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词汇词与语法词——无变汉字遮蔽下汉语词类划分问题症结之所在 被引量:1
1
作者 戚晓杰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3年第5期39-44,共6页
本文以词汇词、语法词为切入点 ,重新审视汉语词类划分这一老大难问题。词汇词、语法词的划分可以澄清人们在词的同一性、词的兼类、词的活用、名词化等问题上的模糊认识 ,从而化解争端 。
关键词 词类 词汇词 语法词 词的同一性 词的兼类 词的活用 名词化
下载PDF
从语言学理论角度看反训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金小平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5-90,共6页
词的同一性是分析反训问题的关键。应该从理论上区分语言和言语,把词义理解为语言系统中客观的、概括的、稳定的意义,而不是在具体使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临时性的意义;词是共时态的语言系统的基本单位,词义是共时态词义系统的产物... 词的同一性是分析反训问题的关键。应该从理论上区分语言和言语,把词义理解为语言系统中客观的、概括的、稳定的意义,而不是在具体使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临时性的意义;词是共时态的语言系统的基本单位,词义是共时态词义系统的产物,词义的形成受词义彼此之间关系的制约,不能混淆语言的共时态和历时态;语言和文字是两个不同的符号系统,应该把作为书写符号的字与这个字所代表的词语区别开来,不能以字为单位来解释反训现象;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系统性,反训现象不能用不同的语言来类比;词义的发展变化也是有理据的,词义引申不可能产生反义。所以,从语言学理论的角度来看,反训是不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诂学 反训 语言学理论 词义 词的同一性 索绪尔
下载PDF
Syntactical and Lexical Significance in Balfour's“Identity Crisis”
3
作者 马惠琼 《海外英语》 2018年第6期190-191,共2页
Jennifer Balfour uses unique syntactical and lexical language approaches to deal with Uzbeks' difficult and awkward situ-ation, especially their identity crisis.
关键词 identity crisis syntactical lexical
下载PDF
论跨文化交际中词汇引起的语用差异所反映的文化民族性
4
作者 任心慧 尚菲菲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22期226-227,共2页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从事交际回避不了文化差异问题。虽然交际的实现可以通过一些非语言形式,但人类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主要还是通过语言这个符号系统作为媒介的。它既是文化这个庞大系统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镜象...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从事交际回避不了文化差异问题。虽然交际的实现可以通过一些非语言形式,但人类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主要还是通过语言这个符号系统作为媒介的。它既是文化这个庞大系统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镜象折射。当具有不同文化知觉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使用非母语进行交际的时候,总是或多或少地伴随着母语的文化特征,难免会产生语用差异。词汇——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思想内涵。本文试图从时间词、颜色词、称谓词、委婉词、典故等在跨文化交际中所引起的语用差异来帮助人们分析和认识不同的文化民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语用差异 词汇 文化民族性
下载PDF
语用身份论指导下的词汇语用学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陈新仁 《英语研究》 2019年第1期23-33,共11页
词汇语用学自20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纵观相关文献,可以发现词汇语用学现有研究主要采纳关联理论、语言顺应论和语言模因论作为理论指导。本研究旨在为词汇语用学研究引入全新的理论工具,即语用身份理论,在扼要分析... 词汇语用学自20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纵观相关文献,可以发现词汇语用学现有研究主要采纳关联理论、语言顺应论和语言模因论作为理论指导。本研究旨在为词汇语用学研究引入全新的理论工具,即语用身份理论,在扼要分析这一理论视角的必要性基础上尝试勾勒出新理论指导下词汇语用学的研究路径。最后,实例分析表明,从语用身份视角开展词汇研究,有助于揭示词汇选择的人际修辞功能,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词汇-语用界面研究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语用学 语用身份论 界面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