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本《琵琶记》生角主线与乡村士子困局的书写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志勇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8-95,共8页
晚近以来,《琵琶记》的主角经历了从蔡伯喈到赵五娘的认知变化,而当下通行的各类《中国文学史》《中国戏曲史》也多将《琵琶记》界定为一部宣扬赵五娘仁孝贤德的戏曲,这种情况一定程度影响了对另一主角蔡伯喈情节线索及其相关主题的理... 晚近以来,《琵琶记》的主角经历了从蔡伯喈到赵五娘的认知变化,而当下通行的各类《中国文学史》《中国戏曲史》也多将《琵琶记》界定为一部宣扬赵五娘仁孝贤德的戏曲,这种情况一定程度影响了对另一主角蔡伯喈情节线索及其相关主题的理解。《琵琶记》对乡村元素的书写透露出蔡伯喈“以耕养读”的家庭出身,而贫寒如洗和人丁不旺的家境则强化了蔡父意图通过蔡伯喈科考改变家庭命运的强烈愿望。“伯喈思亲”线索的绵延不辍,隐含高则诚经营蔡伯喈主角、主线的良苦用心。这些信息皆指向《琵琶记》演述的是,农村贫寒士子逾越阶层所面临的人生困局以及无法破解困局所导致的家庭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记》 乡村元素 生角主线 蔡伯喈 人生困局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的生命困境及其审美超越 被引量:1
2
作者 高锦泉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3-16,共4页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当代部分大学生反而陷入生命无意义的困境中。从审美角度审视,这是由于审美缺失而导致心灵发展畸形的结果。因此,培养生命审美情操,追求生命审美境界,是引导当代大学生摆脱生命困境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困境 生命意义 审美超越
下载PDF
生命困境之大学生生命教育
3
作者 陈元津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5期51-54,共4页
当前大学生自杀或者他杀事件时有发生,缺乏追求、虚度光阴现象更是常见,大学生此类事件的频繁发生,凸显出现代高等教育生命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生活质量不高及生命意义缺乏。高校在认清当前大学生"生命困境"... 当前大学生自杀或者他杀事件时有发生,缺乏追求、虚度光阴现象更是常见,大学生此类事件的频繁发生,凸显出现代高等教育生命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生活质量不高及生命意义缺乏。高校在认清当前大学生"生命困境"的基础上,从生命意识出发,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寻找生命意义,实现生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困境 生命教育 生命意义
下载PDF
从《年月日》与《浮生》看当代乡土小说中的人生困境书写
4
作者 刘晓侠 满建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20-124,共5页
人生困境是中国当代乡土小说的重要书写对象,阎连科的《年月日》与葛水平的《浮生》是较为突出的代表作。两部作品均从生存环境的逼迫、与命运殊死较量、死亡威胁和传统族群意识等方面来表现人物生存困境;不同的是,《年月日》是寓言式... 人生困境是中国当代乡土小说的重要书写对象,阎连科的《年月日》与葛水平的《浮生》是较为突出的代表作。两部作品均从生存环境的逼迫、与命运殊死较量、死亡威胁和传统族群意识等方面来表现人物生存困境;不同的是,《年月日》是寓言式的书写方式,作品中有诸多象征含义,而《浮生》是介入现实的书写方式,描写的是普通底层平民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月日》 《浮生》 人生困境 寓言书写 介入现实书写
下载PDF
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女性的生命关怀
5
作者 傅建安 贺常颖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46-48,共3页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女性又面临新的人生困境。她们在获得事业的成功时,作为一个女人自然而然的简单的幸福却难以实现。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知识女性面临双重压力,从而比男性付出了更多的艰辛,以至于心力交瘁。为此,要改变社会对...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女性又面临新的人生困境。她们在获得事业的成功时,作为一个女人自然而然的简单的幸福却难以实现。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知识女性面临双重压力,从而比男性付出了更多的艰辛,以至于心力交瘁。为此,要改变社会对女性的价值认知,改变传统的家庭模式,同时也要求广大知识女性改变生活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女性 人生困境 生命关怀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人的“鸡肋意识”及其人生选择
6
作者 孙宏哲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100-105,共6页
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文学作品中屡屡涉及"鸡肋"一词,"鸡肋"被文士赋予之身体、个人,乃至名利、功业、仕宦,甚至人生意味等多重内蕴,展现出文士对世俗价值的矛盾心态及其身处"势"与"道"之间两... 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文学作品中屡屡涉及"鸡肋"一词,"鸡肋"被文士赋予之身体、个人,乃至名利、功业、仕宦,甚至人生意味等多重内蕴,展现出文士对世俗价值的矛盾心态及其身处"势"与"道"之间两难的人生困境,并由古代文人不同的人生选择见出"吏隐"的局限性,体现出正直士大夫舍身求法的历史进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人 鸡肋意识 文化意蕴 生存困境 人生选择
下载PDF
《在海德堡坠入情网》中的女性生命困境与突围
7
作者 曹玉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36-139,共4页
龙应台游走于东西方文化之间,饱经传统和现代思想的洗礼,她的作品洞察世事、针砭时弊,在台湾文学界掀起了一股"龙卷风",在华语文坛上赢得了"龙应台旋风"的美誉。以女性的生命困境为起点和归宿,从跨文化语境的视角,... 龙应台游走于东西方文化之间,饱经传统和现代思想的洗礼,她的作品洞察世事、针砭时弊,在台湾文学界掀起了一股"龙卷风",在华语文坛上赢得了"龙应台旋风"的美誉。以女性的生命困境为起点和归宿,从跨文化语境的视角,剖析龙应台小说《在海德堡坠入情网》中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婚姻观念的转变,探寻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生命困境的根源、突围困境的方式及宿命人生的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海德堡坠入情网》 女性意识 生命困境 宿命悲剧
下载PDF
杜甫“始客”秦州的身份与心态
8
作者 杨胜宽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7-95,共9页
杜甫从华州弃官去秦,是其后半生客居漂泊生涯的开始。"始客"秦州,意味着诗人脱离了朝廷官僚政治体制,"客"的身份表明他没有了为一家生计提供基本支持的俸禄,使其在客秦的数月间,面临一家生计所必须面对的重重困难... 杜甫从华州弃官去秦,是其后半生客居漂泊生涯的开始。"始客"秦州,意味着诗人脱离了朝廷官僚政治体制,"客"的身份表明他没有了为一家生计提供基本支持的俸禄,使其在客秦的数月间,面临一家生计所必须面对的重重困难和战乱不断所带来的安全风险。这种窘况,可能是诗人愤而弃官时并没有完全预料到的,但也正是这段极为艰难的生活及由此产生的复杂心理变化,促进其诗歌创作在思想深度、情感厚度、艺术高度上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始客”秦州 身份改变 人生困境 复杂心态
原文传递
破碎的新生——从需要层次看《荒山之恋》中的自我实现
9
作者 孟令军 《理论界》 2020年第4期88-94,共7页
王安忆的《荒山之恋》采用了双层结构对比,两条主线并行的方式,故事在男人出轨前后的矛盾纠结和女人面对爱情时的温柔果敢中上演他们各自的命运悲剧。笔者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文本中男主人公大提琴手在自我实现过程中的需求,从... 王安忆的《荒山之恋》采用了双层结构对比,两条主线并行的方式,故事在男人出轨前后的矛盾纠结和女人面对爱情时的温柔果敢中上演他们各自的命运悲剧。笔者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文本中男主人公大提琴手在自我实现过程中的需求,从人最本能的性的角度出发,直接反射人性的弱点,揭示出作为个体的人在自我实现和人生困境中所作出的艰难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山之恋 需要层次 自我实现 人生困境
原文传递
福斯特的资本主义危机论及其中国启示
10
作者 刘敬东 丁丹丹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9-175,共7页
福斯特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正在遭遇严峻的'划时代危机'。经济维度上,当前人类尚未走出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垄断化、停滞化和金融化不仅在全球水平上相互作用还与全球劳动套利相勾连;社会维度上,工人阶级工... 福斯特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正在遭遇严峻的'划时代危机'。经济维度上,当前人类尚未走出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垄断化、停滞化和金融化不仅在全球水平上相互作用还与全球劳动套利相勾连;社会维度上,工人阶级工作和生活的不稳定状况变为了全球性的问题,且这种不稳定相较于马恩时代甚至更为危险;生态维度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突破了自然环境的承载限度,生态环境退化、生态失衡及其导致的全球生态不平等不断加剧。福斯特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研究与解读,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批判性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斯特 资本主义危机论 经济风险 生活困境 生态危机
下载PDF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域中的人生困境书写——以贾平凹《废都》中的庄之蝶为例
11
作者 王俊虎 陈楠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76-81,共6页
贾平凹《废都》中的庄之蝶面对老婆牛月清产生的性无能,使他试图通过疯狂的婚外性恋活动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以找回自己的男性自尊。当庄之蝶发现自己的各层次需求在唐宛儿、柳月、汪希眠老婆、阿灿这四个女人身上得到满足其实是自我麻... 贾平凹《废都》中的庄之蝶面对老婆牛月清产生的性无能,使他试图通过疯狂的婚外性恋活动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以找回自己的男性自尊。当庄之蝶发现自己的各层次需求在唐宛儿、柳月、汪希眠老婆、阿灿这四个女人身上得到满足其实是自我麻痹时,已经陷入人生困境的泥淖而无法逃遁。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清晰地透视出庄之蝶的欲望缘起、各层次需求自我满足的臆想过程以及悲剧人生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斯洛 需求层次理论 《废都》 庄之蝶 知识分子 人生困境
下载PDF
现实的绝望和精神的觉醒——汉乐府苦难家庭诗歌中的人生困境与意识突破
12
作者 孙峻旭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82-85,共4页
汉乐府苦难家庭诗歌中的人生困境表现为异常窘迫的生活困境、无处安放的生命困境和孤苦绝望的心灵困境。此类诗歌中的主人公无不深刻地咀嚼着自己生命的况味和人生的意义,体现了强烈的个人独立意识的觉醒;《诗经》中大部分诗篇表现的是... 汉乐府苦难家庭诗歌中的人生困境表现为异常窘迫的生活困境、无处安放的生命困境和孤苦绝望的心灵困境。此类诗歌中的主人公无不深刻地咀嚼着自己生命的况味和人生的意义,体现了强烈的个人独立意识的觉醒;《诗经》中大部分诗篇表现的是人的集体意识,以爱情和婚姻为主题的民歌反映个人独立意识的深度和力度也远没有汉乐府苦难家庭诗歌强烈;屈原的诗歌在表现其个人意识的同时,还表现了屈原本人难以冲破的宗法情感。汉乐府苦难家庭诗歌所表现的个人的独立意识即个人生命意识的觉醒是一种意识突破。汉乐府不仅与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汉末文人五言诗的精神意蕴有直接关系,也对建安文学的思想内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汉乐府是魏晋时代文学自觉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乐府 苦难家庭诗歌 人生困境 意识突破 文学自觉
下载PDF
评陈继明长篇小说《一人一个天堂》
13
作者 马梅萍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04-106,共3页
陈继明的长篇小说《一人一个天堂》,通过主人公杜仲在文革中的一段离奇经历和所见所闻,深刻揭示了生命个体遭受社会、他人以及文化挤压的生存状况和没有归宿的悲哀困境,借以观照个体、思索生存,并审视、反思传统文化。
关键词 《一人一个天堂》 生存困境 文化隐喻
下载PDF
高校学生道德困境研究:日常德性的视角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茵 徐文艳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5,共7页
以45位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为对象,采用日常德性的视角,考察高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亲历的道德困境,重点探讨个人日常道德困境的内容,以及他们对个人日常道德困境的解读和处理。结果表明(1)个人日常道德困境多数不同于假设性的公正取向的... 以45位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为对象,采用日常德性的视角,考察高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亲历的道德困境,重点探讨个人日常道德困境的内容,以及他们对个人日常道德困境的解读和处理。结果表明(1)个人日常道德困境多数不同于假设性的公正取向的道德困境。人们对各类个人日常道德困境的解读和阐释存在个体差异。道德内容主要取决于人们所强调的问题。(2)人们所主张的有助于处理日常道德困境的策略与他们在生活中实际采用的策略是有差异的。在真实的道德选择和决定中,会有更多利己和实用的考虑。此外,人们对道德行为的判断多倚重对行为后果(特别是伤害性后果)的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道德困境 日常德性 道德领域 道德功能
原文传递
高校违纪学生隐私权保护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陶志欢 《青年学报》 2020年第2期67-71,共5页
目前高校侵犯违纪学生隐私权的情形主要是听证制度中相关规定欠妥、通报制度中某些规范失当、公示制度中价值存在异化,以及档案制度的某些条规不明确。究其原因主要是泛政治化意识的无序扩张、熟人社会关系的强烈制约、个人权利观念的... 目前高校侵犯违纪学生隐私权的情形主要是听证制度中相关规定欠妥、通报制度中某些规范失当、公示制度中价值存在异化,以及档案制度的某些条规不明确。究其原因主要是泛政治化意识的无序扩张、熟人社会关系的强烈制约、个人权利观念的相对匮乏,以及对公布事实真相的盲目追求。高校应从建立规范的听证制度、划定适当的通报范围、使用合理的匿名公示,以及实施人性化的档案管理等方式来保护违纪学生的隐私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违纪学生 隐私权 现实困境 策略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