的教育置于生命的视野中进行反思和重构,寻... 全面发展教育包括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四育"是身心和谐发展、真善美人格完美统一的要求,为生命发展所设计,但现实中的教育却偏离生命,疏远甚至遮蔽生命。因此,必须把全面发展的教育置于生命的视野中进行反思和重构,寻找教育的生命"家园",走向教育的本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发展教育 生命教育 美育 道德教育 智育 生命体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