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30年代自由主义者对中国共产党的批评与指责——以《独立评论》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太原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8-76,共9页
《独立评论》周围的一些自由知识分子,在严重外患的背景下,站在民族主义立场上,逐渐认同国民党而反对共产党;同时本来根深蒂固的自由主义立场,自然也使他们对中共进行了许多批评;此外,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盲论环境中,他们对中共的认识还很... 《独立评论》周围的一些自由知识分子,在严重外患的背景下,站在民族主义立场上,逐渐认同国民党而反对共产党;同时本来根深蒂固的自由主义立场,自然也使他们对中共进行了许多批评;此外,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盲论环境中,他们对中共的认识还很难摆脱偏见和错误。具体把握30年代这些自由知识分子对中共的态度,对认识这一群体在中国现代史上的政治特征及政治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评论 自由知识分子 共产主义 共产党
下载PDF
雷震与张君劢关系考述——以《雷震日记》为中心
2
作者 张维达 《台湾历史研究》 2024年第1期60-73,共14页
雷震与张君劢的交往始于两人在国民参政会工作期间。1943年,雷震仗义执言促使蒋介石解除对张君劢的软禁,后雷、张二人结为莫逆之交。1946—1951年,雷震作为体制内自由派就“制宪”、“政府”改组、国共和战、第三势力运动等事,与作为体... 雷震与张君劢的交往始于两人在国民参政会工作期间。1943年,雷震仗义执言促使蒋介石解除对张君劢的软禁,后雷、张二人结为莫逆之交。1946—1951年,雷震作为体制内自由派就“制宪”、“政府”改组、国共和战、第三势力运动等事,与作为体制外组党介入型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代表的张君劢频繁互动,希冀张氏拥护国民党当局。1952—1960年,处于在野地位的雷震在帮助青年党、民社党调解内部纠纷期间,逐渐萌生建立反对党、敦促台湾(地区)当局实行民主化改革之意,并从1956年起视胡适与张君劢为领导反对党的合适人选。相比胡适的消极,张君劢积极响应雷震的组党运动。雷震入狱后,在日记中提及张君劢,仍对其表达羡慕和崇敬,出狱后受其影响撰写《中华民国制宪史》。雷、张既有政治上的相互利用,也有同为被蒋介石与国民党当局迫害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间的惺惺相惜。二人虽被视为从政失败者,然仍对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地区政治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震 张君劢 《雷震日记》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独立评论派的大学教育观 被引量:4
3
作者 曹金祥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58,113,共7页
20世纪30年代,在严重国难的背景下,如何整顿和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并进而实现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成为国内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立身于教育领域的胡适、傅斯年、丁文江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以《独立评论》为话语平台,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对大... 20世纪30年代,在严重国难的背景下,如何整顿和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并进而实现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成为国内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立身于教育领域的胡适、傅斯年、丁文江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以《独立评论》为话语平台,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对大学的学科布局、培养宗旨、指导思想以及大学的社会职能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认为,大学文科与实科应平衡发展、求知与应用并行不悖、党化与教育势不两立、学术与救国互通并重,等,这些主张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评论》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大学教育观 30年代
下载PDF
吴景超乡村建设思想解读——以《独立评论》为分析文本 被引量:3
4
作者 曹金祥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90-94,共5页
20世纪30年代,随着乡村建设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兴起,聚集在《独立评论》周围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开始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农村。作为独立评论社的主要成员和重要撰稿人,吴景超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对中国的农业发展类型... 20世纪30年代,随着乡村建设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兴起,聚集在《独立评论》周围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开始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农村。作为独立评论社的主要成员和重要撰稿人,吴景超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对中国的农业发展类型进行了深入考察,并在剖析农村破产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合中国实际的乡村建设方案。以《独立评论》为分析文本,解读吴景超的乡村建设思想,不仅对于考察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乡村建设观和30年代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路向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评论》 吴景超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乡村建设思想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独立评论派”的农村教育思想 被引量:2
5
作者 曹金祥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03-107,共5页
20世纪30年代,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国内各派政治势力纷纷把目光转向农村,促使20年代兴起的乡村建设运动不断走向高涨,受此影响,农村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聚集在《独立评论》周围的自由派学人,基于对中国乡村社... 20世纪30年代,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国内各派政治势力纷纷把目光转向农村,促使20年代兴起的乡村建设运动不断走向高涨,受此影响,农村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聚集在《独立评论》周围的自由派学人,基于对中国乡村社会发展道路的探讨,对当时的乡村建设运动和农村教育思潮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农村教育思想。以《独立评论》为切入点,探讨自由知识分子有关农村教育的思想和主张,不仅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观照30年代我国乡村教育的现状,也可为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评论》 自由派学人 农村教育思想
下载PDF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的论政实践——《努力》周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椿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4-150,共7页
《努力》周报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文化评论性刊物,他们以此为阵地,阐述自己的政治和良好社会的主张、理念和思想。企图以学者独立身份谈政治、干预政治。《努力》周报力图保持思想和言论的独立性,以及"舆... 《努力》周报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文化评论性刊物,他们以此为阵地,阐述自己的政治和良好社会的主张、理念和思想。企图以学者独立身份谈政治、干预政治。《努力》周报力图保持思想和言论的独立性,以及"舆论干政"为以后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利用舆论影响政治树立了榜样,他们所体现出的那种"努力干"的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刊物的停刊说明"《努力》周报"式的政治理想和方法在中国社会里是"不合时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努力》周报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原文传递
费正清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调整中的作用和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新谦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4-117,共4页
费正清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也是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智囊之一。20世纪40年代,他两度来华通过对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的命运、对腐败的国民党政府和对共产党人的观察、思考,认为国民党政府气数已尽,美国必须调整其... 费正清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也是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智囊之一。20世纪40年代,他两度来华通过对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的命运、对腐败的国民党政府和对共产党人的观察、思考,认为国民党政府气数已尽,美国必须调整其对华政策。正是由于费正清等人的远见卓识和极力建议,美国决策层及时地调整了对华政策,从而在客观上加速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正清 自由派知识分子 国民党 中关关系
下载PDF
自由派知识分子与国民党的“剿匪”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师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62,共14页
九一八事件后,胡适、丁文江合作发表《所谓剿匪问题》一文,十分凝炼和鲜明地聚焦了自由派知识分子对于国民党"剿匪"政策的公开质疑。但随着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所引起的时局巨大变动,他们中许多人迅即见风使舵... 九一八事件后,胡适、丁文江合作发表《所谓剿匪问题》一文,十分凝炼和鲜明地聚焦了自由派知识分子对于国民党"剿匪"政策的公开质疑。但随着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所引起的时局巨大变动,他们中许多人迅即见风使舵,重新站到了国民党"剿匪"的旗下,由质疑转向期盼"全歼残匪",其内部的分化也成了不可避免的事。西安事变后胡适、张季鸾诸人虽最终接受了国民党废止"剿匪"政策的现实,但与范长江、王芸生等人的主张毕竟不可等量齐观。国民党"剿匪"政策虽废,反共之心仍存,自由派知识分子既不脱"恐共"痼疾,复不能躬身自反,在此后全面抗战中反共浪潮迭起,其将继续追随国民党的政治取向,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派知识分子 “剿匪” 国民党 共产党
下载PDF
“劳工神圣”与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1
9
作者 田守雷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7-11,共5页
五四时期,"劳工神圣"思潮得以广泛传播,唯物史观传入中国并受到知识分子一定程度的接纳。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资产阶级革命派、自由知识分子及无政府主义者都推崇劳动,不过除了马克思主义者外,他们都背离了唯物史观。"劳... 五四时期,"劳工神圣"思潮得以广泛传播,唯物史观传入中国并受到知识分子一定程度的接纳。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资产阶级革命派、自由知识分子及无政府主义者都推崇劳动,不过除了马克思主义者外,他们都背离了唯物史观。"劳工神圣"为唯物史观奠定了价值基础,而唯物史观促进了"劳工神圣"的真正实现。"劳工神圣"侧重于主体维度,唯物史观不仅重视劳动主体的作用还重视社会秩序的建构,有着客体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工神圣 唯物史观 自由知识分子 无政府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1948年前后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曲霞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328-333,共6页
1948年前后,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经历了从理想追求、群体分化到艰难选择这样一个心路历程。在东西方对抗和国共相争的复杂形势下,他们持一种所谓的中间立场,把兼取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长处作为自己的政治诉求;这种政治诉求由于理... 1948年前后,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经历了从理想追求、群体分化到艰难选择这样一个心路历程。在东西方对抗和国共相争的复杂形势下,他们持一种所谓的中间立场,把兼取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长处作为自己的政治诉求;这种政治诉求由于理论与实践的原因而遭到失败,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因政治上的边缘化,相应地发生了社会分化;最后不得不在去留之间作出重大而又艰难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48年 自由知识分子 选择 心态 评价
下载PDF
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新式独裁”
11
作者 冯夏根 胡旭华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16-19,共4页
20世纪30年代,为了寻求一种使中国迅速摆脱严重危机的政治制度,一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提出了"新式独裁"的政治主张。它既是民族危机的直接产物,也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由于自身政治上的软弱而寄希望于传统的政治强人的间接反映... 20世纪30年代,为了寻求一种使中国迅速摆脱严重危机的政治制度,一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提出了"新式独裁"的政治主张。它既是民族危机的直接产物,也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由于自身政治上的软弱而寄希望于传统的政治强人的间接反映。揆诸实际,"新式独裁"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实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危机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新式独裁” 20世纪30年代 中国 政治强人
下载PDF
试析20世纪三四十年代自由主义学人的民主宪政理想
12
作者 胡旭华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07-111,共5页
20世纪30至40年代,部分自由主义学人以《新月》《独立评论》《观察》等期刊为阵地,表达了中国应该实行民主宪政的政治主张。大多数自由主义者认为,民主是世界发展的潮流,宪政是可以习得的政治生活习惯,中国应当实行英美式的政治民主与... 20世纪30至40年代,部分自由主义学人以《新月》《独立评论》《观察》等期刊为阵地,表达了中国应该实行民主宪政的政治主张。大多数自由主义者认为,民主是世界发展的潮流,宪政是可以习得的政治生活习惯,中国应当实行英美式的政治民主与苏联的经济民主相结合的民主政治,民主宪政的理想必须有适宜的制度支撑。自由主义学人关于近代中国民主宪政的思想主张在政治思想史上理应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民主 宪政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独立评论派”的乡村建设观
13
作者 曹金祥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00-104,109,共6页
20世纪30年代,在农村破产的历史背景下,滥觞于20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迅速走向高涨,聚集在《独立评论》周围的自由知识分子,开始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广大农村,对风行全国的乡村建设运动进行了考察和评议。他们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这场乡建运动,... 20世纪30年代,在农村破产的历史背景下,滥觞于20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迅速走向高涨,聚集在《独立评论》周围的自由知识分子,开始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广大农村,对风行全国的乡村建设运动进行了考察和评议。他们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这场乡建运动,但自由知识分子学术报国的传统,促使他们在详细考察中国农村现状的基础上,对农村破产的原因进行了学理分析,并进而提出了中国乡村建设的措施和建议。以《独立评论》周刊为平台,探讨自由知识分子的乡村建设观,对于把握其政治主张和3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发展轨迹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评论》 自由派知识分子 乡村建设观
下载PDF
战后中国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运用与启示(1945—1949)
14
作者 李颖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50-55,69,共7页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传播在国统区遭到强力压制,但马克思主义在国统区的话语权并未因此而丧失。实际上,如果认真考察思想者的思想资源和思维方法,就会发现在国统区,由自由知识分子创办的舆论空间中,马克思主...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传播在国统区遭到强力压制,但马克思主义在国统区的话语权并未因此而丧失。实际上,如果认真考察思想者的思想资源和思维方法,就会发现在国统区,由自由知识分子创办的舆论空间中,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发展的理论、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分析理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以及其他基于唯物史观的分析理路并不鲜见。鉴于此,不停留于显性的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可和宣传的考察,而进一步关注隐性的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资源和思维方法的应用态势,将为更完整地研究马克思主义与近代中国人的精神接触史提供新的视角,开辟新的场域。与此同时,研究这一传播态势,对夯实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公共舆论空间中的话语权也不乏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统区 自由知识分子 马克思主义 1945-1949
下载PDF
试析抗战胜利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学潮观——以《观察》周刊为中心
15
作者 宁文晓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8-132,共5页
抗战胜利后全国发生的学潮,引起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高度关注,他们在《观察》周刊上发表文章,客观分析学潮的起因,明确表达对学潮的态度,深刻意识到学潮的重大历史意义,强烈呼吁政府深刻反省失误的同时需迅速做出真实的努力。这从一个... 抗战胜利后全国发生的学潮,引起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高度关注,他们在《观察》周刊上发表文章,客观分析学潮的起因,明确表达对学潮的态度,深刻意识到学潮的重大历史意义,强烈呼吁政府深刻反省失误的同时需迅速做出真实的努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20世纪4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和政治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胜利后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学潮 《观察》周刊
下载PDF
1945—1949年中国自由知识分子关于社会主义的探讨
16
作者 李颖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93-99,共7页
在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是一个被不同政治立场者共享的概念。1945—1949年,自由知识分子掀起了一股探讨和追求社会主义的热潮。自由知识分子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问题、民主政治问题以及实现手段问题展开了比较充分的讨论。从在探讨中形成... 在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是一个被不同政治立场者共享的概念。1945—1949年,自由知识分子掀起了一股探讨和追求社会主义的热潮。自由知识分子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问题、民主政治问题以及实现手段问题展开了比较充分的讨论。从在探讨中形成的主流观点来看,这是一次以左翼社会改良主义为主流性质的探讨热潮。从实践上看,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的客观环境中,这样的探讨只能扮演尴尬的两面人角色。但从理论上看,它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近代自由知识分子关于社会主义的最有思想力的一次探讨,为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留下了宝贵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知识分子 社会主义 社会改良主义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独立评论派”的农村救济思想
17
作者 曹金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6996-6997,7026,共3页
20世纪30年代,在乡村建设运动的影响下,聚集在《独立评论》周围的自由派学人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广大农村,在分析农村破产原因的基础上,他们对国民政府倡行的农村复兴计划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提出了解决农村困境的措施和建议,形成了较... 20世纪30年代,在乡村建设运动的影响下,聚集在《独立评论》周围的自由派学人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广大农村,在分析农村破产原因的基础上,他们对国民政府倡行的农村复兴计划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提出了解决农村困境的措施和建议,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农村救济思想。虽然该思想并未为国民政府所采纳,但其作为自由派学人笔墨报国的重要体现,不仅对当时的乡村建设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可为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评论》 自由派学人 农村救济思想
下载PDF
论徐志摩在上海的叙事困境
18
作者 蒋进国 《长春大学学报》 2020年第11期77-80,共4页
文学政治学视域下,徐志摩的文学史意义在于政治叙事和文学叙事杂糅而产生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徐志摩在上海期间的诗歌、日记和书信等,政治叙事是一以贯之的草蛇灰线。对“荒歉”社会秩序痛心疾首,反思中国治乱循环的历史怪圈却始终无解;... 文学政治学视域下,徐志摩的文学史意义在于政治叙事和文学叙事杂糅而产生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徐志摩在上海期间的诗歌、日记和书信等,政治叙事是一以贯之的草蛇灰线。对“荒歉”社会秩序痛心疾首,反思中国治乱循环的历史怪圈却始终无解;在碎片化历史语境中寻找理性和秩序,却徒劳无功;反对革命和暴力,却难以摆脱角色隔膜和身份困境。徐志摩的叙事困境,是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时代命运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志摩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叙事困境
下载PDF
民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视域中的苏俄教育
19
作者 胡旭华 《安顺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17-120,共4页
民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认为,苏俄的教育具有强烈的无产阶级性,它与工农业生产、社会生活结合紧密,在教学方法上经历了从综合法和设计法向传统教学方法的回归。对于苏俄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表示认可并试图借鉴,他们希... 民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认为,苏俄的教育具有强烈的无产阶级性,它与工农业生产、社会生活结合紧密,在教学方法上经历了从综合法和设计法向传统教学方法的回归。对于苏俄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表示认可并试图借鉴,他们希望中国根据国情积极创新,发展适应中国社会需要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俄 职业教育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下载PDF
昭和中期日本自由派知识人对中国和中日关系的认识——以作家堀田善卫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静波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45,共8页
由于思想背景和专业领域的原因,战败之前,日本自由派知识人对中国并无太多关注,对日本侵华战争也未表现出认真的思考。但战败形成了一个巨大契机,促使这部分知识人去深刻反省日本的近代史,而中日关系是日本在近代历程中极为重要、也是... 由于思想背景和专业领域的原因,战败之前,日本自由派知识人对中国并无太多关注,对日本侵华战争也未表现出认真的思考。但战败形成了一个巨大契机,促使这部分知识人去深刻反省日本的近代史,而中日关系是日本在近代历程中极为重要、也是最为沉重的部分。一旦他们有机缘与中国发生关系,出于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和独立理性的知识人的立场,他们对中国以及近代以来的中日关系,往往会有突破狭隘民族主义视野的深刻思考和评判,并因出色的专业成就和社会地位,他们的意见和观点还具有一定的舆论领袖的影响力。战后派代表作家堀田善卫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堀田善卫 日本自由派知识人 中日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